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若人中毒卒死者。手捻耳。挽口就耳。诵小心真言二十一徧。加持水七徧。洒面。复诵二十一徧与服。即苏。
  若人患失心病。东西狂走。或脱衣坐。或乱头发。或取尘土以污其身。复欲行房。数数吃食。皆言不饱。或相打杀。不避水火。如是种种多端。决定知是鬼入身中。令作此病。行人与作二肘水坛。手执香炉。供养诸佛。烧安息熏陆二种香。病人头上作护身印。数诵真言。不一二日。其病即瘥。
  若被毒药入腹中者。手执刀子。至心诵真言一百八徧。以此刀子遥画彼人身上。即差。
  诵此咒者。若欲食时。为军荼利出食少分。诵真言七徧。所在之处。恒随拥护。日日作之。金刚军荼利心大欢喜。长不远去。治病大验。
  此甘露金刚法。於治病最宜。然或不得好梦。不可去。或病人家使者来。面向西南西北。其病不差。或使者举左手。数数摩面。皆不吉祥。若去。即失名闻。

一心奉请密迹力士大权神王(即秽迹金刚也)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佛於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临入涅盘。有螺髻梵王。将诸天女。共相娱乐。不来觐省。时诸大众。驱小咒仙。往彼令取。才嗅秽气。锁禁中围。复策金刚持咒而去。乃至七日。无人取得。尔时根本智佛。常乐寂光乃以后得智大徧知神力。随在心。化出不坏金刚。即自腾身。自梵王所。指其秽物。变为大地。二部咒仙。各还神通力。梵王发心来至佛所。(手印用金刚拳等)真言曰。
  唵(引)(一)(○上音读。从胸引声至喉中。俗传读作瓮音。恐未可信) [口*佛]咶啒[口*聿](二) 摩诃般啰(二合)(三) 很那碍(四) 吻汁吻(五) 酰摩尼(六) [口*微]咭[口*微](七) 摩那栖(八) 唵斫急那(九) 乌深暮(十) 啒[口*聿](十一) 吽吽吽(十二) 泮泮泮(十三) 泮泮娑诃(十四)(○古经。本咒四十三字。唐太宗朝人多持诵。感验非一。后人除去十字而不灵。以防妄用。今不除去)
  时有梵王名曰救世。启告大权神王。愿得久住世间。拔济众生一切苦厄。是时神王为住一七日。与螺髻梵王。及诸海会众。说法身无相。淫瞋邪见。覆蔽真如。如青天无物。黑云瞥起。皆汝心造。非从外来。满七日已。即入寂定。次有化神王。忽然乘空而至。手提贝多白[迭*毛]数丈。香胶矾粉诸般颜色。右手引笔。画出三面八臂九目大威德神王像。身青黑蓝淀色。赤发上竖。八龙缠臂以为庄严。右一手开山印。二手金刚杵。三手宝铃。四手宝印戟。左一手都摄印。二手火轮。三手索。四手宝剑。左脚按阎浮界。踏宝石上。右脚印空翘之。吽光猛焰。作大忿怒。如是画已复划四大宝印。书四十二灵符。指结五印契。悉皆付与螺髻梵王受持奉行。尔时化王。与螺髻梵王摩顶受记。号清净光明如来。遂隐入本神王身中。本神王紫金光聚。隐入金棺。神王言。凡诵一切真言。先须作坛。诵此真言。不须作坛。但以沈檀香木。刻一跋枳金刚[楛-古+(太/皿)]杵(跋枳即跋折啰。此言金刚也 陀。罗尼集经。载金刚商迦罗坛印法云。画作人面。其面头上画跋折啰形。立着头上。其身画作杖形。如锡杖)。於佛塔中。或静室内。用香泥涂地。随其大小。於[巾*((ㄇ@人)/登)]像前。设一盆器。满盛净水。置杵其上。诵三十万徧。以为先行。然后於月圆夜。广设供养。竟夜持诵。声不断绝。即见水涌杵动。放光照耀。或变作种种异物。亦勿怪之。专意更诵。其杵升起。离地三尺。或五六七尺。乃至一丈。行人即须归依忏悔发愿。我於彼时。即现真身。随行人意。常为给使。所愿乐者。并皆速得如意。我即授与菩提之记。若有雷电霹雳毒龙卒风恶雨者。