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十卷) 虞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月幢神咒品第一。佛在佉罗帝山。与六百万比丘。
无量无边菩萨俱。说日藏经已。西方现大花云。云中现一半月。广十由旬。月中复现真金重阁讲堂。堂中复现半月。月中有千叶青莲。世尊端坐说法。光照大众头上。皆现半月。目连说偈问佛。佛说月藏菩萨欲来。月藏卽来。说偈。幷说神咒。又忏谢来迟之过。佛广赞其入禅功德。具足六度。 魔王波旬诣佛所品第二。魔宫诸物。变半月形。放光演偈。击鼓集众。鼓复说偈。乃与眷属诈来归依。兴诸供养。佛为憍陈如偈说利养过失。魔怀羞愧。默坐听法。 诸阿修罗诣佛品第三。波旬雨诸恶物于修罗宫。修罗归佛。佛以悲风光明三昧救之。寻来见佛。兴供偈赞。 本事品第四。说佛于毗舍浮佛时。为化八弟。千年苦行。彼八弟者。卽今四阿修罗王。波旬。调达。弥勒。维摩。 第一义谛品第五。月藏请问住阿兰若。修第一义谛法。佛言起大悲心。弃舍爱取。依四圣种。不念四大五阴。根。尘。识。等。以四无碍。成熟众生。满六度行。如初日月。乃至十五日月。次问三昧何身。何攀缘。何想。何相。何性。佛具答之。次明随有第一义禅菩萨居处。得十二种功德利益。 令魔得信乐品第六。一切天人。慈心视魔。劝
谏令发道心。深信忏悔。佛为说忍功德。授波旬记。波旬说咒护法。 一切鬼神集会品第七。四王请佛分张付嘱一切天龙鬼神。大会亦同劝请。正辩大梵解旨。命四王以焰赫铁轮。四方遥掷。摄诸鬼神。同来佛所。 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佛为大会说十平等。一众生平等。二法平等。三清净平等。四布施平等。五戒平等。六忍平等。七精进平等。八禅平等。九智平等。十一切法清净平等。罗刹王等自述夙业。悔过获益。 诸天王护持品第九。佛故问大梵天王已。以四天下付嘱一切天龙鬼神。如拘留孙等三佛无异。 诸魔得敬信品第十。魔愿护持国界。佛与授记。重嘱一切天王。 提头赖吒天王护持品第十一。日月天子寄愿护法。佛赞许之。幷勅天王护阎浮提东方第四分。 毗楼勒叉天王品第十二。佛勅天王护阎浮提南方第四分。 毗楼博叉天王品第十三。佛勅令护阎浮西方第四分。 毗沙门天王品第十四。佛勅令护阎浮北方第四分。 咒轮护持品第十五。佛为四王共说五咒。初总。次北。次东。次南。次西。 忍辱品第十六。罗睺阿修罗王等。承佛付嘱。说咒护法。龙王嗔
怒。佛为说忍辱十种近果。及五远果。幷说不忍过患。月藏又说大慈陀罗尼。于是天龙修罗。互相忏谢。佛重以三宝事付嘱护持。兼明打骂出家人者。得罪无量。大会兴供。佛以神力加诸音声。令演妙法。入众会耳。各得大益。 分布阎浮提品第十七。佛以一切国土。分布付嘱天龙鬼神。各令护持。及说息诸诤讼大陀罗尼。 星宿摄受品第十八。复以诸国嘱付二十八宿。七曜。十二辰。 建立塔寺品第十九。梵释四王举过去二十五塔为例。请问如来现在未来几所塔寺。令其护持。佛笑放光。照曜诸国。各现多佛。嘱令护持。 法灭尽品第二十。月藏顾月灯说偈。月灯以偈问佛。佛偈答末法时事。嘱诸菩萨护持。咸皆默然。唯弥勒等贤劫大士出语承当。佛复说偈。悬记法灭之事。又说金刚坚固深密解脱味体陀罗尼句。众得大益。大兴妙供。复说持经十种清净功德。八种清净功德。十三种清净功德。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 陶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序品第一。薄伽梵于佉罗帝耶山。说月藏己。南方
云来。雨诸供养。演诸法声。众会手中。各各现如意珠。雨宝放光。见十方土。又见身各地界增强。坚重难举。无垢生天帝释问佛。佛为广叹地藏菩萨功德。菩萨寻与无量眷属。现声闻像。来礼佛足。赞叹供养。佛又因好疑问菩萨问。广述地藏无量功德。众会兴供。地藏转供世尊。兼说神咒。利益一切。 十轮品第二。地藏问佛。云何于五浊世能转佛轮。佛答由本愿力。成就十种佛轮。能居此土。卽十力也。一一喻如转轮圣王。 无依行品第三。天藏大梵请问禅。诵。营福。三业为出为坠。刹帝轮王为沈为升。佛答二种十无依行。随有一行。不成三乘。次明出家破戒。犹能生人十种殊胜思惟。不宜非理辱害。次明五无间罪。四根本罪。谤三宝罪。皆非佛之弟子。宜极护持四根本戒。次因优波离问。具明举罪有十非法。又十非人。有五法举。有七法灭。次因地藏愿救末世。为说末世有十恶轮。谓国王宰官等。护恶比丘。恼害净众。卽名为旃陀罗。乃至破戒。无戒。不应辱害。引古罗刹醉象敬重袈裟为证。若能远离十恶轮者。则得十法增长。离三十过。天藏乃说护国不退轮心神咒。 有依行品第四。金
