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庭事苑

  汉明帝问摩腾法师。佛道中亦有仙号不。曰。仙者并修梵行。多诸技术。是以为世所尚。佛初成道时。坐於菩提树下。世人未识是佛。光明显照。咸言摩诃大仙。生未曾有也。舍利弗.目连等。坐卧空中。神化自在。各相谓言。此是大仙弟子也。佛以随机应显。仙号生焉。

山河尔
  尔当作固。盖见它本。

列剎  应法师云。浮图名剎。讹也。应云剌瑟致。剌。刀割切。此云竿。人以柱代之。名为剎柱。以安佛骨。以西国竿头安舍利。故即幡剎竿也。
  长阿含经云。若沙门於此法中勤苦得一法者。便当竖幡告四远。今有少欲知足之人居此。

天石麟  徐陵。字孝穆。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宝志。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寺慧云法师每嗟其早就。为之颜回。陵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年七十七卒。
  陵少而崇信释教。经论多所释解。陈后主在东宫。令陵讲大品经。义学名僧自远云集。每讲筵商较。四坐莫能与抗。目有青精。时人以为聪慧之相。见南史。

澄彻
  当作澄澈。

义龙
  陈高僧慧荣。讲学踪横。时号义龙。荣闻智者顗师讲法。故来设问。数番征核。莫非深隐。轻诞自矜。扬眉舞扇。扇便堕地。顗应对事理。焕然清显。谓荣曰。禅定之力不可难也。时沙门法岁抚荣背曰。从来义龙。今成伏鹿。扇既堕地。何以遮羞。荣曰。轻敌失势。未可欺也。

律虎
  释法愿。落发披缁。周行讲席。后乃仰踪波离。霜情启且。孤映群篇。复历谈对。众皆杜辞。时以其彭享罕敌。故号律虎。右见续高僧传。

鳌峰
  海山三峰。九鳌负之。祖英十二鳌详矣。

宝凡
  当作宝几。

花巾
  楞严云。即时如来於师子坐。整涅盘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罗天所奉花巾。於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如是伦次绾[迭*毛]花巾。总成六结。

话月
  玄沙示众云。吾有正法眼付嘱大迦叶。我道犹如话月。曹溪竖拂子。还如指月。所以道。大唐国内宗乘中事。未曾有一人举唱。设有人举唱。大地人失却性命。如无孔铁锤相似。一时亡锋结舌去。

乳窦
  四明图经云。两峰如乳。相对为窦。瀑水飞流如雪。亦云雪窦。窦。凿垣为空曰窦。

祖佛怨
  怨当作冤。於袁切。屈也。怨。於愿切。恚也。非义。

三指七马
  庄子。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上下.彼此.是非之对也。三指七马。不可偶也。梦身之真理在斯焉。

三川
  刜州为秦川。河南为洛川。益为蜀川。

指鹿
  秦赵高欲为乱。群臣不听。乃先设验。以蒲为脯。以鹿为马。献於二世。群臣言蒲言鹿者。皆阴诛之矣。

安岩照
  照当作昫。即大梅保福昫禅师。正字避讳。

蹴踏
  上子六切。下徒阖切。蹴。亦踏也。维摩云。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愤悱
  上扶粉切。怒也。下孚匪切。欲有所问而未能宣也。

品藻
  西汉.注。品其差次。以藻饰文质。

饮光
  梵云迦叶波。此言饮光。姓也。或云身光殊特。能饮诸天及日月等光。皆悉不见。故曰饮光。

龙昌
  即云居旧寺名也。今山中有龙昌亭。乃追旧迹也。乃指法眼下道齐禅师。安岩昫嗣云居齐也。

迅雷揜耳
  炎威赫耀。童子不能正目。迅雷奋击。懦夫不及揜耳。见正理论。

  ●雪窦拈古
称谓
  上昌孕切。汉书.注云。凡一物知其名曰识。其所宜皆曰称谓也。

遽明
  其据切。急也。卒也。


  都礼切。止也。

不请之友
  华严二十云。当要先令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无余涅盘。然后成佛。何以故。非众生请我发心。我自为众生作不请之友。

列浚
  私润切。深也。

来哲
  如选.注云。非我能及。以待将来之智者矣。

某甲
  某。如甘在木上。指其实也。然犹未足以定其名。甲。次第之言。亦犹某甲.某乙也。

船舷
  音贤。船边也。

阃外
  冯唐曰。上古王者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韦昭曰。此郭门之阃。门中橛曰阃。

