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一心奉请佛说文殊悔过经(拜观同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在灵山。新学菩萨有疑。如来齐光照耀菩萨为之请问文殊。文殊为说。忏悔。劝助。请法。兴供。回向。发愿。众得无生忍。佛遥闻而赞叹之。劝助随喜也。

一心奉请三曼陀颰陀罗菩萨经(拜观同上)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
  序品第一。佛在摩提国。文殊问三曼陀颰陀罗菩萨。若人求菩萨道者。当作何施行。先总答之 悔过品第二 愿乐品第三。即随喜 请劝品第四 法行品第五。即回向 譬福品第六。

一心奉请菩萨藏经。及舍利弗悔过经。大乘三聚忏悔经(拜观同上)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第二安世高译。第三阇那崛多及笈多等译。
  佛在祇园。舍利弗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之法。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十佛。令结坛受持。后明后去大光明聚如来时。佛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经即转女身。若女人闻此如来名者即不更受女身 二三同而文略。

一心奉请佛说净业障经(拜观同上)  开元附秦录。
  佛住毗舍离庵罗树园。无垢光比丘入城乞食。被淫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忧悔。见文殊。遂见佛。佛为说无性之法。发心得记。因广说净业障法。说过去无垢光佛灭后。有勇施比丘犯根本戒。得闻深法遂发大心。今已成佛。

一心奉请佛说善恭敬经。及佛说正恭敬经(拜观同上)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第二元魏北天竺沙门佛陀扇多译。
  说教他功德。及事师轨式 第二唯事师轨式。

一心奉请佛说大乘戒经(拜观同上)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祗园说。文简义切。最宜流通。

一心奉请菩萨戒羯磨文(拜观同上)  弥勒菩萨说。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出瑜伽师地论。
  受戒羯磨第一 忏悔羯磨第二 得舍差别第三。

一心奉请菩萨戒本经。及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菩萨戒本(拜观同上)  慈氏说。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第二求那跋摩译。第三玄奘译。
  此亦半月半月诵戒本。与梵网相辅而行 第二附礼佛发愿受绳床等法。第三增入开性罪八条。

一心奉请菩萨受斋经(拜观同上)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
  先明三归悔过。次护十念。次十戒。次解斋法。回向净土。

一心奉请菩萨五法忏悔经(拜观同上)  开元附梁录。
  五悔各作偈语。无序分。无流通分。
  以上大乘律。

  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卷第三
  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卷第四
一心奉请四分律藏(拜观同上)  姚秦罽宾国沙门佛陀那舍共竺佛念译。
  第一分。比丘戒 第二分。比丘尼戒。内有受戒犍度。说戒犍度 第三分。安居犍度。自恣揵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絺那衣犍度。拘睒弥犍度。瞻波犍度。诃责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灭诤犍度。比丘尼犍度。法犍度 第四分。房舍犍度。杂犍度。五百结集法。七百结集毗尼。调部毗尼。毗尼增一。

一心奉请四分戒本。四分戒本。比丘尼戒本(拜观同上)
  姚秦罽宾国沙门佛陀耶舍译。二三唐西太原寺沙门释怀素依律集出。

一心奉请昙无德律部羯磨。羯磨。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四分僧羯磨。尼羯磨(拜观同上)
  曹魏天竺沙门康僧铠译。第二曹魏沙门释昙谛译。第三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摩译。第四五唐西太原寺沙门释怀素集。

一心奉请摩诃僧祗律波罗提木叉。僧祇戒本。比丘尼僧祇律波罗提木叉戒经(拜观同上)  东晋迦维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第二同。第三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共觉贤译。
  初明四弃。二明十三事。三明二不定。四明三十事。五明九十二事。六明四事。七明众学事。八明灭诤法。九杂诵跋渠明受戒治罪。乃至一切僧中杂事。十威仪法。比丘尼毗尼。

一心奉请弥沙塞部五分律。五分戒本(拜观同上)  刘宋罽宾国沙门佛陀什竺道生共译。第二萧梁建初寺沙门释明徽集。
  初分比丘律 第二分尼律 第三分。受戒法。布萨法。安居法。自恣法。衣法。皮革法。药法。食法。迦絺那衣法 第四分。灭诤法。羯磨法 第五分。破僧法。卧具法。杂法。威仪法。遮布萨法。别住法。调伏法。毗尼法。明比丘尼受戒事。五百集法。七百集法 第二亦名弥沙塞戒本。

