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我今稽颡归依於佛。
  南无毗卢遮那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弥勒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南无龙自在王佛。南无宝胜佛。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南无袈裟幢佛。南无师子吼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大庄严菩萨。南无观自在菩萨。
  礼诸佛已。次复忏悔。
  上忏杀业已竟。下文次忏盗业。
  劫盗之业。经中说言。若物属他。他所守护。於他物中。一艹一叶。不与不取。何况窃盗。但自众生。惟见现利。故以种种不道而取。致使未来受此殃累。
  梵网经云。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劫。一针一艹。不得故盗。而菩萨以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盗人物。波罗夷罪○属字。当训实字颇通。此物实是他人之所有。故云属他。详之可见○不与不取者。言虽一艹一叶之微。人不与。我不得取。况窃盗乎。窃取之物。决不止一艹一叶之间。其过极重于前。故况而比之也○众生泛举一切。兼之于己。意云我及众生。有如是业○不道者。非理强取。
  是故经言。劫盗之罪。能令众生堕於地狱。饿鬼受苦。若在畜生。则受牛马驴骡骆驼等形。以其所有身力血肉。偿他宿债。
  先明劫盗之果报。而后忏悔劫盗之业○畜生偿宿债。不止于牛马等。看等形二字。可见凡人间豢养之畜。如猪羊犬豕之类。取而贩卖杀食。皆是身力血肉偿他宿债之故也。如细分更有二意。如文可见。
  若生人中。为他奴婢。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贫穷困苦。人理殆尽。劫盗既有如是苦报。
  纵不堕于三涂。以贪盗故。生在人中。其苦如此。可不慎哉。
  是故今日至诚。求哀忏悔。
  某等自从无始以来。至於今日。或盗他财宝。兴刃强夺。或自奋身。逼迫而取。或恃公威。或假势力。高桁大械。枉压良善。吞纳奸货。拷直为曲。为此因缘。身罹宪网。
  上文总忏盗业罪报已竟。下六节别忏盗业。广明罪相之文○兴刃一句。似明火劫盗等事。自恃等者。倚顽夺取人物。公威。有司贪酷之徒。势力。豪宦图谋之类云云○倚官托势。豪贵自强之类。或自制刑具枉害于人也○或吞估而纳之。或奸欺而售之。乃至屈打成招。无所不至者也○罹。遭也。宪。即险也。
  或任邪治。领他财物。侵公益私。侵私益公。损彼利此。损此利彼。割他自饶。口与心吝。窃没租估。偷渡关津。私匿公课藏隐使役。如是等罪。皆悉忏悔。
  任邪治者。不行正事。妄取之徒。侵益者。或因己在私故侵公。或己在公故便侵私。割即损也。饶即益也。如云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贫。只念己富者是也。吝。鄙也。悭也。租。田赋。估。市税。偷渡者。于关津渡口。公漏输税。私匿渡钱也○亦可以偷渡即是私匿。关津便是公课○公课者。朝廷之官税国课。侵匿而私用也○藏隐使役者。民间而躲避差徭军中而走背调戍是也。
  又复无始以来。至於今日。或是佛法僧物。不与而取。或经像物。或治塔寺物。或供养常住僧物。或拟招提僧物。或盗取误用。恃势不还。或自借。或贷人。或复换贷漏忘。或三宝物。混乱杂用。
  要集问云。何故盗僧物罪偏重耶。答曰。施主本舍一毫一粒。拟十方鼓钟一响。遐迩同闻。圣凡受用。俱成道业。冥资施主。得福无边。今见愚痴众生。或食啖僧食。或受用华果。或将僧奴随逐。或以僧畜乘骑。或私借贷僧物不还。或以官势伺求僧过等。具列难尽。有道高僧。守护不与者。岂惟愍白衣后受苦报。亦及知事未来生处同受其殃○庄桩录云。盗常住一文钱。一日一夜长三分七厘利。第二日夜。利上又长利。来世作牛马偿之。所以云作一生之容易。为万劫之艰难。若舍一文钱入常住。一日一夜长福亦尔○梵语招斗提奢。唐言四方僧物。讹云招提。即十方常住之所也。古云住常一根艹。劝君休要讨。佛地有伽蓝。阴司有阎老。慎诸○混乱杂用者。如施栴檀塑像。混而焚烧。或放生钱混而斋僧。斋僧钱混而造寺。皆犯罪业。而况私自利己乎○罪福决疑经。或施主本作释迦。改作弥陀。本作大品。改充涅盘。本造僧房。改供僧食。本施二众。改入一众。本拟十方。回入现前。皆违反施主。又许此处。乃与彼处。皆犯罪也。准此文检校。佛像有余彩色。不得作菩萨圣贤等形。以师徒位别故。不得互用○五百问事律云。用佛彩色作鸟兽形。得罪。除在佛前供养不犯矣。
  或以众物。谷米樵薪。盐豉酱醋。菜茹果实。钱帛竹木。缯彩幡盖。香华油烛。随情逐意。或自用。或与人。或摘佛华果。用僧鬘物。因三宝财物私自利己。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惭愧。皆悉忏悔。
