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枯崖漫录
枯崖漫录
真源日禅师
曰。雪巢和尚入室。问僧。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那个是你心。又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你向甚处见六祖。又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什么动。发明临济之奥旨。证验衲子之眼目。如运斧临风之手。其妙在於一斫尔。雪巢当金虏之乱。曾与大慧同渡江者。大慧笠中藏一金钗为路费。时时视之。雪巢伺其不意。取而投诸江。大慧愧谢。与之结交。真源嗣雪巢。以草堂为大父。故平生语言挺校。有父祖风烈。
隆首座
号南山叟。清源南安人也。壮岁游方。多见尊宿。罢参后。礼业海塔。偈曰。业父煎熬业海乾。尚余劫石影团团。我来笑罢吞声哭。昔日船从此处翻。扫痴钝塔。偈曰。生苕帚柄背时货。树倒藤枯旧阵图。一代年来低一代。灼然邪法实难扶。南山与无隐.双杉.荆叟同侍痴钝为最久。
西蜀保福晦嵓晖禅师
通泉白氏子。尝与肇诺庵.道谷源.开掩室同参松源。密契真要。归里三主道场。远近敬乡。道化益盛。散夏小参云。大智洞明。十方融会。骑声盖色。迈古超今。不可以寂默通。不可以语言造。是以大觉世尊於摩竭提国三七日中无启口处。及至四棱蹋地。尽力提持。只道得个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又道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恁么揭示。譬若断崖落石相似。看者不容眨眼。除是一念知非。前后际断。全体担荷得去。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一会。灵山俨然未散。如是时时禁足。念念护生。又何必九十日中无绳自缚。然虽如是。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语悉类此。痴绝在蒋山题其录云。大随和尚道。我参七十余员善知识。具大眼目者。只得一二。其他皆具正知见。予三十年前在丛林中与晦嵓游。当时具大眼目者。惟老松源一人而已。岁次庚寅仲秋。其徒宝日携主东林提唱之语。乞予编次。由是开帙纵观。一字一句。造次[真*真]沛。皆有从上大眼目体裁。非徒从事於语言之末。是知松源之道尽在是矣。乌虖。去古既远。师法益坏。正知见者艰其人。大眼目者可知矣。晦嵓虽话行於吾蜀。此录流播江湖。是可为斯道之歃盟。若善观者。始信吾言之不妄。痴绝亦有所激而云。
福州圣泉岊翁淳禅师
天姿轩特。尝坐夏雪峰。值重架鳌山阁。作偈曰。夜半天崩地陷休。一茎草上现琼楼。侬虽先后不同步。月幌风棂一样愁。时竞传诵。云巢.无准向尝与同行。皆诚敬心服。丛林间。禅者与决可否。议论锋发。戏以禅判官呼之。
潭州大沩泉山初禅师
字子愚。泉州陈氏子。始业儒。称乡先生。后因看赵州语有省。剃发受具。遍参知识。为永木庵高弟。尝记里之承天寺僧堂云。承天大僧堂再造。百余岁。外严中蠧。人莫知者。住持了空揣其坏而新之。施者乐。役者悦。不半年而成。拥以照堂。明楼在前。任其劳者道本从贲。经始於秋。迄事於冬。了空於是涓辰率徒入而居焉。寔嘉定六年十二月十九日也。比丘太初记。仅九十二字。西山真公典是郡。见而喜。后在湖南。专书招之。住沩山二十年而寂。
