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泰普灯录

  兴化孜禅师迁化(孜嗣神鼎諲)。僧至。下遗书。师问。世尊入灭。椁示只趺。和尚归真。有何相示。僧无语。师槌胸一下曰。苍天。苍天。皇佑改元示寂(事迹未详)。寿五十八。

  隆兴府大宁道宽禅师

  上堂。拈拄杖曰。前佛性命。后佛纪纲。总在这里。如今用去也。为云为雨。为瑞为祥。利人利天。出生入死。他方世界。出没卷舒。若也通身是口。说不能尽。通身是眼。照不能穷。一念相应。利那万劫。 上堂。从上来事。非从佛得。不向祖求。丈夫禀性。本自天真。动止合仪。去来无着。如鱼在水。任性浮沈。似鸟飞空。俱无挂碍。如斯说话。谁是知音。良久。曰。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僧问。既是一真法界。为甚么却有千差万别。曰。根深叶茂。云。未审还出得这个也无。曰。弄巧成拙。 问。作止任灭。教中四病。后学之流。如何趣向。曰。巧匠运斤斧。斫木不抨绳。 问。丹霞烧木佛。院主为甚么眉须堕落。曰。贼不打贫儿家。 问。饮光尊者见世尊拈花。因甚么微笑。曰。忍俊不禁。 有僧造师之室。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以火筯插火炉中。曰。会么。云。不会。曰。头不欠。尾不剩。 师在同安日。时有僧问。既是同安。为甚么却有病僧化去。曰。布施不如还却债。

  隆兴府翠岩可真禅师(未详〔旅〕里)

  以徧参自负。丛林号为真点胸。后至慈明。明见。乃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云。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明叱曰。头白齿黄犹作这个见解。师悚然求指示。明曰。汝问我。师理前语问之。明震声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乃於言下大法顿明。住翠岩。时推为天下法窟。 上堂曰。不见一法是大过患。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色空明暗。不是一法。拈起拄杖曰。凡夫见拄杖。唤作拄杖。声闻人见拄杖。认得顽空。拨无拄杖。菩萨人见拄杖。几曾挂牙齿。饥来吃饭。困来打睡。寒来向火。热则取凉。不见道。一切智智清净。恁么说话。笑破土地鼻孔。 上堂。扪空无迹。追响无闻。释迦.达磨贬向他方。文殊.普贤权为小使。汝等诸人向甚么处安身立命。所以道。也有权。也有实。也有明。也有暗。也有照。也有用。也有宾。也有主。放过一着。何不道取。乃喝一喝。卓拄杖一下。下座。 上堂。举。僧问巴陵。如何是道。巴陵云。明眼人落井。又问宝应。如何是道。宝应云。五凤楼前。又问首山。如何是道。首山云。脚下泥深三尺。此三转语。一句壁立千仞。一句陆地行船。一句宾主交参。诸人莫有拣得者么。出来道看。如无。且行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 上堂。声不杂声。色不杂色。何哉。钟声无鼓响。鼓声无钟响。拈起拄杖云。这个岂不是色。声在甚么处。声不到耳。色何从眼。眼色耳音声。万法自成辨。夜来观音.势至菩萨二人论功。到翠岩所。辄与他一判。三十年后依而行之。 上堂。举。龙牙颂云。学道如钻火。逢烟未肯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神鼎云。学道如钻火。逢烟即便休。莫待金星现。烧脚又烧头。师曰。若论顿也。龙牙正在半途。若论渐也。神鼎犹少悟在。於此复且如何。诸仁者。今年多落叶。几处扫归家。 上堂。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拈起拄杖曰。如今在翠岩手中作无边身菩萨。诸人还见么。若见。果不见如来顶相。若不见。今日当巡寮问讯。 僧问。如何是学人着力句。曰。千日斫柴一日烧。云。如何是学人亲切处。曰。浑家送上渡头船。 问。如何是道。曰。出门便见。云。如何是道中人。曰。担枷过状。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深耕浅种。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曰。五通贤圣。云。学人不会。曰。舌至梵天。 问。如何是学人转身处。曰。一堵墙。百堵调。室中问僧。鲁祖当日见僧来参。何故便面壁。众下语不契。师作偈曰。坐断千山与万山。劝人除却是非难。池阳近日无消息。果中当年不目观(余语具续灯)。治平改元。师将入灭。示疾甚劳苦。席稿于地。转侧不少休。喆侍者垂泣曰。平生呵佛骂祖。今何为乃尔。师熟视。呵曰。汝亦作此见解耶。即起趺坐。呼侍者烧香。烟起。遂示寂。

