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通集
- 古尊宿语录
古尊宿语录
题孙钦之养素轩
善养不教声色乱。素丝无染是天真。有时来此轩中坐。作个忘机混沌人。
智海化士乞颂
乞食山城归帝里。毗耶钵饭香而美。莫念故园桃李春。更参上国西来旨。
示围炉僧
炉边静坐默无言。勿论粗疎若市廛。冷暖此中看火色。祖师心印为亲传。
题徐四翁壁
徐翁活计天真。年老无喜无嗔。参取面前桑树。乾坤不出一尘。
题祇园庵
祇园谁住此。谓是镢头通。物外庵边竹。人间耳畔风。
露畦青戢戢。烟浦绿蒙蒙。祇个潜心处。分明古者同。
夏散輙病。既病且恼。因书山偈。示一一禅者
万劫一瞬视。尘沙不动移。若为论过未。并总入无时。
海阔波仍匝。心通佛可齐。床头木枕子。推出恐人迷。
题侍者寮香林阁
葛厨松枕午窗凉。卧看风云草木香。弹指徧游尘剎尽。故山归路笑羊肠。
送常侍者西归省亲
本从绵竹过南方。依前归入绵竹去。井舍犹为旧日居。山川不改当时处。邻人见之莫惊愕。亲里欢迎断思虑。有问南方所得时。瘦藤为我聊轻据。
小师崇坚乞偈
事办须寻道。方明尔本来。禅关无锁钥。祇要用心开。
龙门偶作五首
明月何皎皎。永夜入我室。照出万古心。念此百年质。隔窗风露泫。拥毳衣衾密。迟迟不能寐。余光在东壁。
叨叨林鸟啼。披衣中夜坐。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念之永不忘。门开少来过。
呜呜鼯鼠啼。时人皆不喜。得意即相呼。意去当自止。吉凶由之生。吾未见其理。此言如未闻。大梅有宗旨。
初夜凉生早。微云卷太空。灯悬松竹露。帘卷薜萝风。可笑千年事。能将一念通。相逢禅客问。细细话吾宗。
每念心中事。频开掌内珠。欲凭天上雁。待寄水中鱼。此意终难写。斯言不可书。含毫竟寂寞。绕屋树扶疎。
题灵光台壁
政和七年院成。别於南山下作灵光台。台上立双浮图。西向见日没处。是谓归根收藏之旨也。一窣堵波以奉前后宗师化尽报体。一窣堵波用安十方禅僧火后遗骨。是二者。爰彰寂灭之道。殊途而同归。万灵咸会者也。吾之朽骨亦藏于此。世世宜遵守之。长而且久。与夫虚空齐寿者。斯双塔之所以建也。其年寒食日。住山清远记。并述二偈云。
吾初欲作真常语。更恐真常暗流注。不如不语人共知。人欲知之反劳虑。崖头浮图示其相。台上野云飞不住。周游独步或可追。锦绣谷中归舍去(古云独步四山顶周游三大路)。
百骸溃散此日言。一物长灵异时语。此日长灵犹可知。异时溃散凭谁举。可知所以有生灭。解举方能忘取与。光明寂照徧河沙。慎勿於中论尔汝。
花山
石龟不念岁月古。旧记已灭名尚留。道傍苍木老霜雪。涧畔野草随春秋。讹传细读华阳传。灵迹独闻姚比丘。可凭定力验今昔。人间万事徒悠悠。
木鱼
无端击此沟中断。钟鼓相参无杂乱。能闻所闻非二缘。以此及此通回换。凡夫何故作追攀。达士若为成智观。可怜流入萨婆若。醉眠尚尔排鱼贯。
读经
不染而染妄本虚。染而不染悉无余。本虚自是能成事。体净何妨应万殊。断妄证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
不寐
毗耶离城居士家。环堵十笏容河沙。八万四千高座众。咄嗟已办熏天花。迢迢不到迷是障。念念常入心无差。须弥卢山四大海。我见如一粟与麻。
早起
老来愈见心无事。夜永偏知胆更凉。浅浅地炉犹有火。依依山月尚临墙。试将寂灭那伽定。暗写雕虫篆刻章。刚被啼鸡忽惊断。一时归入正思量。
起晚
