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礼忏部
-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又法。加持土块。投於火中。火即不热。若欲解之。加持草投之。
又法。诵真言七徧。加持江河泉。一切鱼不被网。
又若弹持诵真言。能召诸鱼。
凡一切疾病者。加持咒二十一徧。灌於顶上。病即除差。
被毒箭中者。加持水摇溅。其箭即出。
欲雨者。依前法。建立坛。取苦楝木然火。以白芥子护摩一千八徧。即降甘雨。若须多。更作护摩。即得随意。
取毕钵。加持二十一徧。手执。随方挥处。一切霜雹即去。
屋宅火灾。作前法。火即移去。
若不欲雪。作前法。雪即止。
被蛇毒中者。以泥作四个金翅鸟。诵真言。以水洒彼身上。即掷金翅鸟於四方。彼即各衔蛇来。行人作是言。汝饮彼人毒。毒即清散。便能起立。
取弓。加持箭。射四方。即有蛇缠箭却来。行者作是言。饮此毒。其被啮人即起。箭不可用铁镞。
加持炭。於地下画蛇。以阏伽木为杖鞭之。其画蛇即去。衔蛇而来。自饮其毒。死者即起。
加持幢盖。拂彼中毒死者。或加持乐器。弹系吹之。於彼身边。或以水洒。或以扇拂。或以泥涂。诵真言力。毒死者活。
又以萝卜子。捣和麻油烧之。此是钩召速疾香法。
一心奉请大慧菩萨增慧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人多忘失。以此真言。加持净水。於[一/(匚*(厂-一)*〡*(巨-匚))]时饮。日日如是。至七个月。或八个月。自然日记千颂。智慧渐增。根性明利。(手印待补)真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一) 唵(引)(二) 闭祖闭祖(三) 钵啰(二合)倪也(二合)嚩哩驮(二合)你(四) 惹啰惹啰(五) 弥驮(引)嚩哩驮(引)你(六) 地哩地哩(七) 没帝嚩哩驮(二合)你(八) 娑嚩(二合)(引)贺(引)(九)
一心奉请大随求菩萨安稳胎藏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所有一切大力鬼神。常於人间。侵害有情。食胎中子。闻此真言。悉皆惊怖。如火然身。余鬼再不食胎中子。反为作安稳也。(手印待补)真言曰。
唵(引)(一) 摩尼达哩(引)(二) 嚩日哩(二合)尼(三) 摩贺(引)钵啰(二合)底萨哩(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一心奉请穰麌梨童女除蛇毒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世尊在灵山。游於香醉(山名)。见一童女。百福相好。庄严其身。鹿皮为衣。以诸毒蛇而为璎珞。蚖蝮之类。围绕伴戏。饮毒浆。食毒果。说此真言。若长受持。一切毒虫毒药。不能为害。蛇若啮此持咒人。此蛇之头。当破作七分。然勿於诸蛇前诵此真言。其蛇必死。修此法者。先诵随求真言一万徧。为前方便。然后作法。除毒之时。观想自身为穰麌梨童女。身相绿色。状如龙女。具足七头。项有圆光。应想四臂。右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执三五根孔雀尾。左第一手把黑蛇。第二手施无畏。璎珞耳珰。臂钏脚钏。庄严其身。并以诸蛇用为璎珞。想诸毛孔流出火焰。作此观已。於被螫人前。结根本印。以二手相传。如掬物势。以二小指相并。余八指各散开。微曲。又结随心印。以右手五指散开微屈。如师子爪形。加持自身五处。取一熟铜椀盛水。诵随心真言。加持七徧。以右手掬水。打被螫人心上。所有毒气。