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语录别集
- 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
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
五松并植。如虬如龙。根盘白石。势拔苍穹。紫鳞耀日。翠鬣吟风。坚贞自禀。造化同功。拏云攫雾。矫矫寰中。吾不测其岁月边际。聊举以寿夫老翁。
封君方克之老居士赞
豁达姿英特气。儒衣冠佛心地。乐人乐忧人忧。能爱恶无忮求。爵愈高德愈厚。禅净门久通透。年八旬貌孺子。俨如在耀千古。
谢献可老居士赞
东山锺秀。桂林挺枝。家传耕读。寿茂期颐。子既跨灶。孙愈岐嶷。身逸心闲。性静神怡。宾于上庠。季世所师。噫斯人也。吾无得而赞之。
广宣耆德赞
贵介种性。衲子行藏。毕竟来升。石鼓之堂。禅净圆修。矢志莲邦。珠莹川媚。德业流香。逈超尘累。月出高冈。瞻之仰之。清光在望。
自赞
屴崱峰头云。灵源洞口雪。一笔才画成。天机俱漏泄。或者更问像不像。却似虚空重钉橛。而今揭出示诸人。一任嗔者嗔悦者悦。
南阎浮提。北郁单越。面目俨然。何劳更说。一朝描上丹青。未免证龟作鳖。宣侍者急须瞥。莫教眼里重着屑(宣侍者侍侧)。
这个工画师。画出这个像。惑乱天下人。将他去供养。休供养。看取未举笔时。是何模样。
这汉子实无知。视名位如脱发。贱禅道如污泥。儱儱侗侗。憨憨痴痴。有人问着西来意。便拈出当年那一枝。分明半文不值。却云。是从上佛祖不传底。咦。
石鼓老头陀。突出三尺绢。是知坚密身。一切尘中现。处处尽逢渠。难得不相见。眉目何俨然。虚空无背面(普荫道人请)。
山连云起。月逐风行。欲知端的。日午三更。
未有这个。十分显露。既有这个。唤马作兔。将错就错。为君指注。佛是泥作。锅是铁铸。更问如何。青天起雾。
这汉无知。不识佛祖。自肯自信。人莫拦阻。呵教毁宗。轻今薄古。指土为金。指金为土。颠倒倒颠。孰与为伍。似恁么不唧[口*留]。只好贬向无佛世界。任他道短说长。安用揭出祖堂。入一千七百之数(灵石请)。
智光耆德赞
出生名族。脱白普陀。博山天童。深探禅河。晚来石鼓。掩彩娑婆。余光掩映。松栢烟箩。生耶死耶。月渚风柯。面目俨然。高山峨峨。
都统则行王公赞(有叙)
公承 帝命於 靖王驾前。统领万军。威震海内。驻闽凡五载。两访余於山中。送难发疑。倾倒底蕴。未尝不击节称善。留诗而去。一旦无疾溘化。朝野为之惊动。余谓。公之德泽在军民。功勋存社稷。更有历生死而不变。贯天地而不磨者在。公岂死乎。敬为之赞。以遗其冢子瑜。盖克世其家者也。赞曰。
於惟王公。人中之龙。颀然而长。肃然而恭。气禀贤良。才全文武。为国之瑞。为王之辅。荡平海宇。奠安邦域。谈笑雍容。不遗余力。一旦溘然。人疑尸解。有化无死。斯言不骇。闽海可竭。闽山或颓。惟公令闻。万古如雷。
曾维辅居士赞
这个汉子。夙禀灵骨。居堪忍而欣慕净土。业儒术而勤劳学佛。一句弥陀。事理圆融。十卷楞严。文义烂熟。时至撒手便行。莲香几日馥郁。生西之验既明。始信斯人如玉。谁谓尘劳海深。究竟不能埋没。
铭
福州开元寺大钟铭
大口师时说法。扣无亏闻普洽。昧者觉暴者仁。亿万载日日新。
福清灵石寺钟铭
维兹灵石。乃古禅丛。中兴启运。首范洪钟。一模脱就。万德具成。圆常静应。耳处全声。无明巨夜。群生长寝。罗云一击。即时唤醒。九峰迭秀。列祖重来。雷音永震。火里莲开。
丫山晦杲禅师塔铭
新丰之道。寿昌崛起。博山得之。波澜浩尔。谨把牢关。鸡声莫诡。唯师杰出。实称得旨。铁树花香。三更日炜。有言必行。慎终如始。取舍两忘。孰生孰死。塔立丫山。去天尺咫。历亿万年。清风未已。
龙舒华严山太初坤法师塔铭
法海汪洋。杳无边际。孰乘智舟。纵横游戏。爰有大士。乘愿再来。性相关键。一击而开。名儒倾心。执经请益。洪震雷音。敛衽辟易。华藏法界。处处全彰。龙舒黄龙。不离觉场。白塔矗云。青山郁秀。维师灵光。千古如昼。
