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广灯录

  西堂问师。你向后作么生开示於人。师以手卷舒两边。
  堂云。更作么生。师以手点头三下。
  上堂云。灵光独耀。逈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是如何 师云。固守动静。三世佛冤。此外别求。还同魔说。
  马祖令人驰书。并酱三瓮。与师。师令挑向法堂前。乃上堂。众才集。师以拄杖。指酱瓮云。道得。即不打破。道不得。即打破。众无语 师便打破。归方丈。
  上堂。众才集。师以拄杖趂下。却召大众。众回头。师云。是什么。
  黄檗到师处。一日。辞云。欲礼拜马祖去 师云。马祖已迁化也 檗云。未审有何言句 师遂举再参马祖竖拂因缘 檗闻举。不觉吐舌 师云。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 檗云。不然。今日因师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 师云。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於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
  后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竖拂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 仰山云。此是显大机之用 沩山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 仰山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喝道之师 沩山云。如是。如是。
  师因普请开田。回问。运阇梨。开田不易 檗云。众僧作务 师云。有烦道用 檗云。争敢辞劳 师云。开得多少田 檗作锄田势 师便喝 檗掩耳而出师问黄檗。甚处来。
  檗云。山下采菌子来 师云。山下有一虎子。汝还见么 檗便作虎声 师於腰下取斧作斫势 檗约住便掌师。
  师晚参上堂。云。大众。山下有一虎子。汝等诸人出入好看。老僧今朝亲遭一口。
  后沩山问仰山云。黄檗虎话作么生 仰山云。和尚如何 沩山云。百丈当时便合一斧斫杀。因什么到如此 仰山云。不然 沩山云。子又作么生 仰山云。不唯骑虎头。亦解把虎尾 沩山云。寂子甚有险崖之句。
  师每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罢皆随众散去。一日。留身不去 师问。立者何人 老人曰。某甲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 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对云。不落因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於言下大悟。告辞 师云。某甲已免野狐身。住在山后。乞依亡僧烧送。
  师令维那白槌告众。斋后普请送亡僧。众皆愕然。斋后。众去山后。岩中果见一死野狐。积薪烧讫 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次。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堕在野狐身。今人转转不错。又且如何 师云。近前来。向汝道 檗近前打师一掌 师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语问典座。作么生 典座以手撼门扇三下 司马云。大粗生 典座云。佛法不是者个道理 后沩山举黄檗问野狐话问仰山 山云。黄檗常用此机 沩山云。汝道天生得。从人得 仰山云。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宗通 沩山云。如是。如是 黄檗问。从上古人以何法示人。师良久 黄檗云。后代儿孙将何传授 师云。将谓你者汉是个人。便归方丈。
  沩山一夜方丈中侍立。既久 师令拨炉中看有火么 山拨云。无火 师自起。拨得一星火。挟示。云汝道无火。者个是什么。山因此有省 后一日。作务次。师问沩山云。还有火么 沩山云。有 师云。在什么 处。沩山把一堇柴吹度与师 师云。如虫蚀木 因普请锄地次。有僧闻鼓声。举起锄头。呵呵大笑而归 师云。俊哉。从观音门而入 后唤其僧。问云。你适来见什么道理 僧云。某甲肚饥。闻鼓声。归吃饭 师呵呵大笑。
  问。如何是佛 师云。汝是阿谁 云。某甲 师云。汝识某甲否 云。分明个 师乃竖起拂子问。汝见拂子否 云。见 师不顾。
  师令僧。去章敬处。见伊上堂说法。你便展开座具。礼拜起。将一只鞋。以袖拂却上尘。倒头覆下。其僧到章敬处。一依师旨。章敬云。老僧罪过。
  上堂云。并却咽喉唇吻。速道将来 沩山云。某甲道不得。请和尚道 师云。不辞向你道。他后丧我儿孙 五峰云。和尚亦须并却 师云。无人处斫额望汝 云岩云。某甲有道处。请和尚举 师云。并却咽喉唇吻。速道将来 岩云。师今有也 师云。丧儿孙 上堂云。我要一人去传语西堂和尚。阿谁去得 五峰云。某甲去得 师云。你作么生传语 峰云。待见西堂即道 师云。道什么 峰云。却来举似和尚 师童年之时。随母入寺拜佛。指尊像问母。此是何物 母云。是佛 童云。形容似人。我后亦当作焉。