渐渐消灭。即於真言中诵增加之句。再取净土。加持七徧。周匝围绕被螫之人。一切诸毒。应时消灭(又瑜伽大教王经云。观想诸佛满虚空中。手持甘露瓶。灌此人顶。复想彼人。口中有一梵书[妳-女+口]字。其毒即时消灭)。又法。於被螫人前。结根本印。数诵吽字一字真言。或想扑字一字真言。皆能除毒。若人受持此法。日诵一徧。非但灭世间诸毒。亦能除灭身中三毒。根本真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去)(引)唵(引)壹里蜜帝(引)(一) 底里蜜帝(引)(二) 壹里底里蜜帝(引)(三) 努(鼻)迷努(鼻)么(引)里(引)曳(平)(引)(四) 讷泚讷蹉(去)(引)里(引)曳(平)(五) 得羯啰抳(鼻)(六) 嚩羯啰抳(鼻)(七) 羯湿弭(二合)(引)[口*隶](引)(八) 羯湿引(二合)(引)啰穆讫帝(二合)(引)(九) 恶祇(十) 恶伽(去)宁(十一) 恶伽(去)曩伽宁(十二) 壹里曳(十三) 壹里壹里(引)曳(十四) 阿(上)伽(去)(引)夜(引)曳(十四) 阿(上)伽(去)(引)夜(引)曳(平)(十五) 姶(乌合反)播(引)夜(引)曳(平)(十六) 湿吠(二合)(引)帝(引)(十七) 湿吠(二合)(引)多顿妳(引)(十八) 阿(上)曩(引)努(鼻)啰乞晒(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十九)
随心真言。
唵(引)阿(上)枲尔贺(二合)(引)(一) 戍(引)攞尔贺吠(二合)(引)(二) 嚩啰(二合)迦(引)曳(引)(三) 仡啰(二合)娑仡啰(二合)娑(四) 入嚩(二合)罗入嚩(二合)罗(五) 摩贺(引)迦(引)里(六) 摩贺(引)喻祇(引)(七) 湿嚩(二合)里(引)曳(引)(八) 唵(引)颇[齿*来](引)(九) 普咤啰奚(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十) 吽癹咤(上半音)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一)
其增加之句云。
左攞娑嚩(二合)(引)贺(引)尾铄娑嚩(二合)(引)贺(引)
(以上菩萨部以下金刚部)。
一心奉请金刚萨埵菩萨入智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先结印契。二手作金刚缚。二大指入掌中。在小指名指之间。二头指相拄如环。亦如捻状。以金刚语。随意念诵。观前一肘间。有白莲华。上标梵书恶字。字有白光。流入心中。住白莲华上。则能发生微妙智。以是智故。即能如应了觉他心。知过去未来等事。得心坚固。能於一切如来教中。息一切苦难诸怖畏。成就三摩地。圆满一切愿。真言曰。
阿衍怛三摩欲(开口呼)嚩日囕(二合)(一) 嚩日啰(二合)萨怛嚩(二合)(二) 弭底萨蜜哩(三合)耽阿尾舍野都(三) 谛曳嚩嚩日啰(二合)枳娘摩弩怛蓝(四) 嚩日啰(二合)吠奢恶(五)
一心奉请金刚手菩萨止疟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疟疾诸鬼。食人精光而作活计。诵此真言。能断鬼命。鬼速驰散。(手印待补)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葛哩摩(二合)尾输(引)达野(二) 萨哩嚩(二合)(引)嚩啰拏(引)你(三) 驮萨帝曳(二合)(引)那三摩野吽(引)(四)
