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


  警世(二首)

  三界分明一戏场。登场各各逞刚强。更阑锣鼓忽收拾。徒使傍人说短长。
  生在阎浮不学道。终日忙忙向外讨。纵饶讨得竟何为。可惜弃金而担草。

  和林介庵居士(二首)

  闲寻老衲跏趺坐。论议风生听者谁。唯有山头松与石。时时点首解思惟。
  众类受形皆有命。万钱下箸孰能思。禽鱼纵放归天海。仁者怡然各赋诗。

  王有官善友六十初度讽法华经书此为祝

  夙禀金刚骨。能知不坏身。抹尘为寿量。荷业本天真。门外三车旧。衣中一宝新。清光常照耀。瑞气自弥纶。

  钓丝竹(二首)

  谁向青山把钓竿。求鱼缘木太无端。何如一撒漫天网。水陆空行透出难。
  钩头无饵引鼋鼉。也把丝纶地面拖。不着味底来上钓。华亭老子笑呵呵。

  喜南岳毒翻侄孙禅师入山次韵

  亲自石头路上来。迢迢千里到岩隈。十年阔别情如海。一晤论心语若雷。荷法知君能秘重。匡时愧我拙炉锤。好山深处多灵木支本参天赖厚培。

  赠西乾上人回西域

  雪岭流沙俱踏徧。迢迢十万到中华。不求大法度生死。玩水观山也大差。
  东土西天共一洲。多君瓶锡自遨游。而今更欲还西去。莫昧来时那路头。

  示梵珠维那(二首)

  大道本来无向背。拟求大道即迷涂。不求又落无明界。猛省还他大丈夫。
  世风薄恶不堪亲。立志应须效古人。子细用心休自错。莫教眼里着金尘。

  赠曾常仲居士(二首)

  三年不吃众生肉。念念存诚报母恩。好忆多生多父母。一心齐度入慈门。
  三界炎炎真火宅。是谁猛省觅清凉。弥陀处处常垂手。一念知归即乐邦。

  赠彭尔仁居士(二首)

  亲自普陀岩上来。弟兄乘愿入胞胎。果然不昧来时路。并蒂芙蕖火里开。
  日用千差皆是妄。不知何处更求真。个中端的如明悟。铁树花开别是春。

  登屴崱峰(有序)

  余不登绝顶十载矣。康熙丁未秋。适青原无可禅师携方田伯诸公入山。遂约同游。是日积雨初霁。天气清朗。万峰罗列。骋奇逞秀。东望大海。茫茫一白。烹茶坐石。笑语冷然。既而微风从东北来。可公不禁寒栗。别余先归。而余复约诸子。尽凤池之兴。及归则日衔山矣。可公诗先成示余。漫和二律。以志一时之兴云。
  屴崱崛然起。迢迢一径通。万峰争列下。二水竞朝东。日月看驰逐。乾坤若转蓬。十年何不到。身在此山中。
  住山不见山。久负此跻攀。师至能招我。天开亦破颜。草香茶共煮。字古石非顽。一览海山尽。乘风拂袖还。

  题青原瀑布(有序)

  无可禅师住青原之明年。于东涧之源。得三迭瀑布。发千载之秘。甚为奇绝。偈以赠之。
  万斛泉源一迸开。三拖白练下云台。多年藏在无人处。却被无人引出来。

  示张在辉居士净业

  此去西方十万亿。只在当人一念中。心净自然佛土净。弥陀何处不相逢。
  一到西方花便开。亲承受记脱凡胎。翻身徧入尘沙界。广接群生归去来。

  赞
  释迦如来持钵赞

  本是西天老比丘。着衣持钵逞风流。长街曲巷区区去。总为群生强出头。

  大悲菩萨赞

  法界是真身。万象为手眼。虚空尚可量。手眼莫能数。为下劣众生。聊示一千尔。即用一手眼。捄大地众生。犹故用不尽。何况千手眼。大士无缘慈。与众生平等。众生心不尽。慈悲亦无尽。才一念称名。全体即现前。我以现前心。赞现前大士。譬如空合空。一相无有二。

