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疏语考证


○鸱夷
  史范蠡传曰。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注索隐曰。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以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韦昭曰。鸱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

○日迈月征
  见诗小宛。

○茧足
  谓足重皮也。楚欲伐宋。墨子自鲁趣楚。十日十夜足肿如重茧而不休息。谓足伤起皮如重茧也。

○天涯地角
  吴融尽山水歌曰。地角移来方寸间。天涯写在笔锋里。

○举案
  列女传曰。孟光。字德耀。邻里多求择对不嫁。父母问其故。光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娶之。及嫁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光曰妾者隐居之服。鸿喜曰此真梁鸿妻。贫赁后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光每进食於鸿。必举案齐眉。不敢仰视。

○渊明松菊
  见渊明归去来辞。

○张翰莼[鱼*户]
  张翰。字季鹰。有清才。善属文。晋惠朝齐王冏辟为东曹掾。因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蒪羹[鱼*户]鱼鲙。叹曰。人生遗适志耳。富贵何为。即引去。

○间关
  见上。

○刀头
  古乐府。何时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注谓夫还期在月。如破镜时刀头有环。故云。

  因讼祈安

  乖违互讼已惭忍辱之仙。休咎两明实藉垂慈之佛。敬投皇觉。谨控丹诚。 切念(某)艰苦一生。畏严三尺。近以仇雠之隙。遽兴论讼之端。刻木之誓实我之忧。甘棠之听伊谁是赖。唯求中吉。切虑终凶。不觊慈仁安底宁息。(入佛事)伏愿慈云覆护。慧日光明。无幽不察无愿不成。惟余有请尔。有枉必伸有疑必释。在吾无间然。

○忍辱仙
  见大藏一览。

○刻木之誓
  前路温舒传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甘棠之听
  谓召伯舍甘棠之下听讼也。见诗甘棠。

○三尺
  小学注曰。三尺谓法律。古者以三尺竹简书之。

○中吉终凶
  易曰。讼。有孚窒愓。中吉终凶。传。讼之道必有其孚实中。无其实乃是诬妄。凶之道也。卦之中实为有孚之象。讼者与人争辩而待决於人。虽有孚亦须牵塞未通不窒则已。明无讼矣。事既未辩。吉凶未可必也。故有畏惕。中吉得中则吉也。终凶终极其事则凶也。

○无间然
  语泰伯曰。禹吾无间然矣。注间罅隙也。谓指其罅隙而非议之也。

  横遭官事祈安

  非殃横罹岂胜下险之忧。圣德弘仁爰致中孚之祷。 切念(某)燕安兀兀。兔守愚愚。岂期棘险之奸。妄肆株连之害。嗟嗟法网殆难顷刺以逃生。恻恻刑威若易须臾之置死。桎梏之忧既重。苞苴之费不轻。哀控告之无门。幸归投之有佛。(入佛事)伏愿三尺无干。五刑不滥。举直错诸枉永无诖误之忧。作善降之祥尚冀曲全之庇。

○下险之忧
  易讼卦。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徤讼。传。讼之为卦。上刚下险。险而又徤也。又为险徤相接。内险外徤。皆所以为讼也。若徤而不险不生讼也。险而不徤不能讼也。险而又徤是以讼也。

○中孚
  见上。

○兀兀
  指南云。兀兀无知貌。

○兔守
  见上。

○棘险之奸
  毛诗曰。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株连之害
  前食货志曰。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名曰株。送徒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注应劭曰。株根本也。送致也。师古曰。言被牵引者为其根株。所送当充徒役。而能入财者即当补郎。

○桎梏
  孟子曰。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注桎梏所以拘罪人者也。

○苞苴
  补注云。苴所以藉履也。孙曰。包苴也。麻无子曰苴。

○控告
  左襄八年曰。无所控告。

○三尺
  见上。

○五刑
  书舜典注曰。墨劓洵宫。大辟也。

○举直错诸枉
  见语为政。

○诖误
  谓诖音卦。误也。前景纪诏曰。吴王濞为逆。诖误吏民。

○作善降之祥
  见书伊训。

○曲全
  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注能曲而后能全。

  官事受枉祈脱

  暗里挤排已横遭其陷阱。急中呼祷愿致应于鼓桴。 切念(某)拙于守分昧于知几。岂期狙诈之奸。竟致鼠牙之祸。谗谤成恶暂疑曾子之杀人。缧绁致忧安待晏婴之知我。文乃曲断。事实枉诬。欲飞邹衍之霜。愿致真卿之雨。唯切归佛之悃。庶有回天之功。(入佛事)伏愿覆盆有照。明镜无私。出之危置之安。永荷神明之宰。锄其奸雪其枉。庶瞻昭回之天。