展脚缩脚饥鼠啼。合眼开眼重露晞。觉来始了梦时事。梦处宁容觉后知。瞬息黄梁犹未熟。翩翻蝴蝶正狂飞。披衣独坐日正午。试问何如半夜时。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大士安禅地。千松塔院春。门深松桧老。事古岁时新。 人礼香灯夜。鸟啼花雨晨。祇应禅石上。去住亦通神。
白塔云中路。晴空鸟外檐。好山长入望。终日坐无厌。 几个竹生石。数枝花映帘。长安曾未到。神力动飞潜。
因举楞严经七处征心成颂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穷妄识是空花。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世间一切都无着。水陆空行作翳瑕。七处无归全失措。从兹始得徧河沙。
述怀示学者
细思五十三年事。并入初中后夜心。须信剎那通过未。更无毫发作追寻。随消旧业根先断。永绝新殃道已深。此是安身立命处。故吹一曲报知音。
病中示光道者
我病无形不可见。曼殊室利得深知。再三若欲通消息。推出床头木枕儿。
蒋山送无着道人归舒州
已礼云中塔。更瞻堂上师。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无多子。千差永不疑。到家勤爱护。此道少人知。
送禅人入京
千人丛与万人丛。无喜无嗔耳目通。要识太原孚上座。六街钟鼓闹冬冬。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
住山久有烟霞疾。得请放还麋鹿群。厚意於公殊未报。深禅聊复对炉熏。
公家忠靖有遗德。乃与定明开道缘。异世今时岂人意。一麾千里是家传。
出岫油然亦乘兴。勌飞随意即知还。有心知到无心域。鸟恋故林云在山。
真赞
释迦如来出山像赞
妙色非身。形容乃普。阎浮未下。双林已睹。
旷济功深。六年行苦。尘沙相好。万亿剎土。
众生心净。佛日常午。正念蒙光。迷人外取。
雕檀写氎。像未孩乳。今兹[簐-欠+几]模。传从乃古。
象步出山。智珠河吐。水月顿澄。豁开觉户。
瞻之仰之。岂敢自侮。常在不灭。此言手舞。
观音像赞二首
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旷大劫来不虚妄。言言故得皆真实。应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千章万句离文字。异韵殊音垂秘密。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颕脱欣今日。
天台三大士像赞
岩岩天台。旷阔寰宇。大士不我。毫端莫取。
蜀客心狂。纤尘一缕。屈指拊掌。松石猛虎。
生涯何有。流传今古。静对虚堂。非谓无补。
达磨大师赞
振摇梁魏。斟酌皮髓。孰云西来。空椁而已。素壁虚堂。少林熊耳。
百丈大师赞
慧灯续传。福庭宜敞。常住世间。水月镜像。是谓。丛林大智百丈。
杨岐和尚赞
闹市竿头呈戏。众眼曾惊。栗棘蒲上横吞。诸方尽畏。宜阳秀水萍实。杨岐雨过云横。天高地下。
白云端和尚赞
纲纪着明。不忘付授。净空无际。如日处昼。欲究根源。瞻之龙岫。
五祖演和尚赞
遇冤则亲。传虚果当。刚硬齿牙。生铁肠脏。
风清淮楚。道实宗匠。不有智悲。子孙安向。
浮山圆鉴和尚赞
并汾铁骑。老息荒丘。云施雨罢。花落水流。
褒山定明禅师赞
四海称唐。师出华阳。不起燕坐。翱翔帝乡。
名与山俱。道逐时芳。济民助国。能雨能旸。
贫者获富。热者得凉。群蒙所归。实在不亡。
悟首座图余幻质复求为赞
廓然无圣。俨尔有容。明明绝眹。密密垂踪。
昔也怀宝。枯木藏龙。今其示人。巨岳乔松。
