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闻吹桐

  昨为寻梅出。今来探白蓂。草生铺绿砌。花发满空庭。应律灰犹在。吹桐声已听。春情何太薄。不肯片时停。

  山居杂咏

  山居无长物。清风四时有。绳床和衲睡。不让华山叟。

  又

  我诗有便宜。终不费心机。信口道长短。适意无是非。如来释迦老。孔子是仲尼。问我如何者。回他啰啰哩。
  又
  扪虱茅檐下。昏昏不举头。披衣仍曝日。白眼看王矦。
  又
  山居有何趣。幽独胜尘寰。麋鹿常为伴。龙蛇辨不难。举槌呈觌面。摇拂过千山。问我西来意。酬他只指弹。
  又
  春到梅知早。因开隔岁花。暗香和月白。清影弄窗纱。枯干琼枝发。骚人国色夸。此心无外慕。素质厌繁华。
  又
  东邻谁喧哗。云是王大宅。昨夜生个儿。邀朋广设席。家私数百万。靠托有所得。初观似恩主。细看还是贼。
  又
  闻有乌先生。状元十七八。翰林排位次。门第书科甲。四十登三公。阎王已发帖。穷通在眼中。富贵如电烁。
  又
  西邻动哭声。谓是母哭儿。儿方念三四。母已六十余。徒以儿可惜。安识自己痴。少年既已逝。老大欲何为。
  又
  丈夫志气欲冲虚。才有施为便不如。祇有山田堪屈节。不妨腰膝软如泥。
  又
  山居何所有。贫病老俱全。白发嫌频剃。缁衣恨易穿。锅炊无米粥。竹笕自来泉。抱病未为苦。清闲即是仙。
  又
  老侬一味懒。去住总无心。着袜不知倒。披衣失整襟。闲来陟峰顶。足倦坐松阴。世事浑如梦。凭高望远岑。
  又
  题诗寄寥寂。乘兴步前廊。明月如有意。筛金落草堂。
  又
  欲入云门路。沿溪一径通。休教傍顾问。指点乱峰中。
  又
  芟草街除下。闲吟几句诗。看心当动处。着意在忙时。惜菊勤浇水。梳花摘故枝。子规声太切。连叫我何如。
  又
  去古何其远。山僧事送迎。清贫犹有辱。浊富且无惊。佛祖尊王位。公卿重世名。先生五斗粟。下我水云情。
  又
  开池不待月。畜水备浇蔬。抱瓮虽云拙。消闲不可无。天缘随分足。物欲自相疎。不意夜来月。如同信使符。
  又
  我诗无巧句。摸写实功夫。镢得一段地。种成两样蔬。不栽[葸-十+夕]与韮。多半是葫芦。拟学赵州老。谭禅只说无。
  又
  猪羊当用食。不食无冤俦。咂骨察其味。潜心观所繇。昔时食我肉。今世以身酬。两足不肯避。四足欲何修。
  又
  自身如泡幻。常怀千载忧。妄心不能足。日夜思经求。起屋七八透。买田千万丘。神枯心思尽。病作卧床头。儿女满堂屋。谁为展怜眸。分分皆力置。件件安可休。虽死不能舍。愿作护家狗。趋富拒贫贱。波波顾前后。一朝筋力竭。厌我已老朽。将我烹之食。辜恩世无有。隔生不复认。对面如千秋。父子情义绝。徒增儿女仇。
  又
  金风乍作征人悲。野老朝阳补破衣。剪得浮霞修直裰。袈裟又半逐云飞。
  又
  檐前卒卒堕黄叶。窗里贫僧愁更切。寒暑催迁不暂停。未明大事空叨呾。
  又
  水面优游意兴多。何方渔曲畅婆娑。移舟棹打天边月。品笛声沈水底歌。失宿江雏空露胫。逃钩烧尾背浮波。形容万一无能补。难把余情仔细哦。
  又
  闻道春郊多秀色。山翁拽杖印苍苔。住观绕岸杨初绿。忽见平江鸟夜来风卷涛头珠散雪。山浮水面碧庄台。龙鱼跳跃烟波外。风雨相从笑满腮。
  又
  野老山中但学孩。柴门终日未尝开。地垆火尽重增炭。瓦权粮疎间杂[禾*来]。鼾卧梦魂常自在。忘缘名利已成灰。破衣懒向朝阳补。每把浮云漫剪裁。