啸岩蔚禅师
示众云。一年三百六十日。今朝恰是结交时。且道天衣将甚与人分岁。拈拄杖云。一不做。二不休。烂烹石虎。活剥泥牛。已是满盘钉出了也。卓拄杖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是粘牙带齿汉。应笑家风冷淡。一咬见骨底。自然乐以志忧。虽然如是。明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啸岩语言如嵇康。长七尺八寸。美音气。好容色。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也。乌虖。可不敬哉。
痴绝冲禅师
曰。予绍熙壬子出峡。夏於公安二圣。时松源倡密庵之道於饶之荐福。旱叹艰於着众。适西湖妙果虚席。松源举云居首座曹源应选。亦密庵之嗣也。听其入门提倡有省。遂投诚而住。未几。归侍司。甲寅夏。曹源有信上龟峰之命。复从其行。留三年出淛。松源由虎丘而迁灵隐。遁庵住华藏。肯堂住净慈。皆往从之。松源在灵隐。门庭孤峻。八阅月而后得归堂。凡求挂搭。必呵斥不得亲。一日。忽曰。我八字打开挂搭。他自是蹉过了。当下始知昔在龟峰三年。曹源怒骂嬉笑。皆为人之方便也。自此不疑天下老宿。到与不到。瞒我不得。已而随缘放矌。曹源顺寂后二十年。为人推出。瓣香不敢忘。凡六处所聚。兄弟不可谓无。只是用翳睛法者少。苦哉。吾宗丧矣。今年八十二。时节将至。扶病执笔。直叙得法之由。刻诸龛阴。以昭至信。淳佑十年庚戌岁也。乌虖痴绝世谓其机用如盘珠者。且能益铲光彩。於其师殁后二十年方瑞世。真所谓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搏九万可立而俟也。名字不肯入他人夹袋中。其识又过人。所以声轰一世。起中峰之道。亦验在此矣。晚以吾宗丧矣为忧。闻此得不为痛心者哉。
绝照鉴禅师
因淛归者上堂云。相别一何久。相逢只旧时。眉毛分八字。鼻孔大头垂。诸方锅儿大小。杓柄短长。直是瞒他一点不得。且道镇州罗卜头。无底篮盛得几个。喝一喝。放待冷来看。上堂云。古佛与露柱。相交第几机。南山起云。北山下雨。金刚与土地神揩背。一擦骨出。可谓家贫犹自可。路贫愁杀人。汝诸人仰面看天。开口取气。无非这个消息。因甚不觉不知。若也知去。三世诸佛无容身之地。苟或未然。乾元留取口吃饭。卓拄杖。下座。大抵宗师家吐露。自是逈别。虽然。须是离言说相。方见老绝照用处。
石田熏禅师
初到潭州。礼石霜雷迁塔。偈曰。一念慈容元不隔。何须特地肆乖张。平高就下婆心切。恼得雷公一夜忙。名由此彰。见破庵於苏之穹窿。闻室中举世尊拈花。答曰。焦砖打着连底冻。赤眼撞着火柴头。庵奇之。石田尝拈僧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的的意。云巢.痴绝为击节。传至径山老佛心。亦云。老僧只得避路。
真净大师德英
建溪杨文公亿五世女孙。性聪善传会。依达庵。於其四威仪中有悟入。径上径山投佛照。应对如飞蓬随风。照许以为再来毒种。后说法於苏之朱明。委蜕于常之净惠。自赞云。自赞赞不出。自画画不成。有个本来相。如何呈似人。活泼泼。本无生。鼻孔依然搭上唇。丛林传之。痴绝跋其录行世。
