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 五家宗旨纂要
五家宗旨纂要
有时不恁么却恁么 虽然日月不双明。到底三年同一闰。
有时恁么恁么却不恁么 说是说非无定止。阇黎莫作两头看。
有时不恁么不恁么却恁么 指东话西非与错。将长就短的和真。
有时恁么不恁么总得 或是或非金出铁。若横若顺铁成金。
有时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自古张家难姓李。从来二字不成三。
颂。指是为非非不是。将非作是是焉非。就中若也情量度。海角天涯鹞子飞。
浮山远录公十六题
一.识自宗 识自宗者。须识本来宗趣。不落言诠。才拟论量。千山万水。
二.死中活 死中活者。寒灰发焰。枯木腾芳。须是死中得活。木人抚掌。石女呵呵。
三.活中死 活中死者。贪寻言语路。丧却本来人。如夹山境语。直作境话会是也。
四.不落死活 不落死活者。不坐二边。不住一色。日用寻常。逍遥自在。
五.背舍 五背舍者。背事舍理。埽荡圣凡。纤尘不立。离四句。绝百非。赤洒洒。净裸裸。堂堂无间隔。及尽乃通身。
六.不背舍 不背舍者。披毛戴角。拖犁拽耙。随时游戏。不捐事理。所谓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七.活人剑 活人剑者。凡有语话。不犯锋铓。随机妙转。应物圆成。所谓放行则瓦砾生光。你若转得身来。自是扬眉吐气。
八.杀人刀 杀人刀者。埽除佛祖见。割断圣凡情。一句截流。万机寝削。所谓把定则乾坤失色。你若触着锋铓。未免丧身失命。
九.平常 平常者。就日用寻常中垂手。不事奇特高远。如常恰似秋风至。无意凉人人自凉。
十.利道拔生 利道拔生者。剪除脚下线。指出掌中珠。拔济群生。利以大道。虽然春色无高下。到底花枝有短长。
十一.言无过失 言无过失者。粗言细语。倒弄颠拈。悉皆中的。所谓言满天下无口过也。但恐承言滞句之流却从者里蹉过。
十二.透脱 透脱者。不被一切羁縻。迥然超脱。脚跟截断红丝线。天上人间自在飞。此是学人能领会也。
十三.透脱不透脱 透脱不透脱者。虽然打破玉团子。却撒黄金在眼中。是透脱中不透脱也。
十四.称扬 称扬者。提持此事。妙唱宗猷。须是个中人会悟音声之外。所谓万籁有心闻不得。孤岩无耳却知音。
十五.降句 降句者。断绝语言。不恣谈说。所谓闭口牢藏舌。安身第一方。
十六.方入圆 方入圆者。纵横得妙。左右逢原。更无滞碍。随口道来。无可不可。能入圆通三昧也。
三山来颂云。吃尽寒酸费苦辛。同生同死是何人。慈衷一片谁知委。几度临机任纵横。
洞宗三解脱门
文殊面目 文殊门者。借物显也。
颂曰。若问文殊户。头头路不阿。东林青郁密。南岳碧嵯峨。天际悬空月。庭前带雨莎。更寻玄妙相。箭已过新罗。
观音妙唱 观音门者。音声阐也。
颂曰。欲叩圆通户。圆通户不封。戍楼鸣晓角。烟寺起霜钟。鹤唳当晴夜。猿啼正碧峰。悲心闲并广。何处不相通。
普贤妙用 普贤门者。身动静也。
颂曰。若欲识普贤。嵯峨本不悬。萝攀登绝顶。航掣采祥莲。野老烧松火。山童汲月泉。纵横如未会。觌面隔重巅。
三山来颂云。庭前栢子郁青青。无数春禽树上鸣。几度援弓抛弹击。犹嫌辜负老婆心。
曹洞宗旨颂
劫壶空处妙难通。拟欲无功已堕功。偏正不曾离本位。君臣那更异深宫。玉机转侧方圆备。宝鉴澄明理事同。云辇月娥归半夜。晓来烟雾尚朦胧。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下
普陀嗣法门人 性统 编
沩仰宗
沩山禅师。讳灵佑。长溪赵氏子。得法於百丈海和尚。初至大沩。木食涧饮。十余年始得仰山慧寂禅师相与振兴其道。故诸方称曰沩仰宗。
沩仰宗风。父子一家。师资唱和。语默不露。明暗交驰。体用双彰。无舌人为宗。圆相明之。
圆相起因
圆相之作。始於南阳忠国师。以授侍者耽源。源承谶记。传於仰山。遂目为沩仰宗。总有六名。曰圆相。曰暗机。曰义海。曰字海。曰意语。曰嘿论。耽源谓仰山曰。国师传六代祖师圆相九十六个。授与老僧。国师示寂时。复谓予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来。大兴此道。次第传授。毋令断绝。吾详此谶。事在汝躬。我今付汝。汝当奉持。仰山既得。遂焚之。一日。又谓仰山曰。向所传圆相。宜深秘之。仰曰。烧却了也。源曰。此乃诸佛相传至今。何乃烧却。仰曰。某甲一览。已知其意。能用始得。不可执本也。源曰。於子即得。来者何如。仰曰。和尚若要。重录一本。乃重录呈似耽源。一无差失。
