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继灯录
继灯录
将示寂,谓众曰:“无准忌在三月十八,吾以十五日行。不能办香修供矣。”至十四日,上堂辞众,举“世尊临入涅盘,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胆仰取足,毋令后悔。今日即有,明日即无。’”师曰:“世蒪平生用尽伎俩,临死之际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山僧则不然:要行便行、要去便去,八臂那咤拦不住!”下座,至夜分起坐,移顷而逝。寿八十二、腊六十一,茶毗舍利五色者无数,灵骨分一半建塔金陵王山庵,一半建塔菖蒲田玉芝庵。
-------------------------------------------------------------
隐静柔禅师法嗣
双杉元禅师
尝颂“太宗劝发菩提心话”曰:“万里讴歌圣化成,条风块雨乐樵耕。不因嵩岳三呼后,无象谁知真太平。”
又颂“应庵问密庵正法眼话”曰:“五陵公子少年时,得意春风跃马蹄。不惜黄金为弹子,海棠花下打黄鹂。”
--------------------------------------------------------------
华藏净禅师法嗣
庆元府天童西江谋禅师
......江南老宿,不被黄敕者四十年。末路受理宗宠,命三锡。
示众:“春日晴,黄鹂鸣;最亲切,谁解听?”
一日将入寂,顾侍僧索笔。书偈曰:“一笑翻身,日面月面。”阁笔而逝,立塔天童。
------------------------------------------------------------
灵隐珏禅师法嗣
杭州中天竺空岩有禅师
室中垂语曰:“黄金铸就铁真人,东海涌颂曰锦衣。公子醉,田家熟;睡柴床,日未斜。热渴呼浆无所得,便将玉带换瓯茶。”
----------------------------------------------------------
黄龙开禅师法嗣
杭州护国臭庵宗禅师
上堂,举“岳林振禅师示众曰:‘布袋口开,还有买的么?’僧曰:‘有。’林曰:‘不作贵不作贱,作么生买?’僧无语。林曰:‘老僧失利。’”师曰:“岳林说个问端、也甚奇特,及至被人道个有字,直得东遮西掩、囊藏不迭,护国今日布袋口开,还有买的么?”良久,曰:“栏干虽共倚,山色不同观。”
-----------------------------------------------------------
温州瞎驴无见禅师
尝颂“兴化打克宾”曰:“兴化打克宾,言亲语不亲;棒头如雨点,敲出玉麒麟。”
----------------------------------------------------------
放牛余居士
古杭人。
淳佑间,参无门。凡问,被门劈面截住曰:“不是不是。”及见臭庵,问曰:“吾师甚么见解?敢对人天颠倒是非!”庵曰:“我在无门座下,无法可得、无道可传,只得两个字。”士曰:“两字如何说?”庵曰:“不是不是。”士言下始知无门为人处。
尝述《是非关》,其言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回光返照,逈绝遮拦;才拟思量,白云万里;逢人品藻,遇物雌黄;重古轻今,贵耳贱目;任伊卜度,沉吟未梦。”见《是非关》在安吉州。
沈道婆问:“《是非关》有几句?”士曰:“有四句。”婆曰:“四句作么举?”士曰:“第一句有是有非则不可,第二句无是无非又不可,第三句是是非非也不可,第四句非是是非亦不可。若离得此四句,始见本地风光。”曰:“我离得否?”士曰:“汝离不得!”曰:“人人有分,我何离不得?”士曰:“嫁鸡逐鸡飞,嫁狗逐狗走。”曰:“如何是本地风光?”士曰:“月子弯弯照几州,几人欢喜几人愁。”曰:“不问言个风光。”士曰:“问那个本地风光?”曰:“无男女相底。”士曰:“既无男女相,问甚是非关?!”曰:“别有向上事也无?”士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士曰:“马蝗钉住鹭鸶脚,你上天时我上天。”
孤峰秀禅师法嗣
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
舒州太湖李氏子,受业於黄州双泉。
嘉熙初入闽,谒孤峰秀禅师於莆之囊山。执侍五载,尽得其奥旨。知藏鼓山,分座雪峰。
宝佑间出世本州钓龙台,迁万岁。己巳十月,移鼓山。尝颂“世尊临入灭,以手摩胸话”曰:“潦倒瞿昙不识羞,临行犹自逞风流。摩胸示众归何处?啼鸟一声山更幽。”又颂“金峰枕子话”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颂“德山参龙潭”曰:“潭不见、龙不现,全身已在空王殿。梦回忽听晓莺啼,春风吹落桃花片。”
咸淳甲戌腊月八日示寂,阇维数珠不坏,获舍利於齿中。乃别建塔。
师人闽三十余年,道俗敬慕如睹生佛。凡得嚫利悉作方便事,更无储蓄。寿八十四腊四十五。
--------------------------------------------------------------
