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昙芳守忠禅师语录
昙芳守忠禅师语录
送天之性长老首座职满回翠微
天宫内院提纲要。照用[雨/只]行小释迦。吴水越山秋色里。微尘佛剎法王家。
示润知客
虽是门头户底事。应用还它过量人。眼里有筋皮有血。一瓯春茗便通神。
示修禅人
勤修戒定出家儿。七尺单前佛祖机。铁铸脊梁三十载。德山临济浪头低。
送华藏性维那
金槌击开华藏海。波心七十二峰青。可怜童子贪程速。烟水茫茫百十城。
子威御史北上赋雪林以赠
残臈欣逢骢马回。祥光瑞气满空来。玉阶千树银花合。好献丰年万寿杯。
谢事蒋山。笑隐和尚以偈见贺。次韵奉答
五湖龙象绝咨参。我亦何曾解指南。主丈一条狞似虎。且随老倒卧东庵。
笑隐和尚贺偈附录
灵源谢事归昭默。积翠高风继老南。今日锺山龙象众。忍闻挝鼓送归庵。
赠深讲主
自己深深大宝藏。性空便是法王家。茫茫更觅祖师意。白玉无瑕却有瑕。
送何山俊侍者兼东月江和尚
小溪深处是何山。中有高人为法檀。吹起布毛些子力。山河大地骨毛寒。
送睿侍者
达磨不曾来东土。二祖亦不往西天。南阳三度唤侍者。虎骤龙骧几百年。
送玉藏主
玉露灢灢锺阜月。秋风飒飒楚江云。道人去住浑无碍。一片清光远共分。
次灵石和尚韵。送嘉兴天宁嵩维那
九十之翁送子游。龙蟠虎踞岂堪酬。高峰盘结草庵去。佛祖如何敢出头。
寄江心无言和尚
四七二三水底月。江上一翁谁与俦。老我此生成拙计。三回拨火觅浮沤。
谢径山行中仁书记寄手书华严经至蒋山
无边剎境一毫端。字字如珠转玉盘。五十三人休寐语。龙华师主莫相瞒。
辱示 妙偈。捧玩无已。谨柝为四首。录呈 座下。以报盛德。 寓庐山东林比丘至仁再拜
无边剎境一毫端。童子当年被热瞒。庐阜腊残梅蕊白。锺山云尽月光寒。
字字如珠转玉盘。黄金殿上见 龙颜。昙花香徧三千界。坐镇江南第一山。
五十三人休寐语。大地撮来无寸土。金声玉振破砂盆。夜半日轮正卓午。
龙华师主莫相瞒。教海波澜彻底乾。帐里真珠三百颗。明明撒出与人看。
佛祖真赞
出山相
午夜明星。换却眼睛。摩竭掩室。法出奸生。
布袋和尚
守个破布袋。下生是几时。手面弄光影。街头吓小儿。
水月观音
天上月水底月。或暗或明。或圆或缺。白华岩上初无说。净缾杨柳偏饶舌。
维摩居士
卧病毗耶离。几乎成滞货。七佛祖师来。一时俱领过。四顾丈室何寥寥。容尽三万二千师子座。
文殊问疾图
傍人看你两个。语默俱成话堕。病痛若也无人知。毗耶离城且孤坐。
赵州和尚
天下赵州。法王中尊。超今迈古。吞烁乾坤。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郁山主
堪笑茶陵老。骑驴入荒草。一趺起来时。千峰日杲杲。
虚谷和尚
卍字堂前。斩钉截铁。凌霄峰顶。电掣雷轰。下。
九重之丹诏。灭灵鹫之真灯。夫是之谓圜鉴禅师。海内一僧。
晦机和尚
大雄白额虎。南山鳖鼻蛇。慈悲胜菩萨。忿怒逾那咤。谓是佛智捏目生花。谓非佛智特地随邪。一千七百随高步。靠倒西天小释迦。
无外和尚
瓯峰之顶。幕阜之中。兴云居云。现黄龙龙。夫是之谓佛日直下无外禅师。灭却济北一宗。
笑隐和尚
拗折妙喜黑漆竹篦。引得衲僧。都不喜见。换斗移星。日面月面。三奉 诏旨。声撼九重。坐断千差。聊通一线。
一溪和尚
道德行解。 天子褒称。千岁宝掌一笑起迎。居顶之道。炳如日星。我作是说。万象侧聆。
先师玉山和尚
眼里有珠。舌头无骨。用祖翁黑豆法。验天下衲僧。握临济金刚王。显宗门标格。有时独龙岗上铁壁银山。有时灵鹫山中银山铁壁。忽然石女怀胎。生下三个五逆。且道是谁。守忠志贤良弼。
