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留书

  诵诗三百  节
  诗之于政有矣而未具也善用之可以为政则得端而推耳于言无与也而可以言则放其意而用之也使言者尽如诗之以防相及也天下岂有不相悦以解者哉
  子谓卫公子荆 节
  天下之物尽以所有止之则于已甚寛而于鬼神无忌贫富者心为之量也或箪食瓢饮而已足或蔵镪千万而不免于忧此其贫富岂人所能见哉自足者富者之事也惟忧不足者贫者之事也而情有所易则其实固可得而贸矣
  君子和而不同 节
  物之意非可伤也惧伤其意则同之以为行求无逆耳物何可尽同一日千化犹不足也若其叅立又何适从如可同也物在而我亡矣和者不嫌于暌异柔其气使可入耳存已依于正立行依于大定于一而四方遍矣此同和通塞之辨也
  邦有道谷 节
  不择时而一其进贪禄不休者也必有苟且之术行于其中故君子羞其用心
  克伐怨欲不行焉 章
  仁者之所不为其所为成之也如彼行者已驰而南则絶向北之迹已登而上则絶走下之踪故不行得于自然徒禁之于所不可而心实无所用之则所禁者皆乘流为堤耳所以劳也夫不堕非能登之説无失非有得之云克伐怨欲则去矣仁尚未来也得其平常而已矣
  危言危行
  物所谓危于利难几险而将之害者也于福难几险而将之祸者也正者羣邪之所妬常情以计则谓之危矣
  有德者 节
  德之説一言之説二仁之説一勇之説二具有二端则有其一与德与仁合者必有其一与德与仁不合者也德之説全言之説偏仁之説全勇之説偏别于偏全则以全包偏而无余者或以偏任全而不足者也
  南宫适 节
  祸福之不应者多矣君子有所好恶无以着其心则寓于古以论之因于天杀寓己罚也因于天祚寓己赏也得意之言辞不足以尽之
  为命  节
  春秋之时行人之官重过而失辞则生衅挑祸故小国尤重辞命所以弭患抑自镇也
  孟公绰  节
  用人之道有德者居上有才者居下有徳者居内有才者居外故使贤者用才者不使才者用贤者或赖其力或倚其诚故不同也
  文之以礼乐
  春秋有周之余教皆以礼乐相先士之质具于一方者则被之礼乐以为光华饬而成之以用于世礼乐不足而行其一槩者则以为朴士也公绰庄子冉求就近者为言古人取人之易也
  齐桓公正而不谲
  五伯之名天子与诸侯之异耳非以着优劣也桓公之伯也所设施于国中博大齐肃曲折详至皆有大道之意其交于邻国依于仁义之方从容光大而有文故桓公不死得如管仲者继之诸侯之德稍下则遂可正于天下矣故桓非文之列也次乎王者也
  管仲不死
  君与国之间君子之所权也国与天下之间君子之所权也管仲可谢子纠矣无效于齐足为齐之列士矣无效于天下仁义之所分大小多寡于是而为量非可以名狥所闻也
  公叔文子之臣 章
  乐王鲋言于宣子欲反州绰邢蒯宣子曰彼栾氏之勇也董安于忠于简子则梁婴文谋去之春秋之时卿大夫各私其才以藩其身大抵皆然文子能出其属而效之国不为忠国者乎素出其上者难为之下事我者也而登之于朝与之揖让相先而意无所忌不为忘涯幅者乎为之美谥于义适矣
  君子上逹 节
  君子者非一日而至也小人亦非一日而至也君子为善初亦为难而试勉之也乆之而所勉者为己常分则又以过乎此者为可勉矣小人为恶初亦疑而尝试之也乆之而所尝者为己常分则又以甚于此者为可尝矣故髙者日积于髙卑者日积于卑渐使然也
  古之学者 节
  古之学者为己事归乎实实归乎惬心今之学者为人事归乎名名归乎缀利
  君子思不出其位
  处贫贱而思富贵者非为必能得之也心不可已姑行意其间以自乐即已富贵又不可止又有为之外者矣故心者物之无穷也常不可以故所满之好新于日生千变以自极者也天下必无之物必不得至之事心亦皆得设焉将欲止之有所以用之而已有所用之则寄而定
  以德报怨
  报也者天下之利也有报则施者益劝人劝于施利莫大焉故君子重德施也德施者将别之于常等岂独别之于怨己哉不别不厚不甚别不甚厚苟为不甚厚则自以薄道率身矣故或人之説不可训也
  不怨天  二句
  不怨天不尤人无所恶于不知也无所恶于不知无所求于知也夫安于不知者造迹不彰人亦恶得索而明之
  贤者辟世
  此伤世之偏辞也曰入山林而长逝者此真得耳我所谓辟地辟言辟色者也亦弥不及矣
  上好礼 节
  好礼之君必以礼使民所使者民所能供也好礼之风及于下民亦化之民知礼则以供令为己分业矣以顺民从谊君是以应之谨也
  修己以敬
  肆未全恶之数也縁之而恶极类敬未全善之数也縁之而善极类故敬于德万分之一也而全德所去也
  修己以安百姓
  去己无物去己事无加物之事尧舜治天下已以治之也桀纣乱天下已以乱之也已存之此事业着之彼行之则有受者矣动之则有所至者矣故曰修己以安百姓
