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所闻。系念思惟。观察不已。了了分明。终获见之。如梦所见。无物能障。未得天眼。能见彼佛。亦无天耳。闻彼法音。如有三人。各念淫女。梦与从事。寤已。来诣贤护。贤护为彼方便说法。住不退转。得菩提记。念佛三昧。亦复如是。又昔须波日佛时。有饥人梦得饱食。寤已还饥。因思诸法皆空如梦。悟无生忍。如是随佛方所。卽向彼方至心顶礼。渴仰欲见。专精思惟色相。亦卽作彼虚空之想。住正思惟。得见彼佛光明清彻。如净琉璃。其形端正。如真金柱。 三昧行品第二。具四四法。得成三昧。 见佛品第三。敬师如佛。精勤修学。则见十方各多多佛。不假作意。自然现前。 正信品第四。当应勇猛发勤精进莫如海船。未到先破。莫如愚人。嫌赤栴檀。莫如痴人。毁摩尼宝。因卽较量持经功德。 受持品第五。能受持者。已于无边佛所。种诸善根。一切功德。不能格量。 观察品第六。一心思惟佛坐说法。相好殊特。乐观无厌。见如来已。当先咨问不见顶相。次第徧观诸相。皆令明了。愿我未来得具妙相。得清净戒。具足威仪。定慧解脱等亦尔。复更思惟。菩提为身得耶。为心得耶。身如草石。心不可见。菩提
无色。亦不可见。无漏无为。无有以色证色。以心证心。无有证知。亦非无证。以如来身心。皆无漏故。五阴五分。及所说法。亦无漏故。如是观一切法。则入寂定。无有分别。非无分别。何以故。定有分别。卽是一边。定无分别。复为一边。如是观察知如来时。不可执著。 戒行具足品第七。出家应护十支戒行。(一清净。二不缺。三不染。四不污。五不浊。六不著。七不动。八不被诃。九智所赞。十圣爱敬是也。)在家应修布施。三归。五戒。八斋。乃堪行此三昧。次记此经行世时节。多人发愿。末世弘持。佛为授记。 称赞功德品第八。具四法。得三昧现前。获五功德。 饶益品第九。过去无畏王佛时。须达多长者子持此三昧。成然灯佛。欲成此三昧王。当勤观察彼四念处。 具足五法品第十。贤护请佛设供。随佛入园。复问几法能证三昧。佛答六种五法。 授记品第十一。然灯佛时。闻此三昧。卽证三昧。得菩提记。 甚深品第十二。观五阴不取著。观念处不分别。一切法中无障碍。成就三昧。卽得覩见阿僧只佛。闻法受持。 十法八法品第十三。具十法为他解斯三昧。当得八事。 不共功德品第十四。当成十八不共法。当受如来十力。 随喜功德品第十
五。四种随喜(随过去。随当来。随现在。随三世。)功德。不可格量。昔师子意佛时。梵德轮王随喜功德已。成坚固精进佛。是故十由旬内。应往听受。尽寿应随法师不离。 觉寤品第十六。昔萨遮那摩佛后。和轮比丘说是三昧。佛为国王。梦中闻告。寤遂出家。承事法师三万六千岁。魔障竟不得闻。汝等当应急疾听受。事师不懈。 嘱累品第十七。
般舟三昧经(三卷 一名十方现在佛悉现在前立经) 伐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卽前经先出。而文古涩。
拔陂菩萨经(一卷 南伐北罪)
后汉录失译人名
亦卽前经。文来未全。梵语拔陂。此翻贤护。
自在王菩萨经(二卷) 发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佛在给孤独园。与二万比丘。一万菩萨俱。自在王问自在法。佛答戒自在。五神通自在。阴智。性智。入智。因缘智。谛智。自在。无碍慧自在。及说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奋迅王问经(二卷) 发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等译
与上同本
大集譬喻王经(二卷) 周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
为奢利弗。以诸譬喻。说菩萨二乘智慧功德差别。劝人发心。回向菩提。亲近善友。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五卷北作四卷 南渊北凊)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山中。普勇菩萨请问。佛为说闻大集会正法者。功德甚大。次有折伏尼犍事。普勇隐身往十方刹诸事。又为药王军菩萨。分别久生初生二义。
僧伽吒经(四卷北作三卷 南可北羊)
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与上同本先出。旧人不察。收入密部。
月灯三昧经(十一卷北作十卷 一名大方等大集月灯经) 女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在灵山。月光童子问法。佛答一法速得菩提。谓于众生起平等心。救护心。无碍心。无毒心。证得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从彼三昧。成就二十一
种十法。得种种美名。说已。大众获益。次说三昧四十义。次说古声德佛事。次明于此三昧最初所行。以大悲心为首。次明应知入三忍法。次说古无所有起佛事。于是月光请佛及僧。佛诣其家受供养已。月光默念。作偈问法。佛告以一法相应。速成菩提。谓如实了知一切法体性离相无相。次明应修习显示三昧智。月光偈赞佛德。佛亦偈答授记。乃还灵山。童子随来。更问法要。佛言。成就四法。能速得此三昧。若如说行。得四功德。应善巧知于不思议佛法。应咨请。应深信。应求。应闻。而不怖。次加持乾闼乐音。宣此不思议法。次明应知色身。及以法身。次明七十四种四不可思议。次明应成善巧方便。所谓随喜他善。次明应住不放逸行。次明六度。多闻。法施。住空。宴坐。空闲。乞食。各得十利。亦得见佛藏。得闻法藏。得智藏。得三世智慧藏。谓得五通。次明应修神通本业。谓摄一切善法。而不取著。次又明古声德佛时事。次明欲求三昧。应修法施财施。四种回向而回向之。应奉事持戒持三昧人。乃至以身分血肉除其病患。因说往昔血肉供法师事。次有阿难问苦行事。佛说古善华月法师因缘。