婺州双林一衲介禅师
尝颂“大士披衲顶冠因缘”曰:“非儒非道亦非禅,杜撰修行忒可怜。担阁一身三不了,至今八百有余年。”
-------------------------------------------------------------
容庵海禅师法嗣(师嗣竹林安安嗣竹林宝宝嗣懒牛和和嗣天目齐齐嗣五祖演自齐以下会元俱无出)
燕京庆寿中和璋禅师
一夕,梦异僧策杖径趋方丈、踞师子座,天明谓知客曰:“今日但有旦过,当令来见老僧。”及晚海云至。师笑曰:“此衲子乃夜来所梦者。”云曰:“某不来而来,作么生相见?”师曰:“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莫打野榸。”云曰:“某甲因击火迸散,乃知眉横鼻直。”师曰:“吾此处别。”云曰:“如何表信?”师曰:“牙是一具骨,耳是两片皮。”云曰:“将谓别有?!”师曰:“错!”云喝,曰:“草贼大败!”师休去。
次日,师举“临济两堂首座齐下喝,僧问:‘还有宾主也无?’济曰:‘宾主历然。’汝作么生会?”云曰:“打破秦时镜,磨尖上古锥;龙飞霄汉外,何劳更下槌。”师曰:“你只得其机,不得其用。”云便掀倒禅床。师曰:“路途之乐,终未到家。”云与一掌,曰:“精灵千载野狐魅,看破如今不直钱。”师打一拂子,曰:“汝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云进前曰:“青山耸寒色,月照一溪云。”师曰:“汝只得其体,不得其智。”云曰:“流水自西东,落花无向背。”师曰:“汝虽善语言,三昧要且没交涉。”云竖起拳,复拍一拍,当时丈室震动。师曰:“如是如是。”云拂袖便出。
明日命掌记,复以向上钳锤勘验,应答皆契。一日谓曰:“汝今已到大安乐地,宜善护持。吾有如来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密付於汝,毋令湮没。”云掩耳而出。即授以偈曰:“天地同根无异殊,家山何处不逢渠。吾今付汝空王印,万法光辉总一如。”
继灯录卷第二
继灯录卷第三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刷新 ]
--------------------------------------------------------------------------------
继灯录卷第三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二十世
径山端禅师法嗣
杭州灵隐性原慧明禅师
台州黄岩夏氏子。既长,不甘处俗,往依乐清宝冠寺出家。后谒元叟,叟曰:“东岭来,西岭来?”师指草鞋曰:“此是三文钱买的。”叟曰:“未在,更道。”师曰:“某甲只恁么,和尚作么生?”叟曰:"念汝新到,放汝三十棒。”师乃悟旨。久之究尽底蕴,乃曰:“才涉思惟,皆为剩法。”初住鄞之五峰。
洪武五年,诏建佛会於锺山,召高行沙门,师与季潭泐公与焉,后住灵隐。
上堂,举香:
严和尚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
众中忽有个汉出来问:“长老错了也。今朝四月八是佛生日,如何举此公案?”
山僧只对他道:“住持事繁。”
师室中垂语,曰:“莲华峰被蜉蝣食却半边,因什么不知?”又曰:“冷泉亭吞却壑雷亭,即不问南高峰与北高峰,斗额是第几机?”
十九年,遭无妄之灾逮捕。或劝师早自为计,师不顾,怡然诣所司,未鞫即庑下,说偈端坐而化。
海盐州天宁楚石梵琦禅师
宁波象山朱氏子。生在襁褓,有僧见而谓其父曰:“此佛日也,必当大振佛法,照耀浊世.”九岁授经,十六为僧,二十因阅楞严至:“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於此有省 。
参元叟於径山。问:“如何是言发非声,色前不物?”叟遽曰:“言发非声,色前不物,速道,速道!”师拟进语,叟振威一喝,师乃错愕而退。已而应书大藏之选,至京师。一夕,闻城楼上鼓声,豁然大悟。述偈曰:
崇天门外鼓腾腾,蓦札虚空就地崩。
拾得红炉一片雪,却是黄河六月冰。
冬归,再参叟,叟迎笑曰:“且喜大事了毕。”命分座。未几,出世海盐之福臻,升主永祚,次报国,再迁本觉。帝师锡,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移光孝,再住永祚。
开堂日,僧问:“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何是法王大宝?”师曰:“有眼者见,有耳者闻。”曰:“莫只者便是么?”师曰:“击碎髑髅,拽脱鼻孔。”曰:“如何受用?”师曰:“直待雨淋头。”
上堂,举:
僧问:“乾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未审路头在什么处?”
峰以拄杖画一画,曰:“在者里。”
(师曰:“白云万里。”)
僧举前话问云门,门曰:“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
(师曰:“白云万里。”)
忽有人出来问:“天宁与么批判,还惬得二大老意么?”
