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
岁除小参。有处不是有。无处不是无。有无不到处。馨香满道途。古德任么说话。前不迭村。后不迭店。未尽善矣。只如旧岁不是旧。新年不是新。新旧不及处。堂堂独露真。且作么生论量。或有个汉。闻任么说。便道正落在古人绻缋里。又作么生支遣。当任么时。却有个道处。且作么生道。良久云。旧岁今宵去。新年明日来。拂子击禅床一下 复举赵州道。老僧除二时粥饭。是错用心。拈云。三十年不下绳床。将谓有多少奇特。元来只在黑山下鬼窟里作活计。至今未有转身之路。若是朝三千暮八百底。双林这里不着。
无准忌拈香云。这个老汉。软顽希罕。煨而不熟。煮而不烂。没兴遭他负累。被陷云黄苦难。怨之不已。恨之不休。(烧香云)且将这个雪冤雠。
结制小参。去年十月十七。被命来尸败席。陈逋弊积如山。中外仓库赤立。勉效佛在世时。持钵沿门求乞。不惮涉险登危。波波为众竭力。逗到四月十五。恰满六个月日。诸方禁足安居。双林岂容禁足。领众展转求贤。然后求己的实。心空及第归来。和这自己抛掷。更有一事告报。古圣言端语的。宁可热铁缠身。不受信心人衣。宁可镕铜灌口。不受信心人食。吃饭忽咬着砂。一生参学事毕。若不量彼来处。水也难消一滴。且誵讹在什么处。拂子击禅床一下云。直待当来问弥勒。
举灵树和尚。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千年田八百主。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曰郎当屋舍没人修。妙喜曰。愁人莫向愁人说。师云。正抓着双林痒处。
结制上堂。诸方此日。安居禁足。双林难说禁足安居。厨乏聚蝇之糁。廪无隔宿之储。策杖遍叩檀度。免我一众饥虚。休以蜡人为验。但愿处处逢。渠拍膝一下云。(恶)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天童前住首座寮结夏秉拂。
太白峰高。佛祖仰望不及。玲珑岩险。衲僧指足无门。纵有掀翻四大海。踢倒五须弥底作略。到此总须望崖而退。就中隰州古佛较些子。平易中险峻。险峻中平易。检点将来。犹在半途。终未能到顶。宁上座固不敢仰视。今夏得与现前一众。及此方他土。微尘剎海。若凡若圣。情与无情。於其间。平不留。险非取。同住大光明藏。宴坐圆觉妙场。三期之内。据菩萨乘。修寂灭行。壁立万仞。万仞壁立。水洒不着。风吹不入。如是而住。如是而修。如是而行。如是而证。是则是。必竟唤什么。作平等性智。以拂子击禅床一下云。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举米胡问僧。近离甚处。僧云药山。胡云。药山老子。近日如何。僧云。大似一片顽石。胡云。得恁么郑重。僧云。也无你提拨处。胡云。非但药山。米胡亦任么。僧近前顾视而立。胡云。看看顽石动也。僧便出。师拈云。米胡当断不断。返招其乱。负累者僧。顽石边蹲坐。转动不得。当时待他道也无你提拨处。拈棒便打。若云因甚打某甲。却向道。顽石动也。
冬节秉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目前无法。意在目前。圣远乎哉。体之则神。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所以灵山密付。取声安置箧中。少室单传。吹网欲令气满。自余行棒行喝。全提半提。总是撒土抛沙。欺贤罔圣。众中猛烈丈夫。各各气冲牛斗。岂可甘受屈辱。乘时裂转面皮。当阳决断。贵要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从教晷运推移。日南长至。氷河起焰。寒谷回春。一尘蜚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虽然。因甚玲珑岩依旧耸青空。良久云。直恐虚心自天意。人间穿凿枉工夫。
举道吾离药山到南泉。(着语云。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南泉问云。阇黎名什么。吾云。宗智。(相见易得好。共住难为人) 南泉云。智不到处。作么生宗。(贼被贼捉) 吾云。切忌道着。(一欵便招) 南泉云。灼然。道着即头角生。(贼无种相鼓笼) 至三日后。道吾在后架。与云岩把针次。南泉过见。乃再问云。前日道。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即头角生。合作么生行履。(贫儿思旧债) 道吾抽身入僧堂。南泉便去。(君向西秦。我之东鲁) 道吾却来坐。云岩乃问云。师弟适来。为甚不祗对和尚。吾云。你得恁么伶利。(砖头来瓦子报) 岩不荐。却去问南泉云。适来因缘。智头陀作么生不祗对和尚。南泉云。他却是异类中行。(檐得一檐懵懂换得一檐骨懂) 岩云。如何是异类中行。泉云。不见道。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即头角生。直须向异类中行。(第二杓恶水) 岩亦不会。