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谓虚空灭。般涅槃。非作。计著性建立。(魏云。谓虚空灭。涅槃。无作无物。建立执著。唐云。谓于虚空。涅槃。非数灭。无作性。执著建立。)此离性非性。(魏云。彼三法离有无故。)一切法如兔马等角。如垂发现。离有非有。(魏云。一切诸法。如兔马驴驼角毛轮等故。离有无建立相故。唐云。一切诸法。离于有无犹如毛轮兔马等角。)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疏曰。离诸障碍。故名虚空无为。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阙所显。故名为灭。即非择灭无为。唐译所谓非数灭也。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名般涅槃。即择灭无为也。此三无为。本皆非作。但依法性假施设有。而诸凡外及与愚小。计著无为是实有性。不知心外无法故离性。唯心施设故离非性也。且凡一切有为诸法。皆生于妄想戏论。本无实体。如兔马等角。但有名字。如眚翳眼。妄见空中有垂发毛轮。亦无实事。以无实故。离有。以有言说及妄现故。离于非有。夫有为诸法。尚自离有非有。则待有为所明无为。亦安得不离有非有哉。乃计此三是实有性。是名非有性建立相也。二重释四种建立竟。
三结劝应离
建立及诽谤愚夫妄想。不善观察自心现量。非圣贤也。(唐云。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别。非诸圣者。)是故离建立诽谤恶见。应当修学。
疏曰。不了唯心。妄计心外有阴界入自相共相。是建立也。推求阴界入等自相共相不得实义。便拨唯心阴界入等一总都无。是诽谤也。妄计阴界入中实有我人或大或小或即或离。是建立也。推求我人等相实不可得。便拨圣凡因果十界假名一总都无。是诽谤也。不知心性无生无灭。谓识因于外法得生。是建立也。推求因相不得实义。便拨唯识十因四缘等法一总都无是诽谤也。妄计心外有三无为凝然不变。名为常法。是建立也。推求无为体性不可见闻。便拨圣智所证离戏论法一总都无是诽谤也。皆由不善观察自心现量故也。八破建立诽谤竟。已上第三圣智事分别自性门二正说竟。
三结益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知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趣究竟。为安众生故。作种种类像。如妄想自性处。依于缘起。(唐云。如依缘起。起妄计性。)譬如众色如意宝珠。普现一切诸佛刹土。一切如来大众集会。悉于其中听受佛法。所谓一切法如幻。如梦。光。(唐云。如影。)影。(唐云。如镜中像。)水月。(唐云。如水中月。)于一切法离生灭断常。及离声闻缘觉之法。(唐云。远离生灭及以断常。不住声闻辟支佛道。)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唐云。闻已。成就无量亿那由他百千三昧。)得三昧已。游诸佛刹。供养诸佛。生诸天宫。宣扬三宝。示现佛身。声闻菩萨大众围绕。以自心现量度脱众生。分别演说外性无性。悉令远离有无等见。(唐云。说外境界。皆唯是心。悉令远离有无等执。)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量世间。佛子观察。种类之身。离所作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唐云。佛子能观见。世间唯是心。示现种种身。所作无障碍。神通力自在。一切皆成就。)
疏曰。善知心意等趣究竟。证净分真实性也。为安众生。乃本愿所熏。即净分依他性也。作种种像类。普现佛土。即净分分别性也。或示听法而得三昧。或示佛身而说唯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皆由观察唯心而得自在成就。是故唯心直进。名为至圆至顿法门也。第三圣智事分别自性门竟。
第四空无生无二离自性门三。初问。二许。三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一切法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我等及余诸菩萨众。觉悟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已。离有无妄想。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曰。旣知诸法唯心。则一切非空非不空非生非不生。非二非不二。非离自性非不离自性。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矣。何故世尊又说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二。一切法离自性耶。故问之也。
