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通集
- 御选语录
御选语录
诗偈
劝修四料简
作福不念佛。福尽还沈沦。念佛不作福。入道多苦辛。无福不念佛。地狱鬼畜群。念佛兼作福。后证两足尊。
示广位
病从身生。身从业生。不造诸业。祸消福增。娑婆念佛。极乐标名。一心不乱。上品位登。
因性灵示众
聋哑痴僧。名曰性灵。世间好恶。何足评论。是非长短。何必强分。以此不说。即杜祸门。以此勿听。即塞谤门。以此不疑。成就信门。人能学我。万祸无侵。再或精进。圣道可成。
僧大文求偈字无外号含空
万象之中。唯空为大。空在我心。眇如一芥。大哉心乎。谁与对待。无对待故。是以无外。
示大琸
有生必有死。长短安足论。今得圆僧相。平生愿已满。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注想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
新春日示众
今日贺新春。岁时重换却。昨日作么生。十二月廿八。
宿地藏院
济宁城。地藏院。隐隐犹闻发弘愿。巧禅和空钵还家。痴道人卖衣买面。 吃面人。休乱咽。照管胸中石头片。
还俗僧复祝发入灵隐
数年佛殿蔓延。一瞬魔宫震肃。即非新起规模。原是本来面目。
答台州王敬所侍郎
问。夜来床头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 师云。猫儿突出时如何。王无语。 师自代云。走却法师。留下讲案。因书颂曰。
老鼠唧唧。华严历历。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猫儿突出画堂前。床头说法无消息。无消息。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采蕨叹
云栖主人爱食蕨。衲子山前群采折。采归食已洗足坐。忉忉唤我谈心诀。心诀何须待我谈。蹉过山前好时节。蕨。蕨。竖起拳头向汝说。
放螺蛳有感
盘盘曲曲。深深密密。出门则带水拖泥。闭户则泯踪绝迹。险遭玉鼎调和。几被金针挑剔。今来复入波涛。但愿永离罗织。休嫌肢体廉纤。莫怪廊房窄塞。若知圆觉作伽蓝。眼前便是金刚窟。
示沈居士见衡
五十年前咏见衡。一似描形不识面。要将无见当玄修。野狐伪作金毛现。愿依夫子真实言。念念存诚心不变。一朝悟取首楞严。见见之时非是见。
向偈附此以戒妄言
跨上白牛车。尺木横当面。顶门眼圆睁。正见时时现。千程复万程。永劫何曾变。毕竟是甚么来。黑脸胡僧坐壁边。一物不存如是见。
大音希声
空谷幽然也。一呼而响应十方。雷霆寂然也。一鼓而震惊百里。若夫春禽昼啼。秋虫夜鸣。繁其声者。小音而已矣。故世尊默然良久。而外道谓开我迷云。空生宴坐不言。而帝释云善说般若。大音希声。非此之谓乎。颂曰。
不音之音。名曰至音。沈沈寂寂。吼动乾坤。无叩而鸣。古人所箴。学道之士。默以养真。
大器晚成
楩梓在山。千岁而巨材成室。干将铸冶。九载而神光烛天。若夫槿花早发。而萎不终朝。蜉蝣易生。而寿不逾夕。速其成者。小器而已矣。故长庆七破蒲团而卷帘大悟。赵州八旬行脚而杰出丛林。大器晚成。非此之谓乎。颂曰。
不器之器。名曰上器。积厚养深。一出名世。欲速不达。古人所刺。学道之士。静以俟势。
大智如愚
连城之璧。隐顽石而藏辉。照乘之珠。孕深渊而秘彩。若夫象以齿而焚身。翠因毛而殒命。衒其智者。小智而已矣。故曹溪妙契五祖而执劳负辛以韬光。慈明亲见汾阳而含垢忍耻以匿迹。大智如愚。非此之谓乎。颂曰。
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
