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华严宗
- 贤首五教仪
贤首五教仪
法华云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於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第九彼此摄入时者即彼异类界中所有时劫亦复各别相收或同异类界时互相摄入若念若劫重重无尽同前四五六七悉於彼时恒说诸门华严云一毛端处(分正也)所有剎其数无量不可说尽虚空量诸毛端一一处剎悉如是(上总下别)彼毛端处诸国土无量种类差别住有不可说异类剎有不可说同类剎不可言说毛端处皆有净剎不可说(此明剎界也)或复於一毛端处不可说劫常安住如一毛端余悉然所住劫数皆如是(此明时劫也)彼佛法身不可说彼佛分身不可说演说法门不可说调伏众生不可说(此明佛法也上毛端下微尘亦先总)乃至法界悉周遍其中所有诸微尘(分依也)世界若成若住坏其数无量不可说(次别)一微尘处无边际无量诸剎普来入十方差别不可说剎海分布不可说(界剎也)一一剎中有如来寿命劫数不可说(劫时也)诸佛所行不可说甚深妙法不可说(佛法也)又云我见十方世界海劫数无量等众生(上总下别)或长或短或无边以佛音声今演说我见十方诸剎海或住国土微尘劫或有一劫或无数以愿种种各不同或有纯净或纯染或复染净二俱杂或无量劫入一劫或复一劫入多劫或一切劫庄严事於一劫中皆现睹或一劫内所庄严普入一切无边劫始从一念终成劫悉依众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无边以一方便皆清净有清净劫一佛兴或一劫中无量现往昔修行剎尘劫获大清净世界海诸佛境界具庄严永住无边广大劫楞伽云住色究竟天於彼成正觉具力通自在现化於此成(上同类界劫下异类界劫)化身无量亿遍游一切处令愚夫得闻如响难思法(此横遍界土也)远离初(先照)中(转照)后(还照)亦离於有(现劫有尽)无(过未劫无尽)非多而现多不动而普遍说众生身中所覆之真性(此竖穷时劫也)化佛於诸剎演三乘一乘佛有三十六复各有十种随众生心器而现诸剎土(此总明同异界劫相摄入也)净名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摄一入一切也)又菩萨以一切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摄一切入一切也)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摄一切入一也)又於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着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摄一入一也)时维摩诘入於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上明解脱境此以实事证)楞严云一一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界劫俱摄)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尘界既尔时劫例然)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此入彼也)身含十方无尽虚空(彼入此也)於一毛端现宝王剎(正摄依也)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依摄正也)法华云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总明同异类界劫相摄入也)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
第十以本收末时者谓以非劫为劫故(非劫本劫未也)如华藏界中以非劫为劫劫即非劫念等亦尔以时无长短离分限故以染时分说彼劫故以时无别体依法上立法既融通时亦随尔故於此无量不可说劫常说诸教初无休息。
华严云菩萨摩诃萨知一切劫即是非劫而真实说一切劫数善男子菩萨智轮远离一切分别境界不可以生死中长短染净广狭多少如是诸劫分别显示(劫即非劫也)何以故菩萨智轮本性清净离一切分别网超一切障碍山随所应化而普照故(非劫即劫也)善男子譬如日轮无有昼夜(本非劫也)但出时名昼没时名夜(末即劫也)菩萨智轮亦复如是无有分别亦无三世但随心现教化众生言其止住前劫后劫以真如法身(本也)遍一切法(末也)与一切法而共相应遍一切处持诸世间遍一切时遍在昼夜半月一月年岁成坏劫尽未来际常住无尽遍住一切众生界安立一切众生为众法眼无间无断颂云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庄严极清净安住於虚空(劫即非劫)此世界海中剎种难思议一一皆自在各各无杂乱一切剎种中世界不思议或成或有坏或有已坏灭有剎住一劫或住於十劫乃至过百千国土微尘数或於一劫中见剎有成坏或无量无数乃至不思议(非劫即劫)或有剎有佛或有剎无佛或有唯一佛或有无量佛国土若无佛他方世界中有佛变化来为现诸佛事一一佛剎中一佛出兴世经於亿千岁演说无上法众生非法器不能见诸佛若有心乐者一切处皆见一一剎土中各有佛兴世一切剎中佛亿数不思议此中一一佛现无量神变悉遍於法界调伏众生海佛身无有量能示有量身随其所应睹导师如是现佛身无处所