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禅林疏语考证
禅林疏语考证
○流金
庄子曰。大旱。金石流。土山焦。
○炊玉
战国策曰。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王曰。楚国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今使臣食玉炊桂。山谷诗。张侯窘炊玉。僦屋得空垆。
○蚁悃
见上。
○维禾穟穟豳野之黄
诗生民曰。禾役穟穟。注穟穟苗美好之貌也。又曰。茀厥丰草种之黄茂。注黄茂嘉谷也。又豳风题注。豳国名。在禹贡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公刘能复修后稷之业。民以富。实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国於豳之谷焉。
○彼黍离离周原之白
诗黍离注离离垂貌。诗绵曰。周原膴膴。注周地名。在岐山之南。广平曰原。膴膴肥美貌。
○蛟龙之蛰
易系辞曰。龙蛇之蛰所以存身也。
○雷电之威
杜诗。蜂虿终怀毒。雷电可震威。
○沛然洋然
见上。
○扑灭
书盘庚曰。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出而作入而息
见上。
秋祈雨
农夫望稔喜逢秋月之临。旱魃为殃忧甚春氷之履。俯殚愚悃。仰祷圣慈。 切念(某)等禹甸谋生周原活计。岂意收成之候。尚余炎赫之威。云屏屏兮风使之醨。日皓皓兮雨无以至。则种稻翻成画饼。而疗饥那可蒸沙。乃吁觉皇。敬陈佛事。(入佛事)伏愿倾甘露泉。注大悲水。油然作。沛然下。飞扬银竹之沾濡。耕者悦。忧者欣。酝酿金穰之嘉瑞。
○旱魃
见上。
○春氷
书君牙曰。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氷。注若涉春氷畏其陷也。
○禹甸
毛诗曰。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注甸治也。
○周原
见上。
○云屏屏
楚辞后语曰。风伯之怒兮谁使。云屏屏兮吹使醨之。
○日皓皓
孟子曰。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画饼
魏纪明帝诏卢毓曰。选举莫取有名士。如画地为饼不可啖食。
○蒸沙
棱严云。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千百劫只名热沙。
○油然作沛然下
孟子曰。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银竹
李白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沾濡
乐天诗。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酝酿
淮南本经曰。斟酌万殊。旁薄众宜。以相呕咐酝酿而成育群生。
得雨小再祈
畜云西密不堪惜雨之忧。微雨东来仅应望云之祷。再陈蚁悃。共徯鸿私。 切念(某)等处彼衡茅务兹稼穑。奈尔苍天瘨我以旱。俾之赤地维众之忧。虽感而遂通已得浥尘之喜。然旱之云久必需破块之恩。谨摅再渎之诚。用希三尊之听。(入佛事)伏愿震霹雳雷域中惊起龙眠之蛰。俾滂沱雨天下沾濡龟坼之畴。既渥既优。乃慰乃止。
○畜云西密
易曰。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传。云阴阳之气。二气交而和则相畜固而成雨。阳倡而阴和顺也故和。若阴先阳倡不顺也故不和。不和则不能成雨。云之畜聚虽密而不成雨者。自西郊故也。东北阳方。西南阴方。自阴倡故不和而不能成雨。
○望云
孟子曰。若大旱之望云霓。
○蚁悃
见上。
○瘨我以旱
诗云汉曰。胡宁瘨我以旱。注瘨病也。
○破块
监紩论曰。太平之时雨不破块。旬而一雨必以夜。
○再渎
见上。
○霹雳
郭璞曰。雷之急激者曰霹雳。
○龙蛰○滂沱○沾濡
并见上。
○龟坼
谓土乾裂如龟纹也。
○既渥既优
见诗信南山。
谢雨
伏念旱之云甚如遭坐甑之炊。感而遂通随沐倾盆之泽。回焦枯于生育。转愁叹于讴歌。俯殚蚁报之诚。仰答鸿休之赐。(入佛事伏愿)三日以往为霖雨已知至至之深恩。五谷皆熟曰有年尚冀终终之厚惠。
○坐甑
讳文曰。自从五月困暑温。如坐深甑遭蒸炊。
○蚁报
见上。
○霖雨
书说命曰。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有年
左宣十六年冬大有年。
○终终
律历志曰。天终数九。地终数十。合终终以纪闰余。
又
伏念叹其乾矣苦忧心之如熏。雨以润之喜应声之若响。田陇有收成之望。郊原见春色之回。虽大圣不自以为功。而下情敢忘于酬德。乃陈象教用昭蚁诚。(入佛事)既沾既足既优既渥且沐前恩。实发实秀实好实坚尚祈后获。
○叹其乾矣
毛诗曰。中谷有蓷叹其乾矣。注叹燥也。
○忧心如熏
诗云汉曰。我心惮暑。忧心如熏。注熏灼也。
○象教○蚁诚
并见上。