刚藏菩萨问。旣言破戒非佛弟子。云何不许辱害。又他经处处独赞大乘。今经云何说三乘法。悉皆不许隐没。佛答十种有情。难得人身。复有十种无依行法差别。有四种僧。及四沙门。是故破戒虽非佛子。不应受供。犹有圣贤幢相。不得辱害。三乘并是如来度生方便。虽修大乘。不得废二。次示十有依行。三乘所共。复有十有依行。独觉大乘所共。次复广示大乘无尘垢行轮。无取行轮。随众生根。说三乘法。戒净慈悲。安乐一切。乃名大乘。 忏悔品第五。众会闻法。各忏先罪。佛为说十种法。能令菩萨获得无罪正路法忍。谓不著五阴。此世。他世。三界。次明已得法忍。许处王位。或行十善。或信三宝。亦可为王。否则决当堕落。 善业道品第六。金刚藏问。云何于三乘人法。得无过失。乃至菩提行愿。心无厌足。佛答。十善业道。卽菩萨十轮。广说因果利益。 福田相品第七。复明菩萨十财施大甲胄轮。十法施大甲胄轮。净戒大甲胄轮。安忍大甲胄轮。精进大甲胄轮。静虑大甲胄轮。般若。及善巧方便。大甲胄轮。大慈大甲胄轮。大悲大甲胄轮。坚固大忍大甲胄轮。故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
获益嘱累品第八。众各获益无量。佛以此法付嘱虚空藏菩萨。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八卷) 唐
北凉录失译人名
前经同本。而文缺略。
大集须弥藏经(二卷) 唐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共法智译
声闻品第一。功德天女请问禅波罗密。佛为说出入息念。次第得入四禅。入三三昧。满菩提分。若国土中有此福田。得十可爱乐法。得十殊胜利益。 菩萨禅品第二。复说菩萨不堕二乘定聚。如实观察。得一切法无语言空三昧。犹如地藏菩萨。自在出入。利益众生。 灭非时风雨品第三。功德天为地藏述其往昔誓愿。及述过去因陀罗幢相王佛所。授作世水宅心陀罗尼。复求地藏起悲愍心。地藏令其请佛演说水风摩尼宫陀罗尼。说已。大地震动。地藏亦说磨刀大陀罗尼。 陀罗尼品第四。佛告须弥藏龙仙菩萨。令调恶龙。龙仙说咒。善住龙王广叹袈娑功德。若有国王恼乱服袈娑者。则致荒乱。此非龙过。然亦立誓说咒。次诸龙王亦各立誓。复说四咒。乾闼婆仙亦说一咒。地藏复说幢杖大陀罗尼。无尽意复说幢葢摩尼愿眼大陀罗尼。文殊亦说能惧尸利子利奴大陀罗尼。观世音亦为弥勒说船华功德大陀罗尼。帝释问佛。何因何缘。诸龙损坏世间资财。佛答。贪力。嗔力。二种因缘。功德天以一斛器。盛诸种子。奉观世音。观音说咒加护。令其教化众生。
阅藏知津卷第四
阅藏知津卷第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四】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 吊
姚秦罽宾国沙门佛陀耶舍译
佛住佉罗底翅山。说破恶业障陀罗尼。西方胜莲敷藏佛所。虚空藏菩萨。欲来供养。先现如意宝珠。照空大会。唯存佛光。除大菩萨。余皆迷惑。梵顶菩萨问佛。佛说无断常法。大众复见如故。佛指西方。广叹虚空藏功德。大众渴仰。虚空藏复以神力。净
此世界。令众手中各有宝珠。雨诸供具。现大宝葢。供养如来。现宝莲华。而坐其上。弥勒致疑。药王答释。佛赞药王。重叹虚空藏神力。说求请咒。弥勒问顶上妙珠之因。佛具答之。明其能除国王五根本罪。亦除大臣五根本罪。亦除声闻五根本罪。亦除初心菩萨八根本罪。亦满众生一切所求。虚空藏次从座起。跪问何以能于五浊施作佛事。佛以虚空自性清净之义答之。虚空藏卽说无尽降伏师子奋迅陀罗尼。佛赞印其能灭重罪。令生佛国。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 吊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卽前经异出。而小不同。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十五纸) 吊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密多译
亦卽前经同本。而有缺略。
观虚空藏菩萨经(二纸) 吊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密多译
佛住佉陀罗山。优波离问。欲治罪者。云何作观。佛言。先依决定毗尼。敬礼三十五佛。次想此菩萨顶。有如意珠。若见此珠。卽见天冠中现三十五佛。珠
中现十方佛。或得除罪字印臂。或闻空中唱罪灭。便堪入僧。或使知毗尼者得梦。须更忏悔。乃至八百日治厕。再三七忏。重与授戒。
