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本发愿。及说种种方便智慧。次说过去无边光佛。为净声轮王说八种四法。王悟无生。出家修道。佛又为说出家二十四益。幷示以当净自界。净声如法观已。卽得神通辨才。彼时净声。卽今海慧。次又为说如法而说。如说而住之义。引古师子舍身救二猴子之事为证。次有二十一菩萨各说如法住义。海慧复广明魔业。佛广说坏魔业道。波旬庄严四兵。来趣宝坊。海慧以神通力。持置东方破疑净光佛国。令发大菩提心。又令此彼两国。互得相见。互得大益。佛复说咒四章。付嘱流通。 虚空藏菩萨所问品第六。婆伽婆游妙宝庄严堂上。与比丘六百万。菩萨不可说人俱。世尊分别大法方便。于时大千世界。忽皆不见。唯见微妙宝台。及见高师子座。舍利弗请问因缘。佛言东方一宝庄严佛所。有虚空藏菩萨。欲来至此。菩萨寻与十二亿众俱来。供养赞叹。宝台震动。乃问云何行六度与虚空等。凡三十问。佛一一答之。于六度中。一一各有四法成就。又有八法能净。于六念中。详明念佛三身。及念天差别。于陀罗尼中。具明三十二修。于二十四辩。具明二十四种修因。旣答释竟。大众获益。速
辩菩萨问何因缘。名虚空藏。佛言过去普光明王佛时。曾为师子进菩萨。入定雨宝。卽获此名。于是众会渴仰。欲见神力。遂承佛命。入称一切众生意三昧。雨法及财。大众获益。又以神力。释生疑菩萨之疑。佛又述久远过去净一切愿威德胜王佛时。曾为众天灌顶轮王。已得不退菩提心三昧。生疑因请虚空藏说三昧行业。虚空藏答八万四千诸三昧门。略举八十三名。次舍利弗问生疑名。生疑自答释之。虚空藏复请佛说诸菩萨大誓庄严。及道庄严。次有宝德菩萨问虚空藏修出世圣道之义。及入于涅槃。行菩萨行之义。众又获益。如来赞印。虚空藏乃推功于佛力。宝德问其意旨。仍答释之。次又答阿难问。于是五百声闻。各脱郁多罗僧。供虚空藏。虚空藏卽遣此衣至东方袈娑幢世界。山王佛所。施作佛事。次有光明庄严梵天。雨花作乐供养。请问菩萨善根资粮。及出要智方便。佛广答之。天叹稀有。谓能以四句义。总说一切菩萨行。虚空藏语梵天言。一句亦能总摄一切佛法。谓离欲句。空句等。略举十四一句。一一皆能总摄佛法。如佛法。一切法亦然。以是等句。皆非句故。一切佛
法非句。假名为句。次有宝手菩萨。请问何谓安一切佛法根本。虚空藏答以住菩提心。次以二法摄菩提心。次以四法摄二。八法摄四。十六摄八。三十二摄十六。六十四摄三十二。百二十八摄六十四。宝手赞叹兴供。波旬化作长者。与佛问答。佛勅十六菩萨。各说过魔界行。波旬兴供。虚空藏说咒。魔子亦勉强发心。佛为悬授记莂。申越长者疑悔尽除。六十八亿菩萨发愿持经。佛为较量功德。幷说咒术。四王帝释亦各说咒。梵王。弥勒。阿难。及功德庄严菩萨。皆悉受持。佛与十方诸佛。同放大光嘱累。 无言菩萨品第七。王舍城师子将军生一子。空中有天诫之。八岁不言。今以佛力。同其父母亲属。共到宝坊。现大神通。说偈赞佛。大众获益。兴供。将欲问佛。先与舍利弗互相问答。次问闻声。及善思惟。生于正见。佛广答之。无言复答舍利弗问得正见义。次乃问信。进。念。慧。四力。佛广答之。众会得益。无言次答莲华菩萨倒见如见义。及菩萨义。佛赞其得慧灯三昧。因卽广明能摄六万诸三昧门。譬如日出。能为四事。又如宝珠。亦如虚空。亦为一切法顶。众又得益。动地兴供。次于世尊脐中。出一
