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果克勤禅师心要

续藏经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
 (嗣法)子文编

  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目次

卷上(始)
  示华藏明首座  寄张宣抚相公(二章)  示圆首座  示裕书记  示隆知藏  法王冲长老  示法济禅师  示杲书记  示报宁静长老  示开圣隆长老  示普贤文长老  示鼎州德山静长老  示潭州智度觉长老  示蜀中鹫峰长老  示显上人  示谏长老  示元禅客  示杲禅人  示蕴初监寺  示一书记  跋一书记法语  示宗觉禅人  示光禅人  示民禅人  示才禅人  示璨上人

卷上(终)
  示璨上人  示宁副寺  示详禅人  示慧禅人  示若虚庵主修道者  示良芦头禅人  示许奉议  示谐知浴  示印禅人  示信侍者  示祖印沙弥  示民知库  送自闻居士出京  示涌道者  示实上人  示枢禅人  示实禅老  示瑛上人  示泉上人  祖思禅人  示杰上人  示成修造  示逾上人  示净禅人  示坚道者  示尚禅人  示瑛上人  示升禅人  示民上人  示心道者  示照道人  示伦上人  示正上人  示性然居士  示慧空知客  示张直殿  示胡尚书悟性劝善文  示张宣机学士  示同龛居士傅申之  示黄声叔  示曾待制  示吕学士  寄蜀守苏仲虎

卷下(始)
  示黄太尉钤辖  送雷公达教授  巨济了然朝奉  示张仲友宣教  示德文居士  示兴祖居士  示超然居士  示魏学士  示嘉仲贤良  示方清老  示李宜父  示韩通判  示张国太  示张子固  示元宾  示曾少尹  示蒋待制  示宁禅人  示胜上人  示琛上人  示英上人  示照禅人  示鉴上人  示祖上人  示宴禅人  示从大师  示祖禅人  示诸上人  示杨州僧正净慧大师  示觉禅人  示自禅人  示有禅人

卷下(终)
  示月禅人  示本禅人  示达禅人  示印禅人  示妙觉大师  示仁书记  答怡然道人  答黄通判  示禅人  示诏副寺  示灯上人  示禅人  示鲁叟  示禅者  示禅人  示远猷奉议  示严殊二道人  示道明  示侍者法荣  示道人  示仲宣维那  示中竦知藏  示钱次道学士  示处谦首座  示悟侍者  示冯希蒙  示华严居士  示无住道人  示元长禅人  示丹霞佛智裕禅师  与耿龙学书批  示杨无咎居士  示成都雷公悦居士(二章)示张持满朝奉  示吴教授  示禅人  示韩朝议  示曾待制  示宗觉大师
  

  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始

    嗣法 子文 编

  示华藏明首座 (住江宁府天宁)