  潭州道吾真禅师

  上堂曰。拗折秤衡。将甚么定丘两。拈却钵盂匙筯。将甚么吃粥吃饭。不如向三家村里东卜西卜。忽然卜着。脱却鼻孔。 上堂。师子儿哮吼。龙马驹[跳-兆+孛]跳。古佛镜中明。三山孤月皎。遂作舞下座。 上堂。若据祖令。到这里尽须茫然。放老僧一线。且向眉毛里东觑西觑。 上堂。普化明打暗打。布袋横撒竖撒。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忘却下脚。 上堂。古今日月。依旧山河。若明得去。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若明不得。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上堂。举。洞山道。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阶前狗尿天。剎竿头上煎[饥-几+追]子。三个胡狲夜簸钱。老僧即不然。三面狸奴脚踏月。两头白牯手拏烟。戴冠碧兔立庭栢。脱壳乌龟飞上天。老僧葛藤尽被汝诸人觑破了也。洞山老人甚是奇特。虽然如是。只行得三步四步。且不过七跳八跳。且道殽讹在甚么处。老僧今日不惜眉毛。一时布施。良久。曰。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僧问。凝然便会时如何。曰。老鼠尾上带研槌。 问。如何是真如体。曰。夜叉屈膝眼睛黑。云。如何是真如用。曰。金刚杵打铁山摧。 问。如何是常照。曰。针锋上须弥。云。如何是寂照。曰。眉毛里海水。云。如何是本来照。曰。草鞋里[跳-兆+孛]跳。僧退。师曰。寂照常照本来照。草鞋底下常[跳-兆+孛]跳。更会针锋上须弥。眉毛中水常渺渺。

  隆兴府景德惟政禅师

  后住百丈。 上堂曰。打动法鼓。微尘诸佛列在面前。未审诸人还见也未。若道见。眼里生华。若道不见。眸中有翳。离此二途。道将一句来。若也拟议商量。咄。这障蔽魔王。 上堂。岩头和尚用三文钱索得个妻。只解捞鰕摝蚬。要且不解生男育女。直至如今。门风断绝。大众要识奯公妻么。景德今日不惜唇吻与你诸人注破。蓬鬓荆钗世所希。布裙犹是嫁时衣。 上堂。天台普请。人人知有。南岳游山。又作么生。会则灯笼笑你。不会则有眼如盲。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么百鸟衔华献。曰。有钱千里通。云。见后为甚么不衔华。曰。无钱隔壁聋。 问。达磨未来时如何。曰。六六三十六。云。来后如何。曰。九九八十一。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木耳树头生。 问。一切法是佛法。意旨如何。曰。一重山下一重人。 问。以然如然时如何。曰。枯木不逢春。云。以然不然时如何。曰。穿靴水上行。 问。如何是不来相而来。曰。云生岭上。云。如何是不见相而见。曰。水出高源。 问。上行下敩。未是作家。背楚投吴。方为达士。岂不是和尚语。曰。是。云。父财子用也。曰。汝试用看。僧拟议。师便打。

  大愚守芝禅师法嗣
  平江府瑞光月禅师

  僧问。俱胝一指。意旨如何。曰。月落三更穿市过。

  龙华齐岳禅师法嗣
  湖州西余师子净端禅师(或出洞庭月下)

  本郡人也。遗其氏。始见弄师子。发明心要。往见龙华。蒙印可。遂旋里。合彩为师子皮。时被之。因号端师子。丞相章公慕其道。躬请开法吴山。化风盛播。 受请日。问答已。乃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众中还有识得底么。出来通个消息。若无。为蛇画足去也。大众为甚么不识。只为太近。众生久流转生死。盖为日用而不知。未登真觉。常处梦乡。古人道。昨夜得个梦。梦见一团空。今朝拟说梦。举头又见空。山僧亦得一梦。与古人不同。夜来梦见土地向山僧道。来日野翁先生诸人入山。请和尚住持寿圣禅剎。况和尚平生不曾行脚。焉可住持。山僧却向土地道。禅得之在心。何劳广走。若是真师子儿。生下便能哮吼。土地却问。如何是真师子儿。岂不见永嘉道。师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也大奇。也大奇。读书山上师子儿。数年长卧深林里。今朝徐步出岩扉。露牙爪。展毛衣。双睛晃晃迸光辉。碧眼胡僧犹不识。土地山精焉得知。梦中被山僧拄杖子打一下。忽然不见。大众不须久立。伏惟珍重。 开堂日。僧官宣疏。至推倒回头。趯翻不托。七轴之莲经未诵。一声之渔父先闻。师止之。遂登座拈香。祝 圣罢。引声吟曰。本是潇湘一钓客。自西自东自南北。大众杂然称善。师顾笑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下座。 上堂。二月二。禅翁有何谓。春风触目百华开。公子王孙日日醺醺醉。唯有殿前陈朝桧。不入时人意。禅家流。只这是。莫思虑。坦然斋后一瓯茶。长连床上伸脚睡。咄。 到华亭。众请上堂。灵山师子。云间哮吼。佛法无可商量。不如打个筋斗。便下座。 僧问。羚羊未挂角时如何。曰。怕。云。既是善知识。因何却怕。曰。山僧不曾见恁么差异畜生。师病牙。久不愈。一日。忽谓众曰。明日打筋斗去。众以为戏言。书曰。端师子。太慵懒。未死牙齿先坏烂。二时伴众赴堂。粥饭都赶不辨。如今得死是便宜。长眠百事皆不管。第一不着看官。第二不着吃粥饭。至五鼓。果趋寂。寿七十有二。