○既沾既足既优既渥
见诗信南山。
○实发实秀实好实坚
见诗生民。
祈晴
淫雨谓之霖实妨农务慧。日破诸暗庸叩佛慈。陈象教以归依。冀乌轮之助耀。 切念(某)等乐岁止期于田稼。兼旬奈苦于檐花。夜息蓬居厌听滴阶之韵。朝耕禾陇忍观冲岸之流。可胜大过之忧。爰启中孚之信。(入佛事)伏愿纵诸阳闭诸阴暂补苍天之漏。宣其光豁其翳融为易地之和。
○象教
见上。
○乐岁
孟子曰。乐岁终身饱。
○檐花
杜甫醉时歌曰。灯前细雨檐花落。又古文大全曰。微雨檐溜成花而落。杜诗千家注。赵云。近乎檐边之花也。刘邈诗。檐花初照月。学者多以檐雨之细如花。遂为檐雨之名。非也。
○大过
易大过卦。本义曰。大阳四阳居中过盛故为大过。
○中孚
易中孚卦。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传豚噪鱼冥物之难感者也。孚信能感於豚鱼则无不至矣。所以吉也。忠信可以蹈水火。况涉川乎。守信之道在坚正。故利於贞也。
○纵诸阳闭诸阴
董仲舒传曰。仲舒推阴阳所错行。故止雨闭诸阴纵诸阳。求雨反是。注师古曰。若闭南门禁举火。及开北门水洒人之类也。
○苍天之漏
朱子语类曰。如蜀有漏天。以其西北阴盛。常雨如天之漏也。故杜诗鼓角漏天东。后人不晓其义。
秋祈晴
云稼浮黄喜有收成之侯。雨花垂白乃无休息之时。爰摅丹衷。敬呈白楮。 切念(某)等银竹增愁。檐花作妬。泪滴翻云之黑奚啻十寒。眼穿披雾之青难希一暴。谷垂成而转坏。蔬向瘁而难荣。欲回大造之权。必假大雄之力。(入佛事)伏愿鼓动释风扫彼昏蒙之翳。升腾慧日畅为清净之光。
○银竹○檐花
并见上。
○十寒一暴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注暴温之也。
○披雾
晋卫罐见乐广。奇之命子弟造焉曰。此人若氷壶。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
○向瘁难荣
班孟坚宾戏曰。朝为荣华夕而焦瘁。
谢晴
雨霖沾而为害。小民惟日怨咨。日荏苒以腾晶。我佛不可思议。万物荷当天之照。群生瞻特地之明。如是蒙恩云何报德。(入佛事)伏愿有始则有其终。自此三登而乐岁。无过亦无不及。继兹庶征以若时。
○荏苒
见上。
○三登
前食货志曰。三考黜陟余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余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然后王德流洽礼乐成焉。
迎神保苗
不稂不莠虽资坤元之功。实方实苞尤藉圣庇之力。仰投皇觉。俯沥丹诚。 切念(某)等珍米如珠。以稼为宝。出入云为之际实切知艰。耘锄播植之间且忘助长。於焉从事舍是何求。然非悃祷於先时。安得万千于后日。(入佛事)伏愿梦鱼应兆。覆斗呈祥。事于西畴俾得万农之地利。安彼南亩永无一点之天灾。
○不稂不莠
诗大田曰。不稂不莠。注稂童梁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实方实苞
诗生民曰。实方实苞。注方房也。苞甲而未拆也。
○云为
易系辞曰。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助长
见孟子。
○梦鱼
诗无羊曰。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覆斗
晋天文志曰。斗覆岁穰。
○西畴
见归去来辞。
○南亩
见诗七月。
禳蝗虫
稼穑将成忽致蝗螟之害。鼓桴有应庸申蝼蚁之诚。祛彼蠧戕。俾之坚好。 切念(某)等贵五谷于贵金玉。护寸苗如护圭璋。岂期育秀之时。忽致戕生之害。伤稼曰蟊。伤叶曰螣。惨如木蠧之伤。食心曰螟。食根曰蝗。酷似桑蚕之食。至斯极矣。孰能御之。乃祷觉皇敬修梵典。(入佛事)伏愿驱之境外扫之域中。宁食吾肺肠何待唐宗之祝。无害我田穉冀歌周室之诗。
○鼓桴有应
前汉李寻传曰。犹抱鼓之相应也。
○蝼蚁之诚○坚好
并见上。
○贵五谷
前食货志曰。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伐生
齐桓公曰。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即对曰此伐生也。吾欲藉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
○唐宗之祝
唐贞观间京畿旱蝗食稼。太宗在苑中掇蝗吞之曰。但当食朕无害百姓。是岁蝗不为患。
○周室之诗
诗大田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卑炎火。
禳火
桑梓为邻既失未然之虑。枌榆结社敢忘将炽之忧。率连壤以修[文/而]。合一心而申祷。 切念(某)等蚁聚而处。鳞次以居。载观燎原之灾。实惊赭室之祸。况火自家人之出。当效先知。而患宜君子之防。且贻后虑。爰殚蝼蚁之敬。用叩天人之师。(入佛事)伏愿鉴我葵藿之悃。锡予蓬荜之休。乾泽混涵潜弭飞烟之烈焰。离明照耀散为瑞日之祥光。
○禳火