三山来颂云。国师父子太无因。谶记传来直到今。画得圈圈九十六。青天白日换人睛。
暗机
仰山亲於耽源处受九十六种圆相。后於沩山处因○此相顿悟。有语云。诸佛秘印。岂容言乎。又曰。我於耽源处得体。沩山处得用。谓之父子投机。故有圆相辨的於人。或画[○@牛]此相。乃纵意。或画[○@佛]此相。乃夺意。或画[○@人]此相。乃肯不全意。或画[○@卍]此相。乃全许意。或画此相。或点破。或划破。或掷却。或抹却。皆是截断众流也。更有种种多相。无非宾主纵夺。权实机关。总看时节因缘。随机拈弄。乃入廛垂手。方便设施。又或闲暇。师资辨难。互换机锋。只贵大用现前。不存轨则耳。
一日。梵僧来参。仰山於地上画○此相示之。僧进前添作此相。以脚抹却。山展两手。僧拂袖便行。
仰山闭目坐次。有僧潜来身边立。山开目见。遂於地上。画此相。顾视其僧。僧无对。如此皆暗机之类也。
三山来云。如此络索。是甚么弄猢狲底闲家具。虽然如是。也要大家知委。
三山来颂云。觌面相呈事最奇。随宜纵夺在临机。一轮明月辉霄汉。照破河山影画眉。
义海
仰山一日坐次。有僧来礼拜。山不顾。僧问。和尚还识字么。山云。随分。僧乃左旋一匝。云。是甚么字。山於地上书个十字。僧右旋一匝。云。是甚么字。山乃改十字作卍字。僧又画○此相。以两手托起。如修罗擎日月势。云是甚么字。山画圆相围却[○@卍]字。僧乃作楼至势。山云。如是。如是。善自护持。善哉。善哉。好去。僧乃礼谢。腾空而去。时有一道者见。后经五日。问山。山云。汝还见否。者云。吾见其僧腾空而去。山云。此是西天罗汉。特来探吾宗旨。者云。某甲虽睹此种种三昧。不辨其理。山云。吾以义为汝解释。此是八种三昧。觉海变为义海。体同名异。然此义合有因有果。即时异时。总别不离隐身三昧也。如此皆义海之类也。
三山来云。乌焉自别。刁刀不同。者僧点画分明。仰山体势完备。正眼看来。且不识者个字在。
三山来颂云。河洛交呈。鸟虫迭变。剖羲画之奇踪。划苍颉之异撰。月印川以无痕。珠入盘而自转。看看。具眼阿师荐不荐。
五观了悟和尚与仰山立玄问玄答
此相谓之举函索盖相。亦名半月待圆相。若将此相来问。有更添半月对之。答者以盖覆函。故曰函盖相称。以现圆月相也。此相名抱玉求鉴相。若将此相来问。即於其中书厶字答之。此相谓之觅良鉴。答者识玉便下手也。[○@ㄙ]此名钩入索续相。若将此相来问。但於厶字侧添亻字答之。乃问者钩入。答者索续。乃名续成宝器相也。[○@(俬-禾)]此名已成宝器相。若将此相来问。但於内书土字答之。[○@土]此名玄印玄旨相。独脱超前众相。不着教意所摄。若是灵利底。对面分付。拟之则不见也。三祖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苟不具眼。焉能辨此。
三山来云。玄问玄答即不无。若一向滞在里许。未免成耙脱印子矣。何以为吾宗向上之旨哉。学者师其意。而用之可也。
三山来颂云。一人拈起一人圆。两两相将各一边。识得两边符合处。收来依旧月团圞。
辨第八识
此是众生具有六识。添空一识。名为七识。七识不可得。名第八识。亦名八王子。亦名八解脱。亦名八丈夫。总有四八三十二相。此是果相。因智报德。七识亦名传送识。七八二识不相离故。来为先锋。去为殿后。以至追思过去。攀援现在。念虑未来。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七识。分彼分此。分是分非。八阿赖耶识。名为白净识。本无瑕玷。无佛无众生。无你亦无我。古德颂云。赖耶白净本无愚。三细分时有六粗。八万四千从此得。大千沙界作凡夫。梦心桎梏原非有。病眼空花岂是无。反掌之间成十善。依然赤水获玄珠。第八识亦名含藏识。若是悟底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反观第八识为不动智。空无内外。名大圆镜智。即一体也。平等性智总号也。以妙观察智收前六根.