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庭事苑


目瞪
  丈证切。直视貌。

口呿
  丘伽切。张口貌。


  当作泥。乃计切。滞也。殢。音第。极也。非义。

常用
  当作当体。见广灯。

赏劳
  郎到切。尉也。

自恣  十诵律云。好恶相教以三语自恣。
  钞云。九旬之内。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垂诲。纵宣己罪。恣僧举过。内彰无私隐。外显有[(?/(舛-夕))*殳]疵。身口托於它人。故曰自恣。三语者。谓见.闻.疑。

香刍  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随意比丘应行生茅与僧伽为座。诸比丘并於草上坐。
  又因果经云。一切如来成无上道。以草为座。故吉祥童子施软草於世尊。随意即自恣也。

金锡
  根本杂事云。比丘乞食。深入长者房。遂招讥谤。比丘白佛。佛云。可作声警觉。彼即呵呵作声喧闹。复招讥毁。佛制不听。遂拳打门。家人怪问。何故打破我门。默尔无对。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镮。圆如醆口。安小镮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动可二三。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措口
  音醋。置也。

剑梁
  当作剑良。


  当作膊。音博。肩甲也。

镢头边
  佛日行脚时到夹山。夹山一日普请次。维那命日送茶。日云。某为佛法来。不为送茶来。那云。和上令请上座。日云。和上即得。日乃将茶去作务处。见夹山。遂撼茶椀作声。山不顾。日云。[酉*康]茶三五椀。意在镢头边。山云。缾有倾茶势。蓝中几个瓯。日云。缾有倾茶势。蓝中无一瓯。便倾茶。大众俱以目视之。日云。大众鹤望。乞师一言。山云。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蓝子盛将来。日云。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山召大众。已有人也。归去来。乃住普请。

东堂
  晋却诜。辽迁雍州刺史。帝於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百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之。

亡羊
  见怀禅师后录。

千猱
  当作[狂-王+农]。奴刀切。恶犬长毛也。猱。猴也。非义。


  音崖。犬斗貌。

毗耶城
  见雪窦颂古室。

望龙床
  丛林引唐太宗还魂事以传诸学者。然意或似之。而唐帝纪不载此。盖风穴信之於廛谈。作此句语。殊不稽也。如华岳三峰.坐朝不问等语亦尔。

前来事
  一本作前来使。

景影
  律云。量影。集众知时之法。凡有七种集法一.量影。二.破竹作声。三.作烟。四.吹视。五.打鼓。六.打楗椎。七.喝时到。量影者。以一尺木。至日中竖之。记其影以量之。计天寸。定时景之短长也。

尼乾
  梵语。此言不系。谓无所系着也。

地狱应收
  应收当作难收。见它本。

斗胜  东汉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诸山道士褚善信等。朝正之次。自相命曰。天子弃我道法。远求胡教。因朝集。可以表抗之。遂上表。乞比较优劣。如其有胜。乞除虚妄。敕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马寺。道士等便置三坛。各赍灵宝真文等五百九卷於东坛。茅成子.老子等二百三十五卷置中坛。帝御行殿在寺南门。佛舍利.经像置於道西。
  十五日斋讫。道士以柴荻和沈檀为炬。泣曰。今胡神乱夏。人主信邪。以火取验。得辨真伪。便纵火焚经。经从火化。悉成灰烬。时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映蔽日光。摩腾法师涌身高飞。坐卧空中。广现神变。又说出家功德。其福最高。司空刘峻与诸官士庶千余人出家。道士吕惠通等六百二十人出家。见汉法本内传。泼墨望清皆处也。经传无文。

百体汗流
  当作霢霂汗流。见传灯。

袈裟盖面
  大集地藏十轮经云。过去有国。名般遮罗。王号胜军。统领彼国。时彼有一大山丘圹所。名朅蓝婆。甚可怖畏。药叉罗剎多住其中。若有入者。心惊毛竖。时国有人。罪应合死。王敕典狱系缚五处。送朅蓝婆大丘圹所。令诸恶鬼食啖其身。罪人闻已。为护命故。即剃须发。求觅迦沙。遇得一片。自系其颈。时典狱者。如王所敕。送丘圹中。至於夜分。有大罗剎母。名刀剑眼。与五千眷属来入冢间。罪人遥见。身心惊悚。时罗剎母见有此人。被缚五处。剃除须发。片赤迦沙系其颈下。即便右绕尊重。顶礼合掌。恭敬而说颂言。人自可安慰。我终不害汝。见剃发染衣。令我忆念佛。朅。丘竭切。

