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上堂。十方坐断。凡圣不通。把住要津。千差路绝。直得孤逈逈。峭危危。壁立万仞。全身担荷。有如是气岸。具如是伎俩。然后可以气吞佛祖。白眼诸方。作个了事人也。若不得恁么地。也不得草草。当自知时节。昔者德山老人尝云。般若有相无相。惟我知焉。千劫学佛细行。万劫学佛威仪。尚不得成佛。南方一类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其窠穴。绝其狐种。报佛深恩。繇是担疏出蜀。路逢婆子。买点心。婆问曰。担上什么文字。答曰。青龙疏钞。曰。讲何经。答曰。金刚经。婆曰。我有一问。若道得。施与点心。若道不得。且请别买。曰。但问。婆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上座点那个心。德山不知所答。这汉蜀中开海一般大口。只消一个婆子。死去十分了也。指见龙潭。向吹灭纸烛处。豁然大悟。次日於法堂上烧疏云。穷诸玄辩。似一毫置於太虚。竭世枢机。如一滴投於巨海。休休。自后盘结草庵。呵佛骂祖。今时兄弟见恁么简易。便不肯做功夫。祇向古人建化门头。东窥西看。学一两句活语。便欲罢参也。曾不知德山在蜀中便云般若有相无相。惟我知焉。其用功亦多多矣。及到龙潭得悟。始知从前所学。如一毫一滴。今日之悟。如太虚沧海。始酬他一生所学。兄弟。你们都称悟道。能如德山一生所学。混入灵源。如太虚沧海也未。能如他这样坐得断也未。二六时中真得恁么相应也未。宗教融通无碍也未。若不得如此。切不得自弃。我多见兄弟行动之间。都称无碍。才坐起来。便昏沉了也。魔王占舍了也。只个昏沉。尚然如此。何况临命终时。五阴将离。四大分散。要敌他生死也大难大难。兄弟。还肯山僧恁么举么。若也不肯。拄杖子为你截断去也。拈拄杖云。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
上堂。良久云。这个笑具。世尊於二千年前曾恁么来。当时灵山圣流。尚似依稀。幸有文殊老人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大众。且如世尊升座。你诸人也升座。世尊默然。你诸人也默然。於中还有法王法也无。具通方眼的看看。切不得推在世尊分上。文殊老人分明道出你诸人趺坐默然处一着子道理。自是你诸人不会。一向推在圣贤分上了。若真实如你诸人见处。则使他诸佛坐也坐不得。卧也卧不得。行也行不得。住也住不得。何也。盖为你诸人作佛法商量。致使他无容身处也。山僧到此。无可分诉。聊伸一偈。布施大众去也。行住坐卧本寻常。何必将心起较量。争似扁舟垂钓客。萧然一曲在沧浪。
上堂。几游城廓几归山。酷热犹知行路难。寄语林泉无事客。衣单下事莫颟顸。默默深究。重重细参。直待冷灰荳爆。方可随处安闲。山僧自愧道乏圣贤。未能脱然入缠无累。争似你诸人三条椽下。七尺单前。全身放下。满担承当。湛湛澄澄。凝然一片。似超山僧一百万倍也。未审你诸人还有这利益也无。曾到遮个境界也无。兄弟。且道这个境界。当时有什么人恁么举。不见洞山解制云。秋初夏末。兄弟家或东或西。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云。只如万里无寸草。作么生去。众无对者。有过刘阳遇石霜混迹茶坊。问云。什么处来。答曰。洞山来。曰。有何言句。僧举前话。霜云。何不道出门便是草。僧举似洞山。山云。刘阳有古佛。汝等应知。山僧扭转机关。向你诸人道。直教不出门亦是草。你诸人还有缁素得出。分辨清浊的么。若有定得。虽然不出娑婆界。管取全身入帝乡。
上堂。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桃符艾虎满头插。雄黄菖蒲和酒哈酩酊不知岁月移。千妖百怪皆驱杀。谁管他魔来佛来。一齐都按着。大众。何故如此。不见道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要知杀的道理么。趂此良辰。以艾叶为旗。以菖蒲为剑。以猛利心。挺英雄胆。不管他是耶非耶。得耶失耶。圣耶凡耶。佛耶魔耶。乃至贪嗔痴所构世出世间一切诸烦恼贼。提起一刀两段。直得净裸裸。光烁烁。圆陀陀。活泼泼。作一个世出世间无好得好的大丈夫也。