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礼忏部
-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想十方菩萨。各乘华座。不来而来。畟塞虚空。了了可见。此下诸位贤圣。皆当作感应心具二义运想)。
一心奉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诸缘觉僧。并诸眷属。
仁王护国经中。八百万亿大仙缘觉。 佛出世时。从山中来五百独觉。 佛法灭后。一时出现七百俱胝独觉。 出有佛世。闻法得道诸大缘觉。 出无佛世。自然悟道诸大独觉。 出无佛世。部行麟喻诸缘觉独觉。 具相不具相诸缘觉独觉。 现通不现通诸缘觉独觉。 说法不说法诸缘觉独觉。 通教八地辟支佛。藏教辟支佛。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想十方缘觉。严肃威仪。从空而至)。
一心奉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诸声闻僧。并诸眷属。
鹿苑先度五比丘。最后须跋陀罗诸阿罗汉。 世尊高弟。大迦叶阿难陀等十大弟子。 灵山闻法。大比丘众万二千大阿罗汉。 灵山得记。学地无学地诸大声闻众。 五时闻法。学地无学地诸大声闻众。 世尊灭后。结集三藏。阿难陀等诸阿罗汉。 住世十六大阿罗汉。万六千九百弟子众。 天台山方广圣寺。住世五百大阿罗汉。 慧俱无碍三解脱。信行法行六种阿罗汉。 通教体法已办。藏教学无学内外七贤众。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想十方声闻。严肃威仪。从空而至)。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传持教法。禅律诸宗诸祖师僧。并诸眷属。
西天传教。迦叶龙树师子尊者等二十三祖。 北齐尊者。南岳禅师。天台智者大禅师。 章安尊者。荆溪尊者等九祖。四明法智大师。 禅宗达磨圆觉禅师。下及六祖等诸大禅师。 临济。沩山。洞山。云门。法眼。五宗诸大禅师。 庐山莲社圆悟法师。历代往生净土诸法师。 贤首教主国一法师。清凉圭峰诸大法师。 慈恩教主大乘法师。瑜伽密教灌顶国师。 律宗十祖。南山澄照律师。记主大智律师。 译经摩腾竺法兰。求法奘三藏等诸法师。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想诸祖师。严肃威仪。从空而下)。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助宣佛化。持明造论五神通仙。并诸眷属。
过去十方诸佛。往昔因地同行五神通仙。 释迦文佛往昔因地同行千圣王五神通仙。 释迦文佛往昔同行忍辱五神通仙。 护育释种瞿昙仙人。占相太子阿私陀仙。 色界诸天。下生人间。为受道者。五神通仙。 华严会中善知识众。毗目瞿沙一万大仙。 鹿野园中。转法轮处。往昔波罗奈仙人。 请云雨会。那罗他九万九千五通仙人。 方等会上。阿瑟咤迦等六十八大仙人。 诸国土中。摄诸咒术。造五明论。诸大仙人。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想十方五神通仙。容服肃敬。从空而至)。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十大明王。秽迹金刚诸大天王。护法诸天。并诸眷属。
大威德不动尊等十大明王。秽迹金刚圣者。 华严会中。妙焰海大自在天王等诸天王。 妙庄严宫大梵天王。忉利天宫帝释天主。 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 摩诃天女。大功德天。大辩天。天母摩利支天。 金刚密迹神王。北天大将。散脂修摩尊天。 南天上将韦驮尊天。菩提树神善女尊天。 大地主母坚牢地神。欢喜药叉将。鬼子母天。 散脂大将。所领二十八部威德大权天神。 法华会上。从佛闻法。人非人等天龙八部。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想诸天天神无央数众。或喜或瞋。威仪非一。闻今召请。从空而至)。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护佛舍利坛塔伽蓝。斋戒护国镇宅诸大神王。并诸眷属。
