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寄修雅法主】
  云栖大师云。古人著述。多在晚年。良以道旷无涯。逢人不尽。上代疏论家。殚一生精神。博综内外学问。得一二帙垂世。尚不免后贤弹驳。况一时口耳草料。欲流布人闲邪。须见到养到。从居安资深流出。则辉天烛地。照古腾今。非分外耳。毗尼尤不容片言只字有作。譬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稍或僭窃。厥罪不小。传佛心印记注。附呈清览。此翁学识俱富。解行两优。堪为近日作家。虚心玩味。知未易及耳。
  【答程季清】
  法门不衰于无外护。衰于无内守。主持法门。先盘星立正。然后随时随力。兴隆幻事。皆属普贤行门。稍涉世闲名利心。佛法止成世法。深可悲也。
  【复圆闻】
  如来最后以扶律谈常为宗。苟废事谈理。理成乌有。智者荆溪诸老。无不戒行冰霜。方堪垂范千古。岂可以毒器令贮醍醐。不肖始虽染指宗门。亦旣游心教苑。今不得不以持戒为第一急务。又见律学之譌。较禅教更多。爰为集要。以便训蒙。舍举世共趋之辙。遵时豪耻问之涂。知我苦心者。惟如来耳。仁者乘戒并急。当是如来所使。法运可回。喜不寐也。
  【寄万韫玉】
  贵地久乏闻熏。囿闻见。傥宋儒陈腐见识。一毫未净。未可深谈佛法。况坐陈腐障中。欲商真正宗教。诚难诚难。寕以百千刃刀剌其耳根。终不忍闻佛是方便说诳语人。寕百千刃刀断其舌。终不肎言佛肎方便说诳语法。寕百千刃刀割裂心胸。终不可作佛经同寓言解。此言傥一字不从真心中出。不但死堕拔舌。现世舌当烂坏。当知宣尼大圣。若比于佛。的如小星比满月。爝火比燎原。川渎比大海。中尊比朝廷。若不能信此语。是谤佛人。不可谓信佛也。
  【寄王简在】
  古之君子。为立六合内事。尚一家非之不顾。乃至天下非之不顾。况图出世大法。尘劫远猷。可近囿一时耳口。曲狥流俗人情邪。居士非无志愿。直欠。识力。欲开千古识力。决须视归戒如泰山。视世故如鸿毛。庶作中流砥柱。不然。未可称豪杰也。
  【寄潘戒如】
  财色嗔慢。清浊稍殊。同为十习因。同感六交报。若别配因果。慢属修罗。嗔属地狱。尤可畏。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雪浪大师云。不可以圣贤律人。不可以率性自任。此皆居士对症良药。幸时时服之。作莲邦左券。
  【与胡远志】
  为禅林求主人者。弘护之愿为一身商出处者。自知之明。窃以鲍老当场。不若举贤相副。有季贤老师。云栖嫡子。年德俱隆。慈愿并广。以礼敦迎。或当俞允。贫纳与归师。拈阄洞庭。旣许安居。律不容改。又己躬下事。静动无妨。著书立言。必须静境。纳长于著述。短于应酬。傥从舍失措。则长短互乖。况律学之譌。已将千载。革非矫弊。与俗相违。仅可僻处深山。鸠真同志。作传火计。卽欲行之天下。以触时讳。祸且不测。夫大乘弘誓。以宽成大。住持僧宝。以局表尊。旣痛有名无实之弊。必守贵精不贵多之箴。设居胜刹。求戒必多。严择则招怨之端。滥许则坏法之始。进退维谷。其何以堪。呜呼。今天下称圆称顿称大乘者。徧满域中。独声闻一脉。不惟置诸高阁。亦且藐若草芥。抑思世尊拈花时。破颜微笑者。果谁人邪。灵源清禅师云。易世俗所难。缓时流之急。纳铭心此语久矣。愁人莫向愁人说。说与愁人愁杀人。居士具金刚眼。探法海源。当亦为斯言肎首也。
  【寄金台师】
