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礼忏部
-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表白举大悲咒。执水盂。领众前行。处处散洒。若道场外造食。召请。浴室。及迎引经过诸处)。
(法师执手炉。领施主后行。复回道场)。
(表白白诸圣贤宣意旨)。
(表白大众於道场左边。施主右边。宜各摄心拱听设问)。
(法师正中立。设问)。
日吉时良。开建法会。肃恭斋法。意在於何。敢请施主。及以大众。宜各谛听。今当为说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以此定名。此名既立。必有其义。名义若正。方是今宗。何谓法界。理常一故。诸佛众生性平等故。何谓圣凡。十事异故。佛及三乘是名为圣。六道群生是名为凡。事虽有十。理常是一。何谓水陆。举依报故。六凡所依。其处有三。谓水陆空。皆受报处。今言水陆。必摄於空。又此二处。其苦重故。何谓普度。无不度故。六道虽殊。俱解脱故。何谓大斋。以食施故。若圣若凡。无不供故。何谓胜会。以法施故。六凡界中。蒙胜益故。名义既正。其位何以。谓上下堂。各分十位。位复开十。总为二百。包括殆尽。是详非略。食有多寡。随施者意。位无增损。兹为定制。今此立法。勿令有疑。如法非法。两者须知。戒德高远。观道幽微。有一不如。不名法师。信三宝尊。念六道苦。如此发心。是名施主。进止有法。梵音远闻。有一不如。不名秉文。善知节度。有正有从。如此合宜。是名法众。结界护净。禁止无良。有一不如。不名道场。香灯毕陈。肴膳具备。如此洁精。是为供事。敢告施主。若彼若我。宜当如法。远离诸过。今者所作。非是小缘。上奉四圣。下及六凡。一时等供。无不周徧。檀风普熏。於斯可见。有能修此真法供养。不缘於心。不住於相。不住相者。忘情照理。如斯行施。功用莫比。无能施者。无受施人。无中间物。皆毕竟空。施者受者。及所施物。莫不宛然。即难思假。非有非无。非非有无。双亡双照。为绝待中。如此法施。尽未来际。法界常融。唯一三谛。
(设问毕。大众出道场。此结界处天神森布。宜加敬畏。须预嘱一谨信净人严为守护。勿令杂人出入。污犯净界 大众茶汤罢。至门首发符)。
行发符法事
(门首先设四符使位。具茶汤。鲜果。财马。及别案列请书。奏状。符牒。关牒等讫。众动铙钹)。
(法师施主次第上香。表白白言)。
至心归命请。十方法界诸佛法僧(众和)。
常住三宝。
(表白执炉振铃。然香达信。白言)。
香从心生。心由香达。不居三际。可徧十方。虽法尔之如然。亦施者之能致。是故诸佛闻之而加护。群生於此以蒙熏。欲期胜益之全彰。更诵密言而助显。
我佛如来有然香达信真言。谨当宣诵。
唵什伐栗多摩你 阿钵罗句咤 苏破啰尼毗迦知 虎[合*牛]
(诵咒三徧。动钹)。
(法师想此香云徧满法界。一切圣贤悉皆觉知。生欢喜心)。
(表白以先所咒水别分一器。预置几上。至此白言)。
宝器晶荧。灵泉演漾。三加秘密。一洒清凉。即四座以光严。徧十方而涓洁。远尘离垢。感圣招贤。允在兹时。躬行斯道。
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谨当宣诵。
唵伐什啰 赊咩(羊鸣音)耶 吽癹(泼)悉哩摩呬(戏)萨诃
(诵咒三徧。动钹)。
(表白持水散洒四座。周回一处)。
(法师想水到处严净光明。即成结界表白振铃白言)。
伏闻觉皇悯焰口之徒。初令奉斛。梁帝感神僧之梦。遂启修斋。虽偏标水陆之名。实等供圣凡之众。所谓於三尊则加敬。言群品则兴悲。极上天下地以无遗。何彼界此疆之有间。凡居异趣。咸示真修。故兹托事於多仪。必使成功於普度。今则仰遵内教。恭按灵科。开法会以济迷流。固自专於主者。扣帝阍而发大号。正有赖於使乎。爰恪意以奉迎。冀闻呼而即至。
至心奉请。神通自在。威德难量。四天捷疾持符使者。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大众和香花请。动钹。下皆例此)。
至心奉请。神通自在。威德难量。空行捷疾持符使者。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至心奉请。神通自在。威德难量。地行捷疾持符使者。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至心奉请。神通自在。威德难量。地府捷疾持符使者。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我佛如来有召请真言。谨当宣诵。
