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续藏经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门人)明凡录 丁元公.祁骏隹 编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序

  万历天启时。两淅之间。有湛然圆澄大和尚。发大愿。起大慈。握大机。转大用。以匡济乎末流。一语一嘿。一动一静。凛若电掣霜威。纤翳泯绝。然而煦和春烨。悦可众心。亦若鼓棹扬帆。渎涔等戏。然而覆艇驱澜。咸归海岸。数十年间。不知几千万人。皆令无余涅盘。而灭度之矣。抑知其源乎。按菩提达磨七传青原思。十一传至洞山价。权开五位。善接三根。于是洞上一宗。始盛行于世。为青原之第五世也。九世传梁山观。十二世传芙蓉楷。十六世传王山体。三十世传慈舟念。三十一世传至云门。其勘验之精明。磨炼之微密。若萃从来诸祖秘奥家法。而运之指顾间者。故智与行到。行与智符也。亦知其时乎。按石头迁时。当唐德宗贞元年。药山俨当文宗大和年。云岩晟当武宗会昌年。而洞山价当大中之末。至懿宗咸通年也。云居膺当昭宗天复年。同安丕。同安志。至梁山观。太阳玄。乃当宋仁宗天圣年也。投子青当神宗元丰年。芙蓉楷当正和年。丹霞淳当徽宗宣和年。长芦了当宋高宗绍兴年也。若天童珏。雪窦鉴。天童净。石林秀。青州辨。太明宝。玉山体。雪岩满。万松秀。雪庭裕。灵隐泰。还源遇。拙才淳。松庭严。凝然改。无方从。月舟载。大章书。大千润。慈舟念。至于云门之时。当国朝神宗熹宗间。洞山一派。亦如膏尽之灯矣。和尚忽于明灭之际。灼焉普照。顿令数百年阴昧。一旦消除。虽身没之后。至今犹愈明盛也。抑知其源之正乎。按云居膺。至今云门澄。直从洞山正宗传脉。盖以双眼圆明。之谓正传也。余敬慕之深且久矣。兹有法嗣弟子宝寿 大师。广会法属。示以和尚语录。全稿编为八卷。请序于余。呜呼和尚之道。言语之所莫宣。知解之所莫测。即今所录之陈言故事。亦未足以见和尚之万一。余亦安能指虚空作赞颂。以仿佛之哉。虽然。虚空之体。非言可诠。而不拒余序言之也。夫续佛慧命于末法之时。开示一切悟入佛之知见。知见正而和尚之大愿至矣。是则一言一行。永住世间。即为应世之资。即为究竟之地。不然身逝声沉。未有不舍正而趋邪者矣。余尝慨今之人心邪污日甚。幸有是录。为真语。为实语。为如语。为不诳语。为不异语。盖实繇洞达源底。不思议中流出。故能绝彼摭袭铅华。思惟识解之路也。则所为书。上与诸祖。并行于世。阴裨皇图。光赞佛乘。於圣教。岂曰小补之哉。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资治尹南京太常寺卿前通政使司左通政署司事侍经筵讲尚宝司卿奉命典试山西正主考持节册封衡籓正使奉勅提督福建学政布政司参议兼佥事奉勅提督湖广学政按察司副使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钱塘葛寅亮顿首拜撰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目次

第一卷
  上堂

第二卷
  上堂

第三卷
  提语

第四卷
  小参  晚参  普说  茶话

第五卷
  颂古

第六卷
  问答

第七卷
  请示  书问  佛事

第八卷
  赞  记  铭  序  跋  疏  引  偈  诗  辞  歌  塔铭  行状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卷第一