  或以众物句。直贯下香华等六句。皆指众物而言。随情。随人之声。逐意。逐己之意。鬘。华鬘缨络也。看因字。自他俱不可乱用○如造像造经。造塔造寺。及僧家讽经。拜忏钱粮。以至檀越斋僧布施放生钱。皆三宝财物也。倘不能酬三宝。因而藏匿取用。谓之私自利己也。
  又复无始以来。至於今日。或作周旋朋友。师僧同学。父母兄弟。六亲眷属。共住同止。百一所须。更相欺誷。
  同志曰朋。递相恭敬曰友。和尚曰师。清众曰僧。姑姨伯叔等曰六亲。如斯等类。或共一处。得有周给。即百分之一。所须之物。而或彼此互相欺诈诬誷而私用之。
  或於乡邻比近。移篱拓墙。侵他地宅。改标易相。虏掠资财。包占田园。因公托私。夺人邸店。及以屯野。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悉忏悔。
  拓。推也。移拓即侵之意。标。记也。改易。即移拓之意。虏掠者明火持杖。劫夺之谓。因公者。藉公事而狥己私。邸。舍也。至也。言所归至也。店。肆也。所以置货鬻物也。屯者。聚也。或山野屯聚之所也。
  又复无始以来。或攻城破邑。烧村坏栅。偷卖良民。诱他奴婢。或复枉压无罪之人。使其形殂血刃。身被徒锁。家缘破散。骨肉生离。分张异域。生死隔绝。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悉忏悔。
  枉即屈也。殂。殒也。死也。缘。因也。亦可作园。异域。他乡也。
  又复无始以来。至於今日。或商估博货。邸店市易。轻秤小斗。减割尺寸。盗窃分铢。欺誷圭合。以粗易好。以短换长。欺巧百端。希望毫利。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商行商。估论价。博货。兑换贸易也。市易。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尺寸。丈尺之数。分铢者。秤与厘等之星。斤两之数。二十四铢为一两四分一两七毫为一铢。六粟为圭。十圭为撮。十撮为抄。十抄为勺。十勺为合。十合为升。言其少极之微物。亦不可欺誷而取之○此处皆言市井贸易。一涉欺誷。便类偷盗。
  又复无始以来。至於今日。穿窬墙壁。断道抄掠。抵捍债息。负情违要。面欺心取。或非道陵夺。鬼神禽畜四生之物。或假托卜相。取人财宝。如是乃至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厌无足。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不可说尽。今日至祷。向十方佛尊法圣众。皆悉忏悔。
  穿窬墙壁。窥窃也。断道抄掠。即今拦路要截。劫掠之类也。抵捍债息。负情违要者。抵借不还。而乃欺负实情。违背旧约也。要。约也。面欺者。觌面相欺。心取者。私心谋取。皆偷盗之类○鬼神享际血肉。故有禽畜四生之物。当知鬼神等。亦俱各有所得之物。人见之。即欺凌而夺之也○以利求利。即利上加利也。恶求多求。恃势逼迫也。
  愿承是忏忏。
  上广忏悔盗业已竟。下发愿求成功德。
  劫盗等罪。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得如意宝。常雨七珍上妙衣服。百味甘馔。种种汤药。随意所须。应念即至。一切众生无偷夺想。皆能少欲知足。不耽不染。常乐惠施。行给济道。舍头目髓脑。如弃涕唾。回向满足檀波罗蜜。
  七珍八宝。金银琉璃等。妙宝珍服美味汤药。应念即至者。即如佛国自然化现在前○偷夺之业。多起于贫穷。或不知足而然。今愿种种所须如意。自然无偷夺想。且能少欲知足。布施满足。发愿宜然。檀波罗蜜。正布施到彼岸也○上忏盗业已竟。
  某等次复忏悔贪爱之罪。
  此下忏悔身淫欲业。
  经中说言。但为欲故。关在痴狱。没生死河。莫知能出。众生为是五欲因缘。从昔以来。流转生死。一切众生。历劫生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所饮母乳。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复过於此。父母兄弟。六亲眷属。命终哭泣。所出目泪。如四海水。是故说言。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
  梵网经云。若佛子自淫。教人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菩萨应净法与人。而反起一切人淫。波罗夷罪○欲即色欲。痴狱者。耽滞愚痴而不省。如系牢狱而无所逃。恩爱生死深如河海云○五欲者。财色名食睡。此处正言淫欲。五欲特带言之耳○历劫生中。身骨乳血目泪。如此之多。正见历劫生死之多。其苦亦多。流转生死。无穷无尽。无非以贪爱为本。故淫心一灭。则生死亦灭耳。
