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赋注

  纵浅纵深。靡出一心之际。
  华严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次第遍往诸佛国土神通三昧。乃至於一念顷。一切佛所勤求妙法。然於诸佛出兴於世。入般涅盘。如是之相。皆无所得。如散动心了别所缘。心起不知何所缘起。心灭不知何所缘灭。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分别如来出世及涅盘相。佛子。如日中阳焰。不从云生。不从池生。不处於陆。不住於水。非有非无。非善非恶。非清非浊。不堪饮漱。不可秽污。非有体非无体。非有味非无味。以因缘故而现水相。为识所了。远望似水。而兴水想。近之则无。水想自灭。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得如来出兴於世及涅盘相。诸佛有相及以无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别。佛子。此三昧名为清净深心行。菩萨摩诃萨於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是知非唯佛教以心为宗。三教所归。皆云反己为上。如孔子家语云。卫灵公问於孔子曰。有语寡人。为国家者。谨之於庙堂之上。则政治矣。何如。子曰。其可也。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所谓不出圜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谓也。是知若反己以徇物。则无事而不归自心。取舍忘怀。美恶齐旨。是知但了一心。无相自显。则六趣尘牢。自然超越。出必由户。莫不因斯道矣。如古德云。六道群蒙自此门出。历千劫而不返。一何痛矣。所以诸佛惊入火宅。祖师特地西来。乃至千圣悲嗟。皆为不达唯心出要道耳。华严经明一念能为无尽之事。故云一心超胜。如经云。一者。佛一跏趺坐遍满十方无量世界。二。一切诸佛说一义句。悉能开示一切佛法。三。放一光明。悉能遍照一切世界。四。一身中悉能示现一切佛身。五。一处中悉能示现一切世界。六。於一智中。悉能决了一切诸法。无所挂碍。七。一念中悉能遍往十方世界。八。一念中悉现如来无量威德。九。一念中普缘三世佛及众生。心无杂乱。十。於一念中与去来今一切诸佛体同无二。是为十。还源观引论云。由依唯识故。境本无体。真空义成故。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由此方知。由心现境。由境显心。心不至境。境不至心。常作此观。智慧甚深。唯识序云。离心之境克湮。即识之尘斯在。带数之名攸显。唯识之称兆彰。故得一心之旨。永传而不穷。八识之灯。恒然而无尽矣。
  任延任促。但当唯识之时。
  如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城等。时即是一心唯识之时。故云。一念无量劫。无量劫一念。法华玄赞疏云。如经中说一时者。即是唯识时。说听二徒心识之上。变作三时相状而起。实是现在随心分限。变作短长事绪终说。总名一时。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位唯心。都无实境。听者心变三世亦尔。唯意所缘。是不相应行蕴。法界法处所摄。古德言一时者有四。一则不定约剎那。二则不定约相续。三则不定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等。四则不定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名为一时。但是听者根熟。感佛为说。说者慈悲。应机为谈。说听事讫。总名为一时。今不定约剎那等者。听法之徒根器或钝。说时虽短。听解时长。或说者时长。听者亦久。於一剎那。犹未能解。故非剎那。亦不定说。若约相续者。犹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或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时。一切能解。故非相续。由於一会听者根机有利有钝。如来神力。或延短念为长劫。或促多劫为短念。亦不定故。总约说听究竟名时。