金刚脐菩萨。传东方慧桥如来命。问安听法。及六万亿菩萨皆在佛身内坐听法。次从一毛孔出。礼佛却坐。金刚脐复与无言问答。显发无性。无声。法界无二。深义。无言复入金刚三昧。令此世界悉为金刚。金刚脐尽其神力。不能破一微尘。次明有四四法能得金刚三昧。无言次为同来眷属说四十事庄严菩提之心。十法常得亲近诸佛菩萨。父及眷属。得柔顺忍。佛乃付嘱受持。 不可说菩萨品第八。世尊故在大宝坊中。不可说菩萨赞佛。入定问说大事。地动兴供。众获大益。又卽演说不诳如来之义。无畏菩萨因问云何名诳如来。不可说分别答之。兼明无出之出。名佛出世。佛赞印已。无畏问谁当信者。宝女遂与广相问答。次为舍利弗广说譬喻。明声闻与如来。于无差别法界中而有差别。又答无畏调伏问。报恩问。谓三十二业名菩提行。此能报恩。二人必死不治。谓声闻缘觉。无畏以衣供养。宝女不受。复作种种问答。次有胜意天子问说与不说之义。不可说化作比丘证信。复与胜意种种问答。亦与舍利弗种种问答。舍利弗深赞印之。佛亦赞舍利弗。不可说复与佛问难得受记
义。八千菩萨得无生忍。升空说偈。魔王化作比丘而来。不可说以神通力。令其忏悔。为说十六种法。发菩提心。又说三十二法。向菩提心。又请世尊说不可说六波罗密。魔王欢喜。大众发心。
宝幢分 魔苦品第一。世尊在宝坊中。重述初成道时。优波提舍。及拘律陀。遇见马宿比丘。闻法见谛。魔不能扰之事。 往古品第二。仍述魔众发心问法。答以四法。不近恶友。速得菩提。于是地意菩萨请问不可说义可觉知否。佛言不可说智。卽一切智。因反问以佛智。十五菩萨各各答已。乐欲菩萨复与文殊问答。佛赞印之。魔众得无生忍。大会获益。佛为说过去业。谓往古香功德佛。说宝幢陀罗尼门。华目比丘。化无量众。善行大臣。发恶誓愿。华目今成世尊。善行今为波旬。还得受记。 魔调伏品第三。魔尽其力。欲害于佛。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入城四门。各调五百魔子。佛现莲华。说偈远闻。魔被五缚。诈心归依。七走不脱。至心听法。 三昧神足品第四。佛欲入城。诸天竞阻。佛以大声慰之。心游首楞严定。令诸众生各见所事之像。光味仙人。与五百弟子。闻佛说偈。皆得宝幢三
昧。赞佛得记。 相品第五。佛入三昧。令王舍城有十二门。门一如来。诸魔天神。各兴供养。于香花中。说偈周闻。佛又入佛庄严珞璎三昧。令界清净。十方云集。说偈普益。次登光味所造宝梯。坐莲华上。劝发波旬。生欢喜心。波旬吐恶歔佛。佛变其气成须曼华。徧供十方诸佛。集十方佛。及诸菩萨。 陀罗尼品第六。十方诸佛同声说大集金刚法心因缘自在陀罗尼。月光童子菩萨亦说神咒。菩提自在梵王正语梵天。皆现女身说咒。佛又说咒以加护之。 护品第七。善系意菩萨变现八万四千色身。调伏众生。佛与授记。 授记品第八。庄严华魔王。誓以女身广度众生。说咒护法。吉意菩萨述其本事。佛皆与记。 悲品第九。十方诸佛。为庄严华及吉意二大菩萨说咒。二人受持。佛复劝谕波旬发心。波旬不发。 护法品第十。佛以正法。付嘱国王诸天。各发弘愿。 四天王护法品第十一。梵王帝释四王各说一咒。疑心菩萨问魔悉来集否。佛言都集。又问有信心否。佛言皆有信心。唯除波旬眷属千人。当来破坏三宝。至法灭时。乃得信心。亦当成佛。次有太白魔天说咒动地。护持佛法。 旷