向他道:
白云万里,
呵呵呵,啰啰哩,啰啰哩!
剎剎尘尘知几几。
十字街头石敢当,
忽然吸竭沧溟水。
你辈茄子瓠子那里知得!
拍禅床便起。
上堂:
汝等诸人见我开口,便作说法会;见我无言,便作默然会。总向两头觅我,争知不在两头,你道寻常在什么处?莫是高高峰顶立,不露顶么?深深海底行,不湿脚么?若恁么,早被伊寻着也。还知山僧有隐身诀么?
终朝不见长相见,尽日相逢却不逢。
有念尽为烦恼锁,无心端是水晶宫。
喝一喝!
上堂:
闻茶板吃茶去,闻浴板洗浴去,闻寿山道你诸人休去,歇去,为什么不肯与么去?忽有人出来道:和尚怪某甲不得。向他道:未到寿山与汝三十棒了也。
上堂:
一向面壁,道绝人荒;一向贪程,眼瞤耳热。未有长行而不住,未有长住而不行,或时十字街头拈起拄杖,和其光,同其尘,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或时孤峰顶上,放下钵囊,杜其溪塞,其穴灼然,一切处放教枯淡去,即心即佛也不得,非心非佛也不得,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不得,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喝一喝!
一日,因施主送杨梅,僧就盒拈起,问曰:“一般杨梅,为什么有赤有白?”师以盒子合却,曰:“见个什么?”僧无语。师又开盒,曰:“聻。”僧又无语。师曰:“你只是个无开合汉。”问:“大悲菩萨用许多手眼作么?”师曰:“春风不裹头,一夕望月次。”僧指月,问:“师曰一半得恁么明,者一半得恁么暗?”师曰:“明者从他明,暗者从他暗。”曰:“十五夜圆时,暗向什么处去?”师曰:“也与三十不较多!”曰:“恁么则全无明暗也。”师曰:“还见真月么。”曰:“如何是真月?”师曰:“不照烛。”曰:“照烛时如何?”师曰:“多少人捞天摹地。”曰:“莫只者便是么?”师曰:“犹是影在。”僧拟进言,师便喝。一僧送拄杖,师曰:“从什么处得来?”僧度拄杖,师竖起曰:“是体是用?”曰:“拈也从体起用,放也摄用归体。”师曰:“你与么来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曰:“和尚与么举,只得其用,不得其体。”师卓一下靠拄杖,曰:“体用一齐收。”
洪武元年九月十一日,征师说法於蒋山。廷臣奏其说,上大悦。二年三月,复用元年故事,召师说法如初。锡宴文楼下亲承顾问。暨还出内府白银以赐。三年之秋,上以鬼神之理甚幽,意遗经必有明文,命拣僧中通三藏之说者集焉。师与梦堂行中等十六人应召而至,馆於大天界寺。上命仪曹劳之,既而援据经论成书。将入朝敷奏,忽示微疾,跏趺书偈,曰:
真性圆明,本无生灭。
木马夜鸣,西方日出。
书毕,谓梦堂曰:“师兄我将去矣!”堂曰:“何处去?”师曰:“西方去。”堂曰:“西力有佛,东方无佛耶?”师振威一喝!而逝。时七月二十六日也。弟子奉遗骸及诸不坏者,归海盐塔於西斋。寿七十五,腊六十二。
杭州径山愚庵智及禅师
苏之吴县顾氏子。生而灵异发祥,及入海云院为童子,释书儒典并进其师嘉之,使其祝发受具。闻贤首家讲法界观,往听之未及终章,莞尔而笑,曰:“一真法界圆同太虚,但涉言辞即成剩法。纵获天雨宝花於我奚益哉!”遂往建业,参笑隐於龙翔。隐以文章道德倾动一世,师微露文采,交相延誉。同袍屿上座呵曰:“子才俊爽,若此不思荷负大法,甘作诗骚奴仆乎!无尽灯偈所谓黄叶飘飘者,不知作何见解?”师舌噤,不能加答。即归海云,目不交睫者踰月,忽见秋叶堕於庭,豁然有省。谒元叟於径山,遂得法焉。
至正壬午,宣政院举师出世昌国之隆教,转普慈,未几升净慈,复升径山。
上堂:
师召大众,众皆仰视。师曰:“鹞子过新罗。”便下座。
上堂:
僧问:“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正当今日,佛法委付何人?”师曰:“老僧打退鼓。”曰:“前无释迦,后无弥勒,还有参学分也无?”师曰:“风不来,树不动。”乃曰:
目前无法,心外无机。
皇风荡荡,民物熙熙。
花霏霏,日迟迟,
高下林峦锦绣围,却怪当时杜鹃子,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上堂:
时维三月,节届清明,
不寒不热,半阴半晴,
落花啼鸟一声声。
蓦拈拄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