○陷阱
  中庸。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注陷阱坑坎也。皆所以揜取禽兽者也。

○鼓桴
  见上。

○知几
  见易系辞。

○狙诈
  列子曰。宋有狚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意。狙亦得公之心。将限其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鼠牙
  诗行露曰。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曾子杀人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武城人。至孝。孔子因之作孝经。秦之甘茂曰。鲁人与曾参同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母曰吾子不杀人。织机自若。少顷人又告曾参杀人。母又自若。又一人告之。其母投机杼。下机踰墙而走。臣贤不及曾参。王信臣又不及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投杼矣。

○晏婴知我
  史记晏平仲传云。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人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於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以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於是延入为上客。

○邹衍霜
  燕邹衍事燕惠王。左右谮之被系於狱。仰天而哭。盛夏天为之降霜。

○真卿雨
  唐颜真卿为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真卿辩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

○回天功
  张玄素传曰。玄素谏太宗修洛阳宫。魏征叹曰。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

○覆盆
  王充论衡云。天平与地无异。若覆盆之状。

○昭回之天
  毛诗曰。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官事息还愿

  昔讼公庭爰致望云之祷。今归私室敢忘倾日之诚。罪消鼠牙。恩酬猊座。 切念(某)烦恼根深。尘劳业重。偶因小人之偾。遂履君子之庭。荆棘林深[起-巳+圭]足无非窒碍。氷渊境险扪心已自惊惶。敬投大觉之尊。遂免终凶之虑。欲酬鸿庇。仍竭蚁诚。(入佛事)伏愿鉴昔时乃无妄之灾非予得已。幸今日底有常之吉惟芘是依。狐疑之隙弗生。雀角之忧永杜。

○望云○倾日○鼠牙○扪心
  并见上。

○大觉
  见名义。佛陀下。

○终凶○蚁诚○与妄○狐疑
  并见上。

○雀角
  毛诗曰。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保重病

  身为众苦本乃有采薪之忧。佛作大医王能愈孔棘之疾。披心致恳。稽首陈情。 切念(某)幻形靡坚。尘障实重。比因四大之蹇。遽为一身之忧。药加瞑眩之投甚于氷炭。命切危亡之迫凛若风灯。冀逢三折肱之良。庸致九顿首之请。(入佛事)伏愿四肢鬯适。六脉均调。注生藉之长年。俾尔绵延之寿。坚福基於不坏。锡予穰简之休。

○采薪之忧
  孟子曰。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注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大医王
  维摩经佛国品云。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孔棘之疾
  诗桑柔曰。多我觏痻。孔棘我圉。

○四大之蹇
  维摩经云。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易蹇卦。彖曰。蹇难也。

○瞑眩
  书说命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三折肱
  左定十三年。晋范氏中行氏将伐晋定公。齐高强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

○九顿首
  左襄四年曰。九顿首而坐。注顿首下首也。拜头叩地也。

○四肢
  群书拾唾曰。头身手足。又云两手两足也。

○六脉
  谓浮沉迟数滑濇也。

○穰简
  见上。

  保长病

  惟疾之忧几无出缠之日。实我之咎庸有谢过之门。特恳大觉于兹时。愿起沉疴于一旦。 切念(某)积愆未雪。宿障难融。顷以速坏之身。遽沾难愈之疾。炎帝既尝之药已失其灵。仓公久验之方亦亏厥效。思弗消罪于既往。岂能离苦于来今。(入佛事)伏愿业垢氷消。病缘雾散。快遇诺迦之水俾寿俾康。喜逢董奉之医何思何虑。