即作止雷雹印。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并屈掌中。头指直竖。以大拇指捻头指中节上。诵真言。以印遥指雷雹之处。自止。若欲治人病者。作顿病印。右手庄严。左手头指中指如押索文。屈向掌中。余三指并直竖。加持一百八徧。以印顿病人七下。立差。若病人临欲死者。结禁五路印。左手无名指屈曲向掌中。余八指皆直立。置於心上。高声诵真言一百八徧。魂魄还体。若治邪病者。於患病人头边烧安悉香。诵真言。立除之。若治蛊毒病。书患人名字於纸上。加持即差。若治伏连病者。书患人姓名。及作病鬼姓名。埋患人床下。诵真言。其鬼速奉名字。自出现身。便令彼鬼。看三世之事。一一具说向人。其病速差。若有患时气病者。行人见之。即差。若欲令行病鬼王不入界者。於十斋日诵此真言一千八徧。能除万里衰患。若欲令一切鬼神自来归伏为给使者。取水三升。着铜器中。以净灰围之。即作都摄录印。以二无名指并屈掌中。令背相着。二中指头相捻。二头指及小指各如开华。以大拇指捻头指中节。默诵真言一百八徧。其世界内所有鬼神。并来云集。自现其身。任行人驱使。若禁山者。所至之山。诵真言百徧。大叫三声。即作印。以右手无名指屈於掌中。中指食指大指并直竖。向山印之。进退各七步。一诵一印。左右上下顾视。一切鸟兽并移出山。此真言法。能令枯树生枝。枯泉出水。枯山生木。野兽归降。夜叉罗剎充为侍者。毒蛇恶鬼不敢伤人。求辩才得辩才。求珍宝得珍宝。一切所作。皆悉能办。凡诵真言者。先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化身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权神王佛。各十声。然后念诵。

一心奉请不动使者剑印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此剑印。以左手大拇指。捻无名指小指头直伸头指及中指。名剑鞘。又以右手大指。捻无名指小指甲上。直伸中指头指。为剑。内左手掌中。左头指屈捺大指如环。令中指头直竖。名剑印。安心上。诵真言七徧。辟一切毒恶。移安顶上。若有服毒欲死。作此印。诵七徧。即可。若欲结界。辟鬼神。开恶云等。即安左膝上。如拔刀剑状。用力拔之。於顶上右旋三匝。随意远近。以剑竖安眉间。少时而止。一切无敢犯者。真言曰。
  唵(引)(一) 阿者啰迦那步陀制咤迦(上)(二) 吽吽(三) 可伊可伊(四) 一谭(上)蘖哩酰(五) 摩诃哩毗沙塞多恶(六) 纥哩(二合)[亢*鸟]泮(七)

一心奉请乌枢瑟摩金刚出死儿真言止儿啼真言解秽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有口法印供养真言。先以右手无名指小指。从左手无名指背后。入中指无名指歧间。以右大指压右无名指小指甲上。握左无名指小指。次屈左无名小指。复以左大指。压左无名指小指甲上。作环相钩。竖右中指头相拄。左头指向左中指后小曲。右头指向右中指前小曲。若妇人产。腹中儿死不得出者。以水掬手。和少许阿魏药。诵供养真言一百八徧。令服。死儿即出。真言曰。
  唵(一) 跋折啰俱噜驮(二) 摩诃娑罗(三) 唵(四) 入[鞥-合+(白-日+田)]入[鞥-合+(白-日+田)](五) 摩诃入[鞥-合+(白-日+田)](六) 主罗主罗(七) 企罗企罗(八) 娑罗娑罗(九) 诃罗诃罗(十) 驮罗驮罗(十一) 娑诃(十二)
  止啼者。於素帛上钞真言。加持五色线作索。中心系真言。还以此索。一诵一结。作一百八结。系小儿颈下。不畏一切鬼神。其啼即止。儿亦得长命。真言曰。