一心奉请五分比丘尼戒本(拜观同上)
  明徽集。

一心奉请弥沙塞羯磨本(拜观同上)
  唐天水沙门释爱同录。

一心奉请十诵律(拜观同上)  姚秦罽宾国沙门弗若多罗与鸠摩罗什共译。
  初诵六卷。四事至三十事之前十事  第二诵七卷。三十事之中后二十事。九十事之前四十事  第三诵七卷。九十事之后五十事。乃至七灭诤法  第四诵八卷 受戒足法 布萨法 自恣法 安居法 皮革法 医药法 衣法  第五诵七卷 迦絺那衣法 俱舍弥法。佛在俱舍弥时。诸羯磨事 瞻波法。佛在瞻波国时。诸羯磨事 苦切羯磨法。梵云那般茶卢伽法 二篇悔法 顺行法 遮法 卧具法 诤事法。广明灭诤  第六杂诵五卷  第七诵尼律五卷  第八诵增一法四卷  第九诵优波离问四卷  第十善诵四卷。

一心奉请十诵毗尼序。及十诵比丘戒本。十诵比丘尼戒本。大沙门百一羯磨法。十诵羯磨比丘要用(拜观同上)
  东晋罽宾国沙门卑摩罗叉续译。第二鸠摩罗什译。第三刘宋炖煌沙门法颕集出。第四附宋录。第五刘宋吴国沙门释僧璩依律撰出。

一心奉请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拜观同上)
  附三秦录。

一心奉请萨婆多毗尼摩得勒伽(拜观同上)
  刘宋天竺沙门僧伽跋摩译。

一心奉请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柰耶。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破僧事。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杂事摄颂。根本萨婆多部律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颂(拜观同上)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第十尊者胜友造。十一尊者毗舍佉造。

一心奉请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及苾刍习略法(拜观同上)
  二本元帝师苾刍拔合思巴集。

一心奉请戒因缘经(拜观同上)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一心奉请解脱戒本经(拜观同上)
  出迦叶毗部。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一心奉请善见毗婆沙律(拜观同上)
  萧齐西域沙门僧伽跋陀罗译。

一心奉请毗尼母经(拜观同上)
  附秦录。

一心奉请佛阿毗昙经(拜观同上)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一心奉请舍利弗问经(拜观同上)
  东晋录。失译人名。

一心奉请优波离问经(拜观同上)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摩译。

一心奉请佛说目连所问经。及犯戒众轻重经(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第二安世高译。
  二经同。

一心奉请迦叶禁戒经(拜观同上)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一心奉请律二十二明了论(拜观同上)
  正量部佛陀多罗多法师造。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一心奉请大比丘三千威仪(拜观同上)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一心奉请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及沙弥威仪。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拜观同上)
  附东晋录。第二求那跋摩译。第三施护译。

一心奉请沙弥尼戒经。及沙弥尼离戒文(拜观同上)
  今在汉录。第二失译人名。

一心奉请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拜观同上)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摩译。
  佛在迦维罗卫国。净饭王请为优婆塞分别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佛言。不犯成佛道。犯者三涂。

一心奉请佛说戒消灾经(拜观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持归戒人。鬼神畏避。二人受五戒。同四百九十八人见佛。皆证果。

一心奉请佛说大爱道比丘尼经(拜观同上)
  北凉录。失译人名。

一心奉请佛说苾刍五法经(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说五法得离依止等。及说戒七种差别。

一心奉请佛说比丘迦尸迦十法经(拜观同上)  法天译。
  具足惭愧多闻等十法。得为大师。

一心奉请佛说五恐怖世经(拜观同上)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说末世不遵戒律说恐怖事。

一心奉请佛说斋经(拜观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说六斋日受八支五念法。

一心奉请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拜观同上)  西晋录。失译人名。
  首品与犯戒罪轻重及目连所问经同。余与诸律论不尽合。
  以上小乘律。

  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卷第四
  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卷第五

  诸论本皆由西及东。不相交互。至藕益分释论为一起。宗论论释各为一起。遂有东土之论。序於西之上者。以其非无所见。故亦仍之。但於三起已明后。又将台宗忏法。收入忏门。而本宗各自有书。致将台书分成五起。颇有可商也。至本朝着作。未经寓目。藕师故不收。今略补叙於后。而藕书中检目未得者。亦标於后。以俟他日考订。

