康熙字典


糝 【未集上】【米字部】 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桑感切,音□。【說文】古文糂作糝,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周禮天官】羞豆之實,酏食糝食。【註】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爲餌,煎之。【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釋名】糝,□也,相黏□也。 又【篇海】雜也。【周禮天官疏】列國之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糝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糝侯者,糝雜也。豹鵠而麋飾下天子大夫。 又【類篇】蘇含切,音三。【正韻】桑錦切,音沁。義□同。

糞 【未集上】【米字部】 糞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問切,音奮。穢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榮季曰:是糞土也。【史記貨殖傳】貴出如糞土。 又治也,培也。【禮月令】可以糞田疇。【疏】壅苗之根也。【荀子致仕篇】樹落糞本。 又掃除也。【禮曲禮】凡爲長者糞之禮,必加帚于箕上。【左傳昭三年】張趯使謂太叔曰:糞除先人之敝廬。【荀子經國篇】堂上不糞,則郊草不瞻曠芸。【註】糞,除也。 又非問切,音分。掃棄之也。【韓愈文】糞除天下山川。 【集韻】又作□□□坋□□□。【韻會】本作粪,隷作糞。或作□。亦作拚,又作□。【玉篇】作□。【海篇】作□。【字彙補】作□。□字原作米下黑,或□字。

【子集中】【人字部】 【廣韻】布梗切【集韻】百猛切,□祊上聲。詐僞也。

糟 【未集上】【米字部】 糟 【廣韻】作曹切【集韻】【韻會】臧曹切【正韻】則刀切,□音遭。【說文】酒滓也。【篇海】酒母。【周禮天官酒正】共后之致飮于賔客之禮,醫酏糟。【註】糟,醫、酏不泲者。泲曰淸,不泲曰糟。【楚辭漁父】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史記貨殖傳】原憲不厭糟糠。 又【集韻】或作□。【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註】醴,淸□。亦作醩。【前漢食貨志】醩胾灰炭。 又姓。【字彙】明嘉靖舉人糟士奇,鳳翔人。 又【韻會補】祖到切,遭去聲。【禮內則】淸糟。【註】糟,醇也。沮到反。 【集韻】或作□。籀文作□。□字原作曲下酉。

糠 【未集上】【米字部】 糠 【廣韻】苦岡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音康。【玉篇】穀皮也。【前漢食貨志】貧者食糟糠。 又【韻會小補】或省作康。【爾雅釋器】康謂之蠱。【疏】康,米皮,一名蠱。《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是也。 又粃糠,煩碎也。【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註】粃糠猶煩碎。 又山名。【交州記】合浦海口有糠頭山,相傳越王舂米于此,積糠而成。 又星名。【石氏星經】箕前亦名糠。星明,大歲豐,小微,天下饑荒無米。 【玉篇】本作穅。【集韻】或作粇。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去阮切,音犬。粉也。

糡 【未集上】【米字部】 糡 【碎金】其亮切,强去聲。漿糡也。

糣 【未集上】【米字部】 糣 同糂。【說文】糂籀文从。朁。

糤 【未集上】【米字部】 糤 【廣韻】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繖。熬稻粻也。與饊同。

糥 【未集上】【米字部】 糥 【字彙】俗糯字。

糦 【未集上】【米字部】 糦 【廣韻】【集韻】【正韻】□昌志切,音熾。【說文】酒食也。【廣韻】大祭,亦稷也。【詩小雅】吉蠲爲糦。【註】糦,酒食也。又【商頌】大糦是承。【箋】糦,黍稷。【疏】謂奉承助祭之粢盛,惟黍稷耳。糦从米,故知是黍稷。 又熟食。【揚子方言】糦,熟也。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氣熟曰糦。 又【集韻】虛其切,音僖。義同。 【韻會小補】通作饎、□。

糧 【未集上】【米字部】 糧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穀食。【周禮地官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註】行道曰糧,謂糒也。止居曰食,謂米也。【左傳僖四年】申侯曰:共其資糧屝屨。【疏】糧謂米粟,行道之食。【詩大雅】乃裹餱糧。【莊子逍遙遊】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又藥名。【神異經】禹餘糧,世傳禹治水,棄其所餘糧于江中,生爲藥草也。 亦作粮。

糨 【未集上】【米字部】 糨 【篇海】其亮切,强去聲。與糡同。

玐 【午集上】【玉字部】 玐 【廣韻】博拔切【集韻】布拔切,□音八。玉聲。【五音集韻】玉名。

糩 【未集上】【米字部】 糩 【集韻】苦會切,音翽。【說文】穅也。同□。

糪 【未集上】【米字部】 糪 【廣韻】【集韻】□博厄切,音檗。【說文】炊米者謂之糪。 又【廣韻】普麥切【集韻】匹麥切,□音□。【爾雅釋器】米者謂之糪。【註】飯中有腥。【疏】飯中有腥米者謂之糪。李廵曰:米飯半腥半熟名糪,卽《論語》云失飪不食。 又【集韻】【韻會】□普八切,音汃。餠半熟也。

