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广灯录

  言王若成佛时。王子亦随出家。此意大难知。秖教你。莫觅。觅便失却。如痴人。山中叫一声。响从谷出。便走下山。趂及乎觅不得。又叫一声。山上响。又应。亦走上。山上趂。如是千生万劫。秖是寻声逐响人。虚生浪死汉。汝若无声。亦无其响。涅盘者。无闻.无知.无声.绝迹.绝踪。若得如是。稍与祖师邻房也。
  问。如王库藏内。都无如是刀。伏愿诲示 师云。王库藏者。即虚空性也。能摄十方虚空世界。皆总不出你心。亦谓之虚空菩萨。你若道是有是无.非有非无。总成羖羊角。羖羊角者。即你求觅者也 问。王库藏中有真刀否 师云。此亦是羖羊角 云。若王库藏中本无真刀。何故云。王子持王库中真刀出至异国。何得言无 师云。持刀出者。此喻如来使者。你若言王子持王库中真刀出去者。库中应空去也。本源虚空性。不可被异人将去。是什么语。设你有者。皆名羖羊角 问。迦叶受佛心印。得为传语入否 师云。是 云。若是传语人。应不离得羖羊角 师云。迦叶自领得本心。所以不是羖羊角。若以领得如来心。见如来意。见如来色相者。即属如来使。为传语人。所以阿难为侍者二十年。但见如来色相。所以被佛呵云。唯观救世者。不能离得羖羊角。
  问。执剑於瞿昙前者。如何 师云。五百菩萨得宿命智。见过去生业障。五百者。即你五阴身是。以见此宿障故。求佛求菩提涅盘。所以文殊将智解剑。害此有见佛心故。故言你当善害 云。何者是剑 师云。解心是剑 云。解心既是剑。断此有见佛心。秖如能断见心。何能除得 师云。还将你无分别智。断此有见分别心 云。如作有见。有求佛心。将无分别智剑断。争奈有智剑在何 师云。若无分别智。害有见无见。无分别智亦不可得 云。不可以智更断智。不可以剑更断剑 师云。剑自害剑。剑剑相害。即剑亦不可得。智自害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母子俱丧。亦复如是。
  问。如何是见性 师云。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见性。闻即是性。不可以性更闻性。秖你作性见。能闻能见性。便有一异法生。他分明道。所可见者。不可更见。你云何头上更着头。他分明道。如盘中散珠。大者大圆。小者小圆。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碍。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所以四生六道。未有不如时。
  且众生不见佛。佛不见众生。四果不见四向。四向不见四果。三贤十圣不见等妙二觉。等妙二觉不见三贤十圣。乃至水不见火。火不见水。地不见风。风不见地。众生不入法界。佛不出法界。所以法性无去来。无能所见。既如此。因什么道我见我闻。於善知识处得契悟。善知识与我说法。诸佛出世与众生说法。迦旃延祗为以生灭心传实相法。被净名呵责。分明道。一切法本来无缚。何用解。他本来不染。何用净。他故云。实相如是。岂可说乎。汝今秖成是非心.染净心。学得一知一解。绕天下行。见人便拟定当取。谁有心眼。谁强谁弱。若也如此。天地悬殊。更说什么见性。
  问。既言性即见。见即性。秖如性。自无障碍。无齐限。云何隔物即不见。又於虚空中。近即见。远即不见者。如何 师云。此是你妄生异见。若言隔物不见。无物言见。便谓性有隔碍者。全无交涉。性且非见非不见。法亦非见非不见。若见性人。何处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总是我之性净明体。故云。见色便见心。色心不异故。秖为取相作见闻觉知。去却前物。始拟得见者。即堕二乘人中依通见解也。虚空中。近则见。远则不见。此是外道中收。分明道。非内亦非外。非近亦非远。近而不可见者。万物之性也。近尚不可见。更道远而不可见。有什么意智。
  问。学人不会。和尚如何指示 师云。我无一物。从来不曾将一物与人。你无始已来。秖为被人指示。觅契觅会。此可不是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无受身。一念不想。即是无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即是无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别。即是无识身。