  难易之义存乎説之所持今曰安百姓者修己而止则易辞也易之以説之反而来也今曰修己者安百姓而止则难辞也难之以説之推而去也
  君子固穷
  责道于人则曰此君子也奈何使穷乎不以其道得之也道与德则世之通术也推理于身则曰此君子也若之何不穷乎君子固穷矣廉与贞皆世之穷术也
  予一以贯之
  天地所生生以其类故万物之事皆从其本以通立于其通以观者举一而可尽也
  知德者鲜矣
  有势者物之所附有利者情之所趋德何事焉虽行歴天下犹无得耳此伤己之穷也
  无为而治  节
  善为天下者制物而使之则己不劳舜之事有为之者矣手足亲事神明所以居空也
  立则见其参 节
  一不信足以败其百信訾行者常据一以推类故忠信笃敬皆必以全为之然后受其效
  事其大夫  二句
  所事者所与其美恶也功亦与分焉罪亦与分焉事其贤者友其仁者谨之所共也
  人无逺虑 节
  近者待逺而后全者也人将至逺必尽歴近之地后能至之不至于逺则近之地未歴也
  三戒
  心者血气之精华为血气之精则能用之已犹是血气也则亦随之而已矣戒者所以相节也
  血气居中道以藏精粗粗者成形质之所以合受也精以生心性之所以嗜欲也三者虚实同所极从精者而御之
  三畏
  自制不足则借外定之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因于可畏以取其畏君子所以善借也
  君子有九思  节
  思者心之所以期物一身之动聴其所之无所不至期之以然则虽不然者亦可以然矣君子九思心之与身为期约也事约而后得之
  见善如不及  章
  嫉恶太甚不可以入羣故视天下若不可居而以度外处之是以行义逹道非大度之士不能也
  不学礼  二句
  礼者君子所守以拒非常物所公明者持之而往物自无説虽欲相难诎于心知其是耳故礼所以服物物服而已强矣已强之谓立
  邦君之妻  节
  尊名者往称也卑名者来称也质名者行他分也益名者兼行自他之分也名正而仁义之道存
  性相近也  节
  物性既区善恶从形虎豹形于恶鳯凰形于善性之所有不能得之形之所不具如牛之不欲搏虎之不欲触也如人之形自与善近同人之类自当不异所为争者多少之数故曰性相近也相近者大畧之辞究之身之所有皆从习化如工人为器手不得其异也而各便所习至其成也没世不能通其技于形亦然于气亦然于心亦然夫习之所为不待生后自胎孕而已习父母矣其知食知暖者皆胎习也性亦习得之
  好仁不好学 节
  学者所以论古以制今也处始以议事之终成败利害莫必所在古有为之者矣则始终之全也学古者掲后于前使目明见而手可分之道也故学则无蔽以物况我而明之
  女为周南 节
  不观周南召南不复知盛世风化之美所知者近世之俗耳
  礼云礼云 节
  玉帛钟鼓防者也有大焉者矣玉帛钟鼓文者也有质焉者矣
  天何言哉 节
  事行之而成非言之能成也物致之而得非言之能得也天何言哉行而已矣而万物之美列四时不行万物息矣万物之数以实相起而虚者之用不能至于实之分君子所以贱言説也
  不有博奕者乎
  费无学曰坐髙僧于前万累尽矣立美姝于侧万累亦尽矣彼者理极此欲极也故博奕者亦夫人之所以尽万累也
  君子义以为上
  勇伏而不得发欲伤之也勇往而不可逹物拒之也义不行欲物必避义故可以为勇并使勇可以行者皆义所兼也
  君子亦有恶 章
  恶者心之恶气也物以恶来恶所以酬之恶不加恶则善为无轸比于黒白相切而明
  直道而事人 节
  天下之事前知其必然则其心寛裕而无忧栁下惠于得失之分有以前知之矣知其且然吾又何求此所以能致用其和也
  不仕无义 节
  君者四民之所共事也农效其粟工效其艺士效其道与才知近不能就民之列而供其贡税进不能竭能奉职以致其功业是率民而出于无义者也名实之主之所不蓄也
  言中伦行中虑身中清废中权
  中者不期而适遇之不为伦设言也与相遇焉耳不为虑设行也与相遇焉耳不以清拟身以废议权也与相遇焉耳无苦于世无必于道特能与离合而中之名生中也者寛以与道也
  无可无不可
  道有其全全则途多途多者有所游移荡様以自极伯夷叔齐以一而自苦者也
  执德不 节
  匹夫行义于一槩天下无称者余行不相辅也故德欲有余执德不则末之余也
  博学而笃志 节
  求物者迫于其际以求之则其势不能自藏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事兼虑并无所复之之势也故仁不外焉
  信而后谏
  以余行辅一行以余意辅一意进言于一朝人聴我以生平故不信不可为説
  譬诸草木  二句
  物类不同从其器而居之其精焉者有所不至者矣然竟守其粗亦可利用
  仕而优则学 节
  学与仕不相离也使相依而用是以事业之中有道德也
