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第六十六则 白云深处(对机)

  示众云。法海汪洋穷玄丧本。心源浩渺究妙失宗。若能水到渠成。管取功多业就。有解探拔者么。
  举僧问白云藏禅师。如何是深深处(红稻啄残鹦鹉粒)。云云矮子渡深溪(碧梧栖老凤凰枝)。
  师云。问在答处答在问处。或借事显理或即俗明真。或谈言外之玄或唱无中之旨。一期应对皆有渊源。粗言细语尚归第一义谛。松长栢短岂非不二玄门。此皆入廛垂手曲为今时之所设也。僧问金峰志禅师。是身无知如土木瓦石此意如何。师下禅床扭僧耳朵。僧负痛作声。师曰今日始捉着个无知汉。僧作礼出去。师召阇黎。僧回首。师曰若到堂中不可举着。云何故。曰大有人笑金峰老婆心。次日上堂云。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僧问如何是二十年前有老婆心。曰。问凡答凡。问圣答圣。云如何是二十年后无老婆心。曰。问凡不答凡。问圣不答圣。林泉道。总是婆心切。何消夸有无。且道与白云答矮子渡深溪之语是同是别。还定夺得么。莫向浅深求妙旨。休於长短究玄元。颂曰。
  白头童子智尤长(人不得邈相)。半夜三更渡渺茫(不頋拖泥带水)。任运往来无间断(随流得妙)。不消舡艇与浮囊(直超彼岸)。
  师云。父少儿子老。举世皆不信。反常合道时。宁免称英俊。是知机智尤长谋略超卓。才过半夜恰到三更。须知未至真觉。果然长处梦中。渡爱河欲浪。渺渺茫茫。任运往来了无间断。所以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若非鼻孔辽天。争解脚跟点地。况衲僧作略出格英雄。顺生死流超烦恼海。不劳舡艇岂假浮囊。六度悠悠五浊役役。岂介意哉。虽举如筏之法喻。想来岂不堕功勋。要知矮子之贤能。须信白云之出没。还委悉么。要会万年千载意。当存四海五湖心。

  第六十七则 大岭清净(珍宝)

  示众云。普天匝地无比无俦。会古通今一模一样。心性既非染污。根尘定是纯真。休同糕谜抟猜。致使云泥间隔。有道得的么。
  举僧问新罗大岭禅师。如何是一切处清净(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岭云。截琼枝寸寸是宝。折栴檀片片皆香(但不憎爱。洞然明白)。
  师举般若经云。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根身器世大地山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乃至正等菩提无非尔尔。这僧既知此之境界。故作问端以询知识。故大岭不免顺情说话。看窟笼着楔道。截琼枝寸寸是宝。折栴檀片片皆香。子细点检将来。大岭只解顺水推船。不解逆风把柂。而岂知尘埃滓秽总是家殄。瓦砾荆榛无非至宝。不见道。粪埽堆头清净土。干戈丛里太平年。所以丹霞向混融一致净秽无分处为伊颂出。
  乾坤尽是黄金骨(大无不包)。万有全彰净妙身(细无不入)。玉女背风无巧拙(省心爱力)。灵苗花秀不知春(大智如愚)。
  师云。况此一事。如天普覆似地普擎。无毫忽差殊。无丝发间隔。以无分别智。运烁迦罗眼。一觑觑透。莫不浑金璞玉脱尘离俗。既能称为一家。何用分为六国。骨之一字极不稳顺。言国者。句徤意圆格高调古。何必以骨肉相连成对偶也。万有者。万类之别称也。不见道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此岂非全彰净妙者也。其奈无形玉女不滞今时。既背玄风必无巧拙。况无阴阳地花秀灵苗。劫外壶春了无交涉。只如根深蒂固续焰联芳处。还知有也无。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第六十八则 同安家风(家风)

  示众云。门庭施设万绪千端。入理深谈一了百当。且道谁能具此三昧。
  举僧问同安丕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住持千嶂月。衣钵一溪云)。安云。金鸡抱子归霄汉。玉兔怀胎入紫微(休於言下觅。莫向句中求)。僧云忽遇客来如何祗待(云门胡饼赵州茶)。安云。金果早朝猿摘去。玉花晚后凤衔来(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师云。问既有宗。答亦攸同。幸勿草草逐句研穷。况衲僧门下有收有放有纵有夺。不立文字不离文字。不弃语言不着语言。出词吐气与修多罗合。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楞严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般若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僧拟问家长里短好恶行藏。同安不免家丑外扬尽情吐露。将无做有指东画西。假玄唱玄提明至极至理。虽则正偏互换。奈何意路难陈。这僧识情流落随浪逐波。又问忽遇客来如何祗待。同安见恁低情下意取覆将来。须索大开东合。拈空掇空纵意安排。岂容鄙吝。故云金果早朝猿摘去。玉花晚后凤衔来。虽然如是。且休乾咽唾。枉被舌头谩。颂曰。
  日午烟凝山突兀(莫论高低)。夜央天淡月婵娟(休夸皎洁)。混然寂照寒宵永(盻不到天明)。明暗圆融未兆前(黑白难分)。
  师云。洞山初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恁么向汝诸人挑耳剔塞吐胆倾心。为你彻困。何不忘情去息虑去。虽是日午烟凝千山突兀。莫便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至若夜央天淡皎月婵娟。亦不可光影中转却。不见道。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转身还堕位。到这里直得混然寂照永夜萧条。向半明半暗处行布圆融随缘不变。只如眹兆未分之际。形名未启之时。合作么生体悉。清秋月转霜轮后。半夜星河斗柄垂。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四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五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六十九则 依经解义(经教)

