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

  孝男储谷。荐考怀远将军葵旭储公妣太淑人盛氏。请对灵小参。师云。若论佛法。祇要识得自己根源。若识得自己根源。则生死海。即是涅盘门。更无毛头许法。为障为碍。以是一法非二法故。何者是自己根源。赵州云。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时有僧便问。如何是此性。州云。四大五阴。僧云。这个是坏底。如何是此性。州云。四大五阴。这僧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珠。赵州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还知赵州不负人处么。更听颂出。四大五阴。来去去来。如空忽云。如旱忽雷。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寂然湛然。不离当处。举拂子云。会么。切不得辜负山僧。
  弟子黄太用荐亲。请对灵小参。师云。三界升沉无别法。祇因业力强安排。业由心起原无性。病眼空花见有差。若能悟入无性理。一口吸尽西江水。本来面目自昭然。更于何处觅生死。祇如无性理。作么生悟。黑如日。明如漆。大地有波涛。四海无一滴。咄。且向这里。直下超脱去。
  小参。师云。今日温陵弟子朱太云。於佛诞日。特上鼓山。普请众僧念佛。资荐考妣宗亲。往生净土。仍请山僧。说法开导。须知尽十方世界。是个极乐国土。何处有五浊恶世。尽十方世界。是当人自己。何处有阿弥陀佛。若端的向这里见得彻去。则太云父母宗亲。久已向莲花国里。成等正觉了也。又何有念佛往生之可言。如或不然。且靠着一句阿弥陀佛。作个往生底路引。岂不见十六观经云。若人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临命终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既往生已。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然后方知道极乐原非别处。弥陀岂是别人。到这里。即道个念佛一声。漱口三日。有什么过。会么。莲花台上化生时。即是如今这一念。
  林遵鲁茂才荐考秀轩公。请对灵小参。师云。秀轩老居士八十七年前。来从那一路而来。八十七年后。去从那一路而去。若知来去处分明。则生死二字是什么。阳焰空花。如或未然。不免道破。八十七年前。来从何来。咄。八十七年后。去从何去。咄。会么。生耶死耶。俱不道。观音处处现全身。
  小参。师云。孺人陈氏函寿谢世以来。已经三载。兹属祥期。孝子曾功调惟理功硕等。特上鼓山。礼忏饭僧。用荐冥福。仍请山僧。诣灵开示。惟孺人谛听。虚空无际。孰东孰西。十界无人。谁凡谁圣。祇因一念不觉。便尔眼见空花。随业惑以升沉。仍因缘而鼓动。多生流浪。至今莫返。孺人若能向这里。豁开正眼。即路还家。方知灯即是火。米即是饭。释迦老子。是什么乾屎橛。达磨原是老臊胡。更说什么。轮回生死。菩提涅盘。如或未然。孺人且看未生前一句。是男是女细参详。一朝亲见渠侬面。铁树花开劫外香。珍重。
  为法珍禅友。对灵小参。师云。法珍禅友昔同参先师座下。履道甚勤。自负知见。下视流辈。奈天不假年。赍志而殁。众皆惜之。其徒兴昌徒孙法智业已奉遗骨入塔。兹复到山。礼忏追荐。请山僧对灵说法。用报提激之恩。当此之时。且道。与法珍还有相见处否。若道有相见。幽明逈隔。若道无相见。鼻孔原通。相见不相见则且置。祇如法珍。下世以来。已经六载。天耶人耶。诸佛净土耶。当有寄托。且道。鼻孔里这一窍。寄托何处。既无寄托。则亦无出没。无动静。无往来。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虽然如是。犹是增语。法珍当年亲见底。还有许多般也无。祇这一句子。须还法珍自道始得。良久云。大众莫道。法珍无语好。珍重。
  为林常捷善友。对灵小参。师云。生死二字。迷却几多人。亦悟却几多人。何以迷却几多人。为世人慧眼不开觑。这生死不破。被他流转。劫劫波波。岂不是迷却几多人。何以悟却几多人。若是夙有灵根底。直下觑破这生死。了不可得。得大自在。岂不是悟却几多人。是知生死二字。实圣凡之要。迷悟之关也。祇如悟的人。生死空了。毕竟向什么处去。良久云。抉出眼中翳。还他旧面皮。本来无住着。幻寄宝莲池。弥陀亲授记。众圣共提携。上品上生处。赵州东院西。常捷善友。但向这里超脱去。