  师凡作务执劳。必先於众。众不忍其劳。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云。吾无德矣。争合劳人。既徧求作具不获。而亦不食。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言流播寰宇矣 师於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示寂。春秋九十五。长庆元年。勅谥大智禅师。塔曰大胜宝轮。

  筠州黄檗鹫峰山断际禅师者

  闽中人也。幼於本州黄檗山出家。眉间隆起如珠。音词畅润。志意冲澹。后游天台。逢一僧。如旧识。乃同行。属涧水瀑涨。师倚杖而止。其僧率师同过。师云。请兄先过。其僧却浮笠於水上便过。
  师云。我却共个梢子行。悔不一棒打杀 有僧辞归宗 宗云。往甚处去 云。诸方学五味禅去 宗云。诸方有五味禅。我者里秖是一味禅 僧云。如何是一味禅 宗便打 僧云。会也。会也 宗云。道。道。僧拟开口 宗又打。
  其僧后到师处。师问。什么处来 云。归宗来 师云。归宗有何言句。僧遂举前话。
  师乃上堂。举此因缘云。马大师出八十四人善知识。问着个个屙漉漉地。秖有皈宗较些子。
  师在盐官会里。大中帝为沙弥。师於佛殿礼佛 沙弥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 师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常礼如是事 沙弥云。用礼何为 师便掌 沙弥云。太粗生。 师云。者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掌。 沙弥便走。
  师行脚时。到南泉。一日斋时。捧钵向南泉位上坐。南泉下来。见便问。长老什么年中行道 师云。威音王已前 南泉云。犹是王老师孙在。师便移下座 师一日出次。南泉云。如许大身材。戴个些子大笠 师云。三千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南泉云。王老师[口*尔]。师戴笠便行 师一日在茶堂内坐 南泉下来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 师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 泉云。莫便是长老见处么 师云。不敢 泉云。浆水钱且置。草鞋钱教什么人还 师便休 沩山后举此因缘问仰山。莫是黄檗构他南泉不得么 仰山云。不然。须知黄檗有陷虎之机 沩山云。子见处得与么长。
  一日普请 南泉问。什么处去 师云。择菜去 泉云。将什么择 师竖起刀子 泉云。秖解作宾。不解作主 师扣刀三下。
  一日。五人新到。同时相看。四人礼拜。一人不礼拜。以手画一圆相而立 师云。还知道好只猎犬么 云。寻羚羊气来 师云。羚什无气。汝向什么处寻 云。寻羚羊踪来 师云。羚羊无踪。汝向什么处寻 云。与么则死羚羊也。师便休。
  来曰升座。退。问昨日寻羚羊僧出来 其僧便出 师云。老僧昨日后头未有语在。作么生 其僧无语 师云。将谓本色衲僧。元来秖是义学沙门。
  师曾散众。在洪州开元寺。裴相公一日入寺行次。见壁画。乃问寺主。者画者是什么 寺主云。画高僧。
  相 公云。形影在者里。高僧在什么处 寺主无对 相公云。此间莫有禅僧么 寺主云。有一人 相公遂请师相见。乃举前话问师 师召云。裴休 休应嗒师云。在什么处 相公於言下有省。乃再请师开堂。
  上堂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与么行脚。笑杀他人。总似与么容易。何处更有今日。汝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 时有僧问。秖如诸方匡徒领众。为什么却道无禅师 师云。不道无禅。秖道无师 后沩山举此因缘问仰山云。意作么生 仰山云。鹅王择乳。素非鸭类 沩山云。此实难辨。
  裴相一日托一尊佛於师前。胡跪云。请师安名 师召云。裴休 休应喏 师云。与汝安名竟 相公便礼拜。
  相公一日上诗一章 师接得便坐却。乃问。会么 相公云。不会 师云。与么不会。犹较些子。若形纸墨。何有吾宗。
  诗曰。
  自从大士传心印  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  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  万里香华结胜因  愿欲事师为弟子  不知将法付何人
  师答曰。
  心如大海无边际  口吐红莲养病身  虽有一双无事手  不曾祗接等闲人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离生禅想。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异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者里。拟作么生学。所以道。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非非拟心时。又被非非拟心魔缚。魔非外来。出自你心。唯有无神通菩萨足迹不可寻。
  若於一切时中。心有常见。即是常见外道。若观一切法空作空见。即是断见外道。所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犹是对外道邪见人说。若说法身以为极果。此对三贤十圣人言。故佛地断二愚。一者微细所知愚。二者极微细所知愚。佛既如是。更说什么等妙二觉所知。