  紫芝观音大士赞(有引)

  客有惠余。紫芝一朵。俨然观音大士欹身坐普陀岩上。手执净瓶。相好备具。因感菩萨无碍大悲。随物赋形。不可思议。敬熏沐拜赞。
  我观此芝。生于大地。大士形仪。从何而至。是知菩萨。无碍大悲。处处应现。如月临池。一瞻一礼。当发是愿。随类化佛。不着不恋。

  水月观音赞

  水中月是天边月。幻化身为法性身。念念返闻闻自性。观音元不是他人。

  准提菩萨赞

  我观菩萨本无身。徧现其身福群有。三目圆照不纵横。一十八臂执乃异。或慈或威广摄受。七俱胝佛之所师。以是世间称佛母。包纳养育无遗者。所说神咒五部主。救护众生益广大。御难祈福感即应。如镜现象不前后。无作妙德不思议。我作赞辞蠡测海。但愿睹相发信心。摄入宏深愿海中。圆满菩提无所得。亦如菩萨福群有。

  善咤瞿婆二天赞

  色界欲界诸天子。善咤瞿婆为上首。随佛入於普陀山。与众菩萨同法会。亲见大悲观自在。密放神通大光明。无边佛土皆震动。是知欲说微妙法。果闻广大陀罗尼。一切众会皆果证。此人此法实难思。故重请问於形貌。大士示以大悲心。平等无为无染着。亦无杂乱与恼害。於诸一切皆谦敬。无上菩提心最胜。普徧法界导群迷。繁兴种种利益事。其心本性自空寂。大梵闻此即释然。至今受持不忘失。微密深证不可测。乃复示现天形像。一切如来法会中。与诸天众皆同入。覆护持咒诸行人。令所求者皆果遂。无边功德妙难思。与观世音无差别。我作赞辞说少分。如空一隙海一滴。

  天童密云老和尚赞

  铜棺山顶。焕然显现。白棒纵横。逈无背面。我昔入室。即信不疑。只今思着。何啻蒿枝。太白千寻。直插青汉。瞻之仰之。巍巍震旦。

  鼓山老人赞

  寿昌一滴血。曹溪万丈波。独立阎浮界。音韵自婆和。一发存千圣。孤心寄薜萝。谁人知此意。西来老达磨。

  天华石雨和尚赞

  钓鱼放生。杀活已具。一枝断拂。当面分付。三十余年。天华飘雨。散木根株发异苗。婆娑一似阎浮树。

  灵隐具德和尚赞(有引)

  灵隐之名。久闹耳中。今日於丹青之上。蓦地相逢。见其道貌。天形俨然。临天人之上。其善用瞎驴手段。灭临济正宗。大三峰之门於天下后世者。非师而谁。衲子之多。报缘之盛。乃师之余事矣。东鲁自明禅人请赞。敬题数语。
  心法无形。德具无量。要用便用。何碍何障。起临济宗。灭正法藏。个是阿谁。灵隐和尚。

  雪樵道兄赞

  禅会早参承。丛林久历职。天性本疏通。毋固亦毋必。故使闻者喜见者怿。亲近之者蒙益。最后受先师毗尼。俨然一众矜式。但厥蕴未展。而遽趋涅盘。於吾师乎何憾。深为法门之惜。