兄弟。还有这个人真得恁么地么。若不得恁么。山僧有个护身符相送大众去也。拈拄杖云。看看。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勑。问答次。复举昔者西天大耳三藏自称得他心通。肃宗诏南阳忠国师验之。问曰。说汝得他心通是否。答曰。是。国师良久。问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藏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向天津桥看弄猢狲。良久。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藏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往渭河看竞渡。良久。又问。汝道即今在什么处。藏罔措。国师叱曰。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诸方皆谓前二度是他受用身。三藏得见。后一度是自受用身。三藏不见。惟山僧见处不然。且如国师向渭河看竞渡。是国师。不是国师。还有会得的么。若也会得。拄杖子为你证明。若也不会。三十棒自领出去。何故如此。不见道相骂饶你接嘴。吐涶饶你泼水。
上堂。集众良久。乃曰。从来不恁么。如今始恁么。已被世尊先道破了。不可更要撒尿撒屎。污汝诸兄弟心田。所以不烦维那白槌也。天炎珍重。下座。
上堂。南山鳖鼻蛇。云门拄杖子。长庆解推倒。玄沙却扶起。休教看脚下。切莫揣怀里。一并与拈来。噫。难瞒拄杖子。大众。且道拄杖子有甚长处。敢尔这般开得大口。还会么。若不会。新云门与你下些注脚。只为拄杖子有照有用。有纵有夺。有收有放。有杀有活。你若上前来。他能拒你。你若退后去。他能勾你。你若立住。他能打你。正当恁么时。山僧向东边一点。西边一点。中间一点。且道那一句是照。那一句是用。那一句是纵。那一句是夺。那一句是收。那一句是放。那一句是杀。那一句是活。若也简点得出。许你参学事毕。其或未然。闲言及剩语。缄口最为强。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卷第一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卷第二
门人明凡 录
吴兴丁元公山阴祁骏隹 编
上堂
万历乙卯年五月十一日。众请师。开法於径山万寿禅寺上堂。拈帖子云。碑文刊白字。当道种青松。虽则公验分明。人天众前不可瞒昧。仰烦维那为我拈出看。宣疏毕。乃云。这段因缘。幸有黄面瞿昙先我一着。与诸人转根本法轮了也。更教山僧升曲录木。弄鬼眼睛。说个甚么。虽然。国无二主。也少他做个通事舍人不得。揽衣登座。拈香云。指天指地。大似掘地讨天。目顾四方。无乃挖疮好肉。今日拈来。端为供养。
本师释迦牟尼如来万德世尊。又拈云。成云成盖。为瑞为祥。仁慈远被於八方。道德广播於四海。端为祝延今上皇帝万岁。又拈云。正偏挟带。搞唱同时。父子相逢。君臣道合。端为供养。
曹洞正宗第二十六代北京大觉堂上清凉大师。聊酬法乳之恩。又拈云。止持作犯。定共道共。明如日月。皎若氷霜。端为供养。
云栖堂上莲池大师。用报受戒之恩。敛衣就座云。香已拈了。佛法则不敢举扬。何也。你诸人一段光明。亘古不昧。不可平地撒屎。虽然如此。既为众兄弟所邀。不可杜口。略举题目。以为影响。且道如何是题目。今日岂不为结制上堂耶。然诸方结制。皆四月十五日为定规。新径山这里。以五月十一日为准的。虽然迟早不同。要且得旨为准。譬如行船。早发迟发不同。到岸同也。大众。要知到岸消息么。不见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非去非来亦非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若向这里自会得意。自然超三世。成十力。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既平等已。直以十方微尘剎土。总是一个道场。过去无量劫不曾结。未来无量劫不曾解。生死也在里许。涅盘也在里许。乃至是非得失。邪正圣凡。解脱不解脱。轮回不轮回。总在里许。於中还有你用心处么。