一心奉请十住毗婆沙论(拜观同上)  亦曰十生论。龙树菩萨造。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入初品第二 地相品第三 净地品第四 释愿品第五 发菩提心品第六。分别七因缘发心 调伏心品第七。因上品说三发心必成。余四不必成。问答广明成不成法。有五四合为二十法。失菩提心。转此修习。世世不忘菩提心 阿惟越致相品第八 易行品第九。广明念十方佛。及阿弥陀佛。过去七佛。未来弥勒佛。三世佛菩萨等。以求阿惟越致 除越品第十。於佛所修忏悔劝请随喜回向 分别功德品第十一。明六时忏悔等所有功德 分别布施品第十二 分别法施品第十三 归命相品第十四。明归依三宝义 五戒品第十五 知家过患品第十六 入寺品第十七。明斋日宜受八戒。及亲近持净戒者。亦不於破戒生轻恚心。但应生怜愍心 共行品第十八。谓在家出家菩萨所共行法 四法品第十九。明八种四法应远离。八种四法应修习。乃至十法能净治初地 念佛品第二十。明般舟三昧。念佛相好 四十不共法品第二十一。次明念佛功德法身。略说有四十种 四十不共法中难一切智人品第二十二。问家种种难佛非一切智。一一答释 四十不共法中善知不定品第二十三 偈赞品第二十四 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明二种四法。能生般舟三昧。又在家菩萨有二十法。出家六十法。助法五十 譬喻品第二十六。释经中导师喻。喻菩萨通达地法 略行品第二十七。一不放逸。二不放逸及智慧。三戒心慧。四谛舍灭慧。五五根。六六度。七七正法。信惭愧闻进念慧。八大人觉。少欲。知足。远离。精进。念。定。慧。乐不戏论。九大忍大慈大悲慧念坚心不贪不恚不痴。十十善道。如是等法。菩萨应生。生已应守护。守护已应增长。又应远离恶法。所谓一放逸。二贪声闻辟支佛地。三憎菩萨及菩萨所行与甚深大乘经。四谄曲急性无慈愍。五贪欲瞋恚。睡眠。调戏。疑。六悭。贪。破戒。瞋恚懈怠。调戏愚痴。七乐多事务。乐多读诵。乐睡眠。乐语说。贪利养。常欲令人喜。迷闷於道。心生爱行。八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九不闻无上菩提。闻已不信。信不受。受不持。持不知义趣。知而不说。说而不行。行而不常。常行而不能善。十十不善道。成就三十二法。乃为菩萨 分别二地业道品第二十八 分别声闻辟支佛品第二十九。明十善道。令何等众生。至二乘地 大乘品第三十。明菩萨修十善道胜於一切 护戒品第三十一。明十善十恶果报。及六十五分尸罗 解头陀品第三十二。明十二行。各有十功德利 助尸罗果品第三十二。明六种四法。能净尸罗。又四种似尸罗而破尸罗。慎莫为之。一说有我。二不离身见。三见诸法定有。四闻诸行无生相。心则惊畏。又沙门有四。应学第四沙门。不应为三。一者形色相沙门。二者威仪矫异沙门。三者贪求名利沙门。四者真实行沙门 赞戒品第三十四 戒报品第三十五。谓常作转轮圣王。

一心奉请十地经论(拜观同上)  天亲菩萨造。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释华严十地品。

一心奉请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拜观同上)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一心奉请弥勒菩萨所问经论(拜观同上)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释宝积第四十一会。

一心奉请大宝积经论(拜观同上)
  菩提留支译。释宝积第四十三会。

一心奉请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拜观同上)  婆薮盘豆菩萨造。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
  天亲菩萨。明修五念门。得生安乐。见弥陀。礼才。赞叹作愿观察回向。

一心奉请宝髻经四法优婆提舍(拜观同上)  天亲菩萨造。元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等译。
  释大集第十分。

一心奉请转法轮经优婆提舍(拜观同上)  天亲造。毗目智仙等译。
  佛住灵山告智员大海乐说辩才菩萨言。有二种住持。如来转法轮。谓众住持。法住持。

一心奉请三具足经优婆提舍(拜观同上)  天亲造。毗目智仙等译。
  佛住毗舍离大林精舍。告无垢威德大力士言。菩萨有三具足。施戒闻也。

一心奉请佛地经论(拜观同上)  亲光等菩萨造。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经是佛住净土。为妙生菩萨说五种法。摄大觉地。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