  那(上音)谟(上音)摩哆哩(二合)伽那(上音)写(一) 跋折啰俱噜驮夜(二) 跢侄他(三) 朱噜提(四) 朱噜提(五) 朱主噜提(六) 莎诃(七)
  若见死尸。妇人产处。六畜产生。血光流处。见如是等种种秽时。即结印。以二小指相钩入掌中。二无名中指食指。直竖相傅。二大拇指。安在掌中二小指上。合腕。诵此真言。即得清净。若不尔者。面上生疮。必被殃害。真言曰。
  修利修利(一) 摩摩利摩利(二) 修修利(三) 莎诃(四)
  以上金刚部 以下宝部。

一心奉请圣持世雨宝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憍睒弥国妙月长者。发愿为大施主。欲令贫窭者可得富饶。有疾病者免於疾病。佛为说此圣吉祥持世真言。受持之者。自然仓库盈溢。珍宝丰足。周给亲属。无有尽竭。其手印。名指小指虚心合掌。头指中指第三节屈。大拇指竖。其真言曰。
  曩谟(去引)(一) 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引)野(二) 唵(引)(三) 嚩素驮(引)嚟(引)(四) 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唵(引)(六) 室哩(二合)(引)嚩素母[宁*吉](七) 娑嚩(二合)(引)贺(引)(八)
  於新细绢上。中央画佛。右边圣观自在像。左边金刚手像。从佛中间。安持世像。身形金色。左手执果。右手作施愿相。容貌熙怡。光明如日。座前龙王。手捧宝匣。珍珠宝瓶。珊瑚玛瑙金银琉璃种种众宝。上安诸天宝云细雨。右大吉祥天。左吉祥宝掌天。皆手捧莲华。作安慰相。行人於此像前。专心持诵。或一七日。或二七日。从寅时入坛。乃至夜分。念诵无间。持世菩萨。即为现身。降其福佑。随行人愿。令得满足。尔时妙月长者家。弹指之顷。忽然而雨金银珍宝谷麦财物。广大仓库之中。悉皆充满。妙月长者。绕佛千匝。礼足而退。
  若有人藏於财物。后时废忘。如法诵持。财物必复得。
  若以胡麻护摩。一粒一烧。至八百徧。必获大喜。富贵充足。
  若以白芥子和酥。护摩。王获喜庆。国土无灾。
  若有人将欲种田。澡浴斋戒。以菩萨像。安於田中。复用香华饮食珍重供养。念菩萨名。至八百徧。又加持香水八百徧。满注贤瓶。安在像前。令种田人。及牛耒耜。行列而立。以贤瓶水洒之。令持诵人绕此田地及彼人牛。行於七匝。方可下子。
  将欲收田。於田四隅。如法斋僧。复用尊像安置田中。念菩萨名。加持香水。俱八百徧。净心供养。以水洒之。谷实倍增。离诸灾难。
  若量谷时。想念菩萨尊号。不得出声。专志默诵。量毕以来。乃亦倍增。
  若收藏时。先於仓内画二矮人。裸形大肚。手执栲栳。作泻谷势。谷形金色。复将菩萨安於仓内。阏伽香华。伞盖幢幡。种种供养。复用牛乳洒在仓内。持诵真言。除去诸物。方入财谷。吉祥无患。

一心奉请摩利支大菩萨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此菩萨有大神通。长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若有知彼摩利支天名。求加护者。应作是言。我某甲。知摩利支天母。有大神力。我今归命。愿护我身。亦无人能见我能知我。乃至捉缚诳害我。损财物。遇冤家。印相。二小指二名指。右压左。内相叉。直竖二头指相捻。以二中指。各缴头指背。向前。头相拄。二大指并竖。即成。诵身心二真言七徧。屈二大拇指招之。即名迎请印。兼以此印加持五处。真言曰。