亦不定说。若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长短暄寒。近远昼夜。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诸天等。无此四时及八时等。经拟上地诸方流通。若说四时等。流行不遍故。亦不定说。若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者。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道已来近远各不同故。释曰。上所说不定约剎那时。及相续时。与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等。及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名为一时者。以根有利钝。长短不定。上界下界。时节无凭。但说唯心之一时。可为定量。无诸过失。事理相当。既亡去取之情。又绝断常之见。不唯一时作唯识解。实乃万义皆归一心。则称可教宗。深谐秘旨。能开正见。永灭群疑。所以经云。一切诸法。以实际为定量。又云。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故知但说大无过。夫言大乘者。即是一心之乘。乘是运载义。若论运载。岂越心耶。又夫不识心人。若听法看经。但随名相。不得经旨。如僧崖云。今闻经语。句句与心相应。又释法聪。因听慧敏法师说法。得自於心。荡然无累。乃至见一切境。亦复如是。若不观心。尽随物转。是故大乘入道安心论云。若以有是。为是有所不是。若以无是为是。则无所不是。一智慧门。入百千智慧门。见柱作柱解得柱相。不作柱解。观心是柱法。无柱相。是故见柱即得柱法。一切形色亦得如是。故华严经颂云。世间一切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
  大矣圆诠。奇哉正辙。
  如来圆教。正说一心。经云。三界上下法义唯心。此就世间依报以明心。又云。如如与真际。涅盘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此据出世法体以明心。终穷至实。毕到斯原。随流感果。还宗了义。故经云。道不离心。心不离道。如十玄门中。由心回转善成门者。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云回转善成。心外无别境。故言唯心也。若顺转即名涅盘。经云心造诸如来。若逆转即是生死。经云三界虚妄皆一心作。即生死涅盘。皆不出心矣。
  六神通而焉可变。四辩才而莫能说。
  法华经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以众生心。是绝待妙。无法可比故。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议。是以达磨西来。默传心要。为若此。
  攀枝而直到根株。寻水而已穷源穴。
  心为万法根本。故华严经云。菩萨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若於心外觅法。便向他求。如但寻枝派。转失根源。是以永嘉集云。即心为道者。可谓寻流得源矣。
  传印而尽继曹溪。得记而俱成摩竭。
  韶州曹侯溪。是第六祖能大师住处。示众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故先德云。不得一法。号曰传心。释迦成道於摩竭国中。经云。菩萨不行见法。不行闻法等。诸佛疾与授记。故华严经颂云。所取不可取。所见不可见。所闻不可闻。一心不思议。但直了自心之时。心外了无所得。即便是得记之时矣。
  可谓履道之通衢。悟宗之真诀。
  此一心门。能收一切。故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所以肇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众生得一以成道。一者道也。天有道以轻清。地有道以宁静。谷有道以盈满。草木有道以生长。鬼神有道以灵圣。君王有道执王天下。故知道不可斯须废之。道即灵知心也。

  注心赋卷第四(终)
  音释