  呪坛火浴。缁素之口。其致非一。盖清净呪坛。不容女人得履。亦不宜缁素辄入。入者斋戒沐浴。方得合制。又呪心之说。起于长水。然疏中亦不敢确然自是。旣经文无据。必宜绕坛行一百八遍为长。夫无上坛场。震旦仅有其二。天龙共持。诸佛共念。再造之后。幸录此言。
  【与戒明】
  汝今六时精进。欣慰。须知此世闲第一福。第一受用。天魔鬼神所忌刻也。必折意降情。带三分不如意境以自炼。方为法器。方可挽回定业。勉之。
  【复灵隐兄】
  生则隐居求志。死则下下品生。是弟之定局。兄道眼明白。志力勇锐。此生必办。但粥饭习气。輭暖粗浮戏论习气。思前算后习气。一一直下斩截。方可立造圣贤阃域。此尤不肖惓惓于知我者。渠师万望于净土一门硬作主宰。如韩信背水阵相似。勿生一念恐不能生之心。至嘱至嘱。
  【复钱元冲】
  均一法门。内外护其用各异。内护持邪正之辨。不得不严。外护膺金汤之任。不得不宽。一如良工之分玉石。一如投鼠之须忌器。总以弘护正法为怀。易地皆然耳。业障一事。不出因果。因果之理。统于十界。棱严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法华以一乘因果为宗。观经明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卽上品中生。乃教家浪以因果资谈柄。禅门谬谓因果非向上。事理俱迷。长夜莫晓。不惟昧佛旨。亦背儒宗。易称积善余庆。书称作善百祥。岂皆为愚人说法哉。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之仁人。恰是修身俟命实学。断不可谓立岩墙为知命也。今以勇猛善心。回往昔决定业障。如离弦之箭。通臂猿能接之。菩萨智猿亦复如是。以方便臂。接定业箭。令不堕地。亦不著身。此卽真实忏悔。不但世法中所求如愿。且增长正信。开发菩提。因病得仙方。非但却疾。兼可飞升矣。
  【嘱彻因比丘】
  吾望公甚高。勿自卑。甚远。勿自近。甚广。勿自狭。甚大。勿自小。甚尊。勿自亵。甚重。勿自轻。甚稳。勿自浮。甚密。勿自疎。甚微。勿自陋。甚妙。勿自粗。圣贤自期谓之高。无数尘劫谓之远。徧周刹海谓之广。超权越小谓之大。不染名利谓之尊。不轻去就谓之重。始终一致谓之稳。精察力行谓之密。穷理尽性谓之微。开佛知见谓之妙。呜呼。律门衰败。大法并危。不具前之十德。鲜克砥其颓波。勉之哉。第一须依念处行道。随文入观。触事会心。心观为主。看教为助。第二须专求己过。勿责人非。第三须作出生死学问。莫作趋时学问。第四须和光同尘。幸勿矜异。欲看教典。且完玄签。次十不二门详解。次律藏五百卷。并大乘律五十卷。次止观辅行。次阿含经等诸小乘经。然后及余经论。或急于修证。唯律藏不可不阅。余皆随意。万勿妄想出头。惟真操实履。了当生死。不得为人改法名。剃度师与受戒教授传法师。皆有父子之谊。改法名是蔑剃度师也。伤理背情。无道之甚。古来知识。不闻有法派之说。柰何末世以此为亲。吾闻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闻先取名者为师兄。后取名者为师弟。旣以法派为重。必以戒法为轻。叔伯弟侄。俨然与俗无异。可羞可耻。所宜痛戒。不得曲媚权贵。须如达大师家风。若不能。寕死不出头。不得多收徒众。多畜沙弥。多受依止。教训不周。必有坏法之咎。切忌馈送白衣等事。切忌无耻丧心。到人家念经拜忏。渐成应赴。卽檀越到山门作福。须示以佛法尊重。莫如近时丛林套子。亡比丘物。依律分与现前僧。切不可学估唱陋习。其余诸事。不能枚举。总以律为指归。则无过矣。不听吾言。非吾弟也。
