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
示民禅人
先圣一麻一麦。古德攻苦食淡。洁志於此废寝忘餐。体究专确要求实证。岂计所谓四事丰饶者哉。及至道不及古。便有法轮未转食轮先转之议。由是丛林呼长老为粥饭头。得非与古一倍相返耶。然随缘变异门且行第二段。北山延接方来道人惟仰南亩。今秋适会大稔。请觉民禅客觑收刈。临行乞言。因示以前段因缘。贵崇本及末。乃为兼利并照。圜悟通达之人。本分事也勉行之乃善。
大凡学道探玄须以大信根。深信此事不在言语文字一切万境之上。确实惟於自己根脚。放下从前作知作解狂妄之心。直令丝毫不挂。念向本净无垢寂灭圆妙本性之中彻底承当。能所双忘言思路绝。廓然明见本来面目。使一得永得坚固不动。然后换步移身出言吐气并不落阴魔境界。则一切佛法端坐现前。遂契行坐皆禅。脱去生死根本。永离一切盖缠。成个洒洒无事道人。何须向纸上寻他死语。
百草头上有祖师。夹山指出令人荐。宽平田中有大义。百丈展手要人知。若能颗粒圆成。即是单传心印。更或弥望但然使证第一圣谛。且出草一句作么生道。满船明月载将归。
示才禅人
俱胝见僧及答问惟竖一指。盖通上彻下契证无疑。瘥病不假驴驼药也。后人不谙来脉。随例竖个指头。漫不分皂白。大似将醍醐作毒药。良可怜愍。若是真的见透底。始知郑重。终不作等闲。所谓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是故须具顶[宁*页]上眼方可入作。后来玄沙拈曰。俱胝承当处莽卤。只认得一机一境。有般拍盲底随语作解。便抑屈俱胝以谓实然。殊不知焦砖打着连底冻。到这里直须子细切忌颟顸。只俱胝临化去自言。我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岂徒然哉。曹溪大鉴微时乃新州鬻樵人也。碌碌数十年。一旦闻客诵经。发其本愿。弃母出乡远谒黄梅。才见数语间投机。隐迹碓坊八个月。暨与秀师呈偈始露锋铓。黄梅寻举衣盂授之。是时群众趂逐竞欲夺取。而蒙山先及於庚岭。举之不胜。方悟非可以力争。稽首乞发药。大鉴示以不思善恶处本来面目。即便知归。以时未至。复遁於四会猎人中。久之然后出番禺。吐风幡心动之语。印宗伸师礼为之落发登具。即开大法要。董二千众。声彻九重命贵。近降紫泥。确然不应。度龙象数十人皆大宗师。何其韪哉。虽圣贤应世。存亡进退举照无遗。然步骤趣向从微至着。考之不断世缘而示妙规。百世之下无与为等。到今徧寰海皆其子孙。每仰洪范輙欲拟其毫末亦不可得。欲望后进有力量者勉之。聊述梗槩耳。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若着见闻觉知。即是见闻觉知。非达法也。大凡达法之士。超出见闻觉知。受用见闻觉知。不住见闻觉知。直下透脱浑是本法。此法非有非无非语非默。而能现有现无现语现默。长时亘然不变不异。是故云门云。不可说时便有。不说时便无去也。思量时便有。不思量时便无去也。直须妙达此法。令得大用。长时语默纵横。悉令般若现前。何必更论。在善知识身边为亲。在田野间作为是疎。一往直前。自然触处逢渠也。
乃佛乃祖仰重此一端的事。布在群机之中。高低贵贱未尝向背。百种千头作为天真。历落圆陁陁地。若特地作佛法玄妙见则亏。傥能不起见。只么净裸裸却全彰。所以道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见拄杖子只唤作拄杖子。谓之觌体。若向个里觑得透。从朝至暮从暮至朝无丝毫透漏。全为我用。一一非分外。浑是本分事。脚跟下未得谛当。亦不移易丝毫许。岂非端的现成机要耶。
直截省要只消个现成公案。浩浩作为自昼及夜。纵横十字喧静语默。全体运用一时觑破。从头与批判将去。不妨快哉。
此事若在言语里。则合一句语便杀定。更不移改也。云何千句万句终无穷竭。将知不在言语里。要假语句以显发此事。灵利汉当须直体此意。超证透语句底。使活鱍鱍地。便能将一句作百千句用。将百千句作一句用也。更疑甚么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亦不是物。以至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东山水上行日午打三更。后园驴吃草北斗里藏身。一串穿却。严阳尊者问赵州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云放下着。进云某甲一物不将来未审教放下个什么。州云看汝放不下。言下大悟。后来黄龙颂。一物不将来。两肩担不起。明眼人难谩。言下忽知非。退步堕深坑。心中无限喜。如贫得宝。毒恶既忘怀没交涉。蛇虎为知己。异类等解。寥寥千百年。清风犹未已。放下着。若以常情论之。他道一物不将来。云何却向道放下着。将知法眼照於细微。为他拈出大病。令他知羞惭去。