护佛舍利。般支分婆多祈利等四大军主。 护戒坛。坚固光曜净云音等十二大神王。 护佛塔。修利犍陀摩尼跋陀等五大神王。 护伽蓝。美音梵音天鼓叹妙等十八大神王。 护震旦国。毗首羯摩天子。迦毗罗大将。双瞳目天女。一切神众。 护受三归。弥栗头不罗等。护五戒。察刍毗愈他尼等诸大神王。 护比丘。轲弥迦罗移嘻隶等百七十二大神王。 佛灭度后。护佛弟子。多赖哆等七神王。 守镇宫宅。东方阿修诃等五方上首神王。 六斋观察人间四天王。各九十一子。各八大天将。四天揵疾使者。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想诸神王威容严肃。闻今召请。从空而至)。
一心奉请。发扬水陆。流通至教。制仪立法十大士。并诸眷属。
发扬施食。流通至教。阿难陀尊者圣师。 最初示梦。劝兴水陆。梁朝神僧圣师。 劝发制水陆仪。梁朝志公尊者圣师。 制水陆斋仪。国主救世菩萨梁武皇帝。 最初建会。秉法宣文。梁朝佑公律师。 中兴水陆斋法。唐朝法海英公禅师。 总持感验。称名楼至。宋朝佛印禅师。 详定旧仪。申明斋法。长芦赜公禅师。 修崇斋法。绘像制赞。太师苏文忠公。 祖述旧仪。制文行世。东川节推杨公。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想诸大士愿力深重。闻今召请。即时降赴)。
上来召请上堂三宝。十位圣贤。无央数众。一念能感。圣应昭然。更诵密言。用伸勤重。
我佛如来有召请真言。谨当宣诵。
南无三满多母陀南唵乌佐钵啰谛贺多谛萨缚怛多孽多俱舍冒地唵娑哩野没哩布罗迦也萨诃
(诵咒三徧。动钹)。
(法师想上来召请三宝诸天一切圣贤普皆云集。住净道上宝楼阁中。光明交映。无有障碍。表白白言)。
愿因秘密。俱赐光临。檀越归依。虔诚作礼。
(法师同施主三拜)。
(表白请一切圣贤。前临沐浴。白言)。
金刚正体。岂非坚密之身。玉毫净光。斯为真实之相。毕竟本来无垢。当知何处有人。是则开陈沐浴之门。为欲洗涤尘劳之类。冀回莲瞬。俯监葵倾。将奉导於圣仪。幸前临於温室。
(灯笼幢旛香花供具前行。大众引净道至浴所。表白至浴室前献浴。白言)。
莲华藏海。当体圆成。流泉浴池。随处显发。湛湛兮八功德水。巍巍乎五分法身。须知诸佛元不洗尘。为欲众生皆令离垢。想见受兹灌沐。夜月之印澄潭。现诸威仪。朝曦之升远汉。敬宣密语。请濯温泉。用表法门。不坏世谛。
我佛如来有沐浴真言。谨当宣诵。
唵底沙底沙 僧伽 娑诃
(诵咒三徧。大众动钹歌赞。表白至浴室洒净)。
(法师想此浴室七宝所成。宽广严净。一切圣贤随顺施者献浴之意。皆入中浴)。
(表白振铃宣偈)。
诸佛法身常本妙 以由缘了为庄严 寂而常照绝言思 如谷答声无不应 载仰三乘并八部 随宜益物显慈威 至哉方便有多门 端自大权悲智起 此日修斋兴普度 十方贤圣悉云临 为陈沐浴顺彝仪 了达圣躯元离染 旷矣戒池无有际 湛然定水镇常盈 澡除心垢得清凉 要使群生开妙悟
(圣贤浴罢。表白振铃白言)。
沐如来金刚身。示同尘凡之法。着舍那珍御服。用严尊特之容。惟大圣之既临。谅群从之毕至。是则星罗开士。雾拥声闻。梵王执盖以当空。帝释散华而布地。飞旛前导。鸣乐后随。冀俯就於道场。用肃成於斋事。
(大众动钹。威仪导引至道场。周回行道。表白振铃献宝座白言)。
惟圣贤之既至。虑几席之未严。照中道妙观心。达法性无住本。全体显发。当念出生。师子座盈满虚空。宝华台周徧国土。莫不高广。悉有光明。仰冀慈悲。俯垂纳处。
我佛如来有献宝座真言。谨当宣诵。
唵旖暮伽 钵头摩逊娜[(上/矢)*(入/米)] 驮罗驮啰抳 漫拏[(上/矢)*(入/米)]吽
(诵咒三徧。动钹)。
(法师想道场广博严净。无量宝座周匝虚空。一切圣贤安住其上)。
(表白白言)。
趣举一香。备明三观。是以了真空则无性无相。寄妙假则为盖为云。不离缘起之心。全彰中道之理。以兹法供。达彼凡诚。洛诵灵文。益资胜用。
我佛如来有然香真言。谨当宣诵。
唵阿[可*欠]啰 阿[可*欠]啰 萨缚苾地耶 驮啰布尔底 莎缚诃
(诵咒三徧。动钹)。
(法师想此香云出生无量七宝宫殿。供具衣服。妙乐妙华。甘露肴膳。於诸圣贤之前一时奉供。无不周徧)。
(表白献花白言)。
惟众华之开发。表万行之庄严。是故信解以植立其本根。精进以扶疏其枝叶。既润之以定水。又拂之以慧风。盖将培自己功德之林。於以显本有圆实之果。
我佛如来有献华真言。谨当宣诵。
唵阿[可*欠]啰 阿[可*欠]啰 萨缚苾地耶 驮啰布尔底 萨缚诃
(诵咒三徧。表白於圣座周匝散华。大众动钹)。
(法师想所奉华出生七宝台殿。珍妙衣婴。天乐妙香。甘露肴膳。种种供具。重重无尽。於各圣贤之前一时奉供。无不周徧。表白洒净白言)。
