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读翰教。不能释手。知居士灵机浚发。皆夙生般若慧之所成就。非常情可及也。惟祖师门下言句。如煮木札羹。如炊铁钉饭。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惟悟与悟。乃能明了。若谓某为三玄句。某为三要句。某为先照而后用句。某为照用不同时句。正所谓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多见其不知量也。大居士决欲发明此一件大事。赤肉团上无位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不得当面错过。若错过时。百劫千生。未有了底日子。将前解路。如斩一握丝。一断一切断。更不相续。无位真人。是甚么乾屎橛。但恁么究去。一朝知痛痒时。向大愚肋下。筑三拳。是大丈夫作略。非分外也。若依草附木。东引西证。说心说性者。可请一义学沙门。将三经五论。细说一遍。禅之一字。抛向万丈深坑。过不可说不可说劫后。再可谈不了之缘。未为晚也。不识大居士。於此宁甘心乎。
昨承谕。入道贵在真实。真实二字。诚入道基本也。不识。居士於真实处。曾入道乎。少林大师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乃可入道。果得心如墙壁。则真实二字。不言可喻。若心中揣摩。生诸解路。早是不真实。欲得心如墙壁。安可得乎。果得心如墙壁。正堪入道。若以心如墙壁。便欲住足。祇是个心如墙壁汉。不堪与语道也。然心如墙壁。不容易到。有一等人。将妄心遏捺。令心不起。谓之心如墙壁。大似水上按葫芦。从少至壮。从壮至老。欲得心如墙壁。无有是处。真是个究心人。将一句话头。才方提起。如吹毛利剑。触其锋者。即丧身失命。欲其别生一念。了不可得。连真实二字。安亦不住。斯二字诚为入道之基本也。大居士日用以此可坐进斯道。不然。则弹指一生。可谓错过了也。真实云乎哉。
与林季翀大宗伯(二)
隙驹易流。与大居士。两易寒暑。以慧照观之。靡隔朝夕矣。适捧翰教。忭跃无量。经世出世一大因缘。撞破从前关棙。自是有力大人也。居士当一肩担荷。又何虑误堕落哉。夫性命者。宜直下会去。如会去。则眼见耳闻。与法界体同。无纤毫渗漏。圆觉疏云。德用无边。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廓尔。居士於斯见彻。忧虑不能萦。生死不能系。游戏世间。京都邺都浩浩。皆菩提道场也。更彻见净土宗旨。白太傅。须要让居士一筹耳。其或未然。但看念佛者是谁。行里坐里。一切事物里。只要看破此谁字。忽朝摸着鼻孔。阿弥陀佛不向别求也。
旧冬承翰教。谓人生五十。不知性命所在。此为诚言。非套子语也。当知。此事万劫难逢。千生罕遇。既知有此关棙。若不发明。肯甘心耶。祖师答见性偈云。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齅香。在舌谈论。又云。遍现该周沙界。收摄在一微尘。大居士可将此偈细看一遍。眼所见。耳所闻。不逐声色。毕竟是何物也。世人都被声色所转。轮回六道。无有了期。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可惊可怖。可惧可畏。如有智者。当于此着忙。世间功名富贵。决定羁绊不得。何也。身非我有。况身外乎。看破此境界。十二时中。深追力究。念念不移。决欲发明而后已。若能返照。直下无第二人。动转施为。无亏实相。视生死如梦幻。观世界等空花。永嘉云。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如此。做一个凡圣不拘底大快活人。世间之乐事。百千万倍。胡足为比。他日向栖凤岭头。拍掌一笑。何也。笑此老婆心葛藤语耳。
与余毓蟾郡丞
逢人即问。知居士贵恙未瘥。甚是挂意。良以。生此极恶世界。有身即有苦。不待病时是苦。从少至壮。乃至出仕做官。种种运为。莫不悉是苦境。公曾在苦中穿下过来。何云今日方才是苦。要知法身苦不能及。劫火洞然。我土安隐。居士当确实正念。不以此苦退菩提心。不以此苦生退堕心。当看此身。如弊垢衣。如梦中像。生欢喜心。管他今日去。明日去。如船子和尚水丧。降魔和尚火化。是谓之舍苦趋乐。如此拌得。寿亦可延。病亦可愈。古云。外其身而身存。斯之谓也。纵是便行当抚掌莞笑。做个倔强底汉子。使后人发心。不可畏首缩项退他人信心。公之福也。我忝知识。不得不尽情。向公道破。
与沈□□孝子