  所以经言。淫欲之罪。能令众生堕於地狱饿鬼受苦。若在畜生。则受鸽雀鸳鸯等身。若在人中。妻不贞良。得不随意眷属。淫欲既有如此恶果。是故今日至诚。求哀忏悔。
  此处先明淫欲之果报。以下方忏悔淫欲之罪○贞。真洁也。不随意眷属。一切不廉不洁。愚蒙难化。暴悍难驯之类皆是。
  又复无始以来。至於今日。或偷人妻妾。夺他妇女。侵凌贞洁。污比丘尼。破他梵行。逼迫不道。浊心邪视。言语嘲调。或复耻他门户。污贤善名。
  上先忏淫欲罪报竟。下广举淫欲罪相而复忏悔之○梵行此云净行。即净戒也○心多淫秽。故曰浊心。色目行淫。名同欲火。故曰邪视○因怀淫秽之心。故云浊心。常观不正之色。故云邪视。正修行之人目不观邪色。可知之也。嘲。戏谑之谓也。
  或於男子五种人所。起不净行。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男子者。疑是梨园子弟。及歌僮之类。法华云。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是也。又弹考唱令家。作音乐人也。西方谓之寻香人○五种人者。生剧妒变半。五种不男之人○上忏悔已竟。下发愿成德云云。
  愿承是忏悔淫欲等罪。所生功德。生生世世。自然化生。不由胞胎。清净皎洁。相好光明。六情开朗。聪利明达。了悟恩爱。犹如桎梏。观彼六尘。如幻如化。於五欲境决定厌离。乃至梦中不起邪想。内外因缘永不能动。忏悔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或生西方。或生十方净土。常得莲华化生。不同五浊恶世胞胎受生也○六情开朗。六根通利也。在足曰桎。在手曰梏。如脚镣手肘之类故云耳。
  前已忏悔身三业竟。今当次第忏悔口四恶业。
  上忏身三。下忏口四。科文自明○此忏口四业。恶口妄言绮语两舌是也。
  经中说言。口业之罪。能令众生堕於地狱饿鬼受苦。若在畜生。则受鸺鹠鸲[名*鸟]鸟形。闻其声者。无不憎恶。若生人中。口气常臭。有所言说。人不信受。眷属不和。常好斗诤。
  先明口业之恶果。以下次第忏悔口四恶业。梵网经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菩萨常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起一切人邪语邪见等者。波罗夷罪○鸺鹠怪鸟。所云怪鸱是也。鸱之名多。一名鸺鹠。一名鵋[其*鸟]。一名鵅鵅。昼无所见。夜出飞啖蚊虻。鸲鵅或即是鵅鵅。亦未可知。若云鸲鹆。今之八哥。非怪非恶。何为憎恶。又云恶声多淫之鸟也○若生人中。若字。纵不至堕畜生云云。
  口业既有如此恶果。是故今日至诚归依三宝。皆悉忏悔。
  此结上罪报忏悔。
  其等自从无始以来。至於今日。以恶口业。於四生六道造种种罪。出言粗犷。发语暴横。不问尊卑亲疎贵贱。稍不如意。便怀瞋怒。骂詈毁辱。猥亵秽恶。无所不至。使彼衔恨。终身不忘。连祸结雠。无有穷已。
  上总忏口业恶报竟。此广举口四恶业而次第忏之。其文有四可见○恶口者。怨恨骂詈。咒咀恶毒皆是○犬不可附曰犷。即丑恶粗强之语。不堪听闻者是也。猥亵者。亦即丑恶不堪之谓。故云无所不至。连祸结雠者。即殃累永劫之谓。故云无有穷已。
  又或怨黩天地。诃责鬼神。贬斥圣贤。诬污良善。如是恶口所起罪业无量无边。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怨黩诃责。今有瞋天骂地。咒雨呵风等类是也。贬斥者。抑也。摈也。诬污者。以恶言丑语。虚诬污其清名。故云诬污良善云。
  又复无始以来。至於今日。以妄语业作种种罪。意中希求名誉利养。匿情变诈。昧心厚颜。指有言空。指空言有。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知言不知。不知言知。作言不作。不作言作。欺誷贤圣。诳惑世人。至於父子君臣亲戚朋旧。有所谈说。未尝诚实。致使他人误加听信。亡家败国。咸此之由。
  妄语者。全无影向。设为欺诳。故曰匿情。指有言空直至如是妄语。俱是匿情变诈。昧心厚颜处。瞒昧己心。面目可羞。故曰昧心厚颜。
  成假妖幻。每自称赞。谓得四禅。四无色定。安那般那。
  妖幻者。假借外道邪术以惑人也○每自称赞。直管下旋风土鬼皆至我所句。皆是自称赞处。得四禅。谓得二字。直管下十六观故得须陀洹等○得四禅者。谓得四禅天定也。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色界共十八天也。宗敬录云。一作异计。忻上厌下而修。是外道禅。二正信因果。亦以忻厌而修。是凡夫禅。三了生空理。证偏真道而修。是小乘禅。四达人法二空而修。是大乘禅○四无色定者。谓得四空天之禅定也。一空无边处定。二识无边处定。三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此四无色界空天。故云四无色定。安那般那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