糫 【未集上】【米字部】 糫 【廣韻】戸關切【集韻】胡關切,□音環。餌也。粔籹,吳人謂之膏糫。

糮 【未集上】【米字部】 糮 【集韻】□本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正韻】徂紅切【集韻】【韻會】徂聰切,□音叢。籠□,取魚竹器。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讟,古作。註詳言部二十二畫。

糯 【未集上】【米字部】 糯 【集韻】奴臥切,音懦。稻名。【說文】沛國謂稻曰稬。或作糯。【增韻】糯,稻之黏者,可以爲酒。 又【集韻】【韻會】□奴亂切,音渜。義同。 【六書音義】亦作稬。

糰 【未集上】【米字部】 糰 【集韻】徒官切,音團。粉餌。【武林舊事】元夕前食所尙,宜利少,澄沙糰子。

糱 【未集上】【米字部】 糱 【廣韻】魚列切,音孼。麯糱。又牙米。餘詳糵字註。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落猥切【集韻】魯猥切,□音磊。與灅同。水名,在右北平。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渨灅,水波湧起貌。【郭璞江賦】渨灅濆瀑。

糲 【未集上】【米字部】 糲 【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勵。【廣韻】麤也。【篇海】米不精也。【史記聶政傳】用爲夫人麤糲之費。【太史公自序】糲粱之食。【註】張晏曰:一斛粟舂七米爲糲。瓚曰:五斗粟三斗米爲糲。正義曰:脫粟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落蓋切,音賴。義同。 又【廣韻】力達切【集韻】【韻會】【正韻】郞達切,□音辣。義同。【列子力命篇】食則粢糲。【註】糲,令達反。 又【韻會小補】叶力糵切。【白居易詩】檢點盤中餐,非精亦非糲。檢點身上衣,無餘亦無闕。 【說文】本作。或作□。

糴 【未集上】【米字部】 糴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廣韻】入米也。【左傳莊二十八年】臧孫辰告糴于齊。【疏】買穀曰糴。告糴者,將貨財告齊以買穀。【孟子】無遏糴。 又檄糴,疾貌。【潘岳笙賦】懰檄糴以奔邀。 又【字彙補】與滌同。【揚雄蜀都賦】糴米肥。【註】糴米,言養之以米,所以滌其穢。,豕也。 又【集韻】徒刀切,音鞉。姓也。【左傳成十年】晉侯使糴茷如楚。 又【五音集韻】直略切,音著。義同。 【集韻】或作籴。

糵 【未集上】【米字部】 糵 【集韻】【正韻】□魚列切,音臬。【玉篇】麯也。【書說命】爾惟麯糵。【禮禮運】禮之于人,猶酒之有糵也。 又與孽同。【司馬遷報任安書】隨而媒孽其短。【師古註】孽如麴糵之糵。

糶 【未集上】【米字部】 糶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弔切,音眺。【說文】出穀也。【史記貨殖傳】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註】索隱曰:言米賤則農人病也。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姓也。晉有糶裁。

糷 【未集上】【米字部】 糷 【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正韻】郞患切,□音爛。□糜相箸也。【爾雅釋言】搏者謂之糷。【註】飯相著。【疏】糷,飯淖糜相著也。 又【集韻】魯旱切,音嬾。又郞干切,音闌。義□同。 或省作□、□。

弆 【寅集下】【廾字部】 弆 【廣韻】居許切【集韻】苟許切,□音舉。【廣韻】藏也。 又【集韻】通作去。【前漢□遵傳】遵性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去以爲榮。【註】去,藏也。 又【廣韻】羌舉切,去上聲。義同。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韻】紕招切,音漂。【玉篇】本作爂。詳爂字註。 又【集韻】【正韻】□卑遙切,音標。詳熛字註。 又【類篇】毗召切,音票。勁直貌。【五音集韻】作票。〇按玉篇作票多一畫。集韻,類篇,平聲二音俱作,少一畫。惟類篇去聲一音作票。蓋票與當爲筆畫之譌,雖有三音,其實一字也。票字从西二火。

糸 【未集中】【糸字部】 糸 〔古文〕□【廣韻】莫狄切,音覓。【說文】細絲也。【徐鍇曰】一蠶所吐爲忽,十忽爲絲。糸,五忽也。 又【博雅】微也。【玉篇】幺也。 又【集韻】新兹切。絲或省作糸。

