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纲

  若有众生见此菩萨。当知亦复无空过者。以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若闻名。若供养。若同住。若忆念。若随出家。若闻说法。若随喜善根。若遥生钦敬。乃至称扬赞叹名字。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子。譬如有药名为善见。众生见者众毒悉除。菩萨如是成就此法。众生若见。诸烦恼毒皆得除灭。善法增长。
  二明利他不空。於中有法喻合。佛与菩萨俱益不空。今不见者。不宜见故。见不益者。无行力故。亦远益故。上来并答初所成行问竟。
  下答行所成德问。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法中勤加修习。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以慈悲力摧伏魔军。以大智慧及福德力制诸外道。以金刚定灭除一切心垢烦恼。以精进力集诸善根。以净佛土诸善根力远离一切恶道诸难。以无所着力净智境界。以方便智慧力出生一切菩萨诸地诸波罗蜜。及诸三昧。六通三明。四无所畏悉令清净。以一切善法力成满一切诸佛净土。无边相好身语及心具足庄严。以智自在观察力知一切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悉皆平等。以广大智慧力了知一切智智境界。以往昔誓愿力随所应化现佛国土。转大法轮。度脱无量无边众生。
  大文第二答行所成德问。前问文有二。今答亦二段。第一答以行成因德。二答以因成果德。今初具答十二问。各有二句。皆上句答下句。上云修何灭痴。今答云以智慧明。他皆仿此。
  佛子。菩萨摩诃萨勤修此法。次第成就诸菩萨行。乃至得与诸佛平等。
  第二佛子下。答以因成果德。以前问中有因德。有果德。上答因德。今此下答所成果德。初勤修此法。至诸佛平等。先结因成果。谓但能勤修上来诸行。则能次第从因得果。
  於无边世界中为大法师。护持正法。
  二正答所成之德。谓护持正法。谓但当勤修上来以行成因之德。自当成后护持法等诸德。故乘前结因成德明之。答上十句。文分九段。第一答初总句。如来法藏守护开演。
  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二答众魔外道无能沮坏。以佛护故。
  守护受持广大法藏。获无碍辩深入法门。
  三答摄持正法无有穷尽。
  於无边世界大众之中。随类不同普现其身。色相具足最胜无比。以无碍辩巧说深法。其音圆满善巧分布故。能令闻者入於无尽智慧之门。
  四答於一切世界中演说法时十王敬护。谓声胜音巧。令闻者入智故。
  知诸众生心行烦恼而为说法。所出言音具足清净故。一音演畅。能令一切皆生欢喜。
  五答举世同钦。称机令喜故。
  其身端正有大威力故。处於众会无能过者。
  六答菩萨爱敬。端正有德故。其佛灌顶在前佛护念中。
  善知众心故能普现身。善巧说法故音声无碍。得心自在故巧说大法无能沮坏。得无所畏故心无怯弱。於法自在故无能过者。於智自在故无能胜者。般若波罗蜜自在故所说法相不相违背。辩才自在故随乐说法相续不断。陀罗尼自在故决定开示诸法实相。辩才自在故随所演说能开种种譬喻之门。大悲自在故勤诲众生心无懈息。大慈自在故放光明网悦可众心。
  七答得善根力增长白法。於中先总明三业。后得心下。别显十种自在。皆是善根。其十自在之能。并是增长白法。
  菩萨如是处於高广师子之座。演说大法。唯除如来及胜愿智诸大菩萨。其余众生无能胜者。无见顶者。无映夺者。欲以难问令其退屈无有是处。
  八答开演如来甚深法藏。
  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是自在力已。假使有不可说世界量广大道场。满中众生一一众生威德色相。皆如三千大千世界主。菩萨於此才现其身。悉能映蔽如是大众。以大慈悲安其怯弱。以深智慧察其欲乐。以无畏辩为其说法。能令一切皆生欢喜。
  九答摄持正法以自庄严。於中初明自严。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智慧轮故。成就无量巧分别故。成就广大正念力故。成就无尽善巧慧故。成就决了诸法实相陀罗尼故。成就无边际菩提心故。成就无错谬妙辩才故。成就得一切佛加持深信解故。成就普入三世诸佛众会道场智慧力故。成就知三世诸佛同一体性清净心故。成就三世一切如来智一切菩萨大愿智。能作大法师。开阐诸佛正法藏及护持故。
  次征。后释以摄正法。故有十句德。亦即是前所成之德。可思。
  尔时法慧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神力。而说颂言。
  心住菩提集众福  常不放逸植坚慧  正念其意恒不忘  十方诸佛皆欢喜  念欲坚固自勤励  於世无依无退怯  以无诤行入深法  十方诸佛皆欢喜  佛欢喜已坚精进  修行福智助道法  入於诸地净众行  满足如来所说愿  如是而修获妙法  既得法已施群生  随其心乐及根性  悉顺其宜为开演  菩萨为他演说法  不舍自己诸度行  波罗蜜道既已成  常於有海济群生  昼夜勤修无懈倦  令三宝种不断绝  所行一切白净法  悉以回向如来地  菩萨所修众善行  普为成就诸群生  令其破暗灭烦恼  降伏魔军成正觉  如是修行得佛智  深入如来正法藏  为大法师演妙法  譬如甘露悉沾洒  慈悲哀愍徧一切  众生心行靡不知  如其所乐为开阐  无量无边诸佛法  进止安徐如象王  勇猛无畏犹师子  不动如山智如海  亦如大雨除众热
  时法慧菩萨说此颂已。如来欢喜大众奉行。
  第二重颂有十偈。初六偈颂前十种所成行体。后四偈颂所成德。前中初二偈颂佛喜。二有一偈颂入地行愿。三有一偈颂菩萨说法。四有一偈颂不舍自行。五半偈颂不断三宝。六有半偈颂善根摄授。后四偈颂行所成德。分二。前一偈颂以行成因德。次三偈颂因成果德。
  上第三会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四会夜摩天宫

