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四书
- 四书留书
四书留书
得于内者无所求于外告子所以待言也得于本者无所求于末告子所以薄气也故告子之説归乎心而气无事者也气所以不可求者一倚于气则其用之常暴暴而心迁其所与怯而心迁其所一也故暴气之为动心此其论之防者也然又岂能常壮哉一发而不当则心且悔之当其方张若举世无以容其气及其复也亦尽术无以安其心终亦归之怯而已矣
以直养而无害 二句
气之所充充其身耳然于身所出于世而加之内气既盛则上天下地无不可及而天下之物与天下之势举无足以相胜相阻者心之自视意象固已满宇宙矣夫天下之事其智足以知之才足以为之者不少矣而常不可以要成功是其成之者固不尽存其才与智也气足以加焉则举而必逹行而必至物亦共避之气不足以相任则小事而亦有不可为者矣故气之大小事量之大小也气塞天地之间天地间之事又何不可为乎
是集义所生者
义者物情所羣服物所自服而我托焉则其服也乆己在前矣夫一日之行持之诚公也执之诚正也则可断然行之而无疑此吾所恃义于一旦也至于事有生平道在宿昔不媿为常分无疑为固然卒然之接平时之心已足以定之矣此吾所恃义于积素也恃一日之义犹以生平自疑苟恃在素昔我无不可以荡然矣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君子之所谓智者在上则用众人之长在下则用古今之理君子之所谓仁者在上则溉世以利在下则与人以善智不以己仁不私己此为圣人之仁智己矣
见其礼 节
礼政乐德其事相须其道通也其俱存也吾得尽稽之其偏存也可通一于二矣礼可知政政可知礼乐可知德德可知乐虽通政于德通乐于礼亦皆可也
岂惟民哉 节
天下之同生而异才者非独人也物之中亦有之麒麟之于走兽鳯凰之于飞鸟皆类也而异若此圣人之于人类亦犹是也
人之有是四端 节
物之有端藏者多矣引而出之使相推而来故物有同情而见不能以相一者意不至也引此至彼心非増也而所逹逺矣故可以保四海
夫仁天之尊爵 二句
君托于仁则民众附民众附则国权重国权重则光名逺积恩而威生积人而势生夫并为诸侯而以仁居上是得天置也故曰天之尊爵仁以得民民以借主借于土地可倾也借于民不可倾也故能得民死力而捍之得隣国之欢心而辅之藏身之固莫过于此故曰人之安宅是以君子无恶于人役也求诸己之仁而已为仁者求诸己者也力争者求诸人者也求己者必得之道求人者必不得之道
善与人同
善者以众成非一人所有如手持足行各任其一通以取全故掇彼益此不尽也同我于彼而尽矣我忘而众善来通不得其异也
欲有谋焉则就之
贤人之用于国也非有己势也必将得君之情以为权贱则令不行矣疎则意不尽也故尊贤而隆其接所以尽才用之术也
子为长者虑 节
士既髙深自置则所望于人者亦必以此求之孟子子思之徒也将以缪公之礼责时君世主而使自我求容与泄栁申详为伍岂可甘乎故曰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恶其以泄栁申详处已也
孟子道性善 节
性之所有者欲而已欲者爱也爱欲之所行自近者始由其身以及身之属逺而至于天下然惟其能自父母兄弟逺而至于天下者则得而指之为善其専而私之妻子尽其用于身者则不得不指之为恶非徒如是之为善恶也有爱则生智以营之智之所营无所不至一私其爱于己而以智从其后则忮害巧诈之端皆相引而生矣率其平心则固志乎为周也故虽有终节之恶不妨于本始之善本始之善者谓之道虽其尧舜亦止如是而已
方里而井 节
封建之与井田相合而举者也封建废则井田必不可行君子世其爵则民不可不世其业盖井田尽察之政也惟诸侯治于百里则地狭而可以及详而遥制者不能也诸侯以为己之事而为之非为天子而为之也则势不得不尽察父子相继而习其事则地力髙下多少之数皆可以相悉其废置増损可以自制而无请命之难也则不至一立而不可废一废而不易立此三者皆封建之所能而郡县所无有也且井田行则更易烦而小吏众以众多之吏治多变之事而天子不啻逺也则将何所不至哉虽其间有大吏以总之则亦犹之小吏也非能以为己事也且周时所谓助者度亦行之畿内耳若夫四方之国则亦各从其政也不然滕岂无故事而至引公田为据也哉
并耕
君臣有分而后父子有等仁义之所以生也君与民并耕则夷其势矣有相因而替者尊亲之道所以不可得而明也夫体不尊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法不可得而举也刑不可得而致也君体降则臣体絶臣体絶则爵不足欲然则贤不可得官才不可得使也此数者皆败乱之道所以致之始于并耕故偏道之弊推而后知