龙吞万类。松茂三冬。神而不改。风云必从。
吾形既得。尔道自锺。褒斜路险。汉水朝宗。
珪首座求赞
如珪如璋。惟子非我。且陋且拙。在余是可。
子今传余。拙则成奇。物感神会。形动心随。
凝云不飞。寒月下映。孰谓之凡。孰谓之圣。
余犹尔也。奇拙同贯。嘻嘻期文。大朴未散。
顺知藏求赞
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吾真定有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
尘既显。道弥新。不贵西来彼上人。
渊禅人求赞
似余似余。类我类我。我复谓谁。如火与火。
描邈不就。迎随不果。写出龙门。衲僧灾祸。
如大师求赞
比类则踈。现形仍普。得在一瞬。照穷千古。
云起吟龙。风生啸虎。赞之绝辞。瞻焉奚睹。
贤监院求赞
徧界不藏。毫端独妙。纵未嚬呻。已先微笑。
吾子识也。水月斯照。纤尘不遗。是为宗要。
肱维那求赞
识余者谁。请观端的。孰云丹青。谩劳寻觅。
断云架巘。皎月在壁。昭尔惺惺。悟兹寂寂。
勤禅人求赞
沧溟一滴咸无际。厚地纤尘广有余。何事陋容人写得。祇缘踪迹在龙舒。
昕侍者求赞
吾行尔随。吾唤尔应。唯随与应。不欠不剩。
因吾识尔。此像果亲。静而瞻之。道实绝伦。
元侍者求赞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提折脚铛。住深兰若。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常在左右。觉元侍者。
小师崇戒求赞
似即踈。比仍失。廓尔空。皎然日。顾丹青。写容质。谁使之。省寻觅。
无着道人求赞
植杖望云何处。空山独立凝情。媿我萧然无物。谢伊装点相成。
冯济川教授求赞
天地无物我无物。隐显空云随出没。此间谁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轰一咄。
吴公明求赞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
张公寿求赞
首到东山。晚亲龙岫。岁经寒暑。人非新旧。
涂毒长鸣。优昙勿嗅。静对终日。弟子公寿。
戴巨济求赞
画出人皆识。相逢道更亲。起云峰后路。记得往来频。
龙门常住图师真知事求赞
寥廓无状。孰为龙门。有指南路。绝刀斧痕。
因缘去住。任物所论。黄竹寒湫。晓而复昏。
古尊宿语录卷第三十
古尊宿语录卷第三十一
舒州龙门佛眼和尚小参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 善悟 编
小参云。好一转语。还有人答得么。良久。云。问答俱备。所以古人道。夫说法者。当如法说。且如法又作么生说。诸人既无风起浪。者里不免将无作有。所以道。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听无闻。诸人既无听而听。我者里无说而说。若得恁么。目前无一法可得。何故。且听外无一丝毫说底。说外无一丝毫听底。便能透过双关。俱无异相。不必说与不说。听与不听。自然大地山河.色空明暗。更非别法。可谓透出尘劳。顿居实地。虽现在三界中。炽然出三界。现在声色里。炽然出声色。且如今与诸人说听同时。作么生说个不说不听底道理。须知端的明悟始得。不见古人道。非色声香味触法。者个去处也大杀不易。参学之士。若非到此田地。管取目前有法。外既有法。内必有心。内外缘生。汩没三界。诸圣由兹而出现。达磨特地而西来。还知诸圣用心处么。祇是诸人心是。更无别心。