祭三塔性古禅文
维至治三年。岁癸亥。十月初二日。嘉兴路三搭景德禅寺住持古禅法兄大和尚。讣音远至。蒋山禅寺住持法弟比丘守忠。谨以清羞香茗之奠。致祭于灵几之前曰。呜呼先师之道。譬若泰山北斗。人皆仰而望之。昔居冷泉。登其门者。不可数计。而真能得其道者。鲜矣。惟兄参侍日久。操守端洁。彻证明白。真能得先师之道者乎。吾昔备员崇因。虽不能行先师之道。而竞竞业业。未尝少怠。兄时阁锡冷泉。不惮千里。远来相访。青镫夜雨。剧谈先师之道。兄弟之谊。蔼如也。厥后兄亦应景德之命。私心有所赖焉。而能张先师之门。行先师之道者。非兄其谁欤。自吾来北山。日以应酬多故。书问嚝缺。恃兄之在焉。必有后会之期。岂料得疾。俄顷竟成诀别。而今而后。张先师之门。行先师之道者。果何人哉。兄其有知。必以吾言之悲也。讣音远至。有肠如割。山空月冷。鹤怨猨惊。酌明水以设祭。叱中情以矢辞。灵其不昧。斯焉告之。
自赞
祖首座请
人天眼目。独角祥麟。倒用西祖印。白日怒雷犇。瓦砾场中琼楼玉殿。大洋海里簸土扬尘。亲把一枝无孔笛。玉阶吹起少林春。
徒弟茂宗请
万派朝宗。千峰到岳。咄哉僧繇。如何描貌。北山松下威音前。父子虽亲妙不传。
智昱都寺请
踞猊床。挥麈尾。万象听说禅。虚空还共举。杨岐栗棘蓬。东山暗号子。莫怪不相当。对面隔千里。
杨云岩居士请
是真非真。是相非相。如太虚空。具含万象。识得渠侬面目。不出毗耶方丈。
成都昭觉坚长老请
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见。水洒不着处。北山曳杖步。松阴和泥合水时。顶门突出十二面。是它克家儿。决定不喜见。
福州西禅成长老请
手里轮珠百单八。胸中三毒无时发。有时向瓦砾堆上现琼楼。有时把衲僧顶门眼[翟*支]瞎。若人知得渠落处。许你分身徧尘剎。
婺州上岩明长老请
胸中空洞洞。身外意闲闲。不知有甚么长处。 九重城里动 龙颜。
一藏主请
握黑蛇踞猊座。未开口先话堕。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天下老和尚。俱成滞货。万峰春晓显全提。匝地清风更有谁。
圣监寺请
三脚驴子弄蹄行。踢出圣谛第一义。咄哉僧繇画不成。丛林千古为祥瑞。
圣泉别峰异长老请
三佛场中。无非过量。倒握龟毛。佛魔俱丧。谓是昙芳分明是谤。谓非昙芳又却成诳。与么不与么。佛手驴脚。不与么却与么。灰头土面。眨得眼来。别峰相见。
灌溪崟长老
龙门万仞高。灌溪劈箭急。巨辟两重关。掉臂径直入。木马嘶曹溪。铁牛眠少室。一时分付别峰长老。碧眼黄头仰望不及。更有一着银山铁壁。
定林持长老请
定林古寺势参天。横界东南一道泉。不涉纤毫相见了。人间天上错流传。
祖山复古恢长老请
一生担板。如何复古。坐断龙蟠雨露新。凌霄峰顶日卓午。倒握龟毛。横拈鈯斧。等闲放山草里大虫。几乎吓杀双峰老祖。
幻住月千江。画中峰和尚与师同帧。请赞
独龙岗上。幻住庵中。镜容古佛。天目幻翁。如春行万国。似月照当空。有时独踞师子岩。有时坐断凌霄峰。用黑豆法。名扬四海。敲破砂盆。声动 九重。千江有水千江月。摧邪显正定纲宗。
昙芳和尚语录卷下(终)
时贤赞师真附录
中书平章鲁国公赵世延 字子敬
日乘玉象。优昙始芳。天飞龙渊。锺山增重。际风云於尺五。沛雨露於十行。兹固奇遇。莫非宿植德本。若夫大圆镜里寻无迹。一月千江悉现前。定林竹树老参天。
翰林承 旨张起岩 字梦臣
山形磊嵬。雷音洪畅。禅林楩柟。法门龙象。续宝梵二千载之祖灯。现人间百二十之寿相。休休其心。汪汪其量。郁攸扇虐。不挠性天。金界鼎新。咸出意匠。