  不远父林廷谦若安父陈五斗母何氏。仝荐请对灵小参。师云。不远之父。非若安之父。若安之母。非不远之母。今夜同入如来大光明藏中。互为宾主。祇得今古一时。死生一际。圣凡一体。迷悟一道。于其中间。求其异相。了不可得。不远若安父母。能向这里。以海印三昧。一一印定。随处作主。遇缘即宗。天上人间。他方此界。繁兴大用。为物作则。净裸裸赤洒洒。更不见有毛头许法为障碍也。还知么。全身已坐空王殿。不必灵山问释迦。
  本彻禅人。荐亲请小参。师云。本彻为父母平生。未闻无生法。特请山僧。开示无生法。若论无生法。父母死不曾死。以死是幻死。求其死相。了不可得。本彻生不曾生。以生是幻生。求其生相。了不可得。此不可得处。乃是当人本源自性。祇为无始劫来。被他生灭相盖覆。了不得现前。即今若能于生死不可得中。直悟无生法忍。则觌体圆明。永无遮障。还信得及么。一悟无生理。诸缘尽悄然。浮云散何处。明月正当天。
  陈辉生善友。送母道刚优婆夷入塔。请对灵小参。师云。道刚优婆夷。尔受我大乘菩萨心地戒。已入诸佛位了也。还知么。尔谢世以来。已经半载。试自谛观。毕竟有世可谢。无世可谢。须知世不有。如何有世可谢。世不无。如何无世可谢。何者三界六道。皆是自心之所变现。犹如空花。似有非实。原不可以有无计也。若能于不可计中。认得本源心地。则三界生死。即时顿空。三聚净戒。一念具足。破无明于嚝劫。超佛果于多生。皆自心之常分。非有假于他术。还知么。性戒无非亦无是。亘古亘今不变易。众生一念受佛戒。顿超直入如来地。
  梵熙上人。送师隐贤入塔请小参。师云。师资恩重等丘山。白骨持来塔此间。特请山僧弘法施。即令直下入玄关。举拂子云。隐贤上座。见么。一见更不再见。击案云。闻么。一闻更不再闻。知么。一知更不再知。何者法不见法。法不闻法。法不知法。还委悉么。三门佛殿长相对。四大金刚眼共觑。
  梵熙上人。荐师叔祖石灯请小参。师云。六十余年唯一梦。醒来天色已黎明。亲见自家田地了。鞭起泥牛火里耕。祇如自家田地。作么生见。石灯上座还知么。见不见虚空成两片。生来死去本完全。个里何曾有背面。咄。
  元夕小参。师云。昨夜除夕。监院脉师。请为大众开示。山僧开十句法门。一要具惭愧。无惭愧者。人神共恶故。二要知佛恩。辜恩负德。非佛弟子故。三要念生死苦。知厌离故。四要发出世心。不着三界故。五要深信因果。果报不失故。六要坚持戒律。成佛根本故。七要参禅念佛。明见自性。亲觐诸佛故。八要诵经学问。开廓闻见。使见地圆融故。九要建立行门。福慧相资故。十要愿力广大。有愿必成故。大众试自揣摩看。此十句中。为具不具。若都无有。则是光头百姓。非出家人也。如此之辈。不是我同流。快出三门去好。今日元夕。监院纯师。又请山僧。为大众开示。古德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不免应时及节。为大众举一则古话。昔僧问镜清。新年头还有佛法也无。清云。有。僧云。如何是新年头底佛法。清云。元正启祚。进云。谢师答话。清云。山僧今日失利。鼓山道两个驼子相逢着。世上至今无直人。又僧问。明教新年头。还有佛法也无。教云。无。僧云。年年是好年。为什么无。教云。张翁吃酒李翁醉。僧云。老老大大。龙头蛇尾。教云。山僧今日失利。鼓山道玉本无瑕。雕文丧德。今日有人问鼓山。新年头。还有佛法也无。答云。佛法不在这里。更问在什么处。向他道。昼日热如火。晚风吼似雷。若云谢师答话。鼓山与他一杯茶。若云老老大大。龙头蛇尾。鼓山也与他一杯茶。何故如此。赏罚分明。珍重。
  安执事小参。师云。丛林百务。各有攸司。惟赖大心衲子。同秉精诚。各出一只手。煮饭底煮饭。煎茶底煎茶。烧香底烧香。扫地底扫地。接引后来知识。直使渠眼里耳里。鼻里舌里。一一具足。无所乏少。一一通达。无所壅滞。固是佛祖本分家风。亦是衲僧寻常行履。祇如堂中憍陈如。教他做什么。长年打坐惟观鼻。一任人来不举头。
  陈道尊荐妣太恭人周氏。请对灵小参。师云。本省布政司督粮道陈公讳台孙率众孝眷。特上鼓山。礼忏饭僧。为故妣周氏太恭人。资荐冥福。仍命山僧。诣于灵次。开示生死之理。太恭人还知么。夫生若是实。何得有死。既有死。生无生矣。死若是实。何得有生。既有生。死无死矣。生无生死无死。金刚正体。觌露堂堂。于其中间。求其起灭。如栽兔角于马头。刮龟毛于蛇背。焉有恁么事。祇如太恭人。即今承佛光明。全体显现。历历孤明。听山僧说法底。且道。是个什么。良久云。昔日渐源侍道吾。至一檀越家吊慰。源抚棺问曰。生耶死耶。吾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源云。为什么不道。吾云。不道不道。源不领。一日闻童子诵观音经云。应以比丘身得度。即现比丘身。豁然大悟。太恭人还委悉么。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夜半石人无影像。纵横那辨往来源。应以比丘身得度。即现比丘身。龙吟雾起。虎啸风生。祇如所现底身。出没隐显。还有生死也无。乃云。不道不道。伏惟。珍重。