接来书。知居士操履不群。三十年前。酒色场中耽阁半世。三十年后。始发清净心。看即肿即臭即烂。顿起疑情。即陈眉公启迪也。余每看眉公书。似挫抑禅门。此开示学者。又似傍禅家门户。孔子颜曾思孟。决无此等语。此语似初心禅者口气。但使人在色身上作活计。不能深入性地。何但死了便臭烂。即今色身。水火稍不通流。即臭烂。又何足疑。闽僧又云。发毛爪齿不知痛痒。此是简眉公脚迹走底汉子。即今幻妄色身。还知痛痒么。烂坏底是甚么。临济大师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汝等诸人好看。又云。无位真人是甚么乾屎橛。此是出生死底要津。断知解底利器。此无位真人。还烂坏得么。一朝病来。手忙脚乱。便是认定个色身。不肯放下。生平行履。总不究竟。正所谓担佛傍家走。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居士将平生所知所解底。尽情放下。但看个无位真人。是甚么乾屎橛。深追力究。顿发疑情。行里坐里。着衣吃饭里。只讨个下落。忽朝打失鼻孔。始知烂坏臭烂底。是场笑具耳。余普说板在苏州。是余生平行履。居士请一本。可以坐进斯道。他日漆桶脱时。还几双草鞋钱未晚也。
与余文台居士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来谕最为肯綮。但要发明生死二字。将此二字。做个贴肉汗衫。行住坐卧。看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或单提一句亦可。若一句上彻去。千句万句。一时彻去。无边佛法。自然通晓。毗卢遮那佛。华藏世界。悉自心受用。大小二藏。从自心流出。非外来境也。心外既无境可得。生死二字安放甚处。居士决明此事。但恁么看去。决不可图个小歇场。亦不可拨弃世缘。守着静谧。亦不可从人语句上。生出解路。亦不可作儱侗解会。自生满足想。只教生从何来一句子。扑得粉碎。始是大安乐田地也。不然。尽是落草落水。认着能讲能谈底。唤作一灵真性。正所谓认贼作子。即今贵境。称善知识。指示於人。如是师。如是徒。以燕石而宝之。以瓦砾而珍之。他时生死到来。自然七颠八倒。胡思洞里闲神野鬼。搬弄将去。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饶他不得。为伊平日称口头快。便破佛毁法。谤善知识。坑陷人家男女也。居士但如贫衲所示。或看禅关策进。博山警语。及径山回书。悉能助发机缘也。
与吴观我太史(二)
往返生生社。与居士清谈。将半月。如坐毗耶城。正所谓彼上人者。难以酬对。然不二门向上。更有事在故。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譬如入都城。四会之衢。非行到。不能亲历诸境。嗟夫此道闭之久矣。投子远录公。将五百余载。其间提唱者。罕得其人。生死分中。似不可以解心敌。如南岳见六祖。德山见龙潭。大有样子。居士於此。但当尽心单提一句话头。孜孜不舍。以期大悟。若彻见根源。即无明结使。不断而自消。根识境缘。不澄而自殒。可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自不与诸法门较优劣。纵不悟站定脚跟。终有到家日子。如不信斯道。三阿僧祇劫。始能成就。古德云。拌此一生乃至三生。必能打彻。岂欺我哉。如看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此处字上要切要紧。切不可将经书引证。如教中谓无去无来等。斯是毒药。不可沾着一点。但贵深追力究。决定要讨个下落。如前教乘中。有相应法。急须吐却。或澄心瞑目。寂照相治。虚灵不昧。观法无我。乃至究竟不即不离。及事事无碍等语。在佛法中。谓之入理深谈。在参禅人分上。谓之野狐涎。所以云。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居士不可不慎。贫衲不得不尽情吐露也。
贫衲生少智慧。唯参究一念子盖切。今与居士。论及宗乘中事。譬如居海者。不问江河淮泗。惟以海印印之耳。所谓看话头。六代相传未之有。问答之际。一语中放不过。便顿发疑情。如能大师问南岳。大有样子。自后诸家激励。皆曹溪一个印子上来。居士于此须发起大信心。要彻生死。决从斯门而入。舍此别求。是岐路。非禅门捷径。于此事上。决不可生疑。决不可以教乘中印证。所云散位独头。倐起倐灭者。祇须切之一字。是破意识利斧也。禅警语。大慧回书。禅关策进。悉能助发。如参究一日。得一日实用。纵一生不明。亦不妨具成佛作祖底基本。古所谓但办肯心。必不相赚。承谕浮山圣道场处。自有天龙拥护。贫衲似不能应命。山居人事丛杂。年腊渐长。兼以病魔日至。每欲舍众入深山邃谷。以度余年。说法境缘。付嘱於大地有情。待时节发生耳。齐群玉居士。才发信心。须臾即没。无奈死魔坏菩提心印。大可叹息。唯居士体认自己本命元辰。莫管他世界成坏。永嘉云。大千沙界海中沤。况沤中一邻虚起灭耶。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八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九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书(二)