有你计较处么。咄。其间有个汉出来道。新长老。今日请你举扬宗乘。缘何引经据论。广布葛藤。是何心耶。山僧到这里。无言可对。只得聊借古人行径以图塞口。祇如先径山举竹篦子云。这个不得唤作竹篦子。不得不唤作竹篦子。唤作竹篦子则触。不唤作竹篦子则背。山僧效颦。举拂子云。这个不得唤作拂子。不得不唤作拂子。唤作拂子则触。不唤作拂子则背。不得有言。不得无言。不得转机。不得着语。中间有一句是山僧的。有一句是诸人的。有一句山僧的即是诸人的。有一句诸人的即是山僧的。也有主。也有宾。也有照。也有用。众中还有分辨得出的么。有一僧拂袖出去。有一僧云。请和尚下座。师云。适来自起。而今自倒。
僧月泉请上堂。昨日雨。今日晴。都缘时分不相应。虚空本是无增减。何故时人起爱憎。须领略。莫嘘申。人人眼在眉毛下。鼻孔从来搭上唇。众中兄弟。还有直下顿领的么。若无。径山不妨打葛藤去也。经云。欲於一切法。度至彼岸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世间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若天若人阿素落等。皆应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守护。令於般若波罗蜜多。精进修行。无障无碍。而不知般若何法。而赞叹如此。盖般若者智慧也。假如财帛是同。用处有异。造世出世间无边恶业。也是财帛。成就世出世间无尽功德。也是财帛。惟智慧善知出要。用处有宜。岂不为最上之功德。只如诸方师德。见徒弟略有英俊之资。关门养八哥一般不许出门。何也。恐其去则不返。不亲於我。又恐学业胜我。日见轻慢故也。惟我月泉师则不然。为伊徒特特修供。供养大众。其存心。欲弟子超凡入圣。可谓贤师矣。较彼诸方不啻天渊乎。大众。弟子学般若。师尚修供。何天龙之不拥护耶。山僧直见其一身作无量身。一食为无量食。徧供十方。各极佛剎微尘数诸佛菩萨贤圣。以及天龙八部。人及非人。并为饶益。可谓施者受者各获其福矣。但愧山僧不会说法报恩。记得古人现成话柄。举似大众证明。良久曰。细切岭头云。薄[利-禾+皮]潭底月。将取无底碗。满盘堆顶出。取则不可取。吃则从君吃。高声召大众云。莫谓山僧将常住物当人情好。
上堂。维那白槌。师一喝。乃云。大众会么。若也会得。省烦许多唠叨。若也不会。径山与你解说。适来木上座以音声轮。与诸人转圆满修多罗。一一修多罗有无量修多罗以为眷属。一一眷属中具无量法门。一一法门具无量差别。一一差别中逗无量根机。所谓上中下。於中深爱法者不与多说。不爱法者不与少说。平等逗会。各各满足。作如是无量无边佛事已。被山僧一喝。直下影迹不存。於中还有纤毫可得么。释迦老子道。一人发真归元。十方世界悉皆消殒。彼以一人例多人。我以多人例一众。即如适来维那白槌。是声透入各各耳根。皆繇三缘和合乃有。所谓缘人缘槌缘钟。山僧一喝。三缘已散。正当恁么时。还有世界可得么。还有根身可得么。有则把将来看。时有二僧出。一将布单作圆相擎两手。一从西过东。师云。兄弟。似则也似。是则未是。何也。出言须会旨。勿自立规矩。只如山僧一喝。声虑全消。能闻所闻皆不可得。还有你弄伎俩处么。还有你着计较处么。有则再用些神通。若无。各将本参话头顿在面前。行也如是参。坐也如是参。乃至迎宾待客。屙屎放尿。紧紧扣住。直得心无间断。始名得力处。话头脱落处颇似到家。犹欠[囗@力]地一声。如担子断。直得恁么地。方有话会分在。
上堂。承言者丧。滞句者迷。直饶不承不滞。正好落在第二。且道凭何节目。恁么举。不见昔者石霜弃世。众中欲推首座为住持。侍者九峰云。未可。待某甲勘过始得。若会得先师意。然后乃可。座云。先师有什么意。峰云。先师道一念万年去。古庙香垆去。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且道明甚么边事。座云。明一色边事。峰云。恁么又争得。座云。若老僧不会先师意。则香烟起处去不得。繇是脱然坐去。峰抚其背云。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繇是诸方承虚接响。递递相传。皆谓首座未会先师意。以径山简点将来。却是九峰未会先师意。何也。置枯木堂做死工夫。岂不是石霜意。承言者丧。滞句者迷。岂不是洞下宗。见首座恁么道。便谓不会先师意。寻常鸦鸣鹊噪。