(己上皆属初品。元无初品之名。) 忏悔品第二。明古勇健得王。嗔心杀善华月法师。后极悔过。犹堕三涂。从三涂出。今成世尊。 校量功德品第三。 赞叹品第四。弥勒说偈。 本因品第五。先偈说古众自在佛事。次劝修身戒。清净身业。清净身行。口戒。意戒。各具一切佛功德法。次释初品中美名。凡三百句。是为大方等大集一切诸佛说月灯正行。一切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
月灯三昧经(半卷) 慕
刘宋沙门释先公译
卽上经中六度等各十功德
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 出六根聚经中 南诗北景)
隋外国沙门菩提登译
婆伽婆住耆阇崛山。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说甚深根聚法门。坚净信菩萨。为末世众生请问方便。佛令转问地藏菩萨。地藏为示三种轮相。占察三世善恶业报。兼示忏悔之法。次示一实境界。二种观道。及示善巧说法。安慰怯弱。离相违过。此诚末世救病神丹。不可不急流通。僭述玄疏。及行法。以公同志。
佛说佛名经(十二卷) 已长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佛在只园。无问自说。共计佛菩萨及辟支佛名。一万一千九十三尊。
佛说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北作五卷 南信北长)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共四千七百零四佛。及多神咒。
三劫三千诸佛名经(三卷 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长
开元拾遗附梁录
先五十三佛。次庄严劫。贤劫。星宿劫。各千佛。
千佛因缘经(一卷) 维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佛在耆阇崛山。与五千比丘。八万四千菩萨俱。是诸菩萨。各各自说过去因缘。声徧大千。天龙八部皆悉集会。世尊从石室出。入大众中。跋陀波罗菩萨敷座。诸菩萨等璎珞供佛。请问千佛过去因缘。佛为说种种往因。经来未尽。
贤劫经(十卷 亦名颰陀劫三昧经。晋曰贤劫定意。) 恃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问三昧品第一。喜王菩萨请问。佛答以了诸法本三昧。成就二千一百诸度无极事。致八万四千诸三昧门。诸总持门。 行品第二。 四事品第三。明行四种四事。得此三昧。 法师品第四。 法供养品第五。 诸度无极品第六。喜王与佛从三昧起。更请问法。佛乃唱二千一百度无极名。 习行品第七。 无际品第八。 闻持品第九。 神通品第十。 三十二相品第十一。 顺时品第十二。 三十七品第十三。 寂度品第十四。 十种力品第十五。 四无所畏品第十六。 十八不共法品第十七。 方便品第十八。 八等品第十九。已上共十三品。皆细释诸度无极。各有六事。 千佛名号品第二十。 千佛兴立品第二十一。明国土。光明。父母。子。侍。弟子。寿命。法住。各各不同。 千佛发意品第二十二。明最初发心因缘。 叹古品第二十三。 嘱累品第二十四。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 亦名集诸佛华 南罔北靡)
元魏西域沙门吉迦夜共昙曜译
佛在灵山。为舍利弗。及弥勒。迦叶。说诸佛名号功德。东五十三。南三十八。西三。北六。上二十七。与百七十佛名略同。
百佛名经(六纸欠 南忘北信)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舍利弗问。佛唱百名。勅令夜三。昼三。各诵一徧。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上下合卷 南松北凊)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
佛在鹫峰。告大迦叶。 东方定手最上吉祥如来。离麈步菩萨。 莲华最上吉祥如来。莲华手菩萨。 日轮光明最胜吉祥如来。日光明菩萨。 一宝盖最上如来。 定最上吉祥如来。 宝轮光明高胜吉祥王如来。 南方无边步迹如来。 无边香最上王如来。 宝上如来。 西方大光明照如来。 北方宝开花普耀吉祥如来。 东方宝藏如来。 宝胜如来。
佛说十吉祥经(一纸余 南贤北信)
开元附秦录
佛为离垢盖大士。说东方十佛名号功德。
佛说八佛名号经(三纸半 南才北知)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因舍利弗问。为说东方八佛名号。闻者得不退菩