    门人明凡 录
    吴兴丁元公山阴祁骏隹 编

  上堂

  万历甲寅二月吉日。众请师开法於云门传忠广孝寺。结制上堂。拈帖子云。有目皆见。有耳皆闻。公验分明。更无藏覆。大众未委。仰烦维那对众宣读。读竟。指座云。这段因缘。乃云门老人一千年前断不了的公案。烦山僧与他结欵。及到此间。已有须弥灯王如来。与大众真实说了也。不可更要山僧纳败阙好。还会么。如不会。莫谓山僧相瞒去也。升座拈香云。这一瓣香。遇贱即贵。逢强即弱。无明林里栽来。烦恼场中涌出。特伸供养十方常住三宝本师释迦牟尼万德世尊。灵山会上诸大菩萨缘觉声。闻西天东土历代祖师护法天龙。并仗此香。普同供养。惟冀一音圆演。随类各闻。法雨普沾於沙界。慈云广布於大千。再拈云。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四域八荒。均沾化育。端为祝延 今上皇帝万岁。惟冀风以时。雨以时。人民感有道之君。巍巍乎。荡荡乎。在处乐无为之化。再拈云。一生辛苦。半世殷勤。撞着没眼睛的老和尚授我折脚铛子。特为拈出。虽然家丑不可外扬。也要人天证据。供养北京大觉堂上嗣曹洞正宗第二十六代清凉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次伸供养云栖堂上莲池大和尚。用报授戒之恩。惟冀生生恒作度人师。世世常为善导者。敛衣就坐云。香已拈了。若是佛法。不敢说个元字脚。何也。不见经云。是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诸佛榜文证明。更教说个甚么。虽然如此。事无一向。今日结制之辰。不可杜口去也。山僧直以十方总作一个大伽蓝使一切人行住坐卧。尽在里许。动静云为。着衣吃饭。屙屎放尿。待客迎宾。也在里许。止静放参。也在里许。甚是纵横。甚是自在。无可不可。岂不谓无碍大解脱门。若是初心学者。既无如是威光。且向三条椽下。七尺单前。放下身心。牙关齩定。各将本参话头顿在面前。如靠须弥山相似。直教心心无间。念念无亏。行住坐卧也如是。屙屎放尿也如是。着衣吃饭也如是。动静忙闲也如是。打成一片。不较多也。正好前进。若不前进。正所谓堕在死水。古人所弃。若是活水神龙。定向洪波浩渺处兴云布雨。今有一等将个阿弥陀佛记在怀中。昏沉散乱。打作一团。不分皂白。虚度一生。或有强作主宰。半昏半醒。坐得一两炷香。唤作坐禅得定。或有向方册中记得名相。谓之通教。或有向古人方便语中。记得两句。谓之悟道。谓之通宗。如是等有一百二十种痴禅。如永明所论。尔今槩天下莫能逃其所斥。若是真正为生死的。决定不入此邪见丛中。更有一般参禅之流。从善知识边。领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口虽提持。心不绵密。大似春禽昼啼。有甚用处。予劝兄弟。各将自己本参话头。着实参去。定有下落。若肯相委。从今日始。挺起脊梁。抵死挨拶。必无相赚。如未即信。更有一偈奉劝。偈曰。挺起脊梁生铁铸。放下面皮莫回顾。直如香象绝金锁。若不如是何劫悟。
  观音示现日上堂。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初心易成就。实以闻中入。已过关者。各安本位。未过关者。新云门与你发机。拍尺云。闻么。谅非耳聋。决定是闻。既闻已。作么生说个入的道理。会么。若也不会。山僧用老婆心引葛藤去也。经云。初於闻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大众。看看。此是菩萨所说。为什么出山僧口。若是山僧所说。为什么说是菩萨事。兄弟。不得作山僧看。亦不得作菩萨看。各人贴向自己鼻尖上。仔细体究。还推得到菩萨分上么。还推得到山僧分上么。正当恁么时。说是山僧。却是菩萨。说是菩萨。却是山僧。说是山僧菩萨。与你料掉没交涉。说是你。与菩萨山僧。料掉没交涉。若恁么觑得破。观世音菩萨即今年今月今日今时降生。亦即於此时成道。放大光明。现大神变。转大法轮。於一一手结无量宝印。一一口宣无量密咒。状似涌泉。利益无量众生。以正眼看来。犹是一场大梦。何况西礼白华。东朝普怛。一向推在他人分上。自己脚跟下一段光明蹉过不知。若作如是见解。菩萨岂在今日降生。已於无量劫前灭度了也。拈拄杖云。菩萨降生也。见么。良久云。是处是弥勒。无门无善财。
  上堂。云门扇子[跳-兆+孛]跳。今日拈来好笑。云何露柱怀胎。生个儿子高叫。大众。且道是何音响。还有人知消息么。若无人知。山僧代通去也。作哇哇声。复云。诸人若还解笑。一切不曾欠少。若欲更问如何。驴年去也未了。众中还有问话的么。若有。出来。祇要打草惊蛇。僧才出。师云。真是一场业地。捉拄杖下座。
  上堂。维那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云。木上座未举已前。早是漏泄了也。既举已后。也有为人处。不教人举心动念。牵眸侧耳。何也。你若举眼则瞎却汝眼。侧耳则塞却汝耳。动念则塞断汝意根。这个木上座有如是英勇。如是威光。如是自在。如是力用。时有僧拈蒲团出外。师云。且喜。若真正恁么。释迦牟尼佛是诸人左右的奴。达磨老臊胡是通事舍人。三乘十二分教是破故纸。一千七百则公案是着故破草鞋。大众。适来有人闻恁么举。已领出门外去也。教山僧更说个什么即得。还会么。若也未会。不妨山僧向十字街头说书去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孩子错指人路也不知。若是问山僧。借问佛法何处有。但向他道。陶公岭在面前存。