岂不是声。何不也恁么道。首座见他不会。便乃尽令而行。正恁么时。还是一色耶。非一色耶。纵饶九峰浑身是眼。鉴不及。满身是口。辩不得。九峰强作主宰道。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当时虽然自得便宜。争奈千年之后。有个径山长老冷眼难瞒。与他雪屈。大众。且道作么生是雪屈处。是他古人一宾一主。共作一番广大佛事了也。你诸人徒向舌头底下。觅是非。分得失。便觉远矣。只如山僧如是理论。亦未曾向紫罗帐里撒真珠。诸人徒劳出出入入。欲觅腊月扇子。纵觅得。又堪作何用。大众。山僧如是批判。你等还甘么。若也不甘。且将个本参话头顿在面前。有日悟去也未可知。山僧自愧不能谈禅。记得古人两句现成言句。举似大众去也。良久云。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下座。
上堂。维那白槌竟。雪庭出众礼拜起欲问。师曰。大众珍重。下座。
上堂。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直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也。所以古人道。闭门打睡。接上上机。顾鉴频伸。曲为中下。古人为中下展其所悟。权设机宜。繇是门人各师其说。承习规矩。故有五家之派别。统其所要。莫不皆指人人自性为急务也。故凡有举扬设施。皆不坏其源流。如百丈因马祖一喝。三日耳聋。黄檗才闻。即时吐舌。如是大机。挺直无讳。故临济才问佛法大意。便与六十痛棒。待伊自知痛痒。以此径庭之机。人多滥拟。复设四料拣。四宾主。三玄。七事。用防邪谬。大沩从百丈拨火开悟。仰山闻落井明心。繇是父子相投。机关互用。以九十七圆相。分作六门。百丈示众云。六句外会取。三句中用得。所以临济唱三玄。沩仰演六义。共成百丈之一家矣。石头参同契云。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所以云门推而广之。义唱三句。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法眼承一言。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如箭相拄毫不爽也。是伊创立。共有源流。非如今时乱统。一无准据。奈云门尊贵。语不虚发。法眼径庭。机不乱施。沩仰严密。难构语脉。是以竟绝其后。临济以棒喝家风。间有滥接。非惟师家莽卤。抑且学者增嗔。其间七事三玄。宾主料拣。绝不明了。可痛惜哉。石头又云。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遇。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而我洞山老人承习其言。以明暗表於正偏。以君臣辩於体用。以事理配於父子。不承言。不滞句。不伤锋。不犯手。以金针玉线家风。於宾主盘桓之际。有理可则。有事可凭。辨邪正。拣混滥。故诸方所尊。门庭施设。以此权接内。要且祇明今时挟带边事。据其正要。以父母未生前事为紧务耳。所以道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大众。祇如父母未生前。还有事理体用么。还有得失是非么。还有彼此问答么。还有圣凡生死么。所以欲承习其宗者。如是一切二边之法。所谓得失是非圣凡事理生死涅盘迷悟取舍。一切斩断。如提利剑。斩一握丝相似。一斩一切断。更无不断者。自然孤逈逈。峭巍巍。坐断圣凡。报化路绝。故老人三十年住洞山。土地神不得一见。岂非真得恁么地也。观其承接授受。亦无他旨。昔者云居膺在洞山后室住。每日随堂粥饭。忽数日不赴。洞山诘之。膺曰。自有天神送供来。洞山怒责曰。将为汝是个人。犹作这个去就耶。膺即恳求旨决。洞山曰。汝当不思善。不思恶。只恁么去。彼路自绝。於是天神不至。兄弟。诸方只说参禅。径山明明举似。如青天白日。更无藏讳。未审兄弟家真得恁么地也无。若直得恁么地时。掉臂度时。更有何事。若未得恁么相应时。且将本参顿在面前。他时后日。有人悟去也未知。除此之外。径山一无所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