野鬼品第十二。五百菩萨以大愿力。现鬼畜身。调伏鬼畜。说二神咒。 还本品第十三。十方诸佛欲还本界。动地雨花。月香如来答梵天问。成就十法。能护正法。
虚空目分 声闻品第一。世尊故在大宝坊中。诸声闻等犹生大慢。不得四果。佛举瞻婆华鬘。发大誓愿。出生四宝。宝出大光。掷之虚空。鬘中说偈。众悉来集。佛为宣说杂四真谛。华鬘徧往四方佛上。南方金刚光明功德如来。遣金刚山童子说法目陀罗尼来赠。西方智幢如来。遣胜幢童子说净目陀罗尼来赠。北方发光明功德如来。遣胜意童子说光目陀罗尼来赠。东方宝葢光明功德如来。遣虚空声童子说圣目陀罗尼来赠。四童子变此世界令净。与大众来。供养偈赞。各传佛命。地动龙集。正语天女说咒护法。佛为憍陈如广说法行。具明阿那般那。乃至八忍八智。亦说灭后六部差别。亦说奢摩他。毗婆舍那。四念处。三解脱。四禅。四定。及出世定。是名法目陀罗尼。与金刚山所持来者无异。说是法已。舍利弗目犍连等。皆得四果。 世间目品第二。佛放白毫相光。照十方土。人天毕集。频
婆娑罗请问十二月相。佛说雪山仙人共虎行欲。生十二子。父母亡后。归依梵天。至十二年。感天与愿。(佛说相法悉不译出) 弥勒品第三。弥勒心念说偈问佛。佛为广说十二因缘。是名净目陀罗尼也。 四无量心品第四。频婆娑罗王问供养修四无量菩萨。得几所福。佛言。具八事。无八怖。具足八大丈夫。次有净光菩萨。与无胜菩萨。互相问答。众会获益。 净目品第五。无胜意童子请问慈无量心。相体因缘果报。佛入调伏众生无所畏惧三昧。放肉髻光。照无边界。说偈。众生悉集宝坊。佛为说三种慈。幷说修相。明星天子问慈心果。佛具答之。天子于诸禅定。出入自在。说咒利生。佛因为说十二菩萨现为畜生。调伏众生。居阎浮外四方海中。每方各三。(东。蛇马羊。西。猪鼠牛。南。猴鸡犬。北。师子兔龙。卽今十二生肖也。)幷说求见咒法。 圣目品第六。明星菩萨问修悲法。佛言。当观八苦。明星得无生忍。众获多益。次说修喜。修舍。 辟支佛乘品第七。无胜意问缘觉乘人所修慈。悲。喜。舍。佛答以修法缘慈等。 圣目无碍智品第八。虚空声童子请问无缘梵行。佛入虚空幢三昧。面门放光。照十方界。大声集众。乃演说之。大众获益。 护
法品第九。文殊等九万二千亿童子。请佛愿力加持法门。佛言。四方四佛。先已有愿。今以此法付嘱天龙鬼神。十方菩萨请佛制戒。佛言止止。佛自知时。次问频婆娑罗国法。随制四重。及嘱护佛法者。应摈治不如法恶比丘。 大众还品第十。佛复安慰诸天。一切众生各发愿。 宝髻菩萨品第十一。东方净住佛国。宝髻菩萨。与八千菩萨。赉妙宝葢。覆千世界。来供养佛。赞声徧满大千。请问净行法印。佛答以十分之一。谓一者波罗密行。二者助菩提行。三者神通行。四者调众生行。幷说过去一切众生乐念如来亦说此法。时有宝聚菩萨。复问庄严自身。庄严菩提树法。彼佛答以不放逸法。其时宝聚。卽今宝聚。次又说四种四法。调伏众生。及说过去广光明佛时。净精进菩萨。调伏财功德婆罗门事。宝髻卽解髻珠供佛。佛与授记。
日密分 护法品第一。世尊故在大宝坊中。莲华光功德大梵菩萨。请说清净法聚。佛令菩萨各入禅定放光。十方云集。佛示生身。法身。二种供养。次明破戒受施。现在未来各四恶果。又明未来恶王侵夺法师物者。现得二十种恶。舍身堕大地狱。备