  示众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只如披沙拣金。还有不犯手势的么。
  举僧问同安。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此理如何(只知口阔不觉舌长)。安云。孤峰逈秀不挂烟萝(低头才拟议)。片月横空白云自异(鹞子过新罗)。
  师云。玉轴琅函拟破题。佛魔宁免立阶梯。止啼黄叶曾为喻。何必区区守悟迷。可惜情尘汩没识浪漂沉。固闭玄关穿凿解阱。向依经离经处狗啮枯骨。於佛冤魔说边鹞过新罗。故来取覆同安。要达其中妙理。若非老婆心切。争肯如斯与说。欲图见性识心。不免多唇恃舌。所以向他道。孤峰逈秀不挂烟萝。片月横空白云自异。只如同安恁么道。还解得这僧疑情么。若也舌头上无十字关。脚跟下无五色线。自然开口道着举步踏着。方信佛本无冤魔本无说。着甚做依经解义。他几曾离经一字。子细点检将来。这僧大似驱雷捉电捕影追风。审空花浓淡论兔角短长。枉恁狐疑虚劳心力。是他同安优游平易不共你忙。摇广长舌出险崖句。任渠攀仰纵汝登临。应须越格超宗莫使磕天撞地。还知么。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看时却宛然。颂曰。
  云自高飞水自流(彼此不相干)。海天空阔漾虚舟(随流方得妙)。夜深不向芦湾宿(风力扶帆行不棹)。逈出中间与两头(笛声唤月下沧洲)。
  师云。云本无心出岫高飞远扬而普荫群萌。水非有意兴波驾险乘虚而令达彼岸。既恁海天空阔独漾虚舟。当从花藏优游顿抛浮世。休愁魔说莫结佛冤。不即不离兮性本如如。无增无减兮情非逸逸。运慈航於岛屿。拨短棹於芦湾。既能不涉春秋。争肯经停宿夜。这边那畔不滞其踪。内外中间匪留其迹。非止随流得妙。况兼住岸不迷。塞断狂澜抉残怒浪。放词源之浩瀚。纵性水之澄渟。直饶绝点纯清。未免天机漏泄。不必寻言逐句。应须舍妄归真。休因一句随他语。谩使千山走衲僧。

  第七十则 问诸佛师(佛祖)

  示众云。仰之弥高。谁识本来真面目。钻之弥坚。果难分诉此形容。有忍俊不禁欲承头者么。
  举僧问新罗云住禅师。如何是诸佛师(谁敢呼名道字)。住云文殊耸耳(惊动傍边一个人)。
  师云。洞山一日谓众曰。知有佛向上人。方有说话分。僧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山曰非佛。保福别云。佛非。法眼别云。方便呼为佛。林泉道。三人证龟成鳖。设使毗卢有师。有名呼不得。法身有主。无位可安排。况诸佛之师乎。此皆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据实而论也。新罗却云文殊耸耳。如人被骂。不甘者承头。非止眼跳耳热。其由内颤身摇不消勘辨根源。是实难以抵讳。文殊乃过去七佛之师。故恁答也。若便恁么会去。休於言句内。埋没祖师心。颂曰。
  无相光中未兆身(形兴未质)。清虚渺邈月为邻(大小明白)。一轮明月当轩照(隐而弥彰)。玉殿萧萧不见人(显而不露)。
  师云。十四祖龙树尊者得法后至南印土。彼国之人多信福业。祖为说法。递相谓曰。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视之。祖曰。汝欲见性。先须除我慢。彼云佛性大小。曰。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生。彼闻理胜悉回初心。祖於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一切众唯闻法音不睹祖相。彼众中有长者子名迦那提婆谓众曰。识此相否。众曰目所未睹安能辨识。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盖以无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廓然虚明。言讫轮相即隐。复居本座而说偈言。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彼闻偈已悉悟无生。若也於斯洒洒落落了了明明。丹霞颂意不言可知。只如文殊耸耳合作么生参究。心中多少事。那许外人知。

  第七十一则 孤峰独宿(殿堂)