当断不断
  黄石公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百丈再参  百丈一日随马祖出田行次。见群雁。祖从中过。雁惊开。丈在后过。雁不惊。丈遂问师。从群雁中过。为甚却惊。及怀海过。为甚不惊。祖曰。吾有杀心。汝无杀心。
  又行。见水鸭子。指问。是甚么。丈云。水鸭子。祖良久。曰。甚处去也。丈曰。飞过那边去也。祖近前把丈鼻挣。丈失声叫。阿[口*耶]。祖曰。又道飞过那边去。元来只在者里。便拓开。丈直得浃背汗流。於此有省。
  明日。祖上堂。众才集。丈出。卷却拜簟。祖归方丈。丈侍立。祖却问。我适来上堂未曾为众说法。你为甚卷却簟子。丈曰。怀海今日鼻头犹痛在。祖曰。汝昨日去甚处来。丈曰。今日鼻孔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丈礼谢后。再参马祖云云。见宗派录。

刁刀鱼鲁
  古语云。笔久厌劳。书刁成刀。事历终古。写鱼为鲁。

参差
  上楚簪切。下楚宜切。不齐等也。


  当作谩。欺也。余仿此。

御木
  上音语。蚀也。

大冶
  羊者切。炉冶。冶。销也。


  都邓切。

理能伏豹
  伏豹当作伏[仁-二+(ㄠ*刀)]。於教切。很戾也。见远浮山录。


  溥击切。破也。

瞪目
  丈证切。直视貌。

林际  当作临济。院名也。师名义玄。曹州南华人。姓邢氏。髫年出家。弱冠受具。早慕宗门。首参黄蘗。堂中第一座谕令往问佛法的的大意。蘗打之。凡三造丈室。被六十棒。因欲辞去。第一座留之。且谓蘗曰。义玄虽后生。似堪法器。蘗曰。我知此子。譬如巨木在野。当为天下阴凉。师方取别。蘗曰。汝宜往高安滩头见大愚。必为汝明此事。
  大愚见师来。问其所以。即举前话。因而问曰。义玄凡三度被打。未审有甚么过。愚曰。黄蘗与么老婆。为汝得彻困。更问有过无过。师於言下知归。失声曰。元来黄蘗佛法无多子。愚把住曰。者尿床鬼。见个甚么便与么道。师於大愚肋下筑三拳。愚托开曰。汝师黄蘗。非干我也。
  师却回。黄蘖见。便问。来来去去。有甚了期。师曰。只为老婆心切。便礼拜。方起。蘖问曰。汝甚么处去来。师遂举见大愚之缘。蘗曰。如何得大愚老多口汉来。师曰。要见伊作甚么。蘗曰。待伊来。痛与一顿。师曰。说甚么待来。即今便与。遂打黄蘗一掌。蘗曰。风汉却来者里捋虎须。师便喝。蘗云。参堂去。
  师后因还乡。徇赵人之请。居镇府城南之临济禅苑。临终。上堂曰。吾灭后。不得灭吾正法眼藏。时三圣为院主。乃曰。争敢灭却。师曰。已后有人问。你向伊道甚么。院主便喝。师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者瞎驴边灭。言讫。坐以示化。即唐懿宗咸通七年四月十日也。

不拜弥勒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乃禅家绝圣凡之语。然不拜之缘。亦有所出。按三藏传云。秣底补罗国城南四五里小伽蓝。即德光论师於此作辨真等论。凡百余部。论师是钵伐多国人。本习大乘。后退学小乘。时天军阿罗汉往来睹史多天。德光愿见慈氏。决诸疑滞。请天军以神力接上天宫。既见慈氏。揖而不礼。言。我今出家具戒。慈氏处天同俗。礼敬非宜。如是住来三返皆不致礼。既我慢自高。疑亦不决。其语虽同。意与此异。


  正作扞。古旱切。推之也。赶。书无此字。

苕帚
  苕。音条。草[屯-〦]。帚。正作帚。止酉切。

割城
  见祖英连城璧。

举无业
  此节乃录者之不工。当云。举。僧问无业。如何是佛。云。莫妄想。师云。塞却鼻孔。又举。僧问马祖。如何是佛。云。即心是佛。师云。拄却舌头○无业嗣马祖。谥大达国师。

以己妨人
  妨当作方。方。比也。论语。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此孔子鄙子贡之比方人也。