  你如今才瞥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缘。无明缘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故善财童子一百一十处求善知识。秖向十二因缘中求。最后见弥勒。弥勒却指见文殊。文殊者。即汝本地无明。若心心别异。向外求善知识者。一念才生即灭。才灭又生。所以汝等比丘。亦生亦老。亦病亦死。酬因答果已来。即五聚之生灭。五聚者。五阴也。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若有所住着。即身为死尸。亦云守死尸鬼。
  问。净名默然。文殊赞叹云。是真入不二法门。如何 师云。不二法门。即你本心也。说与不说。即有起灭。无言说时。无所显示。故文殊赞叹。
  云。净名不说时。声有断灭否 师云。语即默。默即语。语默不二。故云声之实性亦无断灭。文殊本闻亦不断灭。所以如来常说。未曾有不说时。如来说即是法。法即是说。法说不二故。乃至报化二身。菩萨声闻。山河大地。水鸟树林。一时说法。所以语亦说。默亦说。终日说而未尝说。既若如是。但以默为本。
  问。声闻人藏形於三界。不能藏於菩提者。如何 师云。形者。质也。声闻人但能断三界见修。已离烦恼。不能藏於菩提。故还被魔王。於菩提中捉得。於林中宴坐。还成微细见菩提心也。菩萨人已於三界菩提决定不舍不取。不取故。七大中觅他不得。不舍故。外魔亦觅他不得。你但拟着一法。印子早成也。
  印着有。即六道四生文出。印着空。即无相文现。如今但知决定不印一切物。此印为虚空。不一不二。空本不空。印本不有。十方虚空世界。诸佛出世。如见电光一般。观一切蠢动含灵。如响一般。见十方微尘国土。恰似海中一滴水相似。闻一切甚深法。如幻如化。心心不异。法法不异。乃至千经万论。秖为你之一心。若能不取一切相。故言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问。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如何 师云。仙人者。即是你心。歌利王者。好求也。不守王位。谓之贪利。如今学人。积功累德。见者便拟学。与歌利王何别。如见色时。坏却仙人眼。闻声时。坏却仙人耳。乃至觉知时。亦复如是。唤作节节支解 云。秖如仙人忍时。不合更有节节支解。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 师云。你作无生见.忍辱解.无求解。总是伤损 云。仙人被割时。还知痛否 师云。痛 云。此中无受者。是谁受痛师云。你既不痛。出头来觅个什么。
  问。然灯佛授记。为在五百岁中。五百岁外 师云。五百岁中不得授记。所言授记者。你本心决定不忘不失。有为中不取菩提。但以了世非世。亦不出五百岁外别得授记。亦不於五百岁中得授记 云。了世非世三际相可得已否 师云。无一法可得 云。何故言频经五百世。前后极时长 师云。五百世长远。当知犹是仙人。故然灯授记时。实无少法可得。
  问。教中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秖获法身者。如何 师云。若以三无数劫修行。有所证得者。尽恒沙劫不得。若於一剎那中获得法身。直了见性者。犹是三乘教之极谈也。何以故。以见法身可获故。皆属不了义教中收。
  问。见法顿了者。见祖师意否 师云。祖师心。出虚空外 云。有限剂否 师云。有无限剂。此皆数量对待之法。祖师心。且非有限量。非无限量。亦非非有无限量。以绝对故。你如今学者。未能出得三乘教外。争唤作禅师。分明向你道。一等学禅。莫取次妄生异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行一住。一剎那间。念念不异。若不如是。不免轮回。
  问。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何故佛身舍利八斛四斗 师云。你作如是见。祗见假舍利。不见真舍利 云。舍利为是本有。为复功勋 师云。非是本有。亦非功勋 云。若非本有。又非功勋。何故如来舍利。唯炼唯精。金骨常存 师乃呵云。你作如此见解。争唤作学禅人。你见虚空。曾有骨否。诸佛心同太虚。觅什么骨 云。如今既有舍利。此是何法 师云。此从你妄想心生。即见舍利 云。和尚还有舍利否。请将出来看 师云。真舍利难见。你但以十指撮尽妙高峰为微尘。即见真舍利。夫参禅学道。须得一切处不生心。秖论忘机即佛道隆。分别即魔军盛。毕竟无毛头许少法可得。
  问。祖师传法。付与何人 师云。无法与人 云。何故二祖请师安心 师云。你若道有。二祖即合觅得心。觅心不可得故。所以道。与你安心竟。若有所得。全归生灭。