  曩谟(引)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野(一) 怛你也(二合)他(去)(引)(二) 遏迦么枲(鼻音)(以下同)(三) 沫迦么枲(四) 阿(上)度(引)么枲(五) 紫(引)钵啰么枲(六) 摩诃紫钵啰么枲(七) 頞怛驮(引)曩谟枲(八) 么(鼻)(引)哩(引)紫野么枲(九) 曩谟(引)娑睹(二合)帝(十) 啰(转舌)乞洒(二合)啰乞洒(二合)[牟*含](引)(十一) 萨嚩萨怛嚩(二合)(引)难(上)左(十二) 萨嚩怛啰(二合)(十三) 萨嚩婆(去)踰(引)钵捺啰(二合)吠(引)毗药(二合)娑嚩(二合)(引)贺(引)(十四)
  心真言曰。
  娜莫三(去)满多没驮(引)南(一) 唵(引)(二) 摩(鼻引)哩(引)唧(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持此法者应作是愿。王难中护我。贼难中护我。行路难中护我。失道旷野中护我。水火难中护我。刀兵军陈难中护我。鬼神难中护我。毒药难中护我。恶兽毒虫难中护我。一切冤家恶人难中护我。佛实语护我。法实语护我。僧实语护我。天实语护我。仙人实语护我。一切时一切处。愿常护我弟子某甲。娑嚩(二合)(引)贺(引)。若欲供养。应用金银赤铜。或白檀紫檀。刻天女形。可长半寸。或二寸以下。於莲华上。或立或坐。头冠璎珞。种种庄严。极令端正。左手把天扇。其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扇。右手垂下。扬掌向外。展五指作与愿势。二天女执白拂。侍立左右。作此像成。戴於顶上。或置臂上衣中(大小便时。离身放着。勿误)。以菩萨威神之力。不逢灾难。於怨家恶人处。决定得胜。若求现身获胜愿者。应画童女相。如黄金色。身着白衣。顶戴宝塔。左手执莲华。右手施愿。坐金色猪身上。复有群猪围绕(道家所谓斗母。彷佛如此)。后有无忧树。安置坛中。种种供养。并作护摩。摩利支天。必现其身。所求胜愿。决定成就 隐形法。以左手虚掌作拳。大指微捻头指甲。如环。以下三指握拳令密。掌中作孔。安自心前。想自身入此印孔中。以右手平掌右旋。摩此印。便盖孔上。想此印。即是摩利支天菩萨身。我自身隐藏於摩利支天菩萨心中。一心专注。无间念诵。必获菩萨威神加护。一切冤对。悉不能见 又法。观想己身为毗卢遮那佛。结毗卢印。忆念[牟*含]字(梵书)时。月轮出光。普徧照耀。变成摩利支天菩萨。诵心真言。是时菩萨。手执针线。缝彼恶人口之与眼。令不侵害 欲向他人处索所爱物。取白昌蒲。加持一千八徧。系自臂上乞之。无不得者。
  又欲见贵官者。以白芥子。每日三时护摩一百八徧。七日讫。得彼敬爱。
  又热病。取好青草拟口。加持二十一徧。以摩病者五十四徧。并诵真言。即差。
  日日三时。诵真言一徧二徧。作大护身。三徧。作大结界。五徧。所爱之人任意即得。六徧。诵咒结界。夜入冢墓。一切无畏 又法。取江水两边泥土。作一百鬼形像。其大鬼王名曰毗那夜迦。作象头形。其余诸鬼。别作诸禽兽形。其身手脚。总作人形。长四指。或八指许。研紫檀木水。和泥作坛。以五色土作座。中心一座。北面二座。南面二座。东面二座。於中心座。着鬼王像。其余六座上。分着九十九鬼像。以香华饮食酥灯供养。并取安息香和酥护摩。行人於西门坐。面向东。诵真言七徧。以七种色线。加持二十一徧。然后取坛三面诸鬼像。聚就於中心鬼王边。一处着之。以七色线总缚鬼像。取犊子粪一百八团一诵一烧。至娑嚩贺时。先喝云缚一切鬼。然后喝云娑嚩贺。如是尽百八徧。别处掘地。深至人腰。作孔。将所缚诸鬼像。着於孔中。以诸香华饮食种种供养。然后坚筑平复。其鬼永不得出。作此法者。即得摩利支天一切咒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