签瓜
  签当作签。七廉切。割也。

只三人
  禅是大沩诗是朴。大唐天子只三人。见周朴解王巢语小说。

媿图
  当作贵图。

圆相  圆相之作。始於南阳国师付授侍者耽源。源承谶记。传于仰山。今遂目为沩仰家风。明州五峰良和上尝制四十则。明[((孑-(今-(合-口)))+分)*ㄆ]子潜子为之序。称道其美。良云。圆相总六名。一.圆相。二.义海。三.暗机。四.字海。五.意语。六.默论。
  又沩仰宗派云。耽源谓仰山曰。国师传六代祖师圆相九十七个。授与老僧。国师临示灭。复谓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道。次第传授。无令断绝。吾详此谶。事在汝躬。我今付汝。汝当奉持。仰山既得。遂以火燔之。源一日又谓仰山曰。向所传诸圆相。宜深秘之。山曰。已烧却了也。源曰。此乃诸祖相传至此。何为烧却。山曰。慧寂一览。以知其意。但然用得。不可执本也。源曰。於子即得。来者如何。仰曰。和上若要。重录一本。山乃重录呈似。一无差失。耽源一日上堂。仰出众作此○相。以手托作呈势。却叉手立。源以两手交。作拳示之。仰进前三步。作女人拜。源点头。仰便礼拜。此乃圆相所自出也。因录以示后学云。

学唐步  按庄子.注。寿陵。燕之邑。邯郸。赵之郡。弱龄未壮。谓之余子。犹孺子也。赵郡之地。其俗能行。故燕国少年来学步。既乖本性。未得赵国之能。舍己效人。失寿陵之故。是以用手踞地。匐匍而还也。
  雪窦云。者僧不是邯郸人。为甚学唐步。此语甚非。事亦倒置。乃燕人学步於邯郸。非邯郸学步於燕也。据庄子。燕学赵步。此云唐步。此盖误用风穴罗越学唐步之语也。

一簣
  正作篑。求位切。土笼也。尚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抬搦
  上音台。举也。下尼角切。又昵格切。持也。

奯公
  奯当作豁。岩头。名全豁。禅录有奯上座。乃临济嗣子。非岩头也。

不得封侯
  西汉.李广传。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广之军史及士卒。或取封侯。广与望气王朔语曰。自征丐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凡校尉而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降者八百余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尔。朔曰。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不得侯者也。

幞头
  房玉切。帕也。周武帝所制幅巾。出四脚以幞头。乃名焉。或作蒲沃切。误也。

切蹉
  当作瑳。仓何切。玉色鲜白也。诗。如切如瑳。磋。蹉跌。非义。

远害
  音挼。离也。

将军致
  致当作置。置立也。致。至也。非义。且致.致得。仿此。

触悞
  当作触忤。忤。逆也。悞。欺也。非义。

伊兰
  观佛三昧经云。伊兰臭树与旃檀同生。然馨香各别。臭熏四十里。犹如死尸。其花红树。何爱乐。闻臭而死。甚可恶也。


  徒可切。引拽也。


  音惹。敬辞。当作[妳-女+口]。应声也。

大禅佛
  禅宗有二大禅佛。一名景通。嗣仰山。一名智通。嗣归宗常。


  砂获切。拂着也。

禅伯
  伯。尊称也。如侯伯之伯。又晋有八伯。以拟八俊。禅伯亦犹能诗者。称诗伯。杜工部所谓才大今诗伯。


  徒桉切。难也。

龟鉴
  龟。所以决疑。鉴。所以辨物。

勃跳
  音孛。脁。排越也。


  当从木。作桡。如招切。

墼子
  古历切。土[墼-凵]也。

醒醒
  当作惺惺。音星。[惚-勿+(苟-口+夕)]了慧也。醒醉解。非义。

示众云
  俱胝和上。第十六板十二行中脱四字。

宝应老
  当作南院老。

鼯鼠
  音吾。鼠名。状如小狐。以蝙蝠肉翅。亦谓之飞生。

明窗下
  佛日离云居。到夹山。问答次。山云。与甚么人同行。日云。木上座。山云。何不来看老僧。日云。和上看它有分。山云。在甚处。日便作卓拄杖势。山云。莫从天台得么。日云。非五岳之所生。山云。莫从须弥得么。日云。月宫亦不游。山云。莫从人得么。日云。自己尚似生冤家。岂况从人得。山曰。冷灰里一粒豆爆。山却云。侍者。唤维那明窗下安排。


  音廉。释名曰。廉也。薄其所刈似廉也。亦作镰。

龙门
  龙门。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集龙门下者。数千不得上。上即为龙。今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事。见东汉.李膺传。

一句合头语
  按云门垂代。古人道。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作么明得免此过。古人。谓船子也。船子问夹山。你何处学得来。山曰。非耳目之所到。船子笑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今雪窦云忽若云门道。一句合头语。此船子语。非云门也。

耳垛
  丁果切。小崖也。或止作朵。

连架打  架当作枷。音加。拂也。说文。击禾连枷。如僧问普化。明暗俱来时如何。曰。连枷打。拂。音弗。
  方言曰。连枷。打谷者也。

  ●雪窦颂古

  音祸。方言。凡物盛而多。齐宋之郊谓之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