大巧若拙
骐骥负千里之能。而迹滥驽骀。栴檀值大千之价。而形同枯木。若夫振螳臂於齐轮。呈驴技於黔虎。售其巧者。小巧而已矣。故马师具大机大用而初守钝於磨砖。香岩能答十答百而终甘心乎学圃。大巧若拙。非此之谓乎。颂曰。
不巧之巧。名曰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己。古人所少。学道之士。朴以自保。
画像自赞
瘦若枯柴。衰如落叶。呆比盲龟。拙同跂鳖。无道可尊。无法可说。问渠趺坐何为。但念阿弥陀佛。
又。
十昼九不像。恼杀丹青匠。庶几此近之。权留作供养。若道这便是。依然成两样。不两样。三十棒。
示孙居士无高
人苦凡夫名。超之欲入圣。操此上人心。穷高不知病。我观圣与凡。无欠亦无剩。廓然平等门。高下何足竞。抑之又抑之。乃见真如性。
鬼子母揭钵图
鬼母失儿情太戚。天上人间求未得。钵盂指示空睹形。尽其神力不能出。回光省过大归依。剎那母子重相识。重相识。迟八刻。自家怀里抱婴儿。何必向如来膝下殷勤觅。
答头陀袁希贤
须知有念终无念。千丈绮罗无一线。谁识无情却有情。庭前铁树发新英。无亦非。有亦非。偏南倚北莫相讥。无亦是。有亦是。东行西去随我意。君不见虚空本自绝中边。东西南北何曾异。
拟古四首
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
其二。
忖得翻成失。拟东仍复西。未来杳无定。何必预劳思。
其三。
蚕出桑抽叶。蜂饥树给花。有人斯有禄。贫者不须嗟。
其四。
草食胜空腹。茆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蓝田
蔼蔼平畦瑞起烟。山翁怀玉正高眠。春深莫讶犁锄静。不是人间稻黍田。
东铭
一瓦一椽。一粥一饭。檀信脂膏。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西铭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度。幻形匪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怖。可悲可怜。
厨房铭
雪峰饭头。沩山典座。古德芳风。於今未堕。摄尔狂心。慎尔口过。运水搬柴。无忘这个。堂内坐禅。堂外禅坐。谁信传衣。不离碓磨。
浴堂铭
山巍路远。致其柴薪。瀹釜然火。效其劳勤。一月八浴。丛林罕闻。沙弥戏笑。沸汤浇淋。洗心涤虑。日新又新。何以报德。忽悟水因。
御制序
朕既选刻僧肇等禅师语录。长夏几暇。欲全览历代古德之所激扬。而录其真切为人者。柰华藏浩瀚。目不暇给。臣工中与禅衲辈具能辨别淄渑目力者。不得其人。莫可使分任翻阅。呈朕总览者。无已。乃就妙喜所辑正法眼藏。幻寄所刻指月录二书。采取若干则公案以示后学。 夫正法眼藏.指月录二书。行海内数百年矣。西竺四七。震旦二三。佛佛祖祖无义味语。至今普遍阎浮提界。俾荒山古剎。渺渺禅栖。楖栗蒲团。修修释子。皆得展卷而见。提唱而闻。妙喜.幻寄之功勋固为不可磨灭。但惜皆未具透关眼。所以拈提自先失利。则粉中之雪。煤里之墨。岂能拣辨的当。掷黄金而取瓦砾。宝鱼目而弃摩尼。定所不免。 是以正法眼藏.指月录之外。其尚有元枢正体。灵鉴真光。开示指归。裨益末世者。未经朕目。无可如何。在二书之中则可以自信选择一无所遗矣。明眼人自能辨取。帙中所采言句。非如妙喜.幻寄所选。祇尚语句尖新。机锋敏捷。不论与本分心地有无交涉也。皆专以提持向上。不但时人之所推尚。流俗之所盛传。而实非旨要。未契真宗者。概置不录。即古来大善知识递相拈示之公案。少或不依本分。任其口头滑利。即不与选焉。 夫此不了言句。历代明眼善知识非不知其为非第一义谛。