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行迹颂

  上有四空处  定乐胜四禅  离色祇四阴  故名无色界
  四空处者。一空无边处。寿二万大劫。此天寿不倍前者。由初离色缚故。二识无边处。寿四万大劫。三无所有处。寿六万大劫。四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大劫。此四空处寿不倍前。唯增二万者。但由慧劣故也。又此四天无别处所。不离欲色。然所修之业各别故。更相不知其所修业。胜於四禅故。以义排布上耳。此四天已脱色蕴。祗有受想行识四阴。又於八识中。无前五识。唯有后三识。自初禅至非非想天。若以凡夫论。则唯造还生此地之业。及生次上地之业。业尽则随业轮回。永无入道之能。
  总名为三界  别则二十五  是为一国量  一释迦所化
  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亦名六趣。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也。是为一国。乃一劣应丈六佛之所化也。
  若是数至千  名一小千界  小千至一千  名一中千界  中千至一千  名曰大千界  如是三千国  各有铁围绕
  释氏会要云。铁围海内。有四洲苏迷卢山。已上二十八天并一日月为一国量。数至一千。铁围都绕。名小千界。即此小千。数至一千。铁围都绕。名中千界。即此中千。数至一千。铁围都绕。名大千界。然则有万亿之所。皆为佛之统摄。俱被声教也。梵网经疏。问。瑜伽云。一大千有百俱胝世界。杂集等云。俱胝量当於百亿。何故此中唯云百亿。答。亿有多种。以十万为亿。或以百万或千万或万万为亿。瑜伽但依十万为亿。此经千万为亿。是以圣教处处不同。然不相违。
  此诸国土等  [其/水]布地轮上  下有金水风  三轮次第擎
  地轮厚八万四千由旬。经量三倍。金轮厚三亿二万由旬。经量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水轮厚八亿由旬。经如金轮。风轮厚十六亿由旬。量广无数。此四轮经量。但据一须弥山一国量为界论也。若据大千论。则不可以里数度之。
  世界将成时  梵王最初建  辅众欲四空  情器次第成  下界风轮起  量等大千界  仰布及傍布  犹如盘椽形  光音天布云  遍覆风轮上  澍大车轴雨  水深难可底  风击上成金  余下为水轮  空中复降雨  水满金轮上  风吹成大地  须弥及众山  四洲与河海  依旧皆成建  二禅福尽者  下生胜金洲  身巨寿无量  飞行光远照  所食地味饼  林藤与粳米  此诸胜味等  贪食輙随没  次有香稻生  人亦争取食  光灭又通亡  分生男女根  以其宿习故  相交行不净  从此子孙繁  人民因富盛  渐邪行不善  死充三恶道  畏恶修众善  生三洲六天  五趣情与器  於是备作焉  住二十增减  次起坏劫事  始从无间狱  乃至他化天  有情次第舍  器界既俱空  尔时七日现  海枯山石融  大地并炎辉  大千尽煨烬  火焰耸初禅  三天次第升  咸赴二禅中  下空如黑穴  成住坏空劫  大略已如是  於此四劫中  八十度增减  是为一火劫  七火方一水  七水更七火  然后一风灾  火灾从地起  坏至於初禅  水从二禅起  坏器若消盐  风自三禅起  坏若乾支节  四禅无外灾  与殿俱生灭  火劫成坏数  水次风大踈  坏已复还成  循环无了期  风灾至百转  名一僧祇劫  如是无量劫  佛出甚希有
  华严经云。空中澍雨水。满三千大千世界。有风轮起。吹成色界诸天宫殿。次有风起。成欲天宫。如是次第有种种风起。成须弥等诸大山王。次成大地。乃至龙宫阿修罗宫。又瑜伽俱舍等论云。世界将兴。大梵天王最初独建。经一增减。梵辅梵众及欲空居四天情器次第成已。次下界有大风轮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有二种相。谓仰周布。傍侧布。仰布为下。傍布为墙。形如盘椽。坚若金刚。上有光音天。布大金藏云。遍覆风轮。雨大洪雨。滴如车轴。澍满界中。水深十一亿二万由旬。后有风起。击水成金。厚三亿二万由旬。下余八亿由旬。而为水轮。以风轮所持故。不漏不散。空中复起诸界藏云。降种种雨。满金轮上。次复起风鼓水令坚。成其地轮。第一精妙性者。成苏迷卢山。次性成七金山。最下性者。成诸山地。平陆成洲。深堰成海。从上至下。依旧建立。光音诸天福尽下生。皆化为人。身长千尺。或二千尺。欢喜为食。身光远照。飞行自在。无男无女。自有地肥(亦名地味)。色白味甘。竟取食之。地肥遂没。次生地皮(亦名地饼)。色黄味甘。次生林腾(亦名林条)。状如林形。皆生果实。割之流汁。如无腊蜜。次生粳米。可长七十(有云四寸)。次生香稻。而有糠麧。因食此故。便利在身。为欲蠲除。便生二道。