  功德林菩萨为会主。说十行等法门。已解者令行。自十九卷起。至二十一卷止。共四品经。
  (升夜摩天宫品 夜摩天宫偈赞品 十行品 十无尽藏品)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

  初来意者。酬前十行问故。匪知之艰。行之惟艰。前解。此行。若膏明相类目足更资。故次来也。次品来者。此会四品分三。初二品当会由致。次一品当会正宗。后一品胜进趣后。於由致中。此品先明感应道交。后品明赞德显体。前会已终。将陈后说。故次来也。二释名者。会名有三。一约处名夜摩天宫会。夜摩此云时分。即空居之首。表十行涉有化物。宜适其时。时而后言。闻者悦服。时而后动。见者敬从。涉有依空即事入玄。托此而说。约人名功德林。约法名十行会。三皆依主。次品名者。大同於会。谓不离前三而升此故。
  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南阎浮提及须弥顶上。皆见如来处於众会。彼诸菩萨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说法。莫不自谓恒对於佛。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及须弥山顶。而向於彼夜摩天宫宝庄严殿。时夜摩天王遥见佛来。即以神力。於其殿内化作宝莲华藏师子之座。百万层级以为庄严。百万金网以为交络。百万华帐百万鬘帐百万香帐百万宝帐弥覆其上。华盖鬘盖香盖宝盖各亦百万周回布列。百万光明而为照耀。百万夜摩天王恭敬顶礼。百万梵王踊跃欢喜。百万菩萨称扬赞叹。百万天乐各奏百万种法音相续不断。百万种华云。百万种鬘云。百万种庄严具云。百万种衣云周匝弥覆。百万种摩尼云光明照耀。从百万种善根所生。百万诸佛之所护持。百万种福德之所增长。百万种深心百万种誓愿之所严净。百万种行之所生起。百万种法之所建立。百万种神通之所变现。恒出百万种言音显示诸法。时彼天王敷置座已。向佛世尊曲躬合掌。恭敬尊重而白佛言。善来世尊。善来善逝。善来如来应正等觉。唯愿哀愍处此宫殿。时佛受请即升宝殿。一切十方悉亦如是。尔时天王即自忆念过去佛所所种善根。承佛威力。而说颂言。
  名称如来闻十方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摩尼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宝王如来世间灯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清净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喜目如来见无碍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庄严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然灯如来照世间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殊胜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饶益如来利世间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无垢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善觉如来无有师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宝香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胜天如来世中灯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妙香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无去如来论中雄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普眼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无胜如来具众德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善严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苦行如来利世间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普严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如此世界中夜摩天王承佛神力忆念往昔诸佛功德称扬赞叹。十方世界夜摩天王悉亦如是叹佛功德。尔时世尊入摩尼庄严殿。於宝莲华藏师子座上结加趺坐。此殿忽然广博宽容。如其天众诸所住处。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第四释文者。一品长分为十。第一本会圆徧。谓前会不散而说后会故。二尔时世尊下不离而升。三时天王下天王见佛。四即以神力下各严殿座。百万下十行余经别显严相。五时彼天王下请佛居殿。六时佛受请下如来受请。七尔时天王下各念昔因。八名称如来下偈赞十佛。此佛是前会十佛之前。如次十佛。九尔时世尊下佛同升殿。十此殿忽然下处忽广容。