与何芝岳相国
人生缘遇不易得。归向三宝。倍复为难。惟居士深入佛乘。灵苗智种。天性带来。而究竟一念子。肯心自许。其肯心二字。诚进道之基本也。昔人云。我得百丈一句语。做宰相。此话一行。使天下人。皆知有佛法利益甚大。非世间功德可比。希居士燮理之日。毋忘此一句话头。十二时中。幸以大法为念。直欲进陪上古。洞鉴今时。日应万机。不坏不杂。触境遇缘。若临大敌欲胜。重门欲开。猛浪中欲登彼岸。大旱时欲得甘霖。思到思不及处。忽然摸着鼻头。原是旧时面孔。端不借别人纤毫力。若以世智辩聪。揣度道理。定信不及。唯有力大人。一担担荷。更不摇头转脑也。此事诚难。决不可将经书上印证。不可遏捺妄念。不可使自心空寂。凡诸动心。皆成药忌。谅居士已深鉴此意。不待贫衲赘语耳。
与蒋一个文学
泥途雪境。劳往返三百里。而作卫护法喜之亲。过于骨肉。第此心难发。果能发起。即菩萨行利他行。非恒常人也。然利人者。必当自利。藉尘劳业识中。提起一句话头。以期悟彻。居士当决定发此心。若不发此心。是谓之修福。非脱生死。此心一发。尘劳业累。自不能系。决不可避喧向寂。以尘劳为障道。此是小机。非有力大人。昔赵清献公。青衿时便参究。至做官始悟道。张无尽就仕路参访。做运使亲见兜率。此二公。大可为人眼目。居士又不可不学。以贫衲意谓。单提一句话头。只管尽情读书。话头在念。根尘不偶。境缘不入。书亦当有深进。自然华文丽藻。不与世间读书为比。若曰参究妨读书。读书妨参究。此非上根利智。幸留神勿忽。
复□□□侍御
华严疏云。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居士肯信百年之梦在一夕否。若能知此。则延促同时。遐迩一致。无边剎海。全在一尘。竖穷横遍。则无间然。如此则与居士一会。则一切时一切处悉会。又岂但语言相亲。根尘相偶。然后为会晤哉。于此倘未能瞥地。可将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单提此一句话头。行里坐里。着衣吃饭里。不可须臾间断。忽日撞破疑团。以破此百年梦境。则世间之宠辱。自不关心。世间之乐事。自不能为碍也。贫衲游浮渡时。得闻居士上荆楚。不知急水滩头曾吸尽否。百草头边曾会意否。若吸得尽。会得意。不可以庞家儿女为轨则。不妨乘小艇跨鄱阳。而上博山。与道人相见。烹活水听松音。又是一番清境也。他日宰执权衡。为护法金汤。不待贫衲多嘱耳。
与何惺谷居士
居士生平操履。余甚爱之。但知见太博。恐悟门妨于进益。世间因缘等事。似不必太劳攘。只须按下云头。睁开只眼。提金刚之利剑。悬肘后之灵符。发诸人未发之心。到祖佛不到之地。不然。恐耽着解路。未免有算沙数宝之讥。红紫乱朱之诮。居士具大力量。但为人太劲挺。初心者。难得亲近。大凡与缙绅。及始发心者。相见时。以法启迪之。以慈抚之。以悲救之。以方便导引。始得机感交孚。乃法门要径耳。
与徐止观居士
承谕。末法下衰。魔风炽盛。宗门冷落。主法无人。余尝于此抚几长叹。可谓襟期不隔千里同风。但不识于此事中曾瞥地否。若此瞥地。不妨向祖师门下。抛砖引玉。撮土成金。垂手将来。与物作则。尽大地是魔。直从魔队里穿下过。尽大地是佛。直从佛顶[宁*页]上行。然后向佛魔不到处。解三玄戈冑。碎五位枪旗。黑漆桶里。鉴貌辩色。无影树下。啸月吟风。脚跟下动步。觌体与博山相见。倘未得如是。禅警语不可不细嚼一遍。提一个无义味话头。做一场没巴鼻勾当。一朝迸出头来。浑身当宇宙。求其一众生相。了不可得。何物在迷。何人在悟。居士与博山长太息。悉剩语也。贫衲扫一坐具地。与居士作不动轩。不识。居士以为何如也。
上樊山王
殿下天然贵胤。乘愿力来游此堪忍世界。导引群生。然行海重重。须怀兼利。交互融彻。与法相应。又至理深玄。非参莫透。灵心绝待。贵发亲知。知与行符。名之曰智。绍隆佛种。其利博哉。殿下是过量人。已入密印三昧。不待贫衲赘语耳。小徒归承瑶章宠赐。知殿下有夙世之缘。倘春水浪高。不妨乘舟舞棹。向博山浴龙池。逢场作戏。贫衲命侍者。别甑炊香。水鸟树林。当为殿下。谈实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