  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暗。但欲求悟。不爱烦恼。便道佛是觉。众生是妄。若作如是见解。百劫千生轮回六道。更无断绝。何以故。为谤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你道。佛且不明。众生且不暗。法无明暗故。佛且不强。众生且不弱。法无强弱故。佛且不智。众生且不愚。法无愚智故。是你出头总道解禅。开着口便病发。不说本。秖说末。不说迷。秖说悟。不曾说体。秖说用。总无你话论处。
  他一切法且本不有。今亦不无。缘起不有。缘灭不无。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过去佛。过去佛且不有。未来佛且不无。又且不唤作未来佛。现在念念不住。不唤作现在佛。佛若起时。即不拟他是觉是迷。是善是恶。輙不得执滞他。断绝他。如一念瞥起。千重关锁锁不得。万丈绳索。系他不住。
  既若如是。争合便拟灭他止他。分明向你道尔焰识。你作么生拟断他。喻如阳焰。你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远。看时秖在目前。你拟趂他。他又转远去。你始避他。他又来逐。你取又不得。舍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尔。即不用愁他虑他。
  如言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极也。据我宗门中。前念且不是凡。后念且不是圣。前念不是佛。后念不是众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举着一理。一切理皆然。见一事。见一切事。见一心。见一切心。见一道。见一切道。一切处无不是道。见一尘。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见一切法。即见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既若如是。十方虚空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尘国土。不出我之一念。若然。说什么内之与外。如蜜性甜。一切蜜皆然。不可者个蜜甜。余底苦也。何处有与么事。
  所以道。虚空无内外。法性自尔。虚空无中间。法性自尔。故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众生与佛。元同一体。生死涅盘。有为无为。元同一体。世间出世间。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无性。亦同一体。言同者。名相亦空。有亦空。无亦空。尽恒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处有佛度众生。何处有众生受佛度。何故如此。万法之性自尔故。若作自然见。即落自然外道。若作无我.无我所见。堕在三贤十圣位中。
  你如今云何将一尺一寸。便拟度量虚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当处自住。当处自真。以身空故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总空。故名法性空。乃至千途异说。皆不离你之本心。如今说菩提涅盘。真如佛性.二乘菩萨者。皆指叶为黄金.拳掌之说。若也展手之时。一切大众。若天若人。皆见掌中都无一物。所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本既无物。三际亦无所有。故学道人单刀直入。须见者个意始得。
  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秖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心不异。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际。等法性。法性空中。谁是授记人。谁是成佛人。谁是得法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无相故。不可以心得。心无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无相更得无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无所得。无得亦不可得。所以道。无一法可得。秖教你了取本心。当下了时。不得了相。无了无不了相亦不可得。
  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觉知。不得者。亦不自觉知。如此之法。从上已来。有几人得知。所以道。天下忘己者有几人。如今於一机一境。一经一教。一世一时。一名一字。六根门前领得。与机关木人何别。忽有一人出来。不於一名一相上作解者。我说此人尽十方世界觅者个人不可得。以无第二人故。继於祖位。亦云释种。无杂纯一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