  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

  此来意者。助化赞扬故。说行体性故。行所依故。三天偈赞来意宗趣。大旨是同。但解行愿以为异耳。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佛剎微尘数菩萨俱。从十万佛剎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而来集会。其名曰功德林菩萨。慧林菩萨。胜林菩萨。无畏林菩萨。惭愧林菩萨。精进林菩萨。力林菩萨。行林菩萨。觉林菩萨。智林菩萨。此诸菩萨所从来国。所谓亲慧世界。幢慧世界。宝慧世界。胜慧世界。灯慧世界。金刚慧世界。安乐慧世界。日慧世界。净慧世界。梵慧世界。此诸菩萨各於佛所净修梵行。所谓常住眼佛。无胜眼佛。无住眼佛。不动眼佛。天眼佛。解脱眼佛。审谛眼佛。明相眼佛。最上眼佛。绀青眼佛。是诸菩萨至佛所已。顶礼佛足。随所来方。各化作摩尼藏师子之座。於其座上结加趺坐。如此世界中夜摩天上菩萨来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其诸菩萨世界如来所有名号悉等无别。
  此下长文有三段。初集众。二放光。三偈赞。今初集众。文有十节。此初集因。次十方下辨主。三一一下明眷属。四从十万下来属。五其名曰下列名。六此诸菩萨下来处。七各於佛所下本所事佛。八是诸菩萨下设教。九随所来方下参而不杂。十如此世界中下结通无尽。
  尔时世尊从两足上放百千亿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夜摩宫中佛及大众靡不皆现。
  第二尔时下放光。足上谓趺背。行必动故。背依轮指得有用故。表行依信解而成用故。
  尔时功德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佛放大光明  普照於十方  悉见天人尊  通达无障碍  佛坐夜摩宫  普徧十方界  此事甚奇特  世间所希有  须夜摩天王  偈赞十如来  於此会所见  一切处咸尔  彼诸菩萨众  皆同我等名  十方一切处  演说无上法  所从诸世界  名号亦无别  各於其佛所  净修於梵行  彼诸如来等  名号悉亦同  国土皆丰乐  神力悉自在  十方一切处  皆谓佛在此  或见在人间  或见住天宫  如来普安住  一切诸国土  我等今见佛  处此天宫殿  昔发菩提愿  普及十方界  是故佛威力  充徧难思议  远离世所贪  具足无边德  故获神通力  众生靡不见  游行十方界  如空无所碍  一身无量身  其相不可得  佛功德无边  云何可测知  无住亦无去  普入於法界
  第三明说偈仪。十菩萨说即为十段。今初。菩萨名功德林者。谓积行在躬。功德圆满。故名功德。若就所叹叹佛胜德。故名德林。有十二颂。以是会主总叙此会普徧之事。
  尔时慧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世间大导师  离垢无上尊  不可思议劫  难可得值遇  佛放大光明  世间靡不见  为众广开演  饶益诸群生  如来出世间  为世除痴冥  如是世间灯  希有难可见  已修施戒忍  精进及禅定  般若波罗蜜  以此照世间  如来无与等  求比不可得  不了法真实  无有能得见  佛身及神通  自在难思议  无去亦无来  说法度众生  若有得见闻  清净天人师  永出诸恶趣  舍离一切苦  无量无数劫  修习菩提行  不能知此义  不可得成佛  不可思议劫  供养无量佛  若能知此义  功德超於彼  无量剎珍宝  满中施於佛  不能知此义  终不成菩提
  第二上明功德。此辨智慧悟此除冥。难遇之慧。故名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