一心奉请大悲空智金刚王请雨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用寒林线絣量界道。於坛中心。以寒林中五色粉为绘事(五色者。骨作白粉。炭作黑粉。砖作赤粉。雄黄作黄粉。阪罗叶作绿粉。如无。以石碌代之 密部中。用恶法秽物以胜魔邪。不知其详不敢轻议。又且慢怒染爱忿等以为名相。或髑髅饰杖。人头为数珠之类。亦加倍见恶相以降魔。切不可沙邪想。妄兴疑信。信须全妙。疑必到根。方得力也 若以符取物。或用咒隐形。此中不具大悲正直之光。必遭奇堕。慎之)画空智金刚大明王。八面四足。一十六臂。面各三目。作忿怒相。踏阿难陀龙王。当以香泥捏作阿难陀龙王像(此龙王九头。面目熙怡。状如天神。头上更出龙头)。其龙王及妃。种子字并用朴恶。以五甘露沐浴。散黑色华。次以龙华树汁涂之(或以白蒿汁代之)。复以象眵(目汁凝也)涂龙王顶上。於黑月十四日。取黑牛乳。盛满器中。令黑色童女。合青色线。於坛西北隅。开一小池。以阿难陀龙王。安彼池中。依法厉声诵此请雨真言。(手印待补)真言曰。
唵(引)(一) 苦噜苦噜(二) 渴痆渴痆(溺)(三) 末娑末娑(四) 渴咤渴咤(五) 枯咤野枯咤野(六) 阿难多(七) 閦婆葛啰(引)野(八) 那(引)誐(引)提钵多曳(九) 呬呬噜噜绀(十) 萨钵多(二合)播(引)多(引)罗誐耽(引)(十一) 那(引)誐(引)那(引)歌(引)哩沙(二合)野(十二) 末哩沙(二合)野(十三) 誐哩惹(二合)野(十四) 扑(十五) 扑(十六) 扑(十七) 扑(十八) 扑(十九) 扑(二十) 扑(二十一) 扑(二十二) 吽(引)(二十三) 吽(引)(二十四) 吽(引)(二十五) 莎贺(引)(二十六)
诵此真言。若雨不降。即当倒诵此咒。即大雨。若再不雨。令彼龙王头破七分。若欲止雨。取寒林衣置於座下。诵此真言。即时止雨。(第二真言也)真言曰。
唵(引)(一) 阿哩也(二合)(二) 设摩(二合)舍(引)那毕哩(二合)夜(引)野(三) 吽(引)(四) 吽(引)(五) 吽(引)(六) 癹咤(半音)(七)
又成就法。
尾卢野(引)尾卢野(引)
诵此真言象即奔走。
曼摩(引)曼摩(引)
诵此真言虎即奔走。
底梨野(引)底梨野(引)
诵此真言熊即奔走。
伊犁弭梨朴扑扑
诵此真言蛇即奔走。
一心奉请甘露军荼利菩萨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虚空藏菩萨。以慈慧方便。依教令轮。现作大忿怒形。摧伏一切修罗鬼神眷属。流沃甘露。洗涤行人藏识种熏习种子。速集福智。获净法身。印相。两手小指相交入掌。并屈二名指压叉间。二中指并伸。二头指屈如钩。住二中指初节后。如三股金刚杵形。二大指并伸。压二名指背。处於二中指间。真言曰。
曩谟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也(一) 曩谟室战(二合)拏么贺嚩日啰(二合)俱[口*路](二合)(引)驮(引)也(二) 唵(引)(三) 户噜户噜(四) 底瑟咤(二合)底瑟咤(二合)(五) 满驮满驮(六) 贺曩贺曩(七) 阿蜜哩(二合)帝吽癹咤(半音)娑嚩(二合)(引)诃(引)(八)
小心真言法。以左手大指压小指甲。余如三股杵形。此名羯磨印。前之真言名大心。印名三昧也。真言曰。
唵(引)(一) 婀蜜哩(二合)帝吽癹咤(半音)(二)