  陈子度文学。荐妣张恭人。请对灵小参。师云。今日孝子陈楷伏为先妣张氏恭人。谢世以来。已经七载。每怀鞠育之慈深。动风木之感念。非佛力莫报母恩。乃特上鼓山。徼灵于大悲。倾心于忏法。雪愆尤于既往。植景福于将来。恭人须知。此福匪从外得。本自心生。心无所生。福亦无作。若识得无生心体。则在在处处。恒转根本法轮。剎剎尘尘。尽阐舍那心地。虽则在天同天。非天之所能摄。在人同人。非人之所能收。所以道。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恭人还知么。无量劫来本如是。不曾移易一丝毫。缘中荐得群疑尽。始见从来立地高。
  王传悉荐慧云庵主。请对灵小参。师云。福城女弟子王传悉。童年守节。今已白首矣。久依慧云庵主。笃修净业。兹值庵主迁化。不胜悲悼。乃特捐赀。礼忏资荐。仍请山僧。对灵说法。以报法恩。慧云庵主还知么。三界众生。无有不被生死所困者。这个生死。非从外得。乃自心造。故金刚藏云。生死皆由心所造。心若灭者生死尽。祇如心。作么生灭。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如是则心且不可得。唤什么作生死。生死既空。涅盘亦寂。所以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元无。妄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盘本平等。这平等法中。无今无古。无悟无迷。无男无女。无罪无福。有佛无佛。性相恒然。慧云庵主。须向这里。直下撒手还家。然后转位投机。头头上明。物物上显。修空华佛事。建水月道场。伏镜里魔军。成梦中佛果。虽然如是。更有功位双泯一句。且待他日相逢。再为道破。
  中秋小参。师云。今夜金风扇野。满月流辉。微微疎雨湿空阶。漠漠轻云漾秋汉。正与么时。且道。是阿谁分上事。须知人人各有一片稳密田地。多年抛在荒草里。而今快便难逢。信手拈出。切忌有眼者见。只许无心者知。虽然如是。三十年后。切莫道。鼓山以常住物作人情。
  广宣上座。荐男邵子贤茂才。请对灵小参。师云。子贤茂才惺惺着。今日尊翁广宣上座。以尔亡于盗贼。不胜哀恸。乃特捐衣钵。礼忏资荐。仍请山僧。诣于灵次。说法开导。还知么。子路结缨。曾参易箦。同出圣门。因果逈别。然因果二字。虽是佛说。而孔门亦未尝拨无因果。大易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与洪范五福六极。皆因果之说也。虽然。只如司马子长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踮-占+(共-八+(人*人))]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着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逸乐终身。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此司马氏疑善恶无征。因果紊乱。殊不知。我佛言。果报有三世。一者现报。谓现生作善作恶。现世即报。二者生报。谓隔生始报。三者后报。谓隔越多生。然后方报。世人不知三报之理。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而輙谓亡因果虚罪福。殊不知。如影随形。毫厘靡忒。纵经百千劫。亦不磨灭。今子贤茂才。文行君子。慧龄妙质。一旦殁于非命。不无司马氏之惑。若知三报之说。则可以泮然氷释矣。虽然如是。更须知报由业感。业从心造。心本无生。一切如幻。若能悟入无生心体。则一切业障。报障。烦恼障。一时清净。他方此界。天上人间。随缘寄托。了无挂碍。只如悟入一句。作么生。顶门放出摩酰眼。照破三千及大千。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