  人未有自致  二句
  亲丧乃自致他有不自致者矣必以术启之故有以故兴物者
  不知命 章
  事有不急而常为实用之助命天事耳知之而求寡言小节耳知之而识明礼仪文耳服之而行立在逺而或有功于近在末而或有功于本在防而或有功于大此不可不知也

  四书留书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留书巻五
  明 章世纯 撰
  孟子上
  王曰何以利 节
  物利不足而能闲于有余者有分以止之而余见于分之外争者非本不足者也意志无已而分不足与为域利物心量不相及而不足也贪是以生而争是以极不至败亡俱尽不可止也
  不违农时  二节
  先王之制教令归于全养事仁义不兴孝弟之俗不盛则父不能得养于其子兄不能得爱于其弟老有弃捐而民有不率矣故以物养人归之五谷六畜田宅衣履以人养人归之孝子悌弟精粗本末具而后养道不遗
  省刑罚 节
  爱民者民亦爱之忠义之生有其本矣然后以教被之则易逹而能从民知忠义乃可用也
  省刑罚薄税敛不嗜杀人非尝利之也无加害而已矣而民已知恩故曰饥者易为食渇者易为饮言其浅者知深者之不止是也
  是心足以王矣
  使人以其心从先王之法莫若使以先王之法从其心得其仁心以质之而先王美政美事可依而起矣求之不忍之心此导源以往者也
  是乃仁术  节
  以不见养仁者存仁之术也未见之与不使见必有分矣道则有合焉不使见者心不伤未见者心亦不伤归乎不与惨气相迫耳覩于杀者生气受其隂所以隂之迹防性与命之间乆而见损焉故君子戒之非以为物也以为已也
  物顽之而安数见于杀乆之杀将不能动其心矣顽故也故不与见者养爱之道
  物之生命未有知其可分者也而心意所计则若可以轻重杀物可以免人物若可杀耳杀小可以免大小者若可杀耳杀所不见可以免所见所不见若可杀耳境恶其迫者而情若可解于賖人之为迫以近类也所见为迫者以处前也待思而至者于势已后于意可以辞矣此三者非理之所可论从心所量也夫全仁以我而已矣岂能以物全哉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论以同异岂独今异古哉古亦异古矣一切置之而求之所自生与其所为用则参千世而同论未有可异者也天下之事皆如是已故情者圣人之所据以统古今者也无縁于物而可以期古今者得情而凭之也
  独乐乐不若与人
  情之在人相借者也物之所有已与分焉俱得其乐则以余相被受者得于有所増也往被者得于有所行也
  以大事小  四句
  生于光天之下同为天之万物则乐与万物俱安同受天之德享天之厚不生事以相苦也谓之乐天戴天之尊何敢一行其意卑抑降损乃吾德也谓之畏天以大事小乐物之同安也而寄其説于乐天所以大其事小之事也以小事大畏强大之势也而寄其説于畏天所以大其事大之事也一举而归之天而后圣贤之情皆由理发非由势计也
  国君进贤 节
  卿大夫之位人之所置非天之所设若以自君裁断尊卑由其低昻爵禄真可轻者耳不足以属下御物唯位依德定禄以功稽自我之权归彼自然之分然后天道存其中苟为天道也己意何可用乎今也起之蓬蒿之中加之宿所尊亲之上所任已重拟分责当固不得不迟虑反复也
  不动心 章
  心者气之灵好上而务起者也心之有志足以任物与其勇进而不惧者举皆气之本然因心而用者耳刀有利而利有光火有烈而烈有耀俱于其体者也人有五脏以蓄五气食以入味味入于腹气盛于胸此万物养气全生之道其因心而用静为志而动为勇者则其精者也其养之之术则或习而强之或习而顽之夫吾之所畏在此而常与之相尝以其所守之一与之相御乆之亦足以自坚此亦北宫黝孟施舍之术也而不可谓之得道者为其犯难而行夫君子之养气也不求于气而但与心以所可恃其致气也不但于气而于气之所本心所可恃者义也气之所本天地直方大之理所存则亦义也知其义与勇为类而立以相招知其众之所服也而我托焉托于所服故众为除道以类相招则致之也不难常以存心之道兼于致气之理所守亦已易简矣告子不求于气但求于心道亦如是孟子立养气之説以相反而所言集义归之慊心竟无以易于告子之説盖异言同实矣告子但求于心则所求于气者已备孟子虽言养气卒亦皆求心之事也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此告子不动心之术也不得于言而勿求于心非告子不动心之术也特全举其言耳天下之来于我而多者莫如言是非得失吾尽求析之则于己甚劳而常足以疑其所守有术于此合于我则受之不合则辞之以是与天下相谢所以无扰于心也于言然于诸事尽然推于其类则亦不动心之助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