  【复胡善住】
  自利利他。须知彼知己。知时知势。纳每自反。世谓我持律第一。实增慙惧。无论三聚十支。八万微细。卽二百五十。未行万一。又无论遮罪除饮酒过午二条。余皆未净。卽性罪七支。能免故杀。不能防误。能不错因果。不敢三宝物私取。而不能砖钱不买瓦如古人。执身不犯。不能梦寐清净。不妄语两舌。不能无恶口绮语。良由多劫乘急戒缓。习以性成。耻躬不逮。退居沙弥。更无弘戒之理也。宗乘中事。未出家已畱心。苦参十载。颇辨真伪。不敢以教律为夹襍。教观一涂。叨仗夙因。颇窥堂奥不敢以真实而自疑畏。然此二者。皆背时宜。惟有山中苦行。代一切众生求消夙业去障而已。非敢固也。路资本不宜领。寒威将逼。赎典冬衣。亦见因果不甚分明。戒律疏缓之一端矣。
  【复卓左车】
  入山非石隐计。痛念大法倾颓。绵力难救。姑竢人定胜天耳。承谬举于叶宗伯。谓宗说俱通。解行双到。实增慙愧。以今时俱通双到见称。固未免[弗*见]然【注:这个字在p10220写作艴然】。傥拟古之俱通双到。能勿蹵然哉。数年被道友所牵。虚名盛而实行微。多方作入山计。今始半遂。正欲深之又深。能为居士顿改节邪。叶公处以原柬缴。
  【复陈旻昭二书】
  大厦非一木所支。年来惟道友为命。而众生习气各有偏重。不能如水乳合。兴言及此。血泪横流而已。居常谓坏法门者。皆撑法门人。齐桓晋文。尊周适所以坏周。方痛惩不暇。奚忍蹈其覆辙。嗟乎。出家初志。急尅圣果。十五六年。竟成虚度。慙天愧地。夫复何言。卽此十五六年行脚。打破面皮。放舍身命。仅于佛菩提。了知归家道路。而形枯气索。前进为难。欲传得一人。勿令最后佛种从我而断。亦竟未遇其人。呜呼。痛心梦寐永泣而已。公所处颇艰。道念益固。深以为慰。每观种种邪外。其智短。其说陋。犹簧鼓天下后世有述者。大底别有一段彻底精神持之耳。况将此持正法乎。但自反自励。不必他求也。船子身葬水中。夹山大弘其道。荆溪以居士身参学多载。后方出家。一世不登法座。书传万世。不可磨灭。宣圣木铎。孟轲好辩。皆此类也。此意愿与居士共之。未获一第奚足忧。当勤心道业。誓续佛祖慧命为急务耳。[其一] 大法垂秋。乱臣贼子遍天下。迩虽稍衰。而正法受其剥蚀。元气殊觉难复。未可欲速也。纳以孤孽之身。独抱婴杵之任。虽感伤切髓。不得不附虞仲夷逸之科。遣兹余喘。居士竭力弘护。卽大学问。大精进。贵自著眼而已。圣力智巧。虽筈筈相拄。非巧力所及。终亦不离巧力。何如。榔梅吴公。不敢浪通名字。
  【复智龙】
  逃名万死之后。已悔其迟。传法一隙之天。倍见其拙。然生平受用。惟多虚不如少实一语。庶不致身谤三宝耳。退戒一事。亦以为今比丘则有余。为古沙弥则不足。寕舍有余企不足也。
  【寄徐雨海】
  居士生长富贵。不知世闲些小苦事。况此大苦。然雄才大略胆识高旷之人。负葢世资。具千古学。怀聪明慢。眼空天下。世出世法。粗心浮气。未入甚微细智法门。非此恶辣钳锤。何由入圣贤阃域。佛祖堂奥。天降大任。必行拂乱。动心忍性四字。不妨十思百思。乃圜中第一法药也。干之上九。亢龙有悔。而不食之硕果。转为不远之复。复之象辞曰。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卽潜龙勿用之意。盈虚消息。通于至道。于通起塞。卽塞成通。台观所以贵善识也。日为居士持大悲呪七徧。脱难为期。万自爱勉。