  幽燕怀山中

  山中多乐事。逈然异城郭。长年少闲事。白日多寂寞。所乐无他伎。所贵无拘束。散步时独吟。纵旷绝棱角。为客乐不少。何意生烦恼。受用胜常时。未似山中好。不见寒山子。愿言寒山老。永无尘累牵。自谓可长保。果熟猿摘多。山深客过少。水清茶有味。叶堕风自扫。携手招拾得。共返来时道。

  偶述

  独住孤庵野水边。颓侬烂倒一枯禅。身贫无衲为寒计。赤体难遮却自然。

  泛舟

  独向沧溟泛小舟。飘飖颠舞类狂鸥。道人活计随时度。那得尘寰万斛愁。
  数声渔笛蓼花洲。扑面波澜不自繇。唯我乍同苹草白。耽寻佳句滞中流。

  渔家乐

  家计一生非别有。孤身随处甚逍遥。江鱼村酒无余味。酣醉横眠待日高。
  绿杨荫下揽孤舟。拳枕鼾眠万虑休。醉醒移桡随分去。更无名利惑心头。
  柳绿桃红映碧波。清闲无事且高歌。光阴有限休虚度。慢酌宽怀学护鹅。
  夜宿芦汀昼出湘。人间浮利懒思量。直钩不钓贪生者。负命希求度渴肠。
  虚利浮名久已休。御寒不已盖羊裘。时人不识渔家乐。却谓呈身衒汉矦。

  龙山

  偶然无事步高峰。极目云山千万重。隐隐村歌深树里。漂漂渔泊澣波中。苔庄怪石龙形古。露滴苍松鹤发浓。为笑皤翁活计少。穷崖独坐究心宗。

  怀白公故墓

  夕阳西下水茫然。流落江湖不记年。旅雁年来垂吊泪。游人时至问先贤。断碑有字应难识。荒草无端到处延。不是圣朝留宠锡。几无寒食楮飘钱。

  村暮

  牧童吹角过前溪。已觉残阳坠陇西。野雾横郊笼树色。哀猿寻穴绕山啼。沧浪渔曲沈波底。霄汉游禽归路迷。我向村墟闲步里。却将天气晚来题。

  题庐山池寺四仙亭

  撒手悬崖上。峥嵘似接天。逈然名利外。不与世相连。

  题虎溪桥

  昔年曾慕虎溪桥。千里驱驰不惮劳。莫谓静修能却死。也输溪水到今朝。

  辞
  拟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未知旷劫之何依。恨无始之不悟。失善友之提携。认色身为自己。执幻世为安居。虚生浪死。枉受轮回。纵贪嗔而造业。逐名利而空驰。苟悟荣华之不实兮。弃朝堂而早归。未谙身世之非真兮。犹系缚於子妻。纵逍遥以自适。乐田园兮娱嬉。岂其无常之卒至。岁月之相催。鬓纷纷兮霜雪堆。身渐渐兮容颜頺。不觉五阴之前逝。岂识四大之分离。业识纷纷兮不可得而主持。泉路茫茫兮知何处可依栖。家财纵有兮焉带。儿女虽孝兮何知。业随身而自受。魂独逝以孤凄。胡为乎而不预觉。急发心而归依。悟真如之不变。何身世之可羁。识妄心之不有。了梦境之原虚达法界平等兮。岂圣凡之可间。观真性无生兮宁自他之有殊。不去不来兮涅盘即是生死。不垢不净兮烦恼胡非菩提。如是乎若菱花之泻影。归去来犹日月之东西。吾何知焉。惟知是而无疑。