伯乐
  李伯乐。字孙阳。善相马。行至虞之山坂。有盐车亦至。有一龙马。而人不识。用驾盐车。遥见伯乐。乃嘶。伯乐以坐下马易之。日行千里。

白牛无角
  谓马也。普曜经云。时净居天王及欲界诸天充满虚空。即共同声白太子言。内外眷属悉皆昏卧。今者正是出家之时。尔时。太子即往车匿所。以天力故。车匿自觉。而语之言。汝可与我牵楗陟来。车匿闻已。举身战怖。云何於此后夜之中。而忽索马。欲何所之。太子言。我欲为一切众生。降伏烦恼结贼。故汝不应违我。於是诸天捧马四足。并接车匿。释提桓执盖随从。至彼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即便下马。遣车匿而还。

嚬蹙
  上当作颦。音频。颦。亦蹙也。下子六切。通促也。

下和
  见祖英上。

无为  华严疏主云。为。作也。作即生灭。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彼造作。故名无为。
  又瑜伽云。无生灭不系属因缘。是名无为。
  又智论云。无得故名曰无为。
  又净名云。不堕数故。

签土
  当作鐱臿也。签宠也。

王子宝刀
  涅盘云。譬如二人。共为亲友。一者王子。一是贫贱。如是二人。互相往返。是时贫子见是王子有一好刀。净妙第一。心中贪着。王子后时捉持是刀逃至它国。於是贫人后於它家寄卧止宿。即於眼中[穴/(丬*臬)]语。刀。刀。傍人闻已。收至王所。时王问言。汝言刀者。何处得邪。是人具以上事答王。王今设使屠割臣身。分张手足。欲得刀者。实不可得。臣与王子素为亲厚。先与一处。虽曾眼见。乃至不敢以手掁触。况当故取。王复问言。卿见刀时相貌何如类。答言。大王。臣所见如羊角。王闻是已。欣然而笑。语言。汝今随意所至。莫生忧怖。我库藏中都无是刀。

性[亿-音+喿]
  苏到切。情性踈貌。

隙骸
  绮戟切。

盖面帛
  吴越春秋。吴王夫差死。曰。羞见子胥。以巾覆面。今人谓之面巾。犹吴王始也。夫。音扶。差。楚宜切。见颜师古音义。

荷项
  下可切。儋也。

唱棒
  当作喝棒。见广灯。

涂户阃
  尔时。世尊行至罗阅城。毕陵伽婆蹉在此城中住。而多有所识。亦多徒众。大得供养酥油.生酥蜜.石蜜。与诸弟子。弟子得便受之。积聚藏举满大瓮。君持扈中.挡中.大钵.小钵。或络囊中.摝水囊中。或着橛土。或象牙曲钩上。或窗牖间。处处悬举。溢出流漫。房舍臭秽。时诸长者来。入房看。皆悉讥嫌。比丘白佛。佛集徒众。方便呵责。自今已去。制诸比丘有病。残药.酥油.生酥蜜.石蜜。齐七日得服。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彼比丘所有过七日者。酥油涂户响。若石蜜。与守园人。挡。它郎切。木桶也。

食蜜
  食蜜当作石蜜。善见律云。甘蔗糟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也。

守垣
  当作守园。谓守佛寺者。西天以佛寺为僧伽蓝园。垣。墙也。非义。

指月
  见雪窦瀑泉话月。

汨罗
  汨。莫壁切。水名。在长沙罗县。故曰汨罗。史记。屈原。字平。仕楚。为三闾大夫。上官靳尚谮毁於王。流於江南。楚王终不见省。遂赴汨渊而死。屈。九勿切。靳。居觐切。

瞶人
  上当从耳作聩。五怪切。聋也。

盟津
  当作孟津。书.泰誓。文王卒。武王观兵孟津。在洛北。都道所凑。故以为津。


  北教切。火裂也。

离微
  见祖英上。

鞭尸
  楚平王杀忠臣伍奢并子伍尚。奢之子员。字子胥。勇而且智。逃於吴。必欲复父之雠。平王薨。昭王立。吴王克楚入郢。伍子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左右足践其腹。右手抉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

离洛
  当作篱落。谓藩篱村落也。

无丝
  当作无私。


  徐姊切。似牛。青色。一角。重千斤。

三楚
  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

五陵
  汉之五陵。游侠所居之地。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猪肉案头
  幽州盘山尝教化於市。至屠肆。见鬻猪肉者谓屠人曰。精底割一斤来。屠人释刀而对曰。那个是不精底。师於言下有省。后出弟子普化云。

文殊仗剑
  五百菩萨得宿命智。知亿多劫所作重罪。以忧悔故。不证无生。时文殊师利知其念已。於大众中把刀害佛。佛言。若欲害我。为善害我。文殊白佛。云何名为若欲害我。为善害我。佛因广说一切诸法皆如幻化。若能如是。是善害我。菩萨由是照知宿罪皆如幻化。得无生忍。五百菩萨异口同音而说偈言。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见宝积百五。