  示众云。言如劈竹心似直弦。不劳掉弄花唇。索甚之乎者也。拣易省易会处试请道看。
  举僧问云居简禅师。孤峰独宿时如何(舒脚自由展脚自在)。居云。九间僧堂里不卧。谁教你孤峰独宿(巧说不如直道)。
  师云。南康军云居道简禅师。范阳人。久入先云居之室。密受真印而分掌寺务典司樵爨。以腊高堂中为第一座属。先云居将顺寂。主事请问谁堪继嗣。居曰堂中简主事。虽承言意不在言。师谓令拣择可当说法者。佥曰第二座可。然自备礼先请第一座。若谦让即坚请第二座。师既密承受记略不辞免。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摄众演法。主事等不惬素志罔循规式。师察其情乃潜弃去。其夜安乐树神号泣诘旦。主事大众奔至麦庄悔过哀请归院。众闻空中连声唱曰和尚来也。后僧问维摩岂不是金粟如来。曰是。云为甚么却在释迦会下听法。曰他不争人我。又问路逢猛虎时如何。曰。千人万人不逢。为甚么阇黎偏逢。又问孤峰独宿时如何。曰。九间僧堂里不卧。谁教你孤峰独宿。云居答话例皆如此。可谓佛法中迷却多少人。世法中悟却多少人。端的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若能恁么直截会得。何必咬文嚼字究妙穷玄。合璧联珠攒花簇锦。所以道众生被解碍。菩萨未离觉。这僧大似卖弄孤危不立道方高。殊不知坐着白云宗不妙。故云居答处优游平易。殊无艰难险阻之态。真所谓诗到平常处。方知格调高。怕伊不信。试问丹霞。颂曰。
  法尔非修本十分(园同太虚无欠无余)。平常酬答最分明(翻令所得迟)。虽然指出长安道(将谓吾辜负汝)。无柰游人不肯行(谁知汝事负吾)。
  师云。当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唯有一心。故名真如。不假修持本来成就。尘尘既尔法法皆然。正随缘时当明不变。於成事处莫昧体空。方可二六时中平常合道道合平常。世法佛法打成一片。何必矜伐孤峰独宿。怪他不来堂内高眠。为是当家人。故说知心话。只恐邪街暗巷生客头迷。便恁端然指出长安大道。可惜伶俜飘荡四散。游人不肯前行。唯图倒褪。只如不涉途程一句合作么生道。尘埃满面君休笑。坐看争名夺利人。

  第七十二则 问本来心(心眼)

  示众云。无影无形。非内非外。庆喜尚难寻觅。神光何处安排。有知下落者试来举似。
  举僧问护国澄禅师。如何是本来心(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国云。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休於言下觅。莫向句中求)。
  师云。随州护国院净果守澄禅师。上堂曰。诸方老宿尽在曲[录*页]木床上为人。及至问着祖师西来意。未曾有一人当头道着。时有人问。请和尚当头道。曰。河北驴鸣。河南犬吠。林泉道。不是知音徒侧耳。悲风流水岂相干。僧又问如何是本来心。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亦非已灭。亦非未至。亦非空寂。子细看来。未举念时遭八百。拟开口处隔三千。所以二祖道觅心了不可得。故护国以纹生角花入牙拈向面前任伊定夺。据护国恁么祗对。是本来心不是本来心。具眼者辨看。护国既能信手拈来。这僧理合全身担荷。若非丹霞见义勇为。险不七古千年之成滞货。颂曰。
  三脚灵龟荒径走(心心无间)。一枝瑞草乱峰垂(念念无差)。昆冈含玉山先润(枉多虫曰今面上有色)。凉兔怀胎月未知(争肯妄传消息)。
  师举韶国师云。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三脚灵龟荒径走者。休便使心作幸费力追寻。一枝瑞草乱峰垂。枉了将心用心转见病深。昆冈有玉山先润。丹霞恁么举来。口是心苗无心不道。复云凉兔怀胎月未知。他若知有却成剩法。若以真妄妄生分别。更是远之远矣。不见道。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看时却宛然。

  第七十三则 本来父母(省访)

  示众云。未生以前不有爷羹娘饭。劫空之际那消私事公酬。怕有疑情未决者莫惜唇皮。
  举僧问护国。如何是本来父母(高着眼看)。国云头不白者(莫错认)。僧云将何奉献(薄批明月。细切清风)。国云。殷勤无米饭。堂前不问亲(将无做有岂费神思)。
  师云。空劫前时未兆身。了无名相寄双亲。非从养育彰玄德。岂假恩怜契本真。莫并乾坤联世谱。休同考妣叙人伦。他家久证无生忍。何必区区问正因。昔有尼礼拜云岩。岩曰汝爷在否。尼云在。曰年多少。云六十五。曰。汝有个爷非年六十五。汝还知否。云莫是恁么来者。曰恁么来者犹是儿孙。洞山代云。直得不恁么来者亦是儿孙。林泉道。证父攘羊。当仁不让。护国虽答这僧头不白者。大似明来暗谢智起惑亡。不堕偏方唯居正位。这僧不识好恶卖假孝顺。又问将何奉献。国云。殷勤无米饭。堂前不问亲。佛事人情一时周足。未审丹霞向甚么处相见。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