  歌
  良知歌

  良知非是有知知。良知亦非无知知。知得有无知斯在。直向有无中荐取。若谓有知见不圆。执着无知又一偏。有无迭成六十二。欲了除是悟言前。悟言前。透心法。日用了了惺惺着。待客迎宾出现成。何须百计求方略。入斯门。得自在。神通应现周沙界。纵横妙用总无方。答话不须拣内外。饥便餐。睡便卧。行住坐卧祇这个。柳绿花红三月天。世界拈来如许大。有等道人强作主。只管人前弄死语。颠拈倒用总不知。徒把良知作规矩。有等道人恣强辩。何曾梦见娘生面。出语茫然混正邪。徒事规模执方便。不知性。迷自心。无始劫来认识神。若教火内翻身后。未审那个是天真解天真。识通变。入门便讨公文验。虚悬宝鉴定龙蛇。慧剑高提光焰焰。不用思不用算。鸢飞鱼跃道一贯。良知良知若个知。知得良知金不换。

  溺女歌(王云莱请)

  人间溺女自有因。非谓性僻残亲生。张家有女貌如神。自幼护惜如珠珍。长大嫁与李家去。金箱连步珠装身。闷闷只嫌嫁资少。兄弟相看犹生嗔。归来日夜惟啼哭。父母不安倍珠玉。余财使尽又无多。卖田卖地兼卖仆。只要女心生欢喜。卖仆又恐女不足。嫁得女家如石崇。不识自己已卖屋。满得女意自身空。家中大小吸清风。大怨小怨无日了。拟向女家养身老。冷眼相看冷面打。茶饭三餐不甚饱。思量往日错用心。还是儿子是真亲。天下无有不是父。儿子虽嗔不甚怒。溺女还是溺女招。天神宜鉴溺女过。前人堕阱后人防。致使溺女无控诉。

  补孝歌(有序)

  余曾祖千。身长九尺。父为虎擒。邻人报知。惊往救父。打虎三拳。虎怒。爪伤祖面去。时陶君世芳闻於府县几旌表有邻人王姓者为府吏。索银于祖。祖曰。有银买孝子。不若买田遗子孙。繇是吏隐匿不行。陶君有孝子歌邻人徧诵。年久稿遗不可得。予因作补孝歌以志其事。
  圣世天下平。人物忘彼此。白昼虎临村。咆哮喧天地。虎无伤人心。人起逐虎意。人惊虎亦慌。吾祖不知避。子闻父危难。竭诚忘生死。见父不见虎。顾亲不顾己。猛力石虎拳。怒爪伤身体。逐虎出墙外。负亲归家里。祇知父可救。不识唇露齿。服药未有方。殷勤拜天地。心诚佛亦灵。此际有神明。天赐父子全。共享有余龄。时有陶长者。具闻乞旌表。司府曾申文。吏弊不消缴。长者歌徧传。年久无寻讨。我生何其晚。竟不得真稿。因作补孝歌。后代因我识。若有知我心。续之不可失。

  旅泊歌(赠沈定凡号旅泊居士)

  君不见身心如幻复如电。蜉蝣天地若寄居。旅泊人间无拘恋。明识娑婆不我家。安身自有空王殿。空王殿。拈来一一有方便。纵横逆顺任施为。见闻知觉本成现。兀兀腾腾总自然。好恶是非都不辨。天真自是绝安排。略着思惟不可见。承愿力。受付嘱。示身此界混愚俗。有财布施不忧贫。无事牵心便是福。富贵处之如浮云。妻拏争碍空王腹。直将烦恼当菩提。谁羡无生极乐国。行便吟。倦便坐。醉饱齁齁只贪卧。懒将名利挂胸襟。梦中犹想陈搏做。脱巾露顶绝嫌疑。跣足髼头无礼数。或时白眼空四海。或时摩腹夸高大。拄杖横挑日月肩。眉毛牢把虚空锁。乾坤撮来芥子安。倒用颠拈无不可。嗟世人。识不破。横搏四大成自堕。梦眼睁开仔细看。父母未生谁是我。若教火内再翻身。试问其间是甚么。我将天地比此身。去来长短无定真。或时一梦更三世。或时七日已千春。似有似无似恍惚。谁生谁死谁升沉。优游三界如旅泊。世间若个是知音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卷之八(终)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塔铭