○谢过
  左襄。晋人其将谢过之不暇。敢不纳乎。

○沉疴
  韩愈诗。大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注沉疴痼疾也。如今之痨瘵深病也。

○炎帝
  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药疗疾。

○仓公
  史记曰。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

○诺迦之水
  详稽古略及三昧水忏序。

○董奉之医
  庐山记曰。董奉。字君异。侯官人。每治人病。病愈令种杏五株。遂成林。后上升。

  保身弱多病

  病形靡一屡伤委弱之躯。业键既深少遇清宁之日。披露丹悃。特投觉皇。 切念(某)色身羸弱。命运屯邅。寒暑屡侵每失节宜之力。痒疴迭至常勤医治之方。恐有甚于斯焉。将不保其往也。是以(入佛事)伏愿顿清业海。速越病关。三百六十骨节之中永无疾痛。八万四千毛孔之内常遇吉祥。

○清宁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注一者道也。

○屯邅
  谓难行不进貌。见易屯卦。

○痒疴
  克己铭曰。痒疴疾痛。举切吾身。

○骨节毛孔
  江湖集注。人身具八万四千毛窍。三百六十骨节。

  病后还愿

  攻之不可。达之不及。曾深抱疢之忧。视之弗见。听之弗闻。嘿感扶危之德。俯殚凡悃。仰答佛恩。 切念(某)比因无妄之灾。遽剧有生之苦。膏肓屡急不胜竖子之忧。命脉载回莫睹医师之效。爰祷能仁之圣。许陈克敬之仪。有感必通。果沐洪休之赐。无德不报。敢塞白水之盟。(入佛事)伏愿慈云广覆。慧日炳临。寒暑常调永享亨嘉之会。往来多庆长消灾沴之侵。

○视之弗见听之弗闻
  见中庸。

○无妄之灾○膏肓竖子
  并见上。

○医师之效
  周礼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岁终则稽。其医人十全为生。十失一次之。十失四为下。

○白水之盟
  左僖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重耳也。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於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仝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千河。注子犯。重耳舅也。言与舅氏仝心之明如此。白水投璧于河。质信於河也。

  又

  有疾弗瘳实切邅如之虑。无德不报庸修颙若之诚。 切念(某)顷干荣卫之和。爰致痒疴之苦。百药俱试既无君臣佐使之功。五技俱穷徒有卜祝医巫之请。爰叩猊台而立愿。果蒙鹫岭之加祥。用酬慈恩。乃竭愚悃。(入佛事)伏愿五官效职何须肘后之方。六气召和永杜目前之患。椿萱兰桂厥休未艾。琴瑟埙篪其乐且耽。

○邅如○颙若
  并见上。

○荣卫
  灵枢。荣卫生会篇。岐伯曰。人受气於谷。谷入於胃。以传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在脉中。卫在脉外。荣周不休。难经曰。血为荣。气为卫。

○痒疴
  见上。

○君臣佐使
  谓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君一臣三佐五使六。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五技俱穷
  见上。

○卜祝
  见孟子。

○医巫
  见论语。

○五官
  荀子曰。心居中虚。以治五官。注谓耳目鼻口形。

○肘后之方
  葛洪。字稚川。东晋人。抄金匮方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注肘手臂节也。

○六气
  左昭元年曰。天有六气。注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椿萱○兰挂○琴瑟
  并见上

○埙篪
  诗何人斯曰。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注伯仲兄弟也。乐器。土曰埙。竹曰篪。

  保婴儿病

  病侵赤子深惟坎坷之忧。诚叩觉皇庸效童蒙之志。 切念(某)男(某)顷居弄璋之庆。颇期跨灶之能。岂谓保抱之失宜。遽尔痒疴之作障。如泣如诉难明受病之因。不识不知徒切求医之请。三世之良未遇。十全之效鲜闻。乃恳调御之尊。愿消幼穉之苦。(入佛事)伏愿惊啼自止若逢昔日之张辽。医疗无艰再遇今时之卢扁。得继继绳绳之幸。降穰穰简简之休。

○赤子
  见书康诰。

○坎坷
  谓不平貌。

○童蒙○弄璋○跨灶
  并见上。

○保抱
  书召诰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

○如泣如诉
  见前赤壁赋。

○不识不知
  见诗皇矣。

○三世之良
  记曲礼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张辽
  魏志曰。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武力过人。数有战功。累转前将军。江东小儿啼怖之。曰辽来辽来。无不止者。

○卢扁
  史记曰。扁鹊者。勃海郡郑人。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正义曰。家於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