左昭十八年曰。郑子产使司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燃。城下之人五列登城禳火于玄冥回禄。注玄冥水神。回禄火神也。
○桑梓
诗小弁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注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
○枌榆○燎原
并见上。
○家人君子
易家人。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传正家之本在正其身。正身之道一言一动不可易也。君子观风自火出之象。知事之由内而出。故所言必有物。所行必有恒也。
○蝼蚁○葵藿○蓬荜
并见上。
又
居必求安实切徙薪之虑。患思豫杜庸申盈缶之孚。特卜刚辰。用遵大教。 切念(某)等心炎益盛。欲炽弥张。近瞻荧惑之呈辉。深恐祝融之煽祸。载念积薪之上妄谓之安。因惟执爨之余或发于密。爰致鹫峰之祷。用陈鹿苑之科。(入佛事)伏愿池鱼无殃。社鸟敛迹。收赫赫煌煌之焰散作恩光。锡穰穰简简之休敷为阴骘。
○徙薪之虑
事文续集曰。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福言其泰盛。三上书輙报罢。后霍氏诛灭。告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曰。子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大患。主人不应。俄其家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於上行。而不录言曲突者。或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悞而请之。宣帝召福为郎。
○盈缶
见上。
○荧惑
前天文志曰。火星也。
○祝融
记月令曰。其神祝融。陈注颛顼氏之子。名黎。火官之臣。
○积薪
贾谊传曰。厝火於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然因谓之安。
○执爨
诗楚茨曰。执爨踖踖。注爨灶也。
○鹫峰
见名义。
○鹿苑
见要览。
○池鱼
事文续集。俗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旧说宋城门失火。自汲取池中之水而空竭鱼池也。
○赫煌
诗注赫赫高明显盛貌。煌煌大明貌。
○穰简
诗执竞曰。降福穰穰。降福简简。注穰多也。简大也。
○阴骘
书洪范曰。惟天阴骘下民。注骘定也。
火后还愿
祝融煽虐将见池鱼之殃。皇觉垂慈载安厦燕之喜。堇陈法务用报殊休。 切念(某)寄迹尘寰置身火宅。顷以烛天之焰。遽彰彻地之光。飞廉加助虐之威殆将煠我。颛帝失救焚之力实切儆予。爰殚哀吁之诚。用叩慈悲之主。盟言方启。烈焰随消。万间之庇难忘。一瓣之香敢后。(入佛事)伏愿巍巍莲座现月明水上之光。永永蓬居绝烟灭灰飞之幻。出入咸沾于优渥。乡闾同赖其帡幪。
○祝融○池鱼○厦燕
并见上。
○飞廉
风俗通曰。风伯也。
○颛顼
谓颛顼高阳氏黄帝孙也。以水德都帝丘。
○万间之庇
见上。
○一瓣香
宋陈思道。字无己。号后山。诗曰。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礼。
○巍巍
语注高大之貌。
○优渥○帡幪
并见上。
○哀吁之诚
见书召诰。
客中遇火后还愿
羁旅营谋方重浮萍之叹。郁攸震怒遽为行李之惊。虽廑扑灭之劳。爰致吁呼之请。感德迄安于厦屋。酬恩宁愧于鲁皋。谨竭方寸之心。少效铢锱之报。(入佛事)伏愿玄冥效职。荧惑潜辉。思患预防常愿灭未然之祸。遇灾知惧尚冀建方至之休。
○浮萍
王勃滕王阁序曰。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名文殊玑注曰。浮萍与水相逢。皆是奔走他乡名利客也。
○郁攸
左注火气也。
○行李
左传曰。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注行李行人也。
○扑灭
见上。
○鲁皋
左哀二十一年及齐侯盟于顾。齐人责稽首。因歌曰。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
○方寸心
见上。
○铢锱
礼记曰。分国如锱铢。注八两为锱铢。权分十黍之重也。
○玄冥○荧惑
并见上。
禳瘟
瘴疫风行实切枌榆之虑。精诚露布敢仗苾刍之虔。恭祷对大觉之皇皇。谨修竭小心之翼翼。 切念(某)等莫非横目之民。孰是检身之士。近观六沴之害。实廑群氓之夏。寡过未能恐取皇穹之谴。作孽难逭惧增黑簿之愆。欲谢罪于瘟司。特投诚於圣典。(入佛事)伏愿转哭声为歌韵。化疫气为祥风。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宁。均赖箕畴之敷锡。十为连。五为比。四为族。相安周井之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