二许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广分别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答二。初别答。二总答。
初中四。初答空。二答无生。三超答离自性相。四追答无二。
初又二。初总明说空等意。二别说七种空。
今初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魏云。空者即是妄想法体句。唐云。空者即是妄计性句义。)大慧。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魏云。依执著妄想法体。说空无生无体相不二。唐云。为执著妄计自性故。说空无生无二无自性。)
疏曰。一切唯心。本无实我实法。而凡外愚小。妄想分别。周徧计度。执有我法。故言空者。正是明其徧计本空。空则无生无二离自性也。
二别说七种空
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魏云。一切法有物无物空。唐云。自性空。)行空。无行空。(魏云。不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魏云。一切法无言空。唐云。一切法不可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疏曰。此明空本非数。约义说七也。上标下释。
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共相空。观展转积聚故。(唐云。展转积聚互相待故。)分别无性。(唐云。分析推求无所有故。)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唐云。自他及共皆不生故。)故相不住。(唐云。自共相无生亦无住。)是故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唐云。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
疏曰。色心当体。名为自相。无常生灭。名为共相。离色心无生灭。离生灭无色心。故云展转观待也。又就凡愚所计言之。如微尘不坏。名为自相。泥团可坏。名为共相。然离微尘则无泥团。离泥团亦无微尘。展转观待。妄有积聚。而分析泥团。旣无所有。分析微尘。亦无所有。微尘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微尘尚自不生。况有泥团生耶。微尘泥团旣本不生。又岂有住。是故自相共相空也。
云何性自性空。谓自已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说性自性空。(唐云。谓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
疏曰。前约自共相展转观待而明空。此约诸法当体而明空也。诸法。当体。如梦中物。亦如翳目所睹空华。本自不生。故自性空。
云何行空。谓阴离我我所。因所成。所作业方便生。是名行空。(唐云。所谓诸蕴由业及因和合而起离我我所。是名行空。)
疏曰。迁流造作。名之为行。种子为因作业为缘。乃有五阴生灭妄行。于中实无我及我所。故名行空。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转缘起自性无性。是名无行空。(唐云。所谓诸蕴本来涅槃。无有诸行。是名无行空。)
疏曰。有为诸行。不惟离我我所。而初生即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是故性空寂灭。自性无性。名无行空。
云何一切法离言说空。谓妄想自性无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唐云。谓一切法妄计自性无可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空。
疏曰。一切诸法皆唯妄想。只此妄想。亦非言说。所谓名无得实之功。物无当名之实。故名离言说空。
云何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觉圣智。一切见过习气空。(魏云。离诸邪见熏习之过。)是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
疏曰。一切诸法。缘生无性。本如来藏第一义心。由无始来邪见熏习。妄作自相共相。若大若小若内若外若染若净有漏无漏诸差别解。今由唯心直进。永断邪见分别。则见过习气不熏。自觉圣智开发。亲证真如绝待境界。故名大空也。
云何彼彼空。谓于彼无彼空。(魏云。彼法无此法有。彼法有。此法无。唐云。谓于此无彼。)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说彼空。非舍舍性空。(唐云。非谓堂无堂自性。)亦非比丘比丘性空。(唐云。非谓比丘无比丘自性。)非余处无象马。(唐云。非谓余处无象马牛羊。)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无彼。是名彼彼空。(唐云。一切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说名彼彼空。)