他尚不觉。更复进问。再与点过。直得瓦解冰消方始倒底一时脱去。遂至伏猛虎驯毒蛇。岂非内感外应耶。庞居士浑家向火。居士蓦云。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庞婆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灵照云。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寻常举向人多是爱灵照道得省力。嫌庞翁庞婆说难说易。只是作随语解。殊不本其宗猷。所以言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若能忘言体意。方见此三人各出一手共提个没底蓝儿捞虾摝蚬。着着有杀人之机。处处有出身之路。
示璨上人
达磨西来不立文字语句。唯直指人心。若论直指。只人人本有无明壳子里全体应现。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丝毫许。所谓天真自性本净明妙。含吐十虚独脱根尘。一片田地惟离念绝情迥超常格。大根大智以本分力量直下就自根脚下承当。如万仞悬崖撒手放身更无顾藉。教知见解碍倒底脱去。似大死人已绝气息。到本地上大休大歇。口鼻眼耳初不相知。识见情想皆不相到。然后向死火寒灰上头头上明。枯木朽株间物物斯照。乃契合孤迥迥峭巍巍。更不须觅心觅佛。筑着磕着元非外得。古来悟达百种千端。只这便是。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傥於言句上作路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卒捞摸不着。此忘怀绝照真谛境界也。
荒田不拣信手拈来。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何况青青翠竹郁郁黄花。墙壁瓦砾以无情说法。水鸟树林演苦空无我。是由依一实际。发无缘慈。於寂灭大宝光显无作胜妙力。长庆云。撞着道伴交肩过。一生参学事毕。
南塔云。我拈片木叶入城。便是移一坐仰山去也。故香严击竹。灵云见桃花。资福剎竿头。道吾神杖子。大仰插锹。地藏种田。无非发扬个金刚正体。使当人不动步参见大解脱真善知识。行不言化。得无碍辩。则森罗万象百草颠头长时徧参。无不普摄圆融法界。坐断报化佛头。坐卧行藏超证徧行三昧。何必觉城东际楼阁门前。熊耳曹源升堂入室。然后为亲近传证耶。
惠超咨和尚如何是佛法。眼云汝是惠超。超乃省悟。所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唐朝古德英禅师微时事田。运槌击块次。见一大土块。戏以槌猛击之应时粉碎。蓦地大悟。自此散诞为不测。人颇彰神异。有老宿拈云。山河大地被这僧一击百杂碎。献佛不假香多。诚哉是言。
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始
佛果园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终
嗣法 子文 编
示璨上人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证则万法一如。求其分毫住相不可得。只今现定作为全是无住。根本既明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岂非般若关捩乎。
永嘉云。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於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切忌作知解求觅。才求即如捕影也。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八角磨盘空里走。参得透。目前万法平沉。无始妄想荡尽。
德山隔江招扇。使有人承当。鸟窠吹布毛。寻有人省悟。得非此段大因缘时至。根苗自生耶。抑机感相投有地耶。抑当人密运无间借师门发挥也。何峭绝如此之难。而超证如此之易。古人以辊芥投针为况。良不虚矣。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於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岂有说时便有。不说时便无。思量时便有。不思量时便无。如此即正在妄想情解间。何曾彻证。直得心心念念照了无遗。世法佛法初不间断。则自然纯熟左右逢原矣。有问随问便对。无问亦湛然常寂。岂非着实透脱生死要纲也。末后一句都通穿过。有言无言向上向下。权实照用卷舒与夺。不消个勘破了也。谁识赵州这巴鼻。须是吾家种草始得。