道吾知岩不荐。乃云。此人因缘不任此。便与回药山。(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药山睹二人回。乃问云岩。汝到甚处去来。岩云。到南泉来。药山云。南泉有何言句。云岩遂举前话。(拾得封皮作信读) 药山云。子作么生会他这个时节便回来。云岩无对。药山乃大笑。(尽道药山笑里有刀。殊不知怜儿不觉丑) 云岩便问如。何是异类中行。药山云。吾今日困。别时来。(舌头拖地) 云岩云。某甲特为此事归来。药山云。且去。云岩便出。(教休不肯休。直待雨霖头) 道吾在方丈外。闻云岩不荐。不觉咬得指头血出。(为他闲事长无明) 道吾却下来。问云岩云。师兄去问和尚。那因缘作么。云岩云。和尚不与某甲说。道吾便低头。(临袁虔吉头上插笔) 后云岩迁化。遣遗书至。道吾览了曰。云岩不知有。悔当时不向伊道。然虽如是。要且不违药山之子。(同死同生为君决) 师拈云。道吾云岩。可谓蚌鹬相持。俱落渔人之手。南泉药山。正令不行。拗曲作直。当时若使德山令行。曹洞一宗。未至扫土。复成一颂。往复落人绻缋间。那知同步不同行。当初乍可无容质。别作心肠过一生。
灵隐前堂首座寮结夏秉拂。
语渐也。返常合道。方木逗圆孔。论顿也。不留朕迹。泥里洗土块。所以。一机一境。总是接响承虚。举古举今。特地无风起浪。岂不见道。杜耳目於胎壳。掩玄象於霄外。贵宫商之异。辩玄素之殊。虽则尽力[跳-兆+孛]跳。要且前不迭村。后不迭店。纵使据菩萨乘。修寂灭行。高步毗卢顶。不禀释迦文。亦未出灵山绻缋在。是则是。只如五祖和尚道。罗逻招。罗逻摇。罗逻送。莫怪空疎。伏惟珍重。又作么生。良久云。不逢别者。终不开拳。
举保福和尚。因长生卓庵时。去相访。茶话次。长生云。有僧问某甲。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某甲竖起拂子。不知得不得。保福云。某甲争敢道得不得。有个问。有人赞叹此事。如虎带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直。一等是任么事。为甚赞毁不同。长生云。适来出自偶尔。有老宿云。毁又争得。有老宿云。惜取眉毛。后来雪窦都别云。若非和尚证明。拂子一生无用。玄觉云。一等是与么事。为什么有得有不得。孚上座云。若无智眼。难辩得失。师拈云。雪窦玄觉。等是口甜心苦。半似轻毁。半似赞叹。引得孚上座。无端插觜。拂子忍俊不禁。今夜对众决破。赞之与毁。得与不得。以拂子击禅床一下云。甚处得来。然虽如是。惜取眉毛。
兀庵和尚语录卷中
兀庵和尚语录卷下
法语
示关东法孙
关东掌国法孙。诚至信向佛法。只欲发明己躬一大事。怀香袖纸。拜求法语。并袈裟。为究道之助。勉为引笔云。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诸佛法者。皆从信心之所生。但信心坚固。则善心坚固。若善心坚固。则道心坚固。若道心坚固。则佛心坚固。与天地同根。万物同体。利人利物。亘古亘今。无一毫之差别者也。信心者。信向佛法僧三宝。敬信天地人神。孝养父母师长。一切事皆能敬信。无有退失。信能必到如来地者也。信向心如是。便能持五戒修十善。若持五戒坚固。善根不断。必生人道。若修十善坚固。必生天道。若生生信心坚固。善根不断者。即是三资粮。四加行位。菩萨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暖顶忍世第一位。是也。自此从凡入圣。十地位菩萨。乃至金刚心后。解脱道初。方且渐次入等觉位妙觉位。自十地位。至此妙觉位。谓之如来地。说法如云。利生如雨。自利利它。度未度也。如来地者。即自己信向坚固之心。是也。持五戒修十善。坚固之心。是也。但心心坚固。位位增修。无有退失者。即是佛心。必到如来地也。纵饶修习到此。却不要执着。直须没彼前来之位名。但彰自己之实行。吾亦不知。吾是谁。与天地同根。万物同体。方有少分相应。戒律中教相中。所说一同。若要参透向上一着。须是离心意识参。出圣凡路学。方有趣向分。岂不见。赵州和尚有僧问云。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答云。无。自古及今。恼乱天下衲僧。无有休日。法孙。但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只向无之一字。切切留心。念念不舍。食息不忘。日久岁深。忽然参透。历历分明。丝毫无疑。自己本来面目。本地风光。顿现在前。便与从上诸佛诸祖。所得所证无别。此生它生。得大自在。得大解脱。便见从前信心善心佛心。自己心它人心。天地同根之心。万物同体之心。无一毫差别。尽大千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亦无一毫差别。於无差别中。千差万别。信心亦如是。善心亦如是。佛心亦如是。乃至菩萨心。缘觉声闻之心。天地人。飞走。山河大地之心。亦如是。心心既如是。可以治国治家。利人利物。尽未来际。无有退失。作是说者。闻是说者。谁复谁乎。(咄)从前汗马无人识。只要重论盖代功。
示源清藏主