疏曰。此约诸法互有互无。就互无处。即名为空。如毗舍佉优婆夷所造精舍。不畜象马等。名精舍空。非无比丘。非无精舍。亦非谓他处无象马也。
是名七种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当远离。
疏曰。此结成七种空。兼诫远离彼彼空见也。旣诫远离是空。即劝修前六空。于前六中。初之二种。总治法执习气。行空。为治我执习气。无行空。为治有支习气。离言说空。为治名言习气。第一义大空。正显自觉圣智境界也。初答空竟。
二答无生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唐云。无生者。自体不生。而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无生。(唐同。魏云。自体不生。而非不生。依世谛故。说名为生。依本不生。故言不生。)
疏曰。诸法如翳见空华。华无自体。故云不生。翳者见花。故非不生。除住三昧者。如翳病旣除。知花不生。故名无生也。
三超答离自性
离自性。即是无生。(魏云。我说无体性者。一切诸法体本不生。唐云。无自性者。以无生故。密意而说。)离自性。刹那相续流注及异性现。一切性离自性。(唐云。一切法无自性。以刹那不住故。见后变异故。是名无自性。)是故一切性离自性。
疏曰。譬如空花无生。故离自性。以空花无自性故。刹那流注。变异不常。一切诸法。无不皆尔也。
四追答无二
云何无二。谓一切法如阴热。(魏云。日光影。唐云。如光影。)如长短。如黑白。(唐更有云。皆相待立。独则不成。)大慧。一切法无二。非于涅槃彼生死。非于生死彼涅槃。(唐云。非于生死外有涅槃。非于涅槃外有生死。)异相因有性故。(唐云。生死涅槃无相违相。)是名无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唐云。如生死涅槃。一切法亦如是。是名无二相。)
疏曰。阴热者。日光所照则热。有影之处则阴。故二译皆云光影也。夫有光方得有影。有影方显有光。有长方显于短。有短方显于长。黑白互显。亦复如是。此皆是二。而云无二者。由相待互显。独则不成故也。独旣不成。待岂有实。设生死外有涅槃。则涅槃便有方隅处所。体非徧常。设涅槃外有生死。则生死便有决定体性。应不可脱。譬如水之成冰。不可谓水外有冰。冰还成水。不可谓冰外有水。夫所谓异相者。必因于有性故。今涅槃生死。旣如水之与冰。唯一湿性非别有性。又岂有异相哉。涅槃生死。尚自无二。一切诸法。例皆可知。故名无二相也。初别答竟。
二总答又二。初劝修重颂。二诚令依义。
今初
是故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彼业不坏。虚空及涅槃。灭二。(唐作度)亦如是。愚夫作妄想。诸圣离有无。
疏曰。生死如幻梦。远离常也。彼业不坏。远离断也。灭二亦如是者。亦灭断常之二也。唯心诸有为法。非断非常。唯心之无为法。亦非断常。有为无为。同皆幻梦。同皆不坏。如湿性之冰水。不可谓有无也。
二诫令依义
尔时世尊。复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普入诸佛一切修多罗。凡所有经悉说此义。诸修多罗。悉随众生希望心故。为分别说。显示其义。而非真实在于言说。如鹿渴想。诳惑群鹿。(唐云。譬如阳焰诳惑诸兽。)鹿于彼相计著水性。而彼无水。(唐云。令生水想。而实无水。)如是一切修多罗所说诸法。为令愚夫发欢喜故。非实圣智在于言说。是故当依于义。莫著言说。
疏曰。此明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虽是诸佛诸经所说。须得其义。莫但著言说也。盖如来藏第一义心。本自非空非有。乃至离性非性。但有众生妄执一切法有故。为说空以破其执。而非令著空也。妄执一切法生。故说无生以破其执。而非令著无生也。妄执一切法二。故说无二以破其执。而非令著无二也。妄执一切法自性。故说离自性相以破其执。而非令著离自性也。倘即以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言说为真实义。何异痴鹿渴想。妄以阳焰为水哉。第四门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义疏下
温州头陀寺谛闲法师经募功德芳名列右
信土束梁 刘维洲 叶庭甫 叶崇鹤 刘阿金 陈邵氏同善 林黄氏从根 黄张氏宝莲 黄氏妙相 孙葛氏济富 邬王氏济良 倪徐氏济全 魏茹氏莲福 孙邬氏莲福 倪邬氏彩莲 刘氏显清 孙邬氏彩荣 何孙氏妙慧 王阮氏善定 王周氏莲芬 刘魏氏秋姊 周李氏玉英 刘氏从明 余卢氏善道 徐氏妙元 徐氏从禄 吴氏从雪 周氏从元 董氏从继 郑氏从华 缪氏从光 钱氏静明 周氏从礼 张氏从豪 王氏从芳 汪氏祖耀 陈氏祖寿 周氏祖贤 姚氏祖金 张氏全安 陈氏从臻 邬蒋氏 以上各施洋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