无尽意菩萨经(四卷) 罪
刘宋枳园寺沙门释智严共宝云译
佛游宝庄严堂。说大集经。东方大金色光。照此世界。出大莲华。无尽意菩萨。与六十亿眷属俱。赞礼于佛。舍利弗问所从来。菩萨答以不来不去。次复问佛。佛答从不眴国普贤佛所来。兼明彼诸净土菩萨。唯修念佛三昧。悟无生忍。无尽意以三昧力。令此众会得见彼土。遥申礼供普贤如来。亦令彼众得见此土。遥申礼供。舍利弗问。谁字仁者为无尽意。答言。一切诸法不可尽故。卽广说八十无尽法门。所谓发心无尽。净心无尽。六种四行无尽。心毕竟无尽。六波罗密无尽。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无尽。五通无尽。四摄无尽。四无碍智无尽。四种依法无尽。修习助道无尽。(忏悔。随喜。劝请等)三十七品无尽。定慧无尽。总持辩才无尽。撰集四法无尽。(无常。苦。无我。寂灭。)一道无尽。方便无尽。
阿差末菩萨经(七卷) 罪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本。梵语阿差末。此翻无尽意也。
佛说菩萨念佛三昧经(六卷﹚ 吊
刘宋天竺沙门功德直共玄畅译
序品第一。佛住耆阇崛山。净居天子于夜后分供佛。请说念佛三昧。佛默许之。天子去后。微笑謦欬。声徧十方。天人毕集。佛出僧坊。遥见宝地。复更微笑。不空见菩萨问知其故。卽入三昧。于彼宝地。化作法座。请佛往坐。佛更动地。出广长舌。述彼净居天子请说念佛三昧。 不空见本事品第二。过去宝肩佛时。无量力王。与二王子。一名师子。二名师子意。同供养佛。佛入涅槃。师子投火说誓。佛于火中复起。作大利益。然后灭度。师子寻生梵天。历侍普密王等诸佛。无量力王。卽今世尊。师子意。卽今弥勒。师子。卽不空见。佛说此已。还入僧坊静室。右脇而卧。 神通品第三。不空见以神通力。庄严此界。阿难徧问目连。舍利。迦叶。满慈。罗睺。及须菩提。各师子吼。述己平日神通。各言今非已作。众会各获大益。 弥勒神通品第四。弥勒入城乞食。以一食供恒沙诸佛。化彼长者发菩提心。大地震动。弥
勒亦师子吼。自说往因。 赞佛音声辩才品第五。不空见从三昧起。为众说佛音声辩才。众会获益。 赞如来功德品第六。不空见说佛德已。心念如来降临众会。佛以神力。动地放光。来至大会。不空见复告阿难。广叹佛德。 如来神力证正说品第七。佛摩不空见顶。印其所说。不空见复说偈。述其所见三世佛事。 不空见劝请品第八。问法兴供。述意请答。 赞三昧相品第九。显示念佛三昧功能。 正观品第十。先观五阴不实。深生怖畏。具足惭愧。修行止观。三空。四念。及以四等。乃至十二头陀。三十七品。十善。十力。等法。次复相续念佛十号。相好。六通。五分。等法。又当续观卽蕴异蕴是如来耶。六根四大。亦复如是。又观无上菩提。不以身得。不以心得。不离身心。得无上道。次明离我见法。放光授记。 微密王品第十一。不空见问舍无惭愧得三昧法。佛述过去明相佛时。胜微密王闻法出家秉二二法。修此念佛三昧已。成莲华上佛。 三法品第十二。不贪。不嗔。不痴。观一切法无常。苦。无我。供佛。劝人供。发愿。赞佛德。赞相好。发愿随喜。三世佛所。求念佛三昧。 劝持品第十三。说过去宝
胜光佛灭后。树王比丘流通此三昧宝王。有帝幢天转轮王。梦中闻此三昧。出家修学。成高行佛。是故得闻此三昧者。决定成佛。 诸菩萨本行品第十四。九万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发心持说修行。佛笑印之。 正念品第十五。佛说正念诸法实相。是名念佛。菩萨闻已。得无生忍。安住三昧。皆见十方恒沙诸佛。 大众奉持品第十六。菩萨天人兴供。佛重现瑞赞持。
佛说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十卷) 民
隋南天竺沙门达磨笈多译
与上经同。而文周足。 正观品分为三。于十号相好下。名思惟三昧品第十一。于放光授记。名示现微笑品第十二。 神通品第十三。卽微密王品。 修习三昧品第十四。卽三法。劝持。两品。但缺正念。奉持。两品。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五卷 开元录云亦名拔陀经 南伐北罪)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共笈多等译
思惟品第一。佛在王城竹园。放光集众。贤护问法。佛赞其德。为说思惟诸佛现前三昧。(卽般舟三昧也)先说具诸方便功德。次说如闻阿弥陀佛在西方。便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