  东峦[火*晋]公上座赞

  峦师化去三年。及启龛茶毗。肉身俨然不坏。
  石鼓山中选佛人。妻孥弃去等微尘。生前行业无人识。死后能留不坏身。

  一脉监院行乐赞

  屴崱峰前。跏趺而坐。行袭杨岐。衣披达磨。默然时自说无生。赖有顽石同唱和。微微一笑妙机先。山河大地俱包裹。

  均颂道兄像赞

  托质建水。毓秀芝山。接物和乐。宅心虚闲。勇于净业。勤于福田。处五浊界。如出水莲。若师者。可谓僧中之翘楚。世外之瑚琏者也。

  一相镜公耆宿赞

  早入博山室。亲参洞上禅。年高心益壮。世变志尤坚。戒月悬空净。慈云荫物圆。晚来归石鼓。声光烛大千。

  慧云庵主赞

  这个老尼。夙禀福智。七龄出家。便尔拔萃。戒德既圆。慧锋亦利。事无不达。理无不至。为众导师。净业是志。广化有缘。同归觉地。年逾六旬。别众弃世。缁素钦风。吁嗟涕泗。遗像俨然。永锡尔类。昼香夜灯。庶几无媿。

  林文若居士赞

  善根昔植金刚地。福果今圆祇树林。莫谓冠裳慕仙迹。应知心是佛陀心。

  郑钧衡道友行乐赞

  褰裳历徧万峰巅。采药归来气蔼然。长在尘中尘不染。此身便是地行仙。

  池心宇道友赞

  这个老子。须发皤然。直心直行。念念福缘。买田膳僧。烧瓦盖殿。修忏三年。太平立见。如此数者。人所难行。公凭愿力。谈笑而成。我知此公。是福德聚。广接有缘。同趣觉路。

  我闻上座赞

  莲花为心。金刚为骨。居尘不染。临难不辱。体无我之我。花开古木。用无闻之闻。声传空谷。天形道貌孰能知。等闲一笔俱描出。

  华林心一耆德赞

  我晤一公。余三十载。岁月云迈。此志不改。华林深处。谨闭禅房。翻经念佛。德业流香。年临古稀。心如赤子。哆哆和和。接物最普。居尘不染。净土是期。亭亭物外。僧中白眉。

  李今止优婆夷赞(有序)

  善男子管世民世贵。以尊慈李氏优婆夷。法名今止。持斋念佛。二十有余载。兹屇古稀。初度特入山饭僧请法。以申南山之祝。且持其道影来请赞。余惟。二子孝母之心。即母氏念佛之心。佛忆母氏之心。即母爱二子之心。所以子孝母而母必得其寿。母念佛而必定见佛。盖二者发自至性。非人伪所能杂于其间者也。观其道貌天形。趺坐圆蒲之上。摩尼在手。经卷在案。童女执杖。侍立于右。意况萧然。虽则身居堪忍。而神已游於极乐国中矣。敬为之赞。
  影端形直。迹茂本隆。返观形本。岂堕声容。一笔丹青。等闲描出。面目俨然。三更红日。六字佛号。廿载自持。上品宝莲。是其所期。

  池心宇道友传余陋质自执拄杖侍立於傍敬赞数语

  盘陀石上。一笑微微。惟此侍者。默契当机。父少子老。举世不信。尔我自知。定於天性。菩提种子。深植觉场。生生世世。同作津梁。

  觉林警公赞

  人趋学问。吾不取也。而独取师之不学问。人竞说禅。吾不与也。而独与师之不说禅。盖不说真说。不学真学故。使远者怀。而近者悦。直令博山鼓山戒法。洋溢乎中国。彼世之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视其中枵然无有者。奚啻天渊之隔耶。噫末法风微頺波日下。故吾于师。不得不怀景仰之私云。