示宁副寺
古人为此大因缘。若师弟子相见未尝不以是击扬。至於食寝闲旷靡不摄念於此。是故一言一句乃杖乃喝。瞬扬举动悉可投机。盖诚心专一无许多恶知恶见污染。直截承当似不难。今之兄弟根性差钝而复驳杂。虽参寻知识熏炙日久。尚怀犹豫。不能一往彻证。病在不纯一长久。傥能不舍昼夜废寝忘餐矻矻在道。不患不如古人矣。
示详禅人
立志办道之士於二六时中自照自了念兹在兹。知有自己脚跟下一段大因缘。处圣不增居凡不减。独脱根尘迥超物表。凡所作为不立方所寂湛凝然。惟万变千化初不动摇。应缘而彰遇事便发靡不圆成。惟要虚静一切超然。主本既明无幽不烛。万年一念一念万年。透顶透底全机大用。譬如壮士屈伸臂顷不借他力。则生死幻翳永消。金刚正体独露。一得永得无有间断。古今言教机缘公案问答作用并全。明此若脱洒履践得日久岁深。自然左右逢原打成一片。岂不见法灯道。入荒田不拣。信手拈来草。触目未尝无。临机何不道。无根兮得活。离地兮不倒。日用尚不知。更向何处讨。切宜消息之。
示慧禅人
水潦参马祖问佛法的的大意。马祖与一蹋。遂大悟乃曰。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岂不快哉。即呵呵大笑。以至平生示众长云。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如今笑未休。又复呵呵大笑。盖是存诚坚确正觅入头处未得。蓦然遭蹋便彻底承当担荷透脱无疑。寻吐出胸中所证亦不复以别事。如今参学若果谛实。宗师以一语一言一机一境投之。拨着便转。岂有难事。但患根浮识浅飘然似风过树头。千回万度提持亦未能便契。何况更被作情解者指为无如是悟入之事。马师水潦亦只如是一期建立。如此则直到驴年也未梦见在。是故学道唯尚谛信。慧禅人操履甚专。聊出此以示方便耳。
若论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明得明不得未免丧身失命。只如明不得丧身失命则固是。明得因什么也丧身失命。多少人到此疑着。殊不知及得尽方到命根断处。换却心肝五脏与向上齐等。所以道直下似悬崖撒手。然后乃生铁铸就。唤作透出荆棘林。不疑天下老汉舌头。信有真的参学分。
示若虚庵主修道者 (尼)
学道之士初有信向。厌世烦溷长恐不能得个入路。既逢师指。或因自己直下发明。从本已来元目具足妙圆真心。触境遇缘自知落着。便乃守住患不能出得遂作窠臼。向机境上立照立用下咄下拍努眼扬眉一场特地。更遇本色宗匠尽与拈却如许知解。直下契证本来无为无事无心境界。然后识羞惭知休歇一向冥然。诸圣尚觅他起处不得。况其余耶。所以岩头道他得底入只守闲闲地。二六时中无欲无依。可不是安乐法门。
昔灌溪往末山。山问近离甚处。溪云路口。山云何不盖却。溪无语。次日致问如何是末山境。山云不露顶。如何是山中人。云非男女等相。溪云何不变去。山云不是神不是鬼变个什么。如此岂不是脚蹋实地到壁立万仞处。所以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古人既尔今人岂少欠耶。幸有金刚王宝剑。当须遇着知音可以拈出。
示良芦头禅人
金色头陀鸡足峰论劫打坐。达磨少林面壁九年。曹溪四会县看猎。大沩深山卓庵十载。大梅一住绝人迹。无业阅大藏。古圣翘足七昼夜赞底沙。常啼经月鬻心肝。长庆坐破七个蒲团。是皆为此一段大因缘。其志可尚。终古作后昆标准。便使致身在长连床上。亦不过冥心体究。但令心念澄静。纷纷扰扰处正好作工夫。当作工夫时透顶透底无丝毫遗漏。全体现成更不自他处起。惟此一大机阿辘辘地。转更说甚世谛佛法一样平持。日久岁深自然脚跟下实确确地。只是个良上座直下契证。如水入水如金博金。平等一如湛然真纯。是解作活计。但一念不生放教玲珑。才有是非彼我得失勿随他去。乃是终日竟夜亲参自家真善知识。何忧此事不办。切须自看。
示许奉议 (庭圭)
此个事在利根上智之人一闻千悟不为难。要须脚跟牢实谛当彻信把得定作得主。於一切违顺境界差别因缘打成一片。如太虚空无纤毫障隔。湛湛虚明无有转变。虽百劫千生始终如一方得平稳。多见聪俊明敏根浮脚浅。便向言句上认得转变。即以世间无可过尚。遂增长见刺逞能逞解趂语言快利。将为佛法只如此。及至境界缘生透脱不行。因成进退良可痛惜也。故古人直是千魔万难悉皆尝遍。虽七处割截亦不动念。一往操心犹如铁石。以至透脱生死浑不费力。岂不是大丈夫超情慷慨所存也。
在家菩萨修出家行如火中出莲。盖名位权实意气卒难调伏。况火宅烦扰煎熬百端千绪。除非自己直下本真妙圆到大寂定休歇之场。尤能放下廓尔平常彻证无心。观一切法如梦如幻空豁豁地。随时应节消遣将去。即与维摩诘傅大士裴相国杨内翰诸在家胜士同其正因。随自己力量转化未悟。同入无为无事法性海中。则出来南阎浮提打一遭不为折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