具男女根。有夫妇焉。有田宅焉。由贪染故。光灭通亡。日月始生。乃分昼夜。人民渐邪。行不善业。以造恶故。生於鬼界旁生地狱。睹恶修善。渐次生余东西北洲四王忉利。是名成劫。住劫可知。坏劫者。住劫最后。无间有情没而不生。尔时坏劫始起。从三途四洲及六欲天。次第先舍。下界既空。日光四倍增热。沟池尽涸。草木焦然。二三日现。江河枯竭。四五兴时海泉乾燥。六七并现山石皆融。大地炎晖。火焰上腾。初禅诸天奔赴二禅。三千世界并为煨烬。是为坏劫。空劫则世界坏了。大空黑暗。犹如黑穴。如是成住坏空四劫。各经二十度增减故。成八十度也。成劫前一增减成器界。后十九增减成有情。坏劫前十九增减坏有情。后一增减坏器界。又住劫二十增减。前一唯减。后一唯增。言增减劫者。世界初成。此阎浮提八万国邑聚落人民富乐。无有寒热病恼之者。王以正治。奉行十善。互相崇敬。犹如父子。人寿无量。至住劫之初。王不行正。人民稍邪。其寿遂减。至十万岁。如是展转。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谓之减劫。从此十岁。子年倍父。增至八万岁。谓之增劫。子年倍父者。阿含经云。十岁时人。互相杀害。仙人相诫。远离杀生。彼人受生。倍二十岁。复离不与取。倍四十岁。复离邪淫。倍八十岁。复离妄语。倍一百六十岁。复离两舌。倍三百二十岁。复离粗语。倍六百四十岁。复离绮语。倍二千五百岁〔此行难故。倍加五百〕复离贪嫉。倍五千岁。复离瞋恚。倍一万岁。复离邪见。倍二万岁。复离非法恶贪邪行。倍四万岁。复由孝顺父母恭敬沙门梵志修福业等。倍八万岁〔有经中八万四千者。即倍中增出也〕一增减劫。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此劫名曰辘轳。据二十辘轳劫。三万三千六百万年。如是合八十度增减为一火灾劫。复经七度火灾。然后方有一度水灾。讨四十九度成住坏空。方成七度水灾。共成五十六度成住坏空。更七度火灾了。然后有一风灾。每一风灾。经六十四度成住坏空。一个成住坏空。总计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火灾极坏初禅。有寻伺故。水灾极坏二禅。有喜受故。风灾极坏三禅。有出入息故。火灾事则如上所说。水灾者。初禅已下火灾成坏。经七度已。至第八番坏劫之末。第二禅中。俱生水起。坏器世间。如水消盐。此水与器一时俱没。所以至第八番火灾之末。方一水灾者。以第二禅净光天寿八大劫故。如是坏已。复成第二禅。乃至如前风灾者。八七火一七水后。於第三禅中。俱生风起。坏器世间。如风乾支节。此风与器一时俱没。所以至六十四番坏劫有风灾者。由第三禅遍净天寿六十四大劫故。三灾不到第四禅者。以舍念清净故。对法论云。四静虑外宫等。虽无外灾。与宫殿等俱生俱灭。说有成坏。又劫者。此云时分。有饥馑劫疾疫劫刀兵劫增劫减劫。此皆小劫。合一增减或二十增减为一劫。此为中劫。统八十度增减。乃名大劫。又有经云。如一大城。方四十里(大论云百由旬)。满中芥子。有长寿天。过三年(有经云过百年)取一芥去。城虽空。劫犹未尽。此是梵天一劫之寿。又璎珞经云。一里十里四十里方广之石。天三铢衣。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尽。名为小劫。至八十里。梵天中有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尽。名为中劫。至八百里。净居天中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尽。名为大劫。是一僧祇也。又劫章颂云。风灾为一数。数至不可知。此极长远时。名一僧祇劫〔华严经中。阿僧祇数在第一百五位。慈恩基师云。风灾劫数至百余转。名一阿僧祇〕。
  若佛出於世  必降阎浮洲  万亿阎浮中  各有一佛出  成道转法轮  入灭皆同时  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  譬如净满月  普现一切水  影像虽无量  本月未曾二
  释氏会要云。法王所都。则大千之内摄焉。若据成都。则此阎浮提常为所住。又大论云。阎浮提三边等量二千由旬。南边三由旬半。北阔而南狭。故人面像之。佛之所生迦毗罗城。乃居天地之中央。又昔汉明帝问摩滕法师云。佛之出世。不从此土。何也。对曰。迦维罗卫国者。是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之中央也。三世诸佛皆从彼生。盖佛之威神不生边地。地为倾斜故。又因本经云。阎浮提有五种事。胜三天下至他化天。一者勇捷。二正念。三佛出世处。四是修业地。五行梵行处。有经云。诸佛不出三天下者。以其土人难化故也。此土众生利根捷疾。极恶勇猛。取道不难。是故古往诸佛皆生此土也。三千大千。都计则成一万亿。一国一佛。故成千百亿。是皆迹化佛。本是舍那。故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又云。千华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之化身(云云)。然则如月升空。影临众水。影虽无量。月本是一。佛亦如是。虽迹现於万亿国土。而本身是一也〔卢舍那此云净满。谓三惑已净。种智圆满故也〕。