  祖师直示。岂有如许蹊径。只贵向上人。聊闻举着剔起便行。明眼觑来早是钝置。古者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者。吾不与也。个个须是举一明三。目机铢两。转辘辘地。踈通俊快。始称提持。岂不见良遂见麻谷。第一番见。谷便入方丈闭却门。渠疑着。及至第二次。谷骤步去菜园里。渠便瞥地。乃谓谷曰。和尚莫谩良遂。若不来见和尚。洎被十二本经论赚过一生。看渠恁地不妨省力。既归谓徒曰。诸人知处良遂总知。良遂知处诸人不知。信知渠知处有不通风。诸人卒未荐得。可谓真师子儿。要作他家种草。直须更出他一头地始得。
  达磨游梁入魏。落草寻人。向少林冷坐九年。深雪之中觅得一个。及至最后问得个什么。却只礼三拜依位而立。遂有得髓之言。至令守株待兔之流。竞以无言礼拜依位为得髓深致。殊不知剑去久矣尔方刻舟。岂曾梦见祖师。若是本色真正道流。要须超情离见别有生涯。终不向死水里作活计。方承绍得他家基业。到个里直须知有从上来事。所谓善学柳下惠。终不师其迹。是故古人道。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诚哉。
  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将知所说皆为方便。只为破执破疑破解路我见。并无许多恶觉恶见。佛亦不必出现。而况说种种法耶。
  古人得旨之后。向深山茆茨石室折脚铛子煮饭吃。十年二十年。大忘人世。永谢尘寰。今时不敢望如此。但只韬名晦迹守本分作个骨律锥老衲。以自所契所证。随己力量受用。消遣旧业融通宿习。或有余力推以及人。结般若缘炼磨自己。脚跟纯熟譬如闲荒草里拨剔一个半个同知有。共脱生死转益未来。以报佛祖深恩。抑不得已霜露果熟推将出世。应缘顺适开拓人天。终不操心於有求。何况依倚贵势作流俗阿师举止。欺凡罔圣苟利图名作无间业。纵无机缘只恁度世亦无业果。真出尘罗汉也。
  僧问天皇如何是戒定慧。皇云我这里无恁闲家具。又问德山如何是佛。山云佛是西天老比丘。又问石头如何是道。答云木头。如何是禅。云碌砖。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谭。答云糊饼。又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云庭前栢树子。又问清平如何是有漏。答云笊篱。又问无漏。答云木杓。问三角如何是三宝。答云禾粟豆。是皆前世本分宗师脚蹋实地本分垂慈之语。若随他语即成辜负。若不随他语又且如何领略。除非具金刚正眼即知落处耳。
  此门瞥脱契证。却是素来未曾经人。坏持拍盲百不知。一旦以利根种性孟八郎。便透直下承当。要用便用要行即行。无如许般心行纯熟。顿放着所在便得休歇。安乐终日饱齁齁地。不妨真正。最难整理是半前落后。认得瞻视光影听闻不随声守寂湛之性。便为至宝怀在胸中。终日昭昭灵灵杂知杂解。自担负我亦有见处。曾得宗师印证。惟只增长我见。便雌黄古今印证佛祖。轻毁一切。问着即作伎俩黏作一堆。殊不知末上便错认定盘星子也。及至与渠作方便解黏去缚。便谓移换人捩转人。作恁么心行。似此有甚救处。除是蓦地自解知非。却将来须放得下。为善知识遇着。此等须是大手脚与烹炼。救得一个半个得彻。不妨翻邪成正。却是个没量大人。何故。只为病多谙药性。
  得底人。心机泯绝。照体已忘。浑无领览。只守闲闲地。而诸天捧花无路。魔外潜觑不见。深深海底行。漏尽意解。所作平常。似三家村里无以异。直下放怀。养到恁么处。亦未肯住在。才有纤毫便觉如泰山似碍塞人。便即摆拨。虽淳是理地。亦无可取。若取着。即是见刺。所以道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岂肯自衒我是得底人。原他深不欲人知。唤作绝学无为。与古为俦。真道人也。
  德山一日斋晚。老子持钵自方丈下来。雪峰云。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什么处去。山低头遂回。岩头闻云。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在。德山谓汝不肯老僧那。岩头遂密启其意。山次日升座。与寻常迥殊。岩头拊掌谓大众云。且喜老汉会末后句。虽然如是。只得三年。此个公案。丛林解会极多。然少有的确透得者。有以谓真有此句。有以谓父子唱和实无此句。有以谓此句须密传授。不免只是话会增长机路。去本分甚远。所以道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此等人翻成毒药。
  他参活句不参死句。活句下荐得。永劫不忘。死句下荐得。自救不了。若要与祖佛为师。须明取活句。韶阳出一句如利刀剪却。临际亦云。吹毛用了急还磨。此岂阴界中事。亦非世智辩聪所及。直是深彻渊源打落从前依他作解明昧逆顺。以金刚正印印定。麾金刚王宝剑。用本分手段。所以道杀人须是杀人刀。活人须是活人剑。既杀得人。须活得人。既活得人。须杀得人。若只孤单则偏堕也。垂手之际却看方便。勿使伤锋犯手。着着有出身之路。八面玲珑。照破他方。与下刃亦须紧密始得。稍宽缓即落七落八也。只自己等闲尚不留毫发许。设有亦斩作三段。何况此宗门从上牙爪。遇其中人才拈出。若投机则共用。不投机则刬却。以是为要。无不了底事。切在力行之。
  华藏明首座自锦官夹山锺阜从余游十余年。其情理胜解悉已拈去。入此门来照用机智解路靡不打摒。惟向上一着室中百煅千炼比出。佐民老以谓违去。朝夕欲得笔语。因条列数章以付之。

  寄张宣抚相公

  畴昔受知於此道极深且久。岂假言句可通。然格外超宗在大达大观。所操持虽千变万化不出掌握中。世法佛法曾无以异。唯日用照了镜心像迹初不遗鉴乃大定也。是故维摩取饭香积借座灯王。抟妙喜世界如陶家轮。纳须弥於芥子中。吸劫火於腹内由反覆掌。盖中既虚而灵寂而照。此外事物出没转旋不假他力。所谓证不可思议。咸即方寸片田地。尔矧建功立业蕴德操诚左右逢原。秉金刚宝剑。拈杀活杖子指挥之际。皆此妙也。望期之言表意外。虽千万里犹目击耳。
  又。
  自古圣贤以过量杰出如植大根器独证此大因缘。以悲愿力发挥。直指万有同体至渊至奥一段事。不立阶梯顿超独得从空劫已前。湛然不动印定群灵根脚。亘古今绝思虑。出圣凡越知见。初不动摇。净裸裸活鱍鱍。见在一切有情无情莫不圜具。是故释迦初生即指天地大哮吼当头拈出。次以明星。末后拈花。只贵具此正眼底领略。自尔四七二三密传。不知有者以谓有多少妙用神机。只言随波逐流初不究其根本。若鞠其至趣不消一札。昔李驸马见石门。门谓曰此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李即便领。以颂自陈。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拌。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盖上智利根天机已具。唯务确实透彻。当受用时。握大机发大用。先机而动绝物而转。岩头云。却物为上。逐物为下。若论战也。个个力在转处。若能於物上转得疾。则一切立在下风并归自掌握。擒纵卷舒悉可点化。居常自处泰然安静。不挂纤末於方寸。动而应机自秉璇玑。回转变通得大自在。万汇万缘皆迎刃而解。莫不如破竹势从风而靡。所以立处既真用时有力。况总领英雄驱貔虎之士。攘巨寇抚万姓安社稷佐中兴之业。皆只仗此一着子拨转上头关键。万世不拔之功。与古佛同见同闻同知同用。四祖云非心不问佛。德山云佛只是个无事人。永嘉云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无位真人常从面门出入。皆此蕴也。
  今枢密大丞相已领之於言外。透出於声前。而山野剩语忉忉纳败缺。猥蒙钧慈见照以此。遂忘老农老圃老马之智而献芹焉。