提善说称功德如来。因陀罗相幢星王如来。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普功德明庄严如来。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步宝莲华如来。宝华善住娑罗王如来。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二纸半 南效北知)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八阳神咒经(二纸半 南才北知)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说八吉祥经(二纸 南才北知)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
三经并与前同本。梁译缺舍利弗问。
佛说八部佛名经(二纸半 南贤北信)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佛为善作长者。说东方八佛名功德。
佛说灭十方冥经(六纸) 维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教面善悦童子。念十方佛名。以除恐惧。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四纸半) 维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为舍利弗说东方五佛。南方二佛。名号。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四纸 南尽北则)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频婆娑罗王子请问佛号功德。佛以十方各一佛名答之。幷出夙愿功德。
佛说宝网经(一卷 南忘北彼)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游猕猴江边。与六万比丘。三十亿菩萨。九十亿诸天。九十九亿龙王。及阿须伦王民众俱。维耶离城宝网童子。年始八岁。梦兜率天人颂叹佛德。启白父母。见佛设供。请问法要。佛为称说六佛功德。东方宝光月殿妙尊音王佛。南方树根华王佛。西方造王神通焰华佛。北方月殿清净佛。下方善寂月音王佛。上方无数精进愿首佛。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二卷 出众经 南长北信)
南云阇那崛多译。北云曹魏录。失译人名。
共有千一百二十佛名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惟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善名称吉祥王佛八愿。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八愿。 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四愿。无忧最
胜吉祥佛四愿。 法海雷音佛四愿。 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四愿。 药师琉璃光佛十二愿。 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有大力神咒。药师琉璃光佛。有大陀罗尼咒。又因少智诸天。心生疑念。七佛同来此土。说大神咒。复有执金刚菩萨。说二神咒。余与流通本大同。理应流通此本。然亦不列八菩萨名。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前有序文) 惟
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与灌顶第十二经同。而无神咒。及八菩萨名。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惟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此卽流通本也。然亦无神咒。及八菩萨名。今之八菩萨名。乃后人依灌顶第十二经添入。今之神咒。乃后人依七佛本愿经添入。
观佛三昧海经(十卷) 量
东晋迦维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译
六譬品第一。佛住尼拘楼陀精舍。僧自恣竟。父王阅头檀。姨母憍昙弥。欲来见佛。佛令徧集比丘菩萨。及天龙八部等众。父王为后世众生。请问云何
观佛身色相好光明。佛入徧净色身三昧。微笑放光。说师子在胎喻。栴檀生伊兰林中喻。金翅鸟王心喻。多勒果喻。波利质多罗树喻。阿修罗幻力喻。皆喻念佛三昧。 序观地品第二。言众生乐观佛相。各有不同。或顺或逆等。 观相品第三。一明观如来顶。二明观如来发。三明观发际。四明观白毫相。从初生乃至成佛。叙事最详。五明观额广平正。六明观眉。七明观眼睫。八明观耳。九明观方颊车。十明观师子欠。十一观鼻。十二观髭。十三观唇。十四观广长舌。十五观颈相。缺[分/瓦]骨满相。胸臆卍字印相。十六悉现具足身相。大众所见。各各不同。其见如炭如墨等者。由昔恶业。各各殷重忏悔。乃见好相。十七明观放常光相。十八明观眉间光明。十九复明额广平正。面上三轮。发际等相。二十复观鼻出光明。二十一复观面门光明。二十二复观耳出五光。二十三复观颈出二光。二十四复观缺骨满相光明。二十五复观胸卍字相。腋下摩尼珠。皆放光明。二十六观宝臂。指缦。掌轮。各放光明。二十七观脐相。光照十方。二十八因父王请。现心内境。 观佛心品第四。具明大慈悲心。专缘地狱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