打西禅
  镇州宝寿上堂次。有思明上座问。踏破化城来时如何。寿云。不斩死汉。明曰。斩。寿便打。明连道斩数声。寿随打数棒。寿复云。者师僧。将赤肉抵它乾棒。着甚么死急。便下座。时有一僧曰。适来问话僧从大觉处来。有一同参僧亦在者里。见解一般。若要已后人委悉和上法道。须是趂出者二僧始得。若不趂出。恐已后难得人承嗣和上。寿即趂出报事僧。思明住汝州西禅。法嗣宝寿。

拈羊角
  即涅盘王子宝刀缘。

思大
  宝志传语与思大。云何不下山教化众生。目视云汉作甚么。思云。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有何众生可度。

劈析将去
  劈析当作[纟*辟][纟*析]。音壁锡。博雅云。极也。一曰欲死貌。远浮山九带作踣跳入虎涧。折脚上渔船。

礼天王  丛林多指南阳国师礼天王。非也。尝於经传见之。如本行经。太子生已。西国之法。合礼天神。其名摩酰首罗。其神极恶而复有灵。抱太子至其神所。神自离座下阶。先礼太子。神曰。此是大圣太子。不应礼。余受礼。头破七分。
  ○又不拜王论。有五戒信士。见神不礼。王曰。何为不礼。曰。恐损神故。王曰。但礼。信士乃礼。其神形仪粉碎。
  ○又迦昵色迦王受佛五戒。曾神祠中礼。其神像自倒。后守神者作佛形像在神冠中。王礼不倒。怪而问之。曰。冠中有佛像。王大喜。知佛最胜而恕之。
  ○又感通录云。唐蜀川释宝琼。出家正素。读诵大品。本色连比什邡。并是米族。初不奉佛。沙门不入其乡。故老人女妇不识者众。琼思拔济。待其会众。便往赴之。不礼而坐。道党咸曰。不礼天尊。非沙门也。琼曰。邪正道殊。所奉各异。天尚礼我。我何得礼老君乎。众议纷纭。琼曰。吾若下礼。必贻辱也。即礼一拜。道像速座动摇不安。又礼一拜。反倒狼藉在地。遂合众礼琼。一时回信。
  ○予徧览诸缘。乃知志信奉佛者。不应礼神。礼之。非神所利。详读南阳广录而无此缘。置问者指为国师。盖看阅之不审也。

童子戏  此问相传谓当年风穴浴下普请次。僧以手巾绾髽角髻顶之。戏为调笑。师见之。不言而去。翌日。学者遂成斯问。又如风穴因有怒色。遂置金刚被羚羊角触之。问又云。既是大人相。为甚么不具足。又如作胡饼次。有猛焰红炉捞出月之句。似此之缘颇多。
  然皆丛林口传。固难考信。设不引缘。亦自不伤旨意。第因众中有此商量。遂使晚辈世谛流布。习以为常。一旦似有不平之气。輙於人天广众之前。唯恃无明。公然讥刺。如此操心。自它何益。但增薄俗诬谤。诚所谓虽是善因而招恶果。不亦悲乎。
  予尝读大毗婆沙论。问。何故名法供养。法供养是何义。答。能为缘义是供养义。此以法为初故。名法供养。若为饶益故。为它说法。它闻法已。生未曾有善巧觉慧。如是名施。亦名供养。或闻者不信。但名为施。不名供养。若为损害故。说讥刺它法。它闻是已。住正忆念。欢喜忍受。不数其过。生未曾有觉慧。此虽非施。而名供养。若为损害故。说讥刺它法。它闻是已。发恚恨心。此不名施。亦非供养。愚详观论意。而学者心不在道。合尘背觉。辄扬家丑。自它何益。岂不慎乎。岂不慎乎。

铁楔迸开
  莎底比丘营澡浴事。为众破薪。有大黑蛇从朽木孔出。螫彼苾刍右足拇指。阿难白佛。佛为说孔雀王咒而愈。

熊耳
  见祖英。

印客
  当作吊客。见广灯。

白龟
  当作盲龟。盲龟事见云门录上。

唤觉
  音教。俱舍论云。时一王者。令人赍金远买智慧。使者奉命。无处不至。后因至一树下。有人问之何来。曰。买智。曰。我有。索金卖之。使者与金。但得一偈云。谛察审思唯。慎勿卒行非。如今无用处。还当有使时。使得偈。归奉於王。王在处书窗。复自常念。后公主患[病-丙+(虎-儿+且)]。着男子衣在宫帏中与母同寝。王入忽见。索剑欲杀。唤觉方知。犹智慧故。

剑客
  见雪窦后录。

要断却
  当作须断却。断。杜管切。绝也。见传灯。

赤眉
  见怀禅师前录。

变豹
  圣人虎。别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辨人狸。别其文萃也。狸变则豹。豹变则虎。见杨子。

咆哮
  当作跑虓。上音庖。蹴也。下虚交切。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