充满一切处如空无边际如是难思议饶益众生故如来出世间众生见有出而实无兴世不可以国土昼夜而见佛岁月一剎那当知悉如是众生如是说某日佛成道(末)如来得菩提实不系於日(本)如来离分别非世超诸数三世诸导师出现皆如是譬如净日轮不与昏夜合(本)而说某日夜诸佛法如是(末)三世一切劫不与如来合而说三世佛导师法如是楞伽云不生而现生不灭而现灭普於诸亿剎顿现如水月一身为多身随机心中现远离常无常而现常无常恒如是观物不生於恶见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於彼诸缘中分别生灭相净名云法不可住(本)若住於法是则住法(末)无住则无本(本)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末)楞严云即一切法(劫)离一切相(非劫)唯即与离二无所着(本末即入圆融)一切同异所不能至。
(同异界劫无碍)法华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劫即非劫)不如三界见於三界(非劫即劫)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颂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劫即非劫)道场证知已於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非劫即劫)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随所应可度为说种种法。
问依此说时则无始终何容有此一代时中诸部经教。
答一乘玄门诸佛齐证故一切如来法尔皆於无边世界常转如是无尽法轮令诸众生返本还源穷未来际无有休息但随见闻说有三时五会之别诸慈悲者为下劣众生於无尽说中略取此等结集流通故有此等诸部教典令寻於此见无边法如观牗隙见无际空而此时说即同无尽以一时即一切时一说即一切说故华严云恒以佛日普照法界随本愿力常现不没恒住法界无有变异。
问若此多劫常恒说者何故如来有涅盘耶。
答一切诸佛本不涅盘如华严法界品中开旃檀塔见三世佛无涅盘者又复涅盘亦是说法摄生与成道说法无差别故法华寿量品云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盘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华严出现品云若有众生应以涅盘而得度者如来则为示现涅盘而实如来无生无灭无有灭度是故说法总无休时。
问智度论云须扇多佛晨朝成道日暮涅盘唯留化佛度诸众生则知佛土亦有不说华严教耶。
答非一切佛土中皆用言语说法如净名云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乃至有以八万尘劳作佛事等则知须扇多佛以所化身而为说法正是华严无尽教相中之一教相耳何云不说。
△问据古德共云如灯明佛晨旦说法华中夜便灭度则法华之外非有别时更说涅盘谓人根利故闻法华竟不须复说涅盘又迦叶佛时亦尔则知涅盘或说不说或有国土唯说三乘究竟不破如多宝佛或有国土唯说一乘无三可破如胜云佛则知法华亦有说不说不同华严我不见有一佛国土其中如来不说此法何云法华涅盘之说亦该通十方耶。
答说法华即是说涅盘以佛之知见不异佛性故说三乘即是说一乘诸有所作常为一事故说一乘即是说法华以顿圆别教与渐圆同教仪法虽殊而说一乘入佛慧无有别故则知法华涅盘之说亦恒遍法界也。
△问称性本教可尔逐机末教云何亦常演耶。
答末不离本故依本而成故摄论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本源既远枝派自长是故人天小教等说亦无始终时也。
问既诸经说皆悉常遍则五会时处岂不杂乱如菩提场说华严时既遍虚空周於毛道尽未来际未知鹿野苑等亦说华严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彼不说即说处不遍说时不常若彼亦说时处即成杂乱何故以经唯云菩提场说华严鹿野苑说阿含今何鹿苑亦说华严岂不成杂乱耶。
答说华严菩提场处既遍十方一切尘道即彼鹿野苑等皆有菩提场会是故寂场无不常遍说阿含鹿野苑处既遍法界乃至尘毛即寂场等皆有鹿苑是故鹿苑无不常遍既为门不同亦不成杂乱也。
△问若约为门不同为互相见不若相见者还成杂乱若不相见何以知遍。
答若约华严与阿含等全教相摄则彼此互无各遍法界而有隐显不同不见也可若约诸教相资则彼此互有同遍法界而有主伴不同相见也可余一一会一一经处皆亦如是准以思之。
问诸佛说教亦如是不。
答此佛既尔余佛例然经云三世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等诸佛亦如是说。
△问余佛说经时处与遮那说经时处为相见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谓若相见即乖相遍若不相见不成主伴。
答见与不见二义俱成谓二互相见主伴义成见与不见相遍义成但见则同遍不见各遍以为异耳文有四句一主主不相见遮那为主时十方余佛但得为伴不得为主若余佛为主遮那亦即为伴不得为主二伴伴不相见如诸佛为遮那伴时遮那更不得为伴遮那为余佛伴时余佛亦不得又为伴矣三主伴互相见如遮那为主见余伴佛伴佛亦见遮那四伴主互相见如遮那为伴余佛为主两得相见若互不相见即各遍法界彼此相摄而互无故若互得相见即同遍法界彼此相资而互有故为门不同亦无杂乱常相融摄亦无障碍。