  琅琊广照慧觉禅师法嗣
  绍兴府姜山方禅师

  上堂曰。穿云不渡水。渡水不穿云。乾坤把定不把定。虚空放行不放行。横三竖四。乍离乍合。将长补短即不问汝诸人。饭是米做一句。要且难道。良久。曰。私事不得官酬。 上堂。不是道得道不得。诸方尽把为奇特。寒山烧火满头灰。笑骂丰干这老贼。 僧问。如何是一尘入正受。曰。蛇衔老鼠尾。云。如何是诸尘三昧起。曰。鳖齩钓鱼竿。云。恁么则东西不辨。南北不分去也。曰。堂前一椀夜明灯。帘外数茎青瘦竹。 问。诸佛未出世时如何。曰。不识酒望子。云。出世后如何。曰。钓鱼船上赠三椎。 问。如何是不动尊。曰。单着布衫穿市过。云。学人未晓。曰。骑驴踏破洞庭波。云。透过三级浪。专听一声雷。曰。伸手不见掌。云。还许学人进向也无。曰。踏地告虚空。云。雷门之下。布鼓难鸣。曰。八华球子上。不用绣红旗。云。三十年后此话大行。师便打。 问。莲华未出水时如何。曰。穿针嫌眼小。云。出水后如何。曰。尽日展愁眉。 问。奔流渡刃。疾焰过风。未审姜山门下还许借借也无。曰。天寒日短夜更长。云。锦帐绣鸳鸯。行人难得见。曰。髑髅里面气冲天。僧召云。和尚。师曰。鸡头凤尾。云。诸方泥里洗。姜山画将来。曰。姜山今日为客。且望阇梨善传。然虽如是。不得放过。便打。

  福州白鹿显端禅师

  僧问。如何是无相佛。曰。滩头石师子。云。意旨如何。曰。有心江上住。不怕浪淘沙。 问。凝然湛寂时如何。曰。不是阇梨安身立命处。云。如何是学人安身立命处。曰。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

  宁国府兴教坦禅师

  永嘉牛氏子。业打银。因淬砺瓶器有省。即出家披削。谒广照於琅琊。机语顿契。后依天衣怀禅师。怀时住兴教。擢为第一座。怀受他请。乃闻府。乞师继之。受请日。有雪窦化土省宗出问。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辽天。出世后。为甚么杳无消息。曰。鸡足山中凤凛然。云。未在。更道。曰。三十棒寄打雪窦。僧礼拜。师曰。新兴教今日失利。便下座(有本小异)。

  江州归宗可宣禅师

  汉州人也。壮为僧。即出峡。依广照。一语忽投。群疑顿息。照可之。未几。令分座。净空居士郭功甫过门问道。与厚。及师领归宗。时功甫任南昌尉。俄郡守恚师不为礼。捃甚。遂作书寄功甫曰。某世缘尚有六年。柰州主抑逼。当弃余喘。托生公冢。愿无见阻。功甫阅书惊喜。且颔之。中夜。其妻梦间见师入其寝。失声曰。此不是和尚来处。功甫撼而问之。妻详以告。呼灯取书示之。相笑不已。遂孕。及生。乃名宣老。期年。记问如昔。至三岁。白云端禅师抵其家。始见之。曰。吾侄来也。端云。与和尚相别几年。宣倒指曰。四年矣(盖与相别一年方死)。云。甚处相别。曰。白莲庄上。云。以何为验。曰。爹爹。妈妈。明日请和尚斋。忽闻推车声。端问。门外是甚么声。宣以手作推车势。端云。过后如何。曰。平地两条沟。果年六周。无疾而逝。余语未见所出。

  嘉兴府长水子璇讲师

  郡之嘉兴人也。自落[髟/采]。诵楞严不辍。从洪敏法师讲。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谓敏曰。敲空击木(一云击竹)。尚落筌蹄。举目扬眉。已成怀议。去此言端。方契斯旨。敏拊而证之。然欲探禅源。罔知攸往。闻琅琊道重当世。即趋其席。值上堂次。出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琊。凭陵答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师领悟。礼谢曰。愿侍巾瓶琊。谓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厉志扶持。报佛恩德。勿以殊宗为分也。乃如教。再拜以辞。后住长水。承禀日。顾四众曰。道非言象得。禅非拟议知。会意通宗。曾无别致。由是二宗仰之。尝疏楞严等经。盛行於世。