方竹杖铭
履险如平。登高若下。此君之心。空空不借。
佛事
扫廪山蕴空老祖塔
林间睡虎威狞甚。路滑云深少见逢。昔日寿昌遭毒口。直令徧界起腥风。且道以何为验。举香云。聻。便烧。
扫寿昌无明师翁塔
三十年前大好山。三十年后山不好。赚却儿孙无住处。只今唯把祖塔扫。扫塔一句作么生。遂烧香。
扫云栖师太塔
恭惟。云栖师太莲池老和尚。乐邦化主。堪忍导师。推开火宅一门。直指归元径路。杀人刀活人剑。一句弥陀。布慈云洒甘露。三聚净戒。名喧宇宙。道播古今。道霈忝千花之一叶。分接有缘。传六字之微言。代扬净化。闽山万迭。孰非法界真身。闽海汪洋。尽是五云法雨。致瓣香于千里。表寸衷于无穷。唯冀倒驾慈航。截爱河之逸浪。高标赤帜。伏末法之狂邪。重剔心灯。光兹正法。
扫瓶匋真寂师太塔
恭惟。真寂师太掌石老和尚。握白马符。行云栖令。当阳把断。魔佛罔测其灵踪。密地放开。蚊虻皆饮其法海。道霈甫离火宅。首拜猊床。指往荷山。遂参筹室。仰怀法泽。即粉骨以难酬。遵禀遗言。唯传法而可报。遥呈千里之供。聊展无尽之心。白塔峨峨。望真容而如在。青山迭迭。沐法化以长新。唯冀不起灭定。倒驾慈航。拯末法之沦湑。续常住之慧命。
安奉本山历代祖师入列祖堂拈香
白云深处。一伙喽罗。搅浑世界。陆地生波。今日落在山僧手里。不免一齐生按过。烧香云。万古闲名除不尽。日日香烟夜夜灯。
丁未七月十九日 老和尚九十诞辰拈香
赵州使得十二时。看来犹被时辰使。我师一证无时法。万劫剎那无彼此。降生成道入涅盘。至今未出剎那际。函天盖地无欠余。斡地旋天何动止。石女生儿年九十。人间岁月从头数。一片檀云笼法界。尘尘剎剎香风起。
谢飞卿居士荐悟非上人对灵
悟得昔日非。方知今日是。坐断是非关。即到如来地。悟非上人。是非关已坐断了也。如来地在什么处。究竟未曾离本位。个中谁悟复谁迷。
至云聚山为祖脉山主上供拈香
道交三十载。一别十余年。今日复重来。死生无间然。恭惟。云聚开山祖脉接公山主。正因出家。实地着脚。言行无阙。而寡悔寡尤。禅净圆修。而无住无着。青山梵剎。愿力化成。宝国金莲。净心梦得。因圆果满。水到渠成。坐断今时。高登上品。只如道霈今日特来。烧此一瓣旃檀。且道。还有相见处也无。乃烧香云。极乐娑婆毫不隔。香云影里现全身。生耶死耶俱不道。那论昔人非昔人。
丙午十月七日 先和尚十周忌辰拈香
吾师一念超三际。痴子孤怀记十年。把住虚空寻鸟迹。掀翻大地觅龙渊。新丰调古闻沙界。石鼓声希震大千。欲报深恩祇这是。清香一缕自绵绵。
竺庵和尚迁化上供拈香
恭惟。示寂长庆南岳竺庵和尚。天界之子。寿昌之孙。建祖庭于灰烬之余。荷道法于凋零之际。泻悬河口。掣闪电机。大用繁兴。玄关洞辟。兹者抽身闹处。何妨就路还家。撒手那边。一任空花落蒂。正与么时。且道与竺公。如何相见。乃弹指云。夜半木童敲月户。暗中惊破玉人眠。遂烧香。
为汝器禅人火
数载参寻。为了生死。四山相逼。如何回互。髑髅里面眼睛开。大地山河无寸土。
为明一静主火
一自鼓山安鼻孔。点胸自许气如虹。更饶一副骂人口。末后方知实践功。踢翻生死岸。打破太虚空。凡圣位中觅不得。无底船撑烈焰中。掷火炬。喝一喝云。切忌躲跟。
为慧云庵主举火
瑟瑟西风透远林。道人灭迹正难寻。通霄路上重相遇。一句何曾有古今。恭惟。圆寂尼慧云觉师。童真出家。白首抱道。一生广大愿。建立无量因缘。一点慈悲心。教化几多男女。而今娑婆缘谢。何妨闹里抽身。净土花开。一任定中见佛。正与么时。更有末后相送一句。如何道。惟凭一炬性空火。炼净人间五漏身。坐断十方全体现。弥陀原不是他人。遂掷火炬。
为一相耆德举火
恭惟。圆寂一相镜公耆宿。弱冠披缁。即入博山之室。终身肥遁。久栖建水之滨。精进修心。坐立宛如铁橛。慈悲接物。哆啝一似婴儿。四众依归。诸山仰慕。某早承提激。晚觐光仪。方思久坐於白云。讵意遽反乎清泰。乃因圆果满之日。正花开见佛之时。聊备茶毗。用焚浮幻。一相老师知么。东方入定西方起。九品花开第一枝。胜热门前重煅炼。火光映入宝莲池。