  於此阎浮提  有国名迦维  王名是净饭  夫人号摩耶
  因本经云。劫初时。地味地皮地肤等味。次第生而既没。后生粳米。朝割暮生。人贪积之。割不复生。后相侵盗。无能决者。议立一智者。名三满多。为平等王。赏善罚恶。众共给之。由是始生民主焉。是平等王子孙相承。至三十三世善思王。乃证转轮圣王之位。王四天下。直至师子颊王。凡一百一万五十六王。师子颊王生四子。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三名斛饭。四名甘露饭。净饭王二子。一名悉达。次名难陀。白饭王二子。一名调达。次名阿难。斛饭王二子。一名摩诃男。次名阿那律。甘露饭王二子。一名婆娑。次名跋陀。一女甘露味。皆出家证道。摩耶此云大幻术。谓初生时。端正第一。国人咸曰。此非人之所生。乃善化天所化。因名为幻术。相师占曰。此女当生转轮圣王。释氏会要云。天臂城中善觉长者。生八女子。净饭王皆迎入宫。以第一摩耶。第八波阇波提。自娶为妃。余六分与三个弟王。各以为妃。
  周昭癸丑年  七月十五夜  夫人感瑞梦  人乘象入怀  既而方有娠  自后受天供  人间诸胜味  不复沾唇舌
  周昭者。此震旦姬周王之号也。事实如下。此不烦录。因果经普曜经等云。释迦如来为大菩萨。名曰善慧。生兜率天。为诸天主。有六十亿诸天。议言。菩萨将降。当生何国。菩萨答言。三千世界阎浮提迦毗罗国。最在地心。又其国种姓有六十种。而释种炽盛。其净饭王。种族第一。甘蔗苗裔。圣王之后。性行仁贤。夫人贞良。犹天玉女。前五百世常为菩萨母。应往降神。又瑞应经云。菩萨乘白象。冠日精。发兜率宫。诸天翼从。满虚空中。作乐散华。大光普照。降神母胎。於是兜率天众念言。我等亦当下生人间。菩萨成佛。欲闻说法。即便托於诸国王臣波罗门长者居士等家。凡九十九亿。是时夫人眠梦。见人乘象入怀。梦悟自知身重。天献饮食。自然而至。不复乐於人间之味。此乃周昭王即位二十三年癸丑七月十五日也。
  明年甲寅岁  四月初八日  从右胁诞生  端正好男子  生时灵瑞事  不可具言说  天雨华散地  龙喷水浴身  生已莲承足  四方各七步  两手指天地  即作师子吼  天上及天下  唯我为独尊  父母共异之  命名为悉达  召诸相者占  占已皆奏曰  年登十九岁  必作转轮王  若便出家者  当证一切智  又有香山仙  礼已自悲泣
  瑞应经云。菩萨住胎。十月满足。四月八日。夫人将诸采女。游蓝毗尼园。攀无忧树。欲牵摘华。菩萨从母右胁而生。于时树下七茎莲华自然而生。大如车轮。菩萨随莲华中。四方各行七步(涅盘经云十方)。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利益一切人天矣。释梵诸天雨妙香华。作诸伎乐。璎珞天衣不可称数。九龙吐水。一凉一温。灌太子身。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如斯瑞应有三十四(文烦不录)。同日八大国王皆生太子。诸释种姓生五百男。国中居士长者悉亦生男。及八万四千厩马生驹。其一揵陟也。宫中五百伏藏发现。又诸大商采宝俱还。群臣内外见此瑞相。叹未曾有。因名萨婆悉达多(华言顿吉)。皆由生时有诸吉祥顿现故也。王召国中诸善相波罗门相之。皆曰。年至十九。当作轮王。若出家者。成等正觉。又香山有五通仙人。名阿私陀。见太子而礼其足。忽然泣曰。若出家则必成一切智。我今年已百二十矣。不久命终。生无想天。不闻说法。故自悲耳。又诸经论传。佛生年月日等互说不同。或云夏末王时生。或云商王代中生。或云东周平王戊午岁生。或云桓王乙丑岁生。如此异说。不足为信。如辨正论引周书异记云。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江河泉池泛溢。山川土地悉震。是夜五色光气入贯大微。遍於西方。作青红色。上问太史苏由。是何祥耶。对曰。有大圣人。生西方故也。一千年后。声教当被於此。於是镌石志之。埋於南郊天祠前。又汉明帝问摩滕法师曰。如来生灭可得说示乎。对曰。佛於癸丑七月十五日。托阴摩耶夫人。甲寅四月八日。从母右胁而生。阿含瑞应等经亦同斯说。是则岂可以一二处异说。疑多同说乎。是以释氏会要云。两方相接三藏所传。以周照王时佛生。理为长也。若准周正。则今之江表。以建巳月为佛生者谬矣。如萨婆多论说二月八日佛生者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