  青原第十一世(云门五世)
  天衣振宗义怀禅师法嗣
  东京慧林圆照宗本禅师

  常之无锡人也。族管氏。体貌厖硕。所事淳厚。年十九。往姑苏承天。依永安道升禅师。报舂炊不自疲厌。遇升入室。随众谘参。升曰。道者竭力如此。有少劳乎。师曰。若舍一法。不名满足。菩提寔欲此生身证。何劳之有。升阴奇之。越十年。剃染受具。又巾侍三载。请辞游方。至池阳。谒天衣於景德。衣举。天亲从弥勒内宫而下。无着问云。人间四百年。彼天为一昼夜。弥勒於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证无生法忍。未审说甚么法。天亲云。只是说这个法。如何是这个法。久而开悟。一日。室中问师。即心即佛时如何。云。杀人放火有甚么难。於是名播寰宇。漕使李公复圭命师开法瑞光。法席日盛。武林守陈公襄以承天.兴教二剎。命师择居。苏人拥道遮留。又以净慈坚请。移文谕道俗曰。借师三年。为此邦植福。不敢久占。道俗始从。元丰五年。 神宗皇帝下诏。辟相国寺六十四院为八。禅二律。驿 召师为慧林第一祖。既至。 上遣使问劳。阅三日。传 宣就寺之三门为士民演法。翌日。 召对 延和殿。 赐坐。师即盘足加趺。拟仆。 上亟令近臣益以锦座二只(事见师行实及无为居士杨杰真赞)。 神宗登遐。 命入福宁殿说法。以老乞归林下。得 旨任便云游。州郡不得抑令住持。击鼓辞众。说偈曰。本是无家客。那堪任意游。顺风加橹棹。船子下杨州。既出都城。王公贵人送者。车骑相属。师临别诲之曰。岁月不可把玩。老病不与人期。唯勤修勿怠。是真相为。闻者莫不感涕。晚居灵岩。其嗣法传道者百余人。 上堂曰。洪音一剖。震动乾坤。法令施行。万机顿削。圣凡路绝。佛祖情忘。当此之时。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从教千古万古黑漫漫。填沟塞壑无人会。卓拄杖。下座。 上堂。崄峻无过鸡足峰。行人到此路难通。唯恐祖师门下客。不移毫末到其中。参。 上堂。问也无妨。答亦无咎。何也。得之不为先。失之不为后。若达此宗。岂论空有。千圣从来也只宁。任他鸟兔争头走。成住坏空弹指间。得失是非唯一口。咄。 上堂。姑苏台畔不话春秋。衲僧面前岂论玄妙。只可着衣吃饭。玩水看山。夜见星。昼见日。两手扶犂水过膝。灵山授记只如斯。历劫何曾异今日。 上堂。於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拈起拄杖曰。这个是尘。作么生说个转法轮底道理。山僧今日不惜眉毛。与汝诸人说破。拈起也。海水腾波。须弥岌峇。放下也。四海晏清。乾坤肃静。敢问诸人。且道拈起即是。放下即是。当断不断。两重公案。击禅床。下座。 上元日。僧问。千灯互照。丝竹交音。正恁么时。佛法在甚么处。曰。谢布施。云。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也无。曰。大似不斋来。 问。上是天。下是地。未审中间是甚么物。曰。山河大地。云。恁么则谢师答话。曰。大地山河。云。和尚何得瞒人。曰。却是老僧罪过。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韩信临朝。云。中下之流如何领会。曰。伏尸万里。云。早知今日事。悔不忌当初。曰。三皇冢上草离离。 问。春风吹古树。残日下前山。如何是不迁义。曰。青山谁管你闲事。白日廛中自有人。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曰。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云。恁么则荐福的子。雪窦亲孙也。曰。想得未知落处。 问。如何是露地白牛。曰。放出无寻处。 问。适来消息从何而得。曰。合。 问。知师久蕴囊中宝。今日当场略借看。曰。何必如此。元符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沐浴而卧。门弟子环列请偈。乞强起安坐。以化道俗。师熟视曰。痴子。我寻常尚懒作偈。今日特地图个甚么。寻常要卧便卧。不可今日特地坐也。索笔大书曰。后事付守荣。掷笔憨睡而逝。士庶献最后供者。弥月还然。 敕全身塔於寺之上方。阅世八十。坐夏五十二。 谥法空。塔曰瑞光(续灯曰。坐亡。其异迹见僧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