王臣归依。缁素敬仰。何魁梧硕大之体而见之若此。岂满而不盈。抑谦之是上也。
翰林承 旨欧阳玄 字原功
金轮王佛一出世。优钵昙芳一度开。师子座中相识旧。凤凰池上等闲来。
林学士虞集 字伯生
当龙蟠虎踞之间。作凤翥鸾停之势。巾钵 九重之前席。刀尺千年之后身。如优昙花。芬芳匝地。拟寻水月澄空影。万仞匡庐只么青。
北山云起南山雨。曾护神龙出古潭。宴坐道林三十载。大千世界识优昙。
龙蟠虎踞青山古。雪竹霜筠宴坐深。欲识此山真面目。优昙花发妙明心。
栽松得松。种玉得玉。千岁之苓。万金之璞。起而为人。宗风历然。不动不依。神变现前。说法如云。慈风爱日。江海中间。具足第一。我闻。菩提住世久如龙。吟海底凤舞 天衢。
翰林学士揭奚斯 安曼硕
当中国 今圣人之时。行西方古圣人之教。在山则真龙下临。出山则猛虎长啸。所以感风云之际会。岂在声音与笑貌。说与半山明月。千载与师相照。
翰林学士黄缙 字晋卿
稽首优昙发现时。百千万劫至於斯。谈玄落落超今古。天历年间 帝者师。
奎章阁监书博士柯九思 字敬仲
寂然趺坐。大振宗风。於定慧中。真空不空。彼优昙花。芳性香洁。花随相幻。其芳不歇。故於图画。现此金光。由无人我。云无亦忘。至若持愿力兴大剎。而无所住着。岂人天之小果也。被 宠光承异数。又如白月之在云。每□无所不可也。
监 御史察仞 字士安
花发优昙。海藏法演。兜率天宫。金襕赐 先皇之宠命。玉尘阐大士之圆通。色空万象。光炯[雨/只]瞳。是所谓人中之凤。僧中之龙。大善知识者也。
大龙翔住山大欣
河汉流天。非舟楫之能济。麟凤在野。岂网罗之可羁。故山林可傲於锺鼎。以道德为之蓍龟。锡号既同。即圆悟际中兴之主。嘉名适合。如南阳称一国之师。大江以南锺山之陲。涌五天之楼观。陶万化於钳锤。功成不居。委之若遗。维兹凌霄之独步。盖有吾祖之遗规。亦将风动群公。求骏骨於月窟。云屯万衲。期鹍化於天地也。
径山住山行端
屹济北一枝之秀。浚松源五派之清。黄金殿上谒天子。高拥方袍出凤城。
灵隐住山悟心
鹫峰一灯。聩翁五世。话行江国。如三佛全盛之时。道叶天人。实千古明良之会。弹指顷现宝王剎。为叔世建大宝幢。万古丛林有耿光。
□□住山如砥
巍巍堂堂。□□煌煌。僧中之宝。法中之王。玉振金声。续破沙盆六传之逸响。霜饕雪虐。粲优钵罗五叶之奇芳。言法华曾升 御榻。光佛照七宿观堂。视名闻利养。如垢衣粪土。以慈悲喜舍。为河筏津梁。气吞万衲。眼盖诸方。赞叹莫能及。描貌未相当。父子不传真秘诀。凌霄峰顶发天香。
育王住山正印
广大慈悲。妙圆超悟。芳绽优昙。门开甘露。愿力弘深。实镜容大士之载来。道德穹窿。感圣主贤臣之外护。名高国一。凌霄峰顶。大坐当轩。爵重南阳。濯锦江头看人竞渡。安而不危。深而且固。作大法之栋梁。为天香之嫡嗣。夫是之谓天下径山。千僧门中之宗主者也。
赫赫龙翔。深深龙渊。优昙钵花。香闻于 天。一筇入觐。对 御谈玄。云龙风虎。开大法筵。天命之性。焰续芳联。瑞世翠微。坐法王毡。行师之道。握佛祖权。绘师寿相。面目凛然。登南阳爵。同赵州年。
舍利赞附录
前阿育王住山正印
大哉广慈。妙圆超悟。福慧两全。道风四播。末后一着。烜赫光辉。灰飞烟灭。玉转珠回。如隆庆闲。如老真净。设利粲然。五色晶莹。伟哉昙芳。不让古贤。烟所至处。八万四千。天然之孙。天香之嗣。跨灶冲楼。超佛越祖。黄金一国。潭北湘南。藏无缝塔。万古优昙。
平江路灵岩住山清欲
噫广慈。乃如是。体无生。具真智。证寂灭。益昌炽。当茶毗。香为[廿/积]。烟所及。成舍利。灿五色。绝精粹。求而获。竞悲喜。后来者哀莫既。躄而踊。歔以欷。抉烬泥。忽流洒。在古人鲜克尔。今何时有如此。痛法门日弥悴。使吾徒籍光愤。赞以辞。贻厥嗣。