  示圆首座

  得道之士立处既孤危峭绝。不与一法作对。行时不动纤尘。岂止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盖中已虚寂。外绝照功。翛然自得。彻证无心。虽万机顿赴。岂能挠其神干其虑哉。平时只守闲闲地如痴似兀。及至临事物初不作伎俩。准拟剸割风旋电转靡不当机。岂非素有所守也。是故古德道。如人学射久久方中。悟则剎那。履践功夫须资长远。如鹁鸠儿出生下来赤骨[骨*历]地。养来喂去日久时深。羽毛既就便解高飞远举。所以悟明透彻政要调伏。只如诸尘境界常流於中窒碍。到得底人分上无不虚通。全是自家大解脱门。终日作为未尝作为。了无欣厌亦无倦怠。度尽一切而无能所。况生厌堕耶。苟性质偏枯。尤当增益所不能。放教圆通以讴和摄化开权俯仰应接。俾高低远迩略无差悞。行常不轻行。学忍辱仙人。遵先佛轨仪。成就三十七品助道法。坚固四摄行。到大用现前喧寂一致。如下水船不劳篙棹。混融含摄圆证普贤行愿。乃世出世间大善知识也。古德云。三家村里须自个丛林。盖无丛林处虽有志之士亦喜自便。到恁么尤宜执守。唯在强勉以不倦。终之至於喧静亦复尔。喧处周旋应变於中虚寂。静处能不被静缚。则随所至处皆我活业。唯中虚外顺有根本者能然。
  大凡为善知识。当慈悲柔和善顺接物。以平等无诤自处。彼以恶来及以恶声名色加我。非理相干讪谤毁辱。但退步自照於己无歉。一切勿与较量。亦不动念嗔恨。只与直下坐断。如初不闻不见。久久魔孽自消。尔若与之较。则恶声相反岂有了期。又不表显自己力量。与常流何以异。切力行之。自然无思不服。
  椎拂之下开发人天俾透脱生死。岂小因缘。应恬和词色当机接引勘对。辨其由来。验其存坐。攻其所偏坠。夺其所执着。直截指示令见佛性。到大休大歇安乐之场。所谓抽钉拔楔解黏去缚。切不可将实法系缀人。令如是住如是执。勿受别人移倒。此毒药也。令渠吃着一生担板。赚悞岂有利益耶。
  佛祖出兴特唱此段大因缘。谓之单传心印不立文子。语句接最上机。只贵一闻千悟。直下承当了修行。不求名闻利养。唯务透脱生死。今既作其儿孙。须存它种草。看他古来大有道之士。动是降龙伏虎神明授戒。攻苦食淡大忘人世永谢尘寰。三二十年折脚铛儿煮饭吃。遁迹埋名往往坐脱立亡。於中一个半个诸圣推出建立宗风。无不秉高行务报佛恩流通大法。始出一言半句。出於抑不得已。明知是接引入理之门敲门瓦子。其体裁力用不妨为后昆模范。当宜师法之。转相勉励追复古风。切忌希名苟利。兹深祝也。
  马祖昔归乡。以簸箕之讥畏难行道。因再出峡缘会江西。大隋昔归乡。先於龙怀路口三载茶汤结众缘。遂隐於木庵。道行於蜀。香林昔归乡。潜神隐照於水晶宫。成四十年一片事。拨正智门。老祚寻出雪窦大云门正宗。或留再出皆以缘断。今既万里西归。但存行脚本志。亦不必拘去留也。
  慈明昔辞。汾阳祝云。修造自有人。且与佛法为主。自尔五据大剎不动一椽。唯提振临际正宗。遂得杨岐黄龙翠岩三大士而子孙徧寰海。果不辜所付授。盖古人择可以荷担之士。不轻如此。信严饰壮丽梵苑未足以奇佛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