为罗信潮善友举火
火性无我。寄於诸缘。四大五蕴。亦复皆然。恭惟。罗信潮善友。孝悌修身。慈和接物。处世无着世之念。居家有出家之心。取莲国於金方。创兰若於石鼓。而今报缘告谢。撒手归来。回首风尘。一场梦事。须知生也是梦。死也是梦。直饶道个不生不死亦是梦。祇如破梦而出一句。作么生道。以火炬打圆相云。不见一法即如来。始得名为观自在。遂掷火炬。
为石衣上座举火
扫父塔来。全身归父。大光明中。文彩毕露。
为希夷张居士举火
听之不闻名曰希。视之不见名曰夷。亲证不闻不见处。验取灰飞烟灭时。遂撺炬。
为本素上座举火
洁白地上。切忌染污。猛火堆中。还他本素。
为智楞上座举火
觑破阎浮梦。来参石鼓禅。三年如一日。行业若青莲。托钵归来也。坐脱未生前。大冶炉中重煅炼。现前大用又昭然。
为良恭上人举火
自心造业自心现。自心忏悔自心见。般若光中心业空。这里急荐本来面。
为烁欣上人举火
身为苦本能招病。病到无身病始安。只这无身重煅过。煅过后如何。倚天长剑逼人寒。便掷入火炬。
为净辉侍者举火
这个皮袋。抛却多少。今又一个。犹然不了。若要了。识取未生前一窍。掷火炬云。火后一茎草。
为青林老宿举火
一生林下自磨砻。缜密修持独有翁。截断众流无一滴。挽回末法有全功。恭惟。石林堂上青翁尊宿。禅林玉树。僧海宝珠。早历诸方。得师子踞地之法。终隐林薮。用羚羊挂角之机。佛念一心。事理圆备。莲分九品。愚智兼收。禽鱼皆乐其生。缁素咸颂其德。因圆果满。水到渠成。撒手便行。举步即到。正与么时。重参胜热一句。作么生道。四山火发无遗影。上品花开正是时。便撺入火炬。
为圆证上人举火
出家虽晚。行业维勤。栖心净土。不染埃尘。晓钟梦觉。俄尔归真。胜热门中重煅炼。西方宝树正逢春。便掷火炬。
为三学耆德举火
一病淹淹经八月。安闲有法孰能知。熙然坐卧禅床上。已验修行得力时。祇如今日。风火既散。药病俱忘一着子。落在甚么处。以火炬打圆相云。火光三昧无遗影。又见莲花出污泥。便撺入火炬。
为尚实上座火
脱白此山三十年。精修梵行若青莲。我今助尔一把火。还却髑髅未兆前。
为莲生上人举火
持斋十六年。建亭三五所。推恩抚二侄。竭力事老母。末后乞披缁。预参三宝数。一心一句佛。志愿度生死。临终心不乱。屹然坐而亡。人天留不住。果熟在莲邦。万缘俱摆脱。唯剩这皮囊。资尔般若火。徧体发真光。遂掷入火炬。
为无一阇黎举火
恭惟。无一纯公阇黎。居家学道。即俗明真。披缁虽晚。行业维勤。礼诵无间于朝昏。宗教深明于性地。据本有论。实践无亏。法门典型。后学矜式。兹屇古稀之寿。乃终今世之缘。定入首楞严。愿归极乐国。可谓头尾俱正。因果全真。正与么时。末后相资一句。如何道。以火炬打圆相云。空合空兮无缝罅。火烧火也自清凉。剎剎尘尘皆净土。何妨作戏又逢场。
执骨入塔
不坏之身。重加煅炼。石鼓归来。西方出现(东峦上座)。
皮肤脱尽惟真实。收入归藏白塔中。坐断上头无贵位。桃花依旧笑春风(众僧灵骨)。
一塔双亲。千秋如在。世出世间。了无挂碍(定祥父母)。
心净土净。因真果真。云中白塔。法界全身(太育母道刚)。
太静出家。父母入塔。真俗双彰。火莲秀发(太静父母)。
亲生子身。子掩亲骨。生死本空。天然妙叶(众父母)。
白骨堆头。生死不到。无缝塔中。声光浩浩(邓禹生父)。
炼成一具黄金骨。等闲敲着似铜鸣。无缝塔中光闪闪。古今坐断不知名(一相耆宿)。
八十二年。知白知玄。死生梦破。逈出二边。个中一座团圞塔。占断三千及大千(玄文上座父母)。
精修七十年。纯金经百炼。只在此山中。佛眼觑不见(青林尊宿)。
戒定慧学。三者本有。果满因圆。收归这里(三学耆宿)。
尚实不尚虚。无欠亦无余。阎浮归白塔。极乐现芙蕖(尚实耆宿)。
鼓山为霖和尚餐香录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