历鬼畜。能护法者。功德甚大。 陀罗尼品第二。东方五功德佛。遣日密菩萨。持真陀罗尼。及莲华陀罗尼来。南方山王佛。遣香像王菩萨。持随空三昧陀罗尼。及大行陀罗尼来。西方高贵德王佛。遣光密功德菩萨。持断业陀罗尼。亦名随无愿。及大神良咒来。北方德华密佛。遣虚空密菩萨。持净陀罗尼来。 分别说欲品第三。日密偈赞传欲。佛语舍利弗。受持是陀罗尼。 分别品第四。四大菩萨各各入定放光。憍陈如请问爱。与士夫。行于生死。佛为分别广说如实陀罗尼。众得大益。重问莲华陀罗尼。佛不许说。次问如空空行陀罗尼。佛为说之。众又得益。次问随无愿陀罗尼。佛为说之。众亦得益。次问一切世间不可乐想。食不净想。佛为说之。亦卽是随无愿陀罗尼。众又得益。舍利弗次问净陀罗尼。佛说破四倒法。众又大益。 不思议大通品第五。频婆娑罗王请问佛光。佛勅四众各入三昧。佛亦自入佛境界三昧。一切世界。悉入佛身。一切众生。获大利益。波旬大苦。命空树大臣。往勅诸龙。龙集大山。皆失势力。复有戒梯大臣。先往佛所。佛令忆本誓愿。得如法忍。龙受大苦。归依光味大
仙。光味劝令归佛。 救龙品第六。佛趋须弥山顶。放光救龙王苦。大声说诸法印。所谓无常。苦。无我等。文来未尽。
大哀经(八卷) 周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卽前经初二品。分作二十八品。
宝女所问经(四卷) 发
西晋月氏国沙门竺法护译
卽前经宝女品第三。分作十三品。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十八卷今作九卷 南澄北似)
宋译经院沙门惟净共法护等译
卽前经海慧菩萨品第五
无言童子经(二卷) 发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卽前经无言菩萨品第七
宝星陀罗尼经(八卷) 殷
唐中天竺沙门波罗颇密多罗(此云智光)译
卽前经宝幢分同本别译
大乘大方等日藏经(十卷) 有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卽大集日密分。而详明。
护持正法品第一。 陀罗尼品第二。 菩萨使品第三。佛勅耶舍持日眼莲华陀罗尼。憍陈如持无尽根陀罗尼。舍利弗持智慧依止陀罗尼。目犍连持恶心者生欢喜心。诸不信者悉皆惽睡。陀罗尼。(卽分别说欲品。而此详悉)。 定品第四。 恶业集品第五。(此二品卽前日密分别品。) 护持品第六。(此品前经所无) 佛现神通品第七。(卽不思议大通品) 魔王波旬星宿品第八。(前缺略。此详。) 送使品第九。光味仙为龙见佛。 念佛三昧品第十。 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一。(卽救龙品) 三归济龙品第十二。世尊从须弥顶下。至佉罗低山。说十种业。来生龙中。及为龙说种种夙因。 护塔品第十三。佛以二十八大支提付嘱诸龙。及夜叉竟。又说大授记咒。波旬闻已。生欢喜心。与诸眷属忏悔。受三归依。伽罗支魔子问眼色因缘等义。佛为解释诸法性空。众获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