唵步布哩 迦哩哆哩 怛他誐多耶
(诵咒三徧。动钹)。
(法师想使者各有百千眷属从空而来。依位而立)。
(表白振铃少时。赞德。述意)。
云拥旌幢。风行部曲。彷佛九霄而下。徘徊四座之间。冀暂驻於光仪。将委宣於悃[款-士+止]。恭惟四大使者。自强不息。得一以灵。用之则行。威而不猛。霜襟默识。既经纬於万方。玉趾远腾。载驰驱於亿剎。庸谨奉辞之职。矧多专对之才。惟妙阐於神通。实善权於方便。兹日粤有大 国(云云)。
三宝(具位姓名)今月十五日。恭就(某处)开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专为(答还心愿)上报四恩。普度群生。俱蒙解脱(叙意随时改用)。然则圣凡异念。幽显殊途。非藉使人。何由徧达。故於此际。奉召诸神。谅在聪明。必能知委。
(表白振铃徧食。白言)。
是心作食。全食为心。以由体用不殊。故得卷舒自在。如是。则六尘互徧。三德常融。微妙难思。出生无尽。用凭观道。密扶咒熏。将善导於事仪。俾圆成於法施我今持诵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加持法食。悉令周徧。
曩谟萨嚩怛他(引)(一) 孽跢嚩路(引)枳(吉)帝(二) 唵(三) 三跋罗三跋罗吽(引)(四)
(大众同诵咒七徧毕)。
(表白洒净水於食上)。
(法师想此供食出生六尘种种妙供。一时奉上。无所乏少)。
(表白振铃献食。白言)。
戒香芬郁。定水澄清。明智慧灯。具禅悦食。因行之华初发。实相之果已圆。有能如是谛观。则为以法供养。载宣密语。用速至神。少赐从容。特垂歆享。
我佛如来有献供养真言。谨当宣诵。
唵誐誐(牙)曩 三(去)婆(去)嚩 嚩日罗(二合)斛
(诵咒三徧毕。动钹)。
(法师想此献供事充足现前。诸神降享。莫不欢悦)。
(法师振铃少时。付嘱使者)。
圣凡体同。迷悟心异。今此修斋而致请。或云赴感之不齐。谓三宝诸天之居。固一念而可格。如六道群生之类。有屡呼而弗闻。盖恶业重者正苦留连。及邪见多者自为障阂。非赖使人之捷疾。曷通施者之勤渠。至若具奏牍以进梵王。录情文而于帝释。符地府泰山之所主。关城隍土境之诸神。咸仰体於至慈。即奉行於大赦。推圣恩之旷荡。拔恶趣之拘囚。悉使奔趋。毋令退缩。如是。则天人修罗之党。鬼畜泥犁之俦。藉此时津济之功。解亿劫轮回之业。大崇至化。幸遇长缘。冀益阐於聪明。肯恪遵於付托。不踰顷刻。徧达缄封。毋使有违。自贻其咎。佛国天宫之异处。各谨攸司。人寰地府之殊途。分当其任。昏昧弗知者。劝之以道。凶顽自用者。摄之以威。有请必来。无一不至。所有意旨。具在符文。别命披宣。试垂采听。
(两僧出前。就使者座侧分立。依次读牒文。并献状。先四天。次空行。次地行。次地府。二人相间。作四番读。不可多人乱读)。
(表白振铃。发遣符使。白言)。
不速而疾。有感则通。威容俨日出之光。神足儗天行之健。驾云较而扬羽葆。载驰载驱。穷宝焰而彻风轮。宜上宜下。幸毋废命。须善为辞。事有劳烦。礼当攀送。
我佛如来有发遣真言。谨当宣诵。
唵么讶罗 穆羯叉 目
(诵咒三徧毕。动铙钹)。
(取奏状请书牒文等一处排列焚之。表白振铃奉送。法师想四符使分领所委文字。受命即行。十方世界。无不通达。然后撤符使位。大众进点心。至门首召请。焚财马文书。须用净纸与柴炭度火焚之。切记不可用灯烛度火。比闻冥府有蜡钱堆积。守者云。人间焚纸钱时。多於烛上度火。故油污不可用。堆积於此。又不可用杖搅碎。此等皆关涉有过。宜嘱未知者同用行之)。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一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二
宋四明东湖沙门 志盘 谨撰
明古杭云栖后学 袾宏 重订
行上堂召请法事
(门首设净道香花幢旛烛笼等。法众动钹)。
(法师施主上香)。
(表白唱言)。
至心归命礼。十方法界诸佛法僧(众和)。
常住三宝。
(法师施主同时作礼)。
(表白振铃执炉。述然香偈咒)。
谛此妙香缘起法 本来无物即真空 太虚周徧尽香云 即此难思为妙假 非有非空皆绝待 双遮双照必亡中 仰凭中观妙心香 是日殷勤修法供
我佛如来有然香真言。谨当宣诵。
唵什伐栗多(上)末你(平) 阿钵罗句咤(竹驾切)苏(上)破(上)(二合)啰(上)尼(上) 毗迦知(上) 虎[合*牛](呼今切)(二合)
(诵咒三徧。动钹)。
(法师想香云徧满十方佛剎。一切圣贤。咸起护念)。
(表白振铃述洒净偈咒)。
性水真空周法界 湛然一器假难思 若於空假二俱亡 毕竟全彰中道义 以此观心融法水 以兹法水净诸尘 若依若正尽光严 洞彻十方无障碍