  众檀越请上堂。九十日春将过。光阴暗里虚度。浮生何事忙忙。这个从来未悟。悟不悟。且放过。老僧无半文。要称敌国富。大众。且道凭何节目。敢尔大言。予知其间无有少法可得。时中不将元字脚诳諕诸人。寻常阿碌碌地。不顾人情随分去也。虽然。即今城中善友得得入山。岂可缄口不言。聊向古人方便门头。权引数言。影响佛事去也。大众。人身难得。中土难生。佛法难闻。道场难入。你诸人既已入山。四难已越。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土难生今已生。佛法难闻今已闻。道场难入今已入。既出四难。越超常类。宜当自庆。更有一难。所谓生死。只这一事。无论在家出家。共是一桩无难得难的大事因缘也。从上古人莫不繇此超出。以其具大智慧。大力量。担当如是大事。顿然割恩爱。别家乡。弃名利。息贪嗔。然后舍所难舍。忍所难忍。行所难行。故得证所难证。超出人天之上。故称大勇猛世尊也。然这一着子。群生等有。但不能如圣贤用心。故成差别。若能直下承当。心佛众生。三皆平等要见从上已来曾甚么人恁么来。不见庞居士把百万家财沉向湘江。专心在道。问马祖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便礼拜。噫。老庞佛法为重。把百万家财。弃如弊帚。则其所问不与万法为侣。宜其然矣。马祖看孔着楔。但道一口吸尽。可为今古一人而已。以山僧公论。则老庞佛法有余。世法不足。争似此间众友入山供众。非惟众僧安心行道。其种福德於劫劫生生。乃至成佛。莫可穷尽。较他掷於无用江水又何如耶。你诸友则世法有余。佛法不足。何也。未能如老庞这汉不与万法为侣。若能直下自信。我也许你吸尽西江去。若未得如是。且把个生从何来死从何往的话头。顿在面前。朝暮提持。倘得一念回光。必然与老庞把手千古之上。如不相委。不免葛藤自收去也。良久云。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上堂。春夏秋冬四季分。尔今一分往前过。禅和日用事如何。今日不了何劫悟。大众。才说进堂。又是两月矣。若已透关。不在限内。如未透关的。也须着些精彩始得。不可只么度时。便当参禅也。盖此事不属文言。不因工夫。在活路上触着磕着自己旷劫事。乃名了事。昔者药山参石头。问曰。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但祖师西来意不明。乞和尚开示。头曰。恁么不得。不恁么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山不契。往问马祖。祖曰。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道伊扬眉瞬目的是。有时道伊扬眉瞬目的不是。山豁然大悟。便礼拜。祖曰。汝见个什么道理。便恁么。山曰。我在石头处。大似蚊子上铁牛。直得无下口处。祖曰。汝会也。兄弟。他既称三乘十二分教粗知。到这里无下口处。岂言语道理可到也。又一日石上打坐。石头问曰。子在此作么。山曰。一物不为。头曰。恁么则闲坐耶。山曰。闲坐即为也。兄弟。既云闲坐即为。岂是工夫所到耶。尔今兄弟不能悟道。病多在此。或有不信用工。祇向册子上记些闲言剩语。抵对得人。便谓了事。不知正是所知障。或有不信直下领会一着子。执住工夫。终日死堆堆地。古人目为黑山鬼窟。或有不信直下休歇。定谓有悟。日久成狂。或有不信有悟。将个现前无明身心。认为自己。终世疑惑。或有身虽入堂而心在世缘。或有随尔上下而无一心参扣。如是等皆名邪见。若是真正参禅的。定不向这里安身。将个本参话头顿在面前。久久缘熟。自然开悟。切不得於自心中起闲伎俩。塞却悟门。所以德山云。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总是虚声。殊相劣形俱为幻色。但有毫端许言及本末者。皆为自欺也。兄弟。见山僧恁么举扬。不可便谓了事人也。若能回光返照。则我不汝欺。若谓我已悟道。则汝失却一只眼。大众。山僧到此弄鬼眼睛且不悟道。诸方目为折脚法师上讲堂。我谓女棃园搬贞节记。这个正是抱赃自首也。良久。捉拄杖卓三下云。未明有说皆成谤。明了无言亦不容。下座。
  云门广孝寺秋日结制上堂。纵横全在我。杀活岂繇他。秋到梧桐落。春来树树花。若能圆会得。何必问周遮。所以古人或时现狮子王哮吼。直得百怪千妖无地潜藏。或时弄野狐精伎俩。任他四圣六凡各称奇特。虽然如是。不可被拄杖子瞒却。蓦拈拄杖云。看看。拄杖子能纵能夺。能杀能活。有如是奇特。大众。且道拄杖子奇特在什么处。不见道唤作拄杖子则触。不唤作拄杖子则背。不得有言。不得无言。不得转机。不得着语。你诸人还知落处么。时有僧出。师即打云。你欠伶俐。僧无语。复云。凡所听法。当审来历。向你道不得转机。不得着语。你欲呈闲伎俩耶。今时人见恁么举。便竖一指。或喝一声。或礼一拜。或拂袖出众。谓之不落圈套了也。何故见山僧恁么举。你便弄闲伎俩。寻常闻鸦鸣鹊噪时。为什么不竖指礼拜。只如你竖指礼拜。还当得生死边事么。若当得。我许你都是。如当不得。且莫掠虚。也须仔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