修观者。入坛礼佛已。结加趺坐。想己身在一一诸佛前。以诸香华而为供养。不起此座。愍念有情。漂流六道。由自心虚妄。迷於真理。作诸不善。感招异熟种种苦果。人天诸趣。耽着五欲。求不得苦。於诸天中作变易苦。以妙觉华。开菩提心。观於寒冰地狱。以梵香芬馥。远离寒冰之苦。於饿鬼趣中。以天妙加持饮食。愿彼等充满。远离悭吝之业。观於修罗旁生。趣色无色界。心器矫诳瞋恚之心更巨。相残及耽着三昧味。以我般若等明。悉除彼等惑缠。不离此观。令一切杂染有情。速登菩提。然后依於仪轨。次第作布字法。令自身成本尊三摩地。即於顶上想梵书唵字赤色。具大光明。照耀十方。次观梵书婀字当心。色如珂雪。内外照耀。如大月轮。次观梵书蜜哩(二合)字。於两肩上。色如虹霓。徧照一切世界。次观梵书帝字於脐轮。色如皓素。光明润泽。照於无边世界。一切恶趣。次观梵书吽字於两[月*坒]。其色如黄金。光明照触无间恶趣。次观梵书颇字安两颈。其色如[纟-八]云。照触彼修罗。速令悟正道。次观梵书咤字安二足掌。素色。其形如半月。流出光明。照触诸外道。令舍邪见。归信三宝。由此布字三摩地。自身变成本尊。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满愿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轮中。青莲华色。坐琴瑟盘石。正面慈悲。右面忿怒。左面作大笑容。后面微怒开口。如是观想念诵已。即结金刚缚定。入本尊真言字轮实相三摩地。即於雨目瞳人上。观梵书囕字。色如灯焰。微屈颈闭目。以心慧眼。照了心道。当於胸臆内。观想圆满菩提心月轮。炳现分明。离外散动。由智慧水澄净。得菩提心月影於中现。良久。心专注一缘。即於圆明上。以心真言字。右旋一一布列。默诵三五徧。即观。
第一唵字门。一切法本来无所得故(但心缘理。不缘於字。一道清净。徧周法界)。
第二阿字门。一切法本不生故。
第三蜜哩(二合)字门。一切法我不可得故(即成平等真如自性。成就恒沙功德)。
第四帝字门。一切法真如不可得故(内有微细能所缘因缘法义)。
第五吽字门。一切法因不可得故(因无所得故。果亦无所获)。
第六颇字门。一切法果不可得故(由果无所得故即成究竟圆满法身无漏法)。
第七咤字门。一切法无诤故。
由一切法无诤故。一切法本不可得。由一切法无所得故。一切法本无生。由一切法无生故。一切法我不可得。由一切法无我故。一切法真如不可得。由一切法真如无所得故。一切法因不可得。由一切法因无所得故。一切法果不可得。由一切法果无所获故。即一切法离诤。由一切法无诤故。获得清净无戏论实相三摩地。周而复始。由一念清净心相应故。获得无碍般若波罗蜜。无始时来。一切业障报障烦恼障。一时顿灭。十方一切诸佛及本尊现前。不久当获随意所乐世间出世间悉地。成就现身。证初欢喜地。菩萨十六大生。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妇人患月水恒出。及一切男女鼻孔出血者。取啰娑善那人苋菜根。各收二两。秔米泔汁及蜜。共和为丸。加持二十一徧。分为小丸。大如梧子。如法服之。其病即瘥。
若患鼻塞。又鼻中臭气不通者。取沙糖郁金华及酥。捣和如膏相似。灌之。即瘥。
若患半日头痛。以前药摩之。即瘥。
若人患眼。以药摩眼上下。即瘥。
若人痿黄不能食。腹中气块。喘息不平。咽喉大痛。取石盐阿魏药诃梨勒茴香子乾姜荜苃胡椒七味。等分各取半两。共捣为末。沙糖和丸。如枣大。空腹一服。每服一丸。无所忌禁。能令颜色肥好。丰足气力。
以上诸药。皆以牙印加持一百八徧。然后方服。
诸方有用牙印加持咒语者。其印相。以左手小指。[打-丁+必]於无名指根背上。次以中指。屈从无名指后。[打-丁+必]压小指背上。仍屈其上节。与无名指相侧着。次以食指(即第二指)。屈中节。压着小指甲。指头向掌。与无名指相侧着。次以大指。斜捺食指及中指二甲上。亦复与无名指相侧着。无名指直竖向上。真言曰(此牙印之真言也)。
唵。乌吽。诃那杜那末他。毗阇夜。阇夜蹉啰夜泼
若人卒得心痛鬼疰。及中恶者。作此印印其痛处。诵此真言四十九徧。其痛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