问余教云何。
答声教既尔余教例然是故通论开为十例或以音声或现妙色或以奇香或以上味或以妙触或以法境或内六根或四威仪或弟子人物或一切所作皆堪摄物具如不思议品说若别言声亦有十例一如来语业圆音自说二如来毛孔出声说法三如来光明舒音演法四令菩萨口业说法五令菩萨毛孔亦出音声说法六令菩萨光明亦有音声说法七令诸剎海出声说法八令一切众生悉为说法九遍三世中皆以音声说法十以一切法中皆出声说法故普贤行品云佛说菩萨说剎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如音声说法有此十种余色香等皆各具十是则已为百门说法准知内内外外根根尘尘无不恒常周遍而说一切无尽法矣余如指归华玄等释。
言十义者一本末差别门二依本起末门三摄末归本门四本末无碍门五随机不定门六显密同时门七一时顿演门八寂寞无言门九该运三际门十重重无尽门。
第一本末差别门者谓本末同时始终一类各无异说。
△然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则初度陈如后度须跋中间亦唯说小益小如四阿含经及五部律等二若约三乘则始终说三通益三机如密迹经等三若约一乘则始终唯为圆机说於圆极如华严经等其中不通小乘复摄九世该於前后更无异说。
△然此三类依於此世根性定者常开如上一类之法故佛所演各通始终更无前后。
第二依本起末门者此有五类谓初为菩萨说大二为缘觉三为声闻四为善根众生五为邪定如出现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广辨其相皆明先大后小。
△约法名从本起末以於一佛乘分别说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约机各是一类之机非约一机前大后小。
第三摄末归本门者依无量义初时说小次说中乘后时说大故也法华亦云昔於波罗奈转四谛法轮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探密妙智说皆先小后大。
△然此门中有二类人一者一人备历小大如四大声闻等二者先禀小人未必后时禀大以小性定故而闻后时说大故异前始终俱小后禀大人未必要从小来以有顿悟机故而知先来说小故非前始终俱大。
第四本末无碍门者谓初举照山王之极说明非本无以垂末后显归大海之异流明非末无以归本故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摄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论总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华严经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显了三乘上三如深密经五破异一乘如法华经。
第五随机不定门者谓上之四门初门明三类机始终常定次门明五类机异时常定三门明一类机自浅之深四门明二类机初机闻顿后机从浅至深更有一类不定之机或从小乘次入三乘后入一乘亦有从小直入一乘或多类机随闻一句异解不同。
第六显密同时门者谓同听异闻若互相知者是显不定若互不相知者即是秘密显密同时亦无前后。
第七一时顿演门者谓上来诸门一时顿演华严云如来一语中演无边经海无量义云佛一切时说大小等。
第八寂寞无言门者谓从初得道乃至涅盘不说一句般若云我从成道已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涅盘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楞伽云我某夜成道至某夜涅盘於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缘自得本住故我作是说彼佛及与我悉无有差别。
第九该通三际门者谓此上诸门尽通三际经云一法门中无量门无量千劫如是说。
第十重重无尽门者谓前之九门随时随处重重无尽皆无前后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
此上十门圆通无碍是则前后即无前后无前后之前后耳。
言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一乘顿教五圆教。
初小乘教者即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以其明诸法数一向差别所谓拣邪正辨圣凡分欣厌析因果也。
二大乘始教者亦名分教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不成佛故名为分。
三终教者亦名实教由明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
上之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故总名渐。
四一乘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说。
故如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於一地楞伽云初地即为八无所有何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