或以祖父所遗。只得传为家珍。或因诸方检点。恐起争端。不无回互。不但不肯明以指斥。且弃短取长。附合拈提。将方寸之木。耸令高於岑楼。亦不过无柰。聊作门前之绕。岂实谓祖印在兹也。初机后学未能人人具生知慧眼。则不无悞人。在朕今日无挂无碍。一禀觉王正令。黜陟古今。有何忌讳而不为直捷指明。后世真正发心参学之人。如堕网之欲出。若沐漆而求解者。岂可不令解粘去缚之净尽。俾少留余地耶。 如傅大士.如大珠海.如丹霞天然.如灵云勤.如德山鉴.如兴化奖.如长庆棱.如风穴沼.如汾阳昭.如端师子.如大慧杲.如弘觉范.如高峰妙。皆宗门中历代推为提持后学之宗匠。柰其机缘示语无一可入选者。聊举数端。以见其旨。 如傅大士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及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之句。长庆上堂曰。撞着道伴交肩过。一生参学事毕。僧问兴化。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化曰。打中间的。如此语句。皆是祇识得个昭昭灵灵耳。即傅大士所云空手把鉏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亦祇到得脱凡情执着见耳。祇如步行骑水牛。较古德道士倒骑牛之句虽若彷佛。而相去天渊。如普化云。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把。虚空来。连架打。此语虽亦非究竟。较兴化打中间语。奚啻霄壤。 如庞居士一口吸尽西江水。乃从来多传为极则者。却不知但只会得个光吞万象而已。岂曾脚跟点地。所以五祖演云。一口吸尽西江水。万丈深潭穷到底。略彴不似赵州桥。明月清风安可比。此颂可谓补庞缊之欠缺也。 如庞婆百草头边祖师意之句。尤为粗浅。而无知狂参。亦称为究竟之说。如汾阳昭。除十智同真之外。其他语句无一可取。似此见地。则十智同真之设。亦从解路中得来耳。若欲如是推演敷布。岂有底止。十智同真亦奚足重。若为启初学之疑情。何必如此多言。徒使真参实悟之人牵连入於解路耳。 如德山。乃从来历代推崇之古锥。而除一棒之外。详细搜求其垂示机缘。却无一则可采。不过会得个本无言说之理。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地位耳。未踏向上一着在。所以沩山之语。泥里有刺。道德山向后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可谓将德山数语判尽也。如托钵公案。亦只可启发初学疑情。与本分毫无交涉。况亦有何奇特。直得数千百年提唱。殊不可解。如岩头.雪峰。实乃见过於师。然亦未到圆通处。较伊法嗣元沙。犹欠百步在。如大珠顿悟入道要门论。不过提唱初机。全未具顶门正眼。其马祖赏叹之说。未必确实。 如妙喜。乃数百年望重海内之人。其武库.全录。朕皆详细披阅。其示语机缘中一无可取。其拈提古德处亦间有透脱之论。而支离谬误处甚多。观此。则非具真知见者。亦乃认得个本来微光。用解识学问勉强扩充之所致。非实透关之侣。如灵云青山原不动。白云任去来之句。如露柱怀胎。打破镜来相见之说。亦属一流。至风穴录中所载。不过默悟三元指要是其极则。其语句如老僧阇黎.祖意教意。皆左右两拍之说。家国与野老.老僧与阇黎。岂有两个。虽将左右两拍。解路粉饰。似同中有异。异中同者。其颦蹙安贴。话成两橛。如何盖覆。如答随缘不变。云披蓑侧立千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峰。