有大人之事 二句
天下所为一体者人分业以作合功相济分而得逸合以得全此君民之业四民之事面貌不谋功业相加相为耳目手足也故曰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非美所説势诚尔矣
市价不二
一价之道期使民用朴耳同精于粗谁不为粗者此率民而出于太古之术也
若保赤子
如保赤子夷之谓无别也爱赤子者无择亲疎爱人犹是耳然恶有赤子而无别哉兄之子邻之子出本情以指之固甚别矣别也者天地之道也物生有处必从身为近从近为推势生其情非作之也
且天之生物 故也
爱者天之生也易形而为用于彼曰生于此曰爱爱者循生为意者也故以答所生之气者即发而自致
且夫枉尺 节
枉尺直寻宜若可为计利而为説也既以利为説则枉寻直尺而利利之説固在也亦将可为欤如不可为是利不可言也君子当通大于小也
子不通功易事
四民之业交相借也男女之功交相辅也皆以实为效士治道德有为于己无赐于人然士之所治民之所习也以政令于上者君也以身帅于下者士也此代君化民者也士不得职则四民之业不得安矣
子欲子之王之 节
言之入也以多取信一人言之众人和之虽有断志亦将自移况未始有旧之事乎故之善速得善之恶速得恶
孔子惧 事也
夫立言为教而托于空虚之文则寛逺而不切圣人以为表理以待事不若即事以着理推往古以导今不若即今事而训之于是本鲁史作春秋因得以明是因失而标非义理附事行遂彰是非依成败愈显审于防文以垂逹义其作史例类古有其旧圣人时有变损则当时之人自能明于其故不至如后世不闇旧例更事推求也而当时之事非其在身亦其髙曽祖父也事近则言切语迫则情危因于往事怯于来者此所以惧也此皆王者绥猷修道举典明礼之事圣人以言语用之不至侵赏罚之分故实亦不至亦遂收劝惩之效则功足相代矣故曰春秋天子之事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
人之为我非教而后能然未敢公行也杨子又与之以道之名天下何惜而不赴乎我太胜则别物力不供则险而忮贼诈毒将尽用之此之为害明而易及推之无君以精者断也
四书留书卷五
<经部,四书类,四书留书>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留书卷六
明 章世纯 撰
孟子下
离娄之明 章
物之成者在此所以为之在彼矩不方可以为方规不员可以为员法不専仁可以为仁故度量不生于上则泽不及于下礼教不修之其精则安养不足于其粗先王之道以仁天下也而事多于礼义节度此规矩以生方员律吕以生五音之説也故其事常为君之所难而为始之所不乐非君臣力自断于志不能行也
尧舜之道 三句
仁者爱人爱人则计利害计利害则起制度制度所生生于仁心必由先王者先王仁深而智周所事得其全也又积世所累经变尽而虑患曲故后世无以逾之
徒善不足 二句
徒善者行意矜于小惠乖于大体故有在近之恩道不足以及博有旦夕之施术不可以经久以治天下于数逺矣徒法者守度数而已具文而寡情守迹而无转虚具之法法亦为弊故不行也
上无道揆 节
上无道揆无其主也下无法守无其所専也法之分属而以责功者谓之守臣不信道守道者疑不贞其处也工不信度艺事不正作淫巧以荡上心也君子犯义庶人之议所刺也小人犯刑有司之法所索也一国所狂是谓播恶于众
仁者爱人义者正已故朝廷之上义所多设四境之内仁所有余义不立仁不行道揆法守谨于上德施恩厚流于下矣此仁天下之法也
二者皆法 句
言尧所以槩禹汤言舜所以槩伊吕语人以至不及其次嫌于渐降矣
行有不得 二句
反身者代人责己也人之自咎者人常寛之虽有不及人恕其情矣
人有恒言 节
人有恒言曰天下国家散辞也均辞也相系为属则非散者也相归而重则非均者也天下之本在国天下有不若国之急也国之本在家国有不若家之急也家之本在身家有不若身之急也
为政不难 节
道者因时而有正者也当时之世卿权已重矣以力加之则祸生于不可知因以德镇之则世之所为难服者正吾借以服天下之资也
天下有道 章
天下有道有大德之主也有大德之主天下不得不归于德天下无道无大德之主也无大德之主天下不得不归于力不得不然者自然者也君子所谓天也其有德无德者则其人也由此观之人常处先而为之地天常处后而为之势明圣之君亦善其所以生天者而已何以生天以德何以为德以仁仁行而民附民附而力多所谓不得不然者天下其当之矣
居下位 章
诚不足于亲者必不足于友不足于友者必不足于君与民愈疎而愈便于伪故失之亲者无不失也失之于诚而无不失也诚者气之至真积之极于隆天地所以感万物人亦犹是耳人抱其诚所以能至乎物之防而欢之物诚而神生其间者也