一器之水至约。三谛之功宛存。是以论其性则本於真空。随所用则见乎妙假。二边莫立。中道不安。凭圆观之融通。助真言之秘密。洁兹座席。净诸根尘。是皆即事以明心。要在忘情而照理。
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谨当宣诵。
唵伐什啰 赊咩耶 吽癹 悉哩摩呬萨诃
(诵咒三徧。动钹。表白持水洒圣座)。
(法师想水至一一席座诸供养上。无不光洁。表白宣意旨白言)。
奉延三宝。毕集诸天。已安住於道场。复证明於斋法。必因疏旨。用达自情。恭对敷陈。伏惟采听。
(读意旨毕表白恳祷)。
仰投尊境。虔露卑忱。如是祈求。诚为恳切。载念修崇之际应多简陋之愆。或主法者无德以堪。或行施者用心之隘。或道场之失度。或供事之阙仪。谅在大慈。少宽众过。俯徇下愚之请。冀成嚝济之缘。惟福报稍微者。尚恐莫闻。若罪情极重者。何繇可至。勅梵王而肆赦。嘱帝释以垂恩。分差捷疾之伦。各领通传之任。尽令七趣。俱会一时。恶逆不宥之囚徒。当蒙自便。业累相关之罪辈。悉使偕来。矧惟徧知。常兴普应。是以净光照烛。无幽而弗明。神力提持。何苦而不拔。敢祈威重。少俟须臾。为受清斋。勉从至愿。众等无任恳祷激切屏营之至。
(众动钹)。
(法师大众施主暂退点心。仍专令一诚恪人守护道场。勿令杂人干犯斋禁 ○少顷。法师领施主再入道场上香。众动钹)。
(表白执炉振铃宣偈)。
归命三尊无有上 天仙八部共垂慈 我今依教奉清斋 为诵密言先徧食
(表白徧食白言)。
谛观兹食。不外吾心。繇知诸法常融。故得六尘互徧。是则出醍醐之上味。宣栴檀之清芬。雨七宝以穰穰。散四华而灼灼。耸光明之台殿。列殊胜之辇舆。仙乐鸣空。笙磬之音间作。天衣拥雾。珠璎之饰下垂。以念念具足不亏。故彼彼庄严无尽。惟此道场之内。纷然事仪之多。是以净水明灯。悬旛揭盖。金铙之声震幽谷。梵呗之响薄层霄。悉入此宗。元非他物。至若了目前之法妙。观世间之相常。鹊噪鸦鸣。总是深谈般若。溪光山色。无非全露遮那。互古今不昧己灵。极依正皆成法供。莫不自存妙假。性本真空。双照二边。全彰中道。用一心之圆观。扶三德之密言。庶凭助显之功。用发等熏之意。
我今持诵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加持法食。悉令周徧。
曩谟萨嚩怛他蘖跢 嚩路枳帝 唵 三跋罗三跋罗吽
(大众诵咒。令足满二十一徧。经云。若欲供养三宝。应以香华饮食加持二十一徧。则成天肴膳上味。奉献十方三宝。即为满足檀波罗蜜。咒毕。动钹)。
(表白以水散洒食上。周匝令徧)。
(法师当知食即法界。具一切法。故能想此净食出生种种甘露上味。及各肴膳。如前徧食文中。六尘互徧。弥满法界。又知依正庄严一切诸法妙观观之均为法供。一时普献十方三宝天仙圣贤之前。无不周徧)。
(表白振铃献供白言)。
唯是一心。唯是一食。以唯食。则一切法趣食。以唯心。则一切色趣心。此心融时色亦融。於法等者食亦等。是则普入三际其性常住。大包十虚。其体恒周。性常住故。一念不生。体恒周故。当处不动。不动。则一切处有。不生。则一切念空。一切念空兮。真空不空。一切处有兮。妙有非有。圆照二谛兮。不取不舍。融会一如兮。绝言绝思。如是观心。如是观食。何心非食。何食非心。是为同一觉源。毕竟俱名法界。今则奉为某人宏开嘉会。上奉慈尊。敢输檀越之诚。仰效纯陀之供。大慈悯物。弘誓在怀。为度有生。示受此食。
一心奉供。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众和香华献。动钹。下例此。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法性体周谁不具 修成报智是为真 自他受用事虽殊 应化实繇机感见 此土能仁弘教主 西方清泰圣王师 天宫慈氏俟当来 补处下生宣大化 三世十方无上士 人间天上独称尊 自兹以外徧尘沙 无量无边俱奉供
伏以遮那妙体。无非十界十如。般若灵知。不出一人一念。起上下冥资之智。现自他受用之身。虽实报之是居。於寂光而不动。至若乘时利见。设化知宜。为九道之归依。独尊无侣。以一音而演说。得解随机。良繇自住大乘。乃能究尽诸法。寿量极长。则逾於尘点。光明徧照。则过彼河沙。定慧力以自庄严。天人类无不宗奉。惟愿湛然真应。熟此方震旦之缘。嚝矣大慈。受兹日檀那之供。示八自在。显六神通。冀普度於迷流。俾咸登於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