题跋
广慈圆悟大禅师五会禅录。如师子一滴乳。迸散十斛驴乳。又如龙王一滴雨。普润三千大千。所以道重王臣。名喧寰宇。天香老伯冲楼跨灶者。唯师一人而已。临济德山也须让他出一头地始得。
庆元路育王禅寺住持法弟比丘 正印 拜题
先师和尚。实无此语。切忌向印板上流传。读者了知。开口不在舌头上。先师之道行矣。
常州路善权禅寺住持嗣法比丘 继祖 九拜
前侍仪司舍人张惟新。同妻邵氏妙真。助净财绣梓。
嘉兴路天宁万寿禅寺藏司比丘 觉慧 拜书
嘉兴路天宁万寿禅寺住持 万金 缘
有元大中大夫佛海普印广慈圆悟大禅师忠公行业记
师讳守忠。字昙芳。以至元乙亥十月一日。生南康都昌黄氏。九岁志求出家。母弗许。亲族劝母。遂其志。於是从玉山珍禅师于云居。十二祝发。既受具。出游方。至蒋山。留二夏。过天禧官讲。听法华。闻辄解了。主讲佛光法师。服其颕悟。称曰再来人也。时铁山琼公。道震吴中。往咨叩。就见蒙山异公。公问乡里。师云都昌。曰舡来陆来。曰二俱不涉。公展两手。师瞠目视之。遂同居休休庵。久之拜虎岩伏公于径山。职其纲维一年。往育王见东岩日公。命典藏。不就。乃省玉山于灵隐。玉山举庭前栢树子话。师言下尽释所疑。辞归见海印如公于临江。惠力甚欢。复至金陵崇因。远峰宏公。迎居第一座。峰迁保宁。众推师继席。开堂为玉山之嗣。至治辛酉春。江浙行中书省丞相脱欢公。领行宣政院事。迁师蒋山。泰定乙丑正月。寺毁。而 太子梁王适至金陵。翌日登山。问师云。寺既火矣。佛依何住。对曰。古佛过去。今佛再来。又问。兴复如何。对曰。赖有大檀越在。 王颔之。明年。冶铜为大钟。 王解指碧珠。□□既成。而珠宛在钟。欵 皇帝万岁上。色加明莹。 王与师登宝珠峰。见后麓平衍林木深蔚。可建精蓝。命累石识其地。它日躬举镢开基。出金币作殿宇。手书崇禧为额。未几 王有江陵之行不乐。师为祷宝公得吉。 王指天日。誓有以报灵贶。已而归。登 大宝。是为 文宗皇帝。天历元年秋。遣使至山。加宝公号曰道林真觉慈应惠感普济圣师。暨珠伽黎。授师号曰佛海普印大禅师。改崇禧为崇禧万寿。赐经一藏。白金器五百两。黄金五十两。纳失失旛二首。是时改潜邸。为 大龙翔集庆寺。勅行御史台择开山者。以师应选。师力辞。举中天竺欣公以代。二年春。加师大中大夫广慈圆悟大禅师。住持崇禧蒋山。商议营缮都司事。至顺元年秋。御史中丞赵世安。传旨召师。与龙朔欣公赴 京。九月九日。国师妙总统吏部尚书王士弘。引见于 奎章阁。赐坐劳问。命大禧宗禋院供日廪膳。锡金缕衣貂裘。从行以教等赐有差。次见 皇后 大子。礼遇隆洽。谒 帝师。贶以土番贡米。寻奉 旨颁香五台。至日祥光现。还 奏。赐纳失失袈裟。二年元旦。朝 大明殿。赐金襕衣。 帝在金陵。尝问师。薄蒋粥及三只袜者。至是复问。师如前□。 帝顾史官虞集书之。复勑集撰蒋山寺碑。三月□□日。 奏复马司庄之沦於豪民者。就乞还山。 帝坚留。辞至再四。乃命留守张金家奴。设燕於圣安寺。大司徒撒迪监视。给内器皿。极其陈设。明日赐钞百定。白金百两。 帝师赆毳衣罽帽等。四月八日。遣中丞赵世安。再赐钞五百定。给驿马十疋。传车二两。仍勑所经官府卫送。既还山。以所赐。大兴营构。穹楼伟殿。殆若天降。未几遣宣政院使韩家奴。赐钞五千定。割平江上田五十顷。蠲两寺田赋。勑素士尚刘二总管。绘者赵院判。造佛菩萨神像。三人者皆国手。非奉 旨不能致也。 帝上仙。师建水陆七昼夜。以报。散之夕。师升座宣法要。有甘露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