  问。佛穷得无明否即 师云。无明即是一切诸佛得道之处。所以缘起是道场。所见一尘一色。便合无边理性。举足下足不离道场。道场者。无所得也。我向你道。秖为无所得。名为坐道场 云。无明者。为明为暗 师云。非明非暗。明暗是代谢之法。无明且不明亦不暗。不明祇是本明。不明不暗。秖是本明。不明不暗。秖者一句子。乱却天下人眼。所以道。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其无碍慧出过虚空。无你语论处。释迦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忽有一菩萨出来一跨。跨却。三千大千世界。不出普贤一毛孔。你如今把什么本领拟学他 云。既是学不得。为什么道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如之何 师云。归智。其无碍惠。出过虚空。无你语论处。释迦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忽有一菩萨出来一跨。跨却三千大千世界。不出普贤一毛孔。你如今把什么本领拟学他 云。既是学不得。为什么道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如之何 师云。归源性无二者。无明实性即诸佛性。方便有多门者。声闻人见无明生。亦见无明灭。缘觉人但见无明灭。不见无明生。念念证寂灭。诸佛见众生。终日生而无生。终日灭而无灭。无生无灭。即大乘果。所以道。果满菩提圆。花开世界起。
  举足即佛。下足即众生。诸佛两足尊者。即理足.变足.众生足.生死涅盘一切等足。足故不求。是你如今念念学佛。即嫌着众生。若嫌着众生。即是谤他十方诸佛。所以佛出世来。执除粪器。蠲除戏论之粪。秖教你除却从来学心.见心。除得尽。即不随戏论。亦云般粪出。秖教你不生心。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
  大智者。决定不分别佛与众生。一切尽不分别。始得入我曹溪门下。故自古先圣云。少人行我此法门。所以无行为法门。秖是一心门。一切人到者里尽不敢入。不道全无。秖是少人得。今者即是佛。珍重 师於大中年中终于本山 唐宣宗勅断际禅师。塔曰广业。

  天圣广灯录卷第八
  天圣广灯录卷第九   〔宋实〕
  洪州大雄山百丈怀海禅师

  夫语须辨缁素。须识总别语。须识了义.不了义教语。了义教辨清。不了义教辨浊。说秽法边垢拣凡。说清法边垢拣圣。从九部教说。向前众生无眼。须人雕琢。若於聋俗人前说。直须教渠出家持戒。修禅学惠。若是过量俗人。亦不得向佗恁么说。如维摩诘.傅大士等类。若於沙门前说。佗沙门已受白四羯磨讫。具足全是戒定慧力。更向佗恁么说。名非时语。说不应时。亦名绮语。若是沙门。须说净法边垢。须说离有无等法。离一切修证。亦离於离。
  若於沙门中。剥除习染。沙门除贪瞋病不去。亦名聋俗。亦须教渠修禅学惠。若是二乘僧。佗歇贪瞋病去尽。依在无贪将为是。今无色界。是障佛光明。是出佛身血。亦须教渠修禅学惠。须辨清浊语。
  浊法者。贪.瞋.爱.取等多名。但於清浊两流。凡圣等法。色声香味触法。世间出世间法。都不得有纤毫爱取。归不爱取。依住不爱取将为是。今初善。是住调伏心。是声闻人。是恋筏不舍人。是二乘道。是禅那果。归不爱取。亦莫依住不爱取。是中善。是半字教。犹是无色界。免堕二乘道。免堕魔民道。犹是禅那病。是菩萨缚。归不依住不爱取。亦不作不依住知解。是后善。是满字教。免堕无色界。免堕禅那执。免堕菩萨乘。免堕魔王位。为智障.地障.行障故。见自己佛性。如夜见色。如云佛地断二愚。一微细所知愚。二极微细所知愚。
  故云有大智人破尘出经卷。若透三句得遇。不被三段管。教家举喻。如鹿得三跳出网。唤作缠外佛。无物拘系得渠。是属然灯后佛。是最上乘。最上上智。是佛道上立。此人是佛。有佛性。是导师。是使得无所碍风。是无碍惠。於后能使得因果福智自由。是作车运载因果。处於生。不被生之所留。处於死。不被死之所碍。处於五阴。如门开不被五阴碍。去住自由。出入无难。若能漝么。不论阶梯胜劣。乃至蚁子之身。但能漝么。尽是净妙国土。不可思议。
  此犹是解缚语。彼自无疮。勿伤之也。佛疮.菩萨等疮。但说有无等法。尽是伤也。有无管一切法。十地是浊流河。众作清流。说竖清相。说浊过患。向前十大弟子。舍利弗.富楼那.正信阿难.邪信善星等。个个有榜样。个个有则候。一一被导师说破。不是四禅八定阿罗汉等。住定八万劫。他是依执所行。被净法酒醉。故云声闻人闻佛法。不能发无上道心。所以断善根人无佛性。教云。唤作解脱深坑可畏之处。一念心退转。堕地狱犹如箭射。亦不得一向说退。亦不得一向说不退。秖如文殊.观音.势至等。却来须陀洹地。同类诱引。不得言他退。当漝么时。秖唤作须陀洹人。
  秖如今鉴觉。但不被一切有无诸法管。透三句及一切逆顺境得过。闻百千万亿佛出世间。如不闻相似。亦不依住不闻。亦不作不依住知解。说他者个人退。不得量数。管他不着。是佛常住世间而不染世间法。说佛转法轮退。是谤佛法僧。说佛不转法轮不退。亦是谤佛法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