诚之所始由近而始近者诚之地草木之物厚者在本而枝得分之故父母朋友君民诚所先后矣于先不足后不得待其流也
存乎人者 节
心目之相至也速故能效其心之诚正而自得不正则愧之此心之为善眸子同之者也贼莫大于德有心而心有目恶之先导孰过于眸子以其见君子而能自咎则体中之有正者耳
恭者不侮人 章
俭者足乎已故无用于夺去其夺之本也故不侮恭之本事也不夺俭之兼事也
事孰为大 章
父母期于子欲无不全也无不安也自身而往凡与身相属者皆欲使固存以奉其身此父母者之心也身守则无不能守父母无穷之意安矣故曰守身守之本也言于承志之道已全也
仁之实 章
取物必于其源分物必从所多情生于身更反所生以求情源莫逺焉是情本也情所全用是所多也于是取分可不竭矣从实而往者皆得实也不忧累伪也
乐之实 段
乐则有动于心有动于心则不自持喜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有不知其然者有咏有舞乐之端矣先王之乐其节饬之者也
子产聴郑国之政 章
言固有借古人以立端者乗舆济人偶一为之于义非害所用为讥者将以着王政之大借以起説耳夫子产何可讥也
惠而不知为政
惠而不知为政不可也知为政而惠无不可也汤教祝网文王葬枯骨武王防暍者此又何可讥哉
君之视臣如手足 节
为人君父必知臣子必至之情不知其情而恃分相与我之所以貌以与人非人所以来于我也夫使人藏其心而我不知则其一旦岂可言哉故腹心冦雠在国之臣有之非独亡者也以我所以往者卜之则知之矣
非礼之礼 节
非礼之礼以小恭狥人者也非义之义以小槩立慬者也小而不大故是而终非
大人者不失 节
物之近本者其气性全赤子之心本气存焉失之本统而假外为増益者皆累伪也为终而无始物所以常病
君子深造 节
学而知者得之古也问而知者得之人也虽复温绎犹不处耳惟悟而至之得于自取然后能赖其用而造其新故自得虽少足以周于事也自人得者虽多不足举其功矣
独用之智不足以取全故必今古而求之非倚古今也游外所以发内濬耳目所以召心明求之人者皆求之我也
博学而详説之 节
事之不可同者形相悮也及造其里皆相为通夫一气变见而成四时一理变见而成生杀相异之数至于相反然求其説杀不异生恶不异爱天地同物隂阳同化圣贤同能万物同才虽千万化其事一耳天地万物犹将同趣而况人事推移之间乎故物多理少事多道少
以善服人者 节
善者世之所尊然犹败于所用恃而加物则众害其长能以善下人者斯敬之也能以善防人者斯爱之也以善下人善不及人特以天性相奉焉耳以善防人人赖其利矣各以已有得而恩其情也是以天下乆而归之
原泉混混 章
古之君子先成于心心足矣后暨于事事足矣后及于功功足矣犹不必至于名之分也后之又后之今之君子无从来之事未具前数者而名顿至矣来于无端亦去于无故何可长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章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同乎禽兽之生而能明其故别为人类而处而能察其情因能以仁义被之所恃者此耳自此而外形体嗜欲有均之者矣同者显异者隐也同者多异者少也非道之少徒以道异之少也或去其异或存其异存者非益其事也天之与我无失焉耳天固别物之生奈何取混也
王者之迹熄 章
周衰王政尽弛凡所以教化天下者乆而遗迹皆絶诗教亦絶焉诗者咏美恶而为言者也岂无遗文耳目之所新始能感人之意陈文宿义则意不起也孔子通其意以春秋续之其所美诗之所颂也所贬诗之所刺也变其文而寓其意以是为可以续诗也及事众者言不得不约言少约者防不得不辨义也者言中之礼义可论者也先后详畧称名称爵之间有通词为定指与世相期以指美恶者为出于约以总多不得不如是也故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天下之言性也 章
天下之言性未有不据于故者也虽然必以利者为本性之行物于其所安则发而自极其所不快则龃龉而不前所安而行所阻而止吾所以奉性以用万物之道尽矣不然者于己逆不然者于物逆何也逆己之性而用者未有不逆物之性而用者也夫物亦有故故亦有利矣利者其常然者也常然者可以相复非常然者未有可复者也今日然明日有不然者鬼神尚不能以期之况于人乎故据于利以用者我可据以知物人亦可据以知天如是则于天下无难也天下亦可据以知我矣天下于我无苦也此利动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