灵山密付。犹如话月。曹溪竖拂。犹如指月。递代相承。炎天求雪。吾侍径山圆照老师。虽历多载。曾无一法可得。唯饥饱寒温。能自知之。至於涉世匡徒。亦无毫发差别。屡承法眷之约。因东望扶桑。有大乘根器。冒险越漠。观国之光。复遭世缘所陷。悒悒之气。而不能释。源清藏主。赞佐丛社。表仪多众。超卓伟伟。袖纸需语。以为究道之助。不容坚却。呵冻书此。祝之云。鼻端若有通天窍。可与吾出此气也。
示隆觉藏主
隆觉藏主。久历丛林。留心参学。以老僧示众语中。有无之一字。於四威仪中。提撕不辍。昨五月八日夜。四更四点。就床之时。豁然顿息。自叹曰。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也。信脚上床。信手整服。更无别念。身心如如。无彼此之非。如如复如如。专一守之。诸缘自空。唯自己耳。虽然如是。不知正邪如何。伏乞慈悲开示。老僧览之是说。欣然有喜。元来残羹馊饭。亦有人留心矣。既认得些子蹊径。方可入道。所谓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但专一守之。如执杖牧牛。勿令放逸。莫管相应不相应。正邪不正邪。出此没彼。尽未来际。不动不变。始是工夫纯熟。始是得力处。亦不得打净洁球子。更须知。南泉道。唤作如如。早是变了也。须和这无之一字。如如复如如。胜妙境界。一时扬却始得。岂不见道。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一一透得。始解稳坐。更须知有向上一窍在。此语大有赚人处。若检点得出。却再来老僧手里请棒吃。
示松岛圆海长老
佛法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岂有东土西天。宋朝日本。分疆列界者耶。所以百亿四天下佛法。始自灵山之所传。灵山之佛法。乃自七佛之所传。七佛之佛法。乃自贤劫千佛之所传。贤劫千佛之佛法。乃自过去庄严劫之所传。过去庄严劫佛法。乃自未有世界。未有佛祖。威音王已前之所传。其所传者。本无法可传。但以心传心。如水传器。无传之传。所以流传至今。丝毫不增。丝毫不减。若有有传之传。便成断常之法。终成败坏。无有今日之盛者也。我於然灯佛所。实无一法可得。诚哉是言。所以参禅只图见性。如观掌上。若不见性。无异盲人摸象。有何益哉。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若有一法与人。便成断常之法。非正法也。从上佛佛授手。祖祖相传。只贵所得所证。正知正见。廓然荡豁。彻见本源。方谓之正知正见。绳绳有准。法法融通。或於十二分教明得者。或於教外明得者。或有未举先知。未言先领者。或有无师自悟者。盖根性优劣不等。只要明自心见自性。宗眼明教眼明。如杲日当空。百亿四天下。无幽不烛。何曾有丝毫隔碍来。若是所得所证。半明半灭。何缘得彻见本源。既不彻见本源。终成断常之法。非正法也。[拚-ㄙ+ㄊ]得死工夫。方学得生活计。工夫不到。何得周圆。参须实参。悟须实悟。棒打石人头。嚗嚗论实事。既得实证实悟处。与从上诸佛诸祖。无异无别。至於随机应变。捏聚放开。自然得大自在。如雷如霆。有何隔碍来。以至出死入生。出此没彼。有何隔碍来。松岛圆海长老。曩游宋朝。复回旧邦。赞佐法社。近董禅剎。既曰住持。便有主法之称。为后学之规模。须要明吾宗之来源。开人天之正眼。方且不枉匡徒之职矣。袖纸需语。信笔不觉忉怛。
示成道大师
成道大师。见任住持肥后州报恩寺。已经数载。内外享合。缁白归向。切为自己一段大事因缘。胸次碍膺之物未释。往年虽曾求师指迷。盖缘岁月蹉跎。未有与决。思之世间名利之役。无有休歇。於自己全无所益。由是暂假不远数千里之遥。仆仆来参。只要决此一事。了了分明。免致虚生浪死之苦。不辜负出家之志。只求直截。数句繁多难记矣。老僧每见寻言逐句。求玄求妙者。痛扫之。不欲特地。不见道。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若只求数句。亦是繁了。若有一句到汝。即埋没汝也。若无一句到汝。即辜负老僧。有句无句。一时截断。昔日寂寿道人。参昭觉圆悟禅师。指示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提撕既久。忽然契悟。凡有问答。如流无滞。直往淮西。参五祖演和尚。乃圆悟法嗣师也。才参礼了。五祖问云。汝参什么人来。寂寿云。参昭觉和尚来。祖遂问云。释迦弥勒是他奴。他是阿谁。寂寿拊掌大笑云。大小大五祖老翁。元来不识他在。五祖便知是了彻底人。遂与印可。自此七纵八横。得大自在。佛之与祖。到他面前。不满一笑。更有何生死碍虑。挂胸中耶。成道大师。但将此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喜怒忧乐。片时不要放舍。久久便见倒断。非但超他总持。末山刘铁磨寂寿辈一头地。亦乃翻笑建长老翁。恣将陈年橘皮。以之为火。鼓弄人家男女。败缺不少。法位大师。既是手足。不必别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