又如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着之句。皆从元要中知解得来。不问可知。不但非第一义。而且贻悞后学。况与世理大相矛盾。似此不经之说。徒增文士嗤谤耳。与佛法毫无裨益。此一实事。有一丝毫便是一丝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真伪之辨。若遇明眼人。断不能逃影。 如丹霞烧木佛。观其语录见地。只止无心。实为狂参妄作。据丹霞之见。木佛之外。别有佛耶。若此。则子孙焚烧祖先牌。臣工毁弃帝王位。可乎。在丹霞以为除佛见。殊不知自堕铁围而不觉也。意在立奇扫相。而通身泥水自不知也。若谓院主眉须堕。设立疑案。究亦无可疑处。不过亦从解路中成就耳。非切实为人开人天眼目之宗匠。况其示寂时。一足未及地而化。此亦护法神明令伊自示脚跟不点地之一证。 如一古德殿前背佛坐。又一古德入殿向佛唾。傍僧云。何得背佛坐。向佛唾。答云。将无佛处来与某甲唾。指无佛处来与某甲背。此等见解与丹霞同。但知扫目前一像。却不觉自执千像万像矣。当日但问此二狂徒。你道除此殿中佛。尚别有何佛。试指取看。管教立地现形。此等无稽魔说。何堪提唱书录挂齿。更有拾狐唾以为狮乳者。尤堪怜愍。似此者不可枚举。以上所拈。尚皆非属邪妄。但脚跟未踏实地。非了义之说耳。 如弘觉范。指月录中采其拈提处甚多。其支离谬妄处与幻寄同。可谓同病相怜。不过令人作发笑之戏具。更不必论者。至如三唤侍者.婆子烧庵.吃油糍.野狐.斩猫.犀牛扇.台山婆子.子湖狗.香严上树.云门扇子.禾山鼓.慈明榜等公案。皆古今丛林中日日举似者。朕悉不录。盖虽言语道断。不过启发初机。非是究竟。但此等公案尚不至榛芜向上一路耳。总之。此事如杲日光。如大火聚。提则全提。印则全印。否乃不达佛之正旨。尽属夺弄精魂。其言虽皆数千百年以来人人之所提唱。其人虽皆数千百年以来人人之所推崇。朕皆置之不论。盖历代震於其名。无人指出。殊不知此等未了之谈。杂入真正人天眼目之宗师语句中。后学岂能尽具参方眼。其目光如豆者。必致金鍮莫辨。皂白不分。到此地位。自以为已造某古德所造之境。向上自然无路。妄为参学事毕。岂不是尽九州铁铸成这一大错。此等语句。虽於提掇初机。发人净信。未始无功。然其功甚小。能令真正发心参学之人中止化城。过由伊造。其过甚大。如迦陵音。亦可谓具参方眼者。乃於兴化古庙躲过。丹霞烧木佛.长庆路逢道伴等公案。尚被牵绊而未看破。且尤喜提唱风穴阇黎老僧一则。朕当年一一讨论。为之说破。尚不能透脱。何况初机后学耶。 兹集所选历代禅师。除六祖外一百五十六人语句。固皆本分极则。而诸人中如志公.马祖一.南岳思.石头迁.忠国师.长沙岑.观国师.临济元.投子同.曹山寂.玄沙备.韶国师。其见证与前选中诸大善知识无二无别。但其传世语句可采者止於此。因其难成卷帙。是以并在后集中。至於药山俨.黄蘗运.洞山价.罗汉琛.法眼益.天依怀。细细评量。犹有珠与玑之分。其余诸禅师公案言句。二书所载祇此一二则。语虽可录。不能品其次第。学者能於古人语言相似而高下悬殊之处自具只眼。知朕采取删汰意趣之所归。举一明三。方为於此有分。否则。毋得颟顸含胡。轻言参透葛藤。转不如讲诵经典。熏此佛种以待机缘。尚为未昧自己。 朕今此举。若无灼知定见。岂肯多生枝节。为天下后世之所嗤笑。实怜禅宗颓废。慧命悬丝。皆由此辈未了宗师。开此纷杂岐径。令鱼龙莫辨。后学不知所从也。故不得不为蛇足一上。如标月指。所指必月。无论三垣二十八宿。未尝悞指。即弦朓之月亦所不指。所指者。如月之恒。既圆且明。普照三千大千。后学但毋向指边求月也。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