六尘.六识。乃至八万四千尘劳。转为成所作智。成所作智转入妙观察智。妙观察智转入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转入大圆镜智。即一体也。是相宗师。若有问难能转者。即转在那个识。按楞伽经云。佛诫大慧。初中后夜。常以妙观察智当净现流识。转六根为成所作智。如手仰时。不应问覆手何在。亦如水为冰时。不即有异。故云烦恼即是菩提。百法.唯识二论。但取其义。莫着言句也。六祖偈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其名无实性。若於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六妙观察智.七平等性智因地转。五成所作智.八大圆镜智果上转。
三山来云。还见么。○唤作识亦得。○唤作智亦得。且道能转底在甚么处。○打破镜来才向道。
三种然灯(此见曹山录中。非仰山语。因前收在沩仰宗。故不欲移动也)
曹山云。然灯前有一种。一未知有。同於类血之乳。一知有。犹如意未萌时始得本物。此名然灯前。有一种知有。往来言说.声色.是非。亦不属正照。亦不得记。同类血之乳。是漏失边事。此名然灯后。直是三际事尽。表里情忘。得无间断。此始得正然灯。乃云得记(载祖庭事苑)。
如何是然灯前 首山云。诸佛在我前 智门祚云。空劫无闲人 五祖演云。令人疑着。
如何是然灯后 山云。诸佛在我后 祚云。衲僧天下走 演云。一场懡[怡-台+罗]。
如何是正然灯 山云。青山无异路 祚云。火星入牛斗 演云。错认定盘星。
颂。解得分明珠走盘。未能透脱几多难。如瓶注水无遗漏。隔海风光冷眼看(然灯前)。
颂。不见明珠不走盘。长天静夜黑漫漫。古今十世无增减。拈起牛头尾上安(然灯后)。
颂。问处分明答处亲。尘尘剎剎总逢君。一声黄鸟青山外。占断风光作主人(正然灯)。
三山来云。前后且置。直须正照俱忘。犹较些子。 颂曰。然灯前后不相因。正是然灯略较亲。三际情忘无所住。堂堂得见本来人。
香严三照语颂
本来照 拟心开口隔山河。寂寞无言也被诃。舒展无穷又无尽。卷来绝迹已成多。
寂照 不动如山万事休。澄潭彻底未曾流。个中正念常相续。月皎天心云雾收。
常照 四威仪内不曾亏。今古初无间断时。地狱天堂无变异。春回杨柳绿如丝。
三山来颂云。三照由来一照同。何分前后与当中。个中若了全无事。一点灵光映不穷。
仰山设九十六种圆相。开为百二十。合为九十六。共一十九种门设施。圆收在於六门。一.圆相。二.义海。三.暗机。四.多字学。五.意语。六.默论。
三山来颂云。祇个从中辨假真。一门辟破许多门。门门施设成何义。贵在临机妙用亲。
仰山临终付法偈云。一二二三子。平目复仰视。两口无一舌。此是吾宗旨。后龙潭智演为四偈。
三山来云。仰山平生弄尽虚头。喜得临行一句倾心吐出。别无剩旨。若非龙潭注破。惹得无数人打瓦钻龟。委悉么。一轮明月空归去。万朵河山镜影中。
龙潭智四偈
一二二三子。[○@牛]牛字清风起。[○@(俬-禾)]佛来看不就。[○@人]人来争纲纪。
平目复仰视。儿孙还有异。未辨个端倪。出门俱失利。
两口无一舌。止止不须说。西天僧到来。乌龟唤作鳖。
此是吾宗旨。扬声啰啰哩。镜智出三生。吹到大风止。
沩仰宗旨颂
权分九十六圈圞。脱印相承有所传。垂手为人曾作拜。横身应物善交拳。禅天云散心光现。义海波澄月影圆。明暗相参看变态。莫教辜负草鞋钱。
仰山九十六种圆相图
末前句○ 第一句(方员任器。头角全彰)。
日用句○ 第二句(体用互收。名言不立)。
末后句 第三句(隐显无私。旁通者畔)。
修罗三昧擎日月势
女人三昧罗剎不隐
已上开为百二十。合为九十六种。总不出十九门施设也。
一.垂示三昧门 二.问答互换门。
三.性起无作门 四.缘起无碍门。
五.明机普互门 六.暗合宾主门。
七.三生不隔门 八.即幻明真门。
九.用了生缘门 十.就生显法门。
十一.冥府生缘门 十二.三境顺真门。
十三.随机识生门 十四.海印收生门。
十五.密用灵机门 十六.啐啄同时门。
十七.随收随放门 十八.卷舒无任门。
十九.一多自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