  广福德水禅人赞

  枪刀林里出得身。急浪波中拾得命。回头直入法王家。一片实心修实行。志若金刚恒不改。懒把虚空涂五彩。唯凭一句阿弥陀。度尽无边生死海。

  杨君荣道友赞

  幼同里巷。聚沙嬉戏。中岁相逢。宛如隔世。缁素虽殊道本一致。深入法门。信心不二。图像於兹。岂徒写意。我作赞辞。俟龙华记。

  空生禅友赞

  幼入空门。以至於老。守志不移。瞿昙之道。充然德宇。廓尔虚襟。望之意消。悟物也深。近登石鼓。亲禀妙戒。行愿弥弘。法门鼎鼐。

  惠如禅友赞

  出生名族。脱白南山。童年至老。一志不还。宅心似朴立业惟勤。慈和接物。盎然如春。一句弥陀。六根都摄。极乐娑婆。同归点雪。

  云聚开山祖脉公赞

  脱白云岩。开山云聚。古貌古心。实行实语。空山梵剎。高插穹窿。惟凭愿力。积累成功。年至古稀。莲邦果熟。怡然坐化。香风馥郁。遗像于兹。俨然如在。维尔后人。继业无怠。

  潘其西文学行乐赞

  豁达襟怀得自天。四方之志不徒然。昂然特立阎浮界。巾服飘飖又似仙。

  潘山子孝廉赞

  文心夙禀。孝友天植。既冠成名。不费腕力。浮云富贵。幻泡死生。飘然即世。非幻常存。夫子贤回。而哭之恸。乃翁念子。而心不忘。二者一於天性。本非情之所强。唯此存者。慰子慰翁。试看旭日。朝朝而东。

  怀光老衲赞

  九旬老衲已忘机。心似婴儿百不知。唯有弥陀常系念。栖神元在宝莲池。

  宝善内莹监院赞

  荷众精勤十数秋。赤心片片实无俦。平生行愿深如海。不为魔风浪鼓沤。

  桃花庵寂庵老叔赞

  亲见寿昌古佛来。氷肌雪骨绝纤埃。九旬功满归家去。徧界桃花烂熳开。

  青林尊宿道影赞

  入徧诸方[冗-几+牛]笼。出徧诸方[冗-几+牛]笼。三五十载。东隐西遁。佛也难觅他行踪。今年八十有六。犹把一句阿弥陀。切切自念教人念。决定往生。如水必东。试问他是禅是净。依然齿不露风。[日*夷]个是阿谁。石林精舍老冻脓。

  大中丞邵剑津先生赞

  早掇巍科。备历诸任。提师抚蜀。见危致命。至今功德在生民。峨眉山月同圆净。

  林介庵先生道影赞

  易得二千石。难求一钵盂。将明出世旨。先具此头颅。宋璟徒云悔。(璟悔不出家)赵州曾道无。焚香静观处。浮世自荣枯。

  道冲居士。於余夙有法缘。乃图两小影。对坐松石上。丙午中秋。再访余山中。出图展观。不觉一笑。敬题数语

  不知何世相逢。今生又复聚首。虽共松石忘言。彼此原来俱有。且道有个什么。巍巍殿塔耸云中。历劫现前常不朽。

  五松图赞祝林印自居士八十初度(有序)

  予开莲社於寺之别院。每喜里中耆英入会。相与缔世外交。林浦印翁老居士其一也。今岁在乙巳菊月既望。属翁八十初度。令子德之茂才侍杖履入社。以五松图请赞。为翁南山之祝。余不得而辞。翁家世五公。龆年习举子业。霜蹄屡蹶。乃奋然曰。安事此咕哔为哉。因发孙吴秘策读之曰。此可以收功名矣。累建武勋。擢授游府。后谢事投林。唯开三径。尝与宾朋。为河朔会。课子孙诗书。僮仆桑麻而已。此外是非。无庸关白也。凡长者之车入乡。无不式闾而问焉。男女孙曾若干人。依依膝下。凡四世玉树峥嵘。芝兰兢茂。方进而未艾也。今春秋高八十。童颜秀洁。鹤发婆娑。诸子孙辈。团绕堂前。奉觞上寿。人望之以为南极老人从空而下。喜气洋洋。其乐无极。林涵斋先生。作五松图以祝。盖取其操霜雪而愈茂。秉贞固以自坚。将来之寿。本不可量。区区期颐云乎哉。敬为之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