  【寄灵隐兄】
  兄眼目志识。俱足千古。而不能千古者。欠刚骨也。挺出刚骨。以俯就幻缘。方可了办大事。蒙许华严大钞。意欲细阅一徧。求与台宗真出入处。悠悠门外之谈。未足据也。闻于台宗教观已有信入。尤愿潜心讨彻源底。流光如驶。衰老日侵。自反痛心。乃敢饶舌。
  【复项净性】
  和偈落在口头三昧。大似初生牛犊不畏虎。居士本正信笃实。亦弄此虚头邪。古人错下一语。堕五百世野狐身。柰何妄谈般若。作拔舌犁耕种子。万祈戒之。勿视作等闲。夫诗偈可作也。儱侗套语不可袭也。帝乡可游也。归戒之心不可忘也。红尘堆里学山居。风尘何能染人。人染风尘耳。
  【寄徐雨海】【二】
  到泉州一轩。卽索居士歴年手札观之。知苦缘中进益如此。贫纳向叹台宗。居士未深入。今果然否。柬中为如是师语。字字金錍。恰与纳为渠所发之愿同。但不知为居士所发愿。有当尊意否。夫知人者明。自知者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居士能知人矣。真自知乎。设自知。能自胜乎。台宗玄妙无暇论。大学修身正心。中庸居易俟命。请三思之。五欲八风。三教圣人同诃。一尘之粪。彻体是秽。一毫砒霜。彻体是毒。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不去。方不负再三禀受菩萨大戒也。台宗云。以前四戒为所观境。后六观之。事理相卽。世人蔑事而欲尚深理者。验知此观孤虚无本。旣亏事境。观亦何从。此荆溪尊者语。幸加详焉。
  【寄彻因大德】
  真实比丘。寥寥无几。不知何日五比丘如法同住。一展吾外护初心。兴言至此。肝肠寸裂。所有不绝如线一脉。仅寄足下。万万珍重爱护。养德充学。以克荷之。勿为最后断佛种人。使我抱憾千秋。至嘱至嘱。远隔三千里。未审作何用心。苟不能念念与妙观相应。则失闻熏琢磨之益多矣。
  【寄恒如】
  语有之。胡越人之相仇也。当同舟共济。风水险厄。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每念分段生死。不啻恶风巨浪。而出家诸人。所以互相忌刻。智不如胡越同舟者。无他。不曾痛念生死故耳。今旣知痛念生死。岂复以世闲名相为活计哉。
  【与非幻】
  此事日亲日近。日远日疏。若无良友明师夹持。恐渐退其初心。今世如此。来世可知。静言思之。能无惧乎。佛顶文句。须潜心玩阅。看不透也。须苦看。老鼠咬棺材。定有穿日。卽此是话头。是参禅工夫。是摩诃止观。须信得及。守得定。方有真实受用。勉之。
  【复净禅】
  净土法门。本该一切宗教。普收一切群机。故从上佛祖圣贤。著述亦最富博。欲摘其精要。利益群品。须僃采众长。证以心悟。方可流传。若此门未遵堂奥。宜事力修。无急急以著述为事也。度人要务。以智慧方便为本。有智慧则能究权实理。称理而说。义无不周。有方便则能庄严文章。文如于义。观者咸悦。今周集理致仅七八分。文章仅五六分。似宜邃养。更加锤炼为妙。意周所熟玩者。但弥陀疏钞。龙舒净土等文。恐妙宗钞一书。尚未穷研。乞劝细细寻绎。参以十疑或问。净土指归。宝王三昧。西方合论等书。毕竟更有大豁眼处。然后以慈悲心。观此方此时机宜。采集一言半句。以利益之。功德更殊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