月窟清禅师
福州福清人也。少长因睹乡闾者焚化。乃曰。我愿作佛。终不为猛火所烧。父母讶之。十四岁许以出家。往湖州何山。复庵知为法器。俾落发受具。久无所证。不遑宁息。一夜。见僧堂中放琉璃灯省彻。述偈曰。琉璃放下又放起。一点光明常不已。若人识得这光明。姐姐元来是阿姊。谒遁庵于华藏。值开室。欣跃而进。复旋踵曰。我是无罪人。不入这地狱。后与遁庵酬酢。水乳相合。嘉定间。江右宪使陈公贵谦以临汝天宁延之。及赴何山请。道声益着。平生气尚刚介。厌偷合苟容。多面折人。丛林为之肃整。此卫护大法者所当然也。
清烈庵主
天台人。居临安余杭县湖西山洃氏庵。年已九十。昏瞳眊瞀。昼夜惟枯坐。将示寂。具蔬饭。会村落百余人。叙相诀语。同诣山头。引手长揖。入龛趺坐。说偈云。这汉无知。说是说非。拳头竖起。佛也难窥。化火自焚。由顶.两肘.两膝。五处炽然而起。三昧火光。五色璀璨。坚固舍利不可胜计。宝所山主能详言之。乌虖。净性心宗。常光炽然。无坏无杂。周遍法界。故烈公游戏死生之际。如此奇特。岂非平生履践之明验欤。抑提多迦.婆须蜜之发现欤。
诺庵元肇禅师
师范有规。精一於道。因雪上堂云。普贤昨夜呈丑。一片寒光如昼。可怜妙用些儿。引得石人失笑。且道笑个什么。金乌飞上栏干。看你一场漏逗。颂仲冬严寒年年事云。野老年来解放怀。儿孙更以酒相陪。只知好景长时在。不觉老从头上来。无愧於师矣。昔诺庵与开掩室结伴参松源。源亦不倦针札。故尽得其妙。是不可无贤师友也。足为后学法。
汉阳军凤栖古月祖照禅师
生缘东川广安赵氏。礼祥甫山主为落发师。敏而疾见。遍游讲肆。所至夺席。忽弃所习。历闽而浙。依肯堂。明得狗子无佛性话。后入破庵室。见其作直视势。乃咄云。野狐精。破庵劈耳一掌云。毕历不是者个道理。又应声曰。野狐精。破庵又与一掌。示以偈云。一掌几曾知痛痒。回头转脑口喃喃。直饶舌似风雷疾。也落机前第二三。照嘉定间出世唐兴圣果。后在凤栖室中。垂三句验学者。一.和烟钓月句。颂云。烟水茫茫钓艇横。日盈月昃未容分。谢郎不是丝纶客。争免时人错见闻。二.截水停轮句。颂云。正眼豁开天地窄。机轮停处海涛乾。等闲拶出骊珠现。无限邪魔心胆寒。三.不入驴耳句。颂云。侬家一句分三句。见马逢牛举似伊。只此更无亲切处。眼中闻得始应知。顺世时。以后事嘱侍郎杨公恢曰。微子孰有知予之心者。杨公为之嗟唶辍食。特叙其语。谓脊骨之硬。不减破庵。
寒斋林公公遇
晚年遗外世俗。造入宗门。斋傍有隙地。架草庵以延少林诚公。而风日佳时必过之。二子同合侍立。听其谈论。余间与果藏主到庵。亦窃预焉。淳佑丙午九月。公以疾卒于家。且书偈云。五十八年熟睡。且喜今朝瞥地。试将老眼摩挲。只这阿底便是。张横渠亦云。学者但养心识明净。自然可见生死存亡。胸中莹然无疑。寒翁得之矣。
龙溪闻禅师
初游方。到南康诣云居。至半岭。笠头为风掀。沿岭而下。寻至笠所。有省。住常之保安。孤硬清约。僧问。如何是和尚为人底句。溪曰。鹁鸠树上啼。僧曰。某甲不会。溪曰。鼓已响。堂前吃饭去。无准谓径而直。简而峭者也。顷龙溪道重一方。衲子向臻堂中。被位鳞次。夏丁旱。未解制。多起单。溪曰。莫道诸人拄杖子[跳-兆+孛]跳。后五日。山僧拄杖子亦[跳-兆+孛]跳。越五日。沐浴升堂。归方丈坐亡。茶毗。迸设利五色者莫计。保安耆宿云。岊翁淳禅师。福之石岊人。