亦无别法。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诚实无差。方知道无迷无悟。非圣非凡。若实得恁么。便好韬光晦迹。履践诸圣玄涂。其或未然。直须管带始得。 不见赵州和尚云。十二时中许你一时外学。僧便问。许一时外学。未审学什么。州云。学佛.学法。祇如佛法尚为外学。其余十二时中作个什么始得。大难其人。所以如今与诸人相会。唤作非时言论。既是非时言论。如何得相亲去。达道之人。若能镕缾盘钗钏作一金。搅酥酪醍醐为一味。说什么时与不时。尽皆中的。 奉劝诸人。快好究取。二六时中。去离尘缘。莫起异念。岂不闻昔日有人在高楼上。见二比丘从楼前过。有二鬼使扫并道路。复有二鬼散花随后。及乎二比丘回。次二鬼复在前叱喝噀唾。二鬼随后扫除脚迹。其人遂下楼问二比丘所以。其二人方悔。感悟乃云。我等去时。共谈佛理。及至回时。却言杂语。诸禅德。此虽粗境界。子细推来。乃是学道之人大事。何故。祇为情念瞥起。外境现前。念若不生。无境可得。所以先圣道。以无念为宗。而今但无凡圣异念。种种心量。亦无烦恼可断。亦无菩提可求。於生无生。於死无死。 不见昔日洞山和尚与密师伯游山次。忽见白兔从草中突出。密云。大似白衣拜相。山云。老老大大。作者个语话。密云。兄又作么生。山云。积代簪缨。暂时落魄。者个公案如何消遣得去。且道是何道理。诸人若会得白衣拜相。便乃独步丹霄。永出常流。若会得积代簪缨。便解夺饥人之食。祛耕夫之牛。还委悉么。直饶一一委悉分明。诸人分上总使不着。如何是诸人分上事。试断看。良久。云。讨甚兔子。珍重。
师还东山省觐。众请小参云。暂下莲峰轻屈指。光阴倐尔又三年。虽然不隔丝毫许。争似躬亲到座前。某伏自数日前陪从太平禅师象驭再登莲峤。归侍老师大和尚。瞻礼慈容之间。须知有相见底事。敢问大众。作么生是相见底事。不可是你见我。我见你是相见。若恁么。全无佛法得力处。何故。世间诸趣。彼此见存。常在生死之中。未有脱离之地。所以雪峰和尚向人道。望州亭与你相见了也。乌石岭与你相见了也。僧堂前与你相见了也。若据如斯指示。岂待音容相接。言气相交。始为相见。 诸高德。夫为参学之士。须实有去处始得。还知么。如今敢道。千里同风。相见却易会。对面相见却难知。何故难知。夹山老子道。目前无阇棃。座上无老僧。诸来大众尽在于此。如何见得目前无阇棃。堂上老师大和尚在座。与诸大众证明。作么生见座上无老僧。不可等闲过。却将为闲事。昼夜被见闻风所飘鼓。根尘阴界诸入缠缚。不得自由。生死事大。须得个悟由入头处始得。虽然如是。格外道人。实遭怪笑。何故。须知有向上一着。且待异日他时别为诸人点破。 因记得昔日南泉.赵州二尊宿。皆是道超物外。名播寰中。时有一僧往山中。见一禅伯在盘陀石上卓庵而坐。僧遂问曰。南泉出世浩浩地。何不往彼问讯。空坐何为。庵主曰。莫道南泉出世。佛出世我亦不去。僧持此语见南泉。南泉大惊。遂令赵州往验看。州到庵主处。从东过西。庵主不顾。州又从西过东。庵主亦不顾。州遂当门立曰。庵主。你败也。庵主亦不顾。遂拽下帘子而行。庵主亦不顾。大众。者一则因缘。诸人作么生委悉。莫是赵州.南泉不到庵主田地。返被庵主勘破。落他陷虎之机也无。莫是庵主虽然并无受用。临机不解互换。平地上死人也无。诸仁者。素非此理。大凡行脚人。须是道眼分明始得。若道眼不明。祇被南泉.赵州.庵主三人换却眼睛了也。实无少许相应处。若也道眼分明。南泉.赵州.庵主便是上座。更无异见也。还相肯诺也无。不见道。曾经大海休夸水。除却须弥总是尘。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