糺 【未集中】【糸字部】 糺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糾,或作糺。【楚辭招隱士】樹輪相糾兮。【註】糾,一作糺。 又【後漢隗囂傳】援旗糺族。【註】糺,收也。 又【楚辭九章】糺思心以爲纕兮。【註】糺,戾也。

系 【未集中】【糸字部】 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計切,音繫。【說文】繫也。【博雅】相連繫也。【前漢敘傳】系高頊之□胄兮。【註】應劭曰:連也。【後漢張衡傳】系曰。【註】系,繫也。【文選註】言繫賦之前意也。 又【張衡東京賦】雖系以隤牆塡塹。【註】系,繼也。 又【左思魏都賦】本前修以作系。【註】系者,胤也。 又【廣韻】緒也。【增韻】聯屬也。 又姓。【廣韻】楚有系益。○按《說文》系自爲部,今倂入。

糼 【未集中】【糸字部】 糼 【集韻】功或作糼。詳功字註。

糽 【未集中】【糸字部】 糽 【集韻】張梗切,音盯。絲繩緊直貌。 又【玉篇】陟庚切。引也。

糾 【未集中】【糸字部】 糾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說文】繩三合也。【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註】《通俗文》云:合繩曰糾。 又【博雅】舉也。【書囧命】繩愆糾謬。【疏】糾,謂發舉其愆過。【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註】糾,舉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釋文】糾,察也。又【小宰】凡宮之糾禁。【註】糾,猶割也,察也。 又【詩魏風】糾糾葛屨。【傳】猶繚繚也。【疏】稀疏之貌。 又【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註】糾,收也。 又【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註】糾,合也。又【玉篇】告也。【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詩陳風】舒窈糾兮。【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正韻】舉有切,音九。義同。 又【韻補】叶居由切,結也。【嵆康琴賦】瀄汨澎湃,蟺相糾。放肆大川,濟乎中州。 【正字通】俗從斗作紏,非。○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糿 【未集中】【糸字部】 糿 【海篇】音糼。出《釋典》。○按卽糼字之譌。

紀 【未集中】【糸字部】 紀 【廣韻】居理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音己。【說文】絲別也。【詩大雅】綱紀四方。【傳】理之爲紀。【疏】紀者,別理絲數。 又【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 又【書畢命】旣歷三紀。【傳】十二年曰紀。 又【詩秦風】有紀有堂。【傳】紀,基也。【疏】山基也。○按《六書》略音起。 又【禮月令】月窮于紀。【註】紀,會也。 又【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註】紀,治理也。 又【周語】數之紀也。【註】數起於一,終於十。十則更,故曰紀。 又【史記本紀註】索隱曰:紀者,記也。本其事而記之。 又【西京雜記】五絲爲,倍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 又【玉篇】紀,緒也。 又【廣韻】紀,極也,識也。 又國名。【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註】紀國,在東莞劇縣。 又姓。【史記項羽紀】紀信。

紂 【未集中】【糸字部】 紂 【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音。【說文】馬繒也。【揚子方言】車紂,自關而西謂之紂。【廣韻】俗作□。 又【史記殷本紀】帝辛,天下謂之紂。【註】《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紃 【未集中】【糸字部】 紃 【廣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說文】圜采也。【玉篇】絛紃也。【急就篇註】紃,緣履之圓絛。一曰紃者,屬五綵而爲之,若今之剌繡鞾。【禮內則】織紝組紃。【註】紃,絛也。【疏】組紃俱爲絛。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又【雜記】紃以五采。【註】紃施諸縫中,若今時絛也。 又【荀子非十二子篇】及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 又【淮南子精神訓】以道爲紃。【註】法也。 又【廣韻】食倫切【集韻】船倫切,□音脣。又【集韻】殊倫切,音純。又昌緣切,音穿。義□同。

約 【未集中】【糸字部】 約 【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却切,□音葯。【說文】纏束也。【詩小雅】約之閣閣。【傳】約,束也。 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註】約劑,要盟之載辭。【禮曲禮】約信曰誓。【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 又【禮坊記】君子約言。【疏】謂省約其言也。 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禮坊記】小人貧斯約。【註】約猶窮也。 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何晏註】儉約無憂患。 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註】約,止也。 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音義】淖約,柔弱貌。 又【荀子勸學篇】春秋約而不速。【註】文義隱約。 又【呂氏春秋】旄象之約。【註】約,節也。一曰美也。 又【楚辭招魂】土伯九約。【註】屈也。 又姓。約續,古賢者,見【韓非子】。 又【廣韻】於笑切【集韻】一笑切【韻會】幺笑切,□音要。【前漢禮樂志】明德鄕治本約。【註】師古曰:約,讀曰要。 又【集韻】於敎切,音靿。屈也。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或作約,束也。 又【集韻】吉歷切,音激。纏也。 又同的。【枚乗七發】九寡之珥以爲約。【註】約亦的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