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谨当宣诵。
唵什伐啰 赊咩(羊鸣音)耶 [合*牛]癹 悉哩摩呬娑诃
(诵咒三徧。动钹)。
(表白散花净道上。及以水洒四方上下净道等)。
(法师想水所至处。即成结界。严净广博。及想净道如光明云。楼阁千万。重累其上)。
(表白振铃述召请偈)。
稽首十方无上觉 圆诠教行理三经 大心菩萨大乘僧 缘觉声闻三宝众 传教四依称列祖 天仙八部众神王 我今普度建坛场 愿展慈光垂密证
(表白宣召请文)。
伏以非如非异。是为以佛眼观。何圣何凡。此则於法界一。境俱智寂。体兼用冥。函与盖以相应。水共波而不别。至若随时起教。为实施权。虽分别於多门。终指归於一道。然则理繇事见。化以机兴。亡绝待中。固不涉离微之论。显正因性。必须凭缘了之修。是以明灯献华。低头合掌。要庄严於万行。俾圆妙以三身。故知寓迹於有为。毕竟归原於无作。尔乃恪遵洪范。庸尚多仪。崇水陆之清斋。极地天而普济。妙供养海。纳众流而愈深。胜功德林。挺千枝而并秀。今则特开嘉会。寅奉慈尊。延内怀四摄真人。集外现二乘高士。召五通之仙党。来八部之天伦。抚盛席以端居。即香肴而克享。施心既启。觉慧徧知。恭事请迎。愿垂临降(表白唱言)。
一心奉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并诸眷属。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兜率天宫。一生补处。当来下生弥勒佛。 过去大通智胜佛等。一切过去诸佛。 现在净华宿王智佛等。一切现在诸佛。 未来华光佛。华足安行佛等。一切未来诸佛。 东方善德佛等。十方法界一切诸佛。 过去庄严劫。始自华光佛等千佛。 现在贤劫。始自拘留孙佛等千佛。 未来星宿劫。始自日光佛等千佛。 十方法界。一切诸佛全身舍利宝塔。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众和香花请。动钹)。
(法师想十方佛乘宝座。不谋自来。畟塞虚空。了了可见。彼诸如来虽常能应。而实繇我心之所能感。而此能感实繇心具。心具而感。非从外有)。
一心奉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诸眷属。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网戒经。诸经法宝。 鹿苑会中。佛集本行四阿含等。诸经法宝。 方等诸会。净名金光明等经。诸经法宝。 大品般若。仁王金刚般若等经。诸经法宝。 大乘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诸经法宝。 专谈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等。诸经法宝。 五时所说大小两乘。诸部律论一切法宝。 西天此土三乘圣贤。说经造论。着述疏记。 龙宫所秘。竺土未来。诸经律论一切法宝。 十方国土。水鸟树林。尘说剎说一切法音。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法师当想十方诸佛所说大千经卷。无边教道。能开妙解。是为教经。教即般若。以般若之智在於说故。复能照了诸经所诠一切行门。依而行之。必能趣果。是为行经。行即解脱。以解脱之用从於缘故。复知无边教道。一切行门。法法常体。即是实相。是为理经。理即法身。以法身之理是所显故。然此教行理者。虽有三名。不出一体。修圆观者。一心中得。作此观时。当如教繇智说。即是真谛。行从缘起。即是俗谛。体此实相。即是中谛。三谛一心。无前后异。即是圆悟不思议之三经也。又须谛观十方常住无量经卷常放光明。离染清净。为赴我请。显现道场。而此显现繇我能感。及以本具)。
一心奉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诸菩萨僧。并诸眷属。
文殊师利八万大士。普贤大师。无边菩萨。 观世音。大势至。清净海众诸大菩萨。 药王。药上。法华经中诸大菩萨。 贤首菩萨。华严经中诸大菩萨。 善财历参五十三善知识诸菩萨。 信相菩萨。金光明经中诸大菩萨。 兜率内院。无着天亲诸大菩萨。 极乐国土。一生补处诸大菩萨。 五时法会。助宣佛化诸大菩萨。 藏通别圆所历地位一切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