赋性好奖称人善。晚进必悉力荐藉。未开法时。妙语已遍丛林。住庆成。踞室云。这里打开。那边塞路。因甚如此。活膏肓起必死。谢道旧云。剑池边。松峰下。几回同步至悬崖。牵得驴儿唤作马。喝云。是何话霸。又云。二月初一。好个消息。桃花煞红。李花煞白。剑池边杨大伯。笑中打失拦腰白。直至如今寻不得。喝云。有甚交涉。又云。冷坐守枯椿。没转身底。多是违时失候。一回寒彻骨。亲畅快底。十分和气春风。衲僧家两眼如铃。嗔斗诟地。玩弄神机。风云自异。尽教酹酒烧钱。低头贺岁。风萧萧。叶飘飘。墙头桑条动。柳条最苦。北禅唱村田乐。烹露地牛。波波挈挈。怎奈伊何。惹得人收皮角。笑里藏刀。咄。清平世界不用干戈。诵此如饮玉饴。自然使薄浆荇。於戏。枯禅可谓得其传矣。了知法乳一源无异味也。
辟支岩主立坚
三山渔溪人也。初以双线为活。倐省觉。入应林山中。休粮居于大树下。妻子追捕之急。遂剪发过莆之囊山辟支岩遁焉。后亦从檀施为僧。淳佑间。郡守林侯希逸延以龟山陈沈二禅道场。迫而后就。未几思旧岩。与同道书云。夫称住持者。作众楷抚。代佛扬化。素无道德言行之誉。未知仁义礼法之由。草座麻衣。木食磵饮。且以为愧。推向人前。实何以堪。拂衣径归。坚之出处。於缁林亦有助云。
东谷光禅师
风神清拔。有精识。见祚明极。与实斋蒋公为法喜之游。蒋录西庵三偈。以寄和酬云。莫道西庵小。了无边与表。还他亲到来。一一方分晓。莫道西庵静。铁牛吼声震。露柱与灯笼。点头相共应。莫道西庵穷。吞空复吐空。相逢金粟老。臈月鼓春风。住灵隐已。罢勌溘然矣。东涧汤公汉祭以文曰。维东谷师。昂然鹤质。作冷泉主。曾不多日。示病已早。示灭何疾。我虽乍识。开口吐实。问讯殷勤。迹踈情密。忽遣手书.古画.名笔。聿来告行。览之自失。谛观点画。宛然遒逸。是过量人。生死齐一。而我凡情。悲涕为出。雪满湖山。羸马难叱。聊持瓣香。往吊其室。一时讲道。相往来皆名公卿。是曰同人于门。
蒺藜昙禅师
初居湖州普济。荒寂如传舍。夙夜自对圣僧坐禅。凡九年。后住苏之穹隆。门风愈高峻。鲜有入者。室中常云。穹隆有句子。衲子下语不下语。一例打骂。无准时在会中为藏主。少忤被趂出。且曰。教他住径山。却来见老僧。后无准住径山。因遗漏行丐吴门。蒺藜犹在虎丘。二老相见抚掌大笑。
镇江府金山掩室开禅师
成都人也。遍历讲肆。忽然不乐。欲出岭了大事。枢使安公亦勉以偈曰。吾有大患为有身。是身假合亦非真。维摩示病元非病。好向南方更问津。室抵番阳东湖。值松源开室。闻举。明眼衲僧。因什么失却鼻孔。言下领解。一日。连案僧见其看经。问曰。向后得座披衣。如何为人。室将经度与僧。僧将经掷于案。室复取。朗声诵。僧休去。嘉泰辛酉。始赴庐山云居请。未几。勑补金山。如蓝田法语。皆参禅捷径。平生所接人。独得佛海。大昌松源之道。
双杉元禅师
踞室云。报恩方丈百无一有。赢得为人推门入臼。示众云。衲僧家不知月之大小。岁之闰余。吃着三角粽子。便道是端午。忽被报恩移上一曰。背他只管半疑半信。今朝依旧点盏茶与伊湿口。蓦然咬破菖蒲。出身冷汗。失声道哑。福建子激恼杀人。大众。这个岂不是通灵药。三十年后。切忌拈却。尝入三门云。闹市门头有个入处。只为诸人见顽了也。新长老因行不妨掉臂。顾视大众云。随我来也。双杉只据目前。信手拈来。无非耆黄妙剂。换骨法。起死方。何必他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