   粤音曰语辞也 治直之反 恢枯回反 键渠演反门键 爝音雀炬火也 逗都后反住也止也 [(ㄇ@(企-止))/卓]即教反 迄许讫反至也 殆徒解反近也 瞬舒闰反目动也 [谷-禾+卵]苦角反鸟卵 筋音斤筋骨也 憍举乔反逸怒也 旌子盈反旌旗也 揽卢减反 谬靡幼反讹也 炙之石反 閦初六切 挺徒逞反出也 该古来反咸也备也 溉古代反灌也 压乌甲反镇也降也 这音者 缤疋宾反缤纷也 骈部田反 瞥篇灭反 枢昌朱反本也 馑渠刃反饥也 跳徒聊反跃也 醪音劳浊酒也 蘖鱼列反曲蘖 恃音市依也 磁疾之反 纥呼吸反又胡吉反 驶疎事反疾也 剌卢达反僻也 揩苦皆反摩揩也 鄙邦美反陋也 餮他结反贪食也 姬与之反王妻别名又居夷反 驷音四 瓢皮霄反 荜音必 遽其据反急疾也 挞他达反打也 怒乃故反嗔也 绾乌板反系也 糕音羔 胀音帐腹满也 啖徒滥反啖也食也 签七帘反 黪仓敢反 揖衣入反让也 褾方小反袖端 鬻音育卖也 噪思号反呼噪也 齅许救反以鼻取气 仞而振反七尺曰仞 贾音古商贾也 格古伯反式也 绅音申带也 烹铺庚反 锻都换反炼也 刈鱼计反获也取也 绳音乘索也 悸甚李反心悸也 杌吴鹘反木机也 模莫胡反规也 谪陟革反 蚀音食日月亏 刍测隅反 诀音决别也 勃蒲没反星名 彗祥卫反星名 [同-(一/口)+又]音[网-(ㄨ*ㄨ)+又]谤也 弑施侍反臣杀君曰弑 讥居依反排也 诬音无枉也 僭子念反天命不僭也 [泳-永+(妳-女)]郎计反妖气 肤甫无反皮也 闭音蔽 险和俭反[山*参]也 派疋卖反分派也 泓乌横反水深也 坦他但反平也 辟皮益反启也 蔽必袂反掩也 锭音定锡属 媸初之反妍媸也 杲古老反日出明白也 芒武芳反草端麦芒 厘里之反理也 溢盈讫反满也 砾卢的反瓦砾也 浔徐林反傍水涯也 敲苦交反击也 缓胡管反舒也 铦息廉反利也 阒苦臭切寂静也 枭古尧切鸟名 獍君命反兽名 剔汤力反解骨也 摘陟革反手取也 蒂音帝草木根也 抑於棘反屈也按也 湿失入反水沾也 狭胡甲反 菌渠殒反又求免反 冑直佑反介冑也 矛音牟戈矛也 [怡-台+居]居於反傲也 彖通贯反 衒音县自媒也 谄丑琰反谄伤也 倏音叔走疾也 烂卢旦反 獭他达反水中兽名 涸移各反水竭也 罥姑泫反挂也 蝇余凌反青虫也 捕皮布反 槁枯老反 桡奴巧反乱也 炳兵永反炳焕明也 啮鱼列反 卒粗鹘反暴也 彝以脂反常也法也 戛居辖反 渊於玄反深也 泳为命反潜行水中 骞音牵 讵音巨岂也 烁昼乐反灼烁也 嚬蒲真反笑也 呻音申呻吟也 隙袪力反壁缝也 谙於含反 渤蒲鹘反 觞式羊反 侔音牟等也均也 荄音皆草根也 驱匡愚反 殄徒演反灭也 捷慈叶反 纬移贵反经纬也 猗於离反长也倚也 洹胡端反 [木*感]呼感反 啑所甲反 拶资辖反逼拶也 踉音良跳踉也 癫都连反 蹶居月反失脚又走也 溃胡对反散也乱也 蹑尼辄反履也 牖胡柳反 鎞边兮反 晶音精光也 槩古代反平斗斛槩 缩所六反敛也退也 摅良据反木名又初离反 玺斯氏反王印曰玺 甄居延反又侧邻反 萎於为反[廿/马]也 怡与之反和也悦也 [泳-永+费]扶沸反水溢也 偃於碾反偃仰也 凫音符野鸭也 循音巡 突徒鹘反 御鱼举反禁也 恍火广反 惚呼骨切 蛰直立反 牝扶履反又毗忍反 浸资任切 扞音翰以手扞物 滋子之反水名 确口角反坚固也 圃音布园圃也 [虫*太]音太 [虫*未]音未 啮鱼列反 镞作木反箭镞 缋胡对反画缋也 淳之纯反又是伦反沃也清也 斗都豆反斗竞也 烬疾刃反烛烬也 眇亡沼反 逮音代及也 奥乌到反深也藏也 翥章恕反举也飞也 钥音药关也 贸莫候反交易市卖 颢音皓大也 懆七到反持也志也 矬昨禾反矬短也 痒音养皮痒也 弝音霸弓弝也 曀於计反阴也 颣郎对反粗丝也 剖普后反判也破也 蚌蒱榜反 篑求位反土篑也 探他含反取也 潬大亶反水中沙堆 薮思候反 绞古巧反 蔓音万 脉牟伯反 范扶减反 踔勅角反远也 瓒才但反又才口反 扃[打-丁+瓜]荣反 閦初六反 瘀依倨反血瘀也 汇音谓类也 柑音甘木名 泛敷陷反 攸音由 稿呼劳反 厥居月反其也 湍他端反水湍也 蚇音尺 蠖乌镬反 愠於闰反怒也 峙直里反住基也 矗初六切又勅六反直貌 迸里更反 灒音赞水溅也 屎式视反 尿奴吊反 榛侧诜反 戢阻立反敛也止也 檝音接舟檝 酰虚兮反 眚释幸反 魑丑知反 祢奴礼反 虻武康反 斫陟莫反 砾郎击反小石曰砾 [竺-二+角]音角竹名 贮展吕反 蛙乌华反 钻子算反锥钻也 锱子思反 铢音殊分铢也 嗥胡劳反叫也 殒余准反灭也 泄思列反 巫音无 箴知林反规也栋也 缮时现反 剜乌完反 刎无粉反 扪音门摸也 技其里反 漱苏奏反又尸候反漱口也 圜音还圜围 徇乱闰反 湮音因落也沈也 绪徐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