  曹洞二十六世传至慈舟。舟得一人曰澄公。是为湛然和尚。师生有异征。长而大目哆唇。直肠信口。颕悟无碍。志求无上。初投玉峰。即儆励昼夕。期参悟大事。复见隐峰。峰示行住坐卧。但参念佛的是谁。三日夜有省。而师自念弥勤。一切处精苦疑嘿。时年二十矣及往妙峰剃染。谘决心要。胁不就席者三年。而难行苦行。实於此时行之。乙酉。偶闻僧论傅大士法身偈。便能记持经书。始解一切义理。然或数日不粒。而坐参不倦。自誓必得乃已。因阅雪窦与僧论柏树子话。有行者颂曰。一免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师便能对机着语及忆乾峰举一不得举二话乃大发明。从此於一切公案了了。出语纵横。不存轨则。而犹自谓所诣未极。又三年庚寅。夜坐凝寂忽若虚空震绝须臾而苏。师时年已三十矣。性根洞朗。言语契机。拈经示人。源派洋溢。於诸佛事。不思而应。世共推之。以为大辩才焉。慈舟说法於止风涂师至。舟曰。止风涂向青山近。越王城伴沧海遥时如何。师曰。月穿潭底破。波斯不展眉。舟又问洞上宗旨。师呈偈曰。五位君臣切要知。个中何必待思惟。石女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外机。井底红尘腾霭霭。山头白浪滚飞飞。诞生本是无功用。不觉天然得帝基。舟曰。语句绵密。不落终始。真当家种草也。遂付法偈曰。曹源一滴水。佛祖相分付。吾今授受时。大地为甘露。咄。五乳峰头无镞箭。射得南方半个儿。师之授受若此。师尝叹末世佛法。大乘旨趣无闻。着书若干篇。曰宗门或问。曰慨古录。复着楞严臆说。法华意语。金刚三昧经注。涅盘会疏。思益梵天所问经解。语录八卷。盛行於世。山东德王刺血写书。请师至府问道受戒。赞叹敬服。初时师诣云栖莲池授具。池举高峰海底泥牛话。师傍推出一僧云。大众证明。池颔之。其机用电捷若此。壬寅至都中。随达观应劫。禅林有严色。师以平易简亮。倾重一时。嵊县汝登周公。初请师就剡溪明心寺说法。翰林辉黄公。用先吴公。鲁唯张公。诸达官皆执弟子礼。请问法意。翰林望龄陶公。舜鼎王公。[奭-人+大]龄陶公承[噗-口+火]祁公。承事尤加敬切。时月川澄。达观可。憨山清。闻谷印。诸知识皆修敬让。诸宰官请师。重修阿育王殿。市木闽还。航海遇宼。闻师名。寻即忏罪。且授号矢护送。请筑江塘。而相力音声。悉称佛号。夷夏感悦。皆笃信禅宗云。时人共为之语云。师现肉身渡生。方便善巧。应物时宜。随机映彻。无上摩尼。全体直示。解与行符。名闻盖不虚也。师名圆澄。嘉靖辛酉生会稽。姓夏氏。年六十有六。僧腊四十有三。天启丙寅。腊月初四日。化于绍兴府之天华寺。门人及远近来者。哭师甚哀。山林震动。奉全身葬于显圣寺南。钵盂山之阴而塔焉。后十年。崇祯丙子春正月。居士丁元公持师行状。见懿典求铭。刻之山中。懿典拜而言曰。
  圣朝尊尚佛法至矣。而禅学之弊。今且以合头棒喝为佛事。而视理义文。节为不足为。以支离偏见。为无上悟门。而视三藏大典。为粗浅言句。以杜撰无理语录。为向上真诠。而视天下古今。为可欺诳。以私通贿赂。为师资道合。而等授受於贩渔。以夤缘达官为门庭。而列宝座于权位。唯师嗣佛正传。末法标榜。大振洞宗。纲维后学。其卓绝不群。遇人本色。实德实行。化理嘉猷。东南一人而已。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