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 第七明有八种法能摄一切大乘义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八。一依宣说菩萨藏教明摄大乘义。二依显示诸法真实义教明摄大乘义。三依显诸佛等广大威力之教明摄大乘义。四依如理听闻明大乘义。五依如理思惟胜意乐明摄大乘义。六依入修行相明摄大乘义。七依修果成满明摄大乘义。八依成满究竟出离明摄大乘义。三明总结。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八明十种菩萨相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十如论。四别释分九。一明已趣入菩萨相。二明未净意乐相。三明已净意乐相。四明未成熟相。五明已成熟相。六明未堕决定相。七明已堕决定相。八九合明一生所系及住最后有菩萨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一生所系相分二。一标。二释。二明最后有相分二。一标。二释。第五总结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能正修学相有七。二合明于中学相有七。及如是学相有十。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九明一切菩萨无有差别十六种随德假名等分三。一明无差别名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六如论。二明有差别名。三明真非真菩萨相分二。一明非真菩萨相分三。一立自赞人。二明行不真。三结。二明真菩萨相分三。一立行人。二明行真。三结。
  已上初持瑜伽处分别十八品究竟。

  瑜伽师地论决择分分门记卷第二

  二广答文六中第一答蕴善巧差别相分七中第二明思惟五蕴差别相分二。一明思惟色蕴差别义。二明思惟非色四蕴义。初文分四。一立生起。二总问。三以颂略答分十如论。四长行广解分十如下所明 第一明思惟色蕴几物所摄相分八。
  一明内五根及外五境几物成相分二 一明内五根几物成相分二。一明眼根几物成相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依相立成相分二。一标。二释。二依不相离明成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三依界明成相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如论。第二例明耳等四相成相分四。一略释。二明差别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三明除相分三。一立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明身根相分二。一标。二释 第二明外五境几物成相分二。一明色香等三境成相。二明声境差别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分八中第二明色等所缘境界差别广义分二。一指前广文。二解未尽之义分四。一总标。二别释分二十。一明滑性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重性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四合明涩性及轻性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五明软性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明冷性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七八九合明饥渴弱力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十一合明强及饱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二明病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三明老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四明死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五明痒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六明闷绝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七明黏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八明疲极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十九明憩息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十名勇锐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三立分位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 第四相摄相。
  分八中第三明二识所缘义分二。一明立境二识所了义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如论。二明眼等五根一意识所识义。
  分八中第四明色界具几境识差别义分四。一立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明意趣。
  分八中第五明十一造几实物有几假有差别相分三。一依五根四境立实物有义。二依触境明假实二义分二。一明实有义。二明假有相。三依无表色明实假二义分七。一总标。二列名分二如论。三别释分二。一明实有相。二明假有相。四明定所行色相应之义。五明定色生依分二。一标。二释。六明能生不能生差别相分二。一明能生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不能生相分二。一立正义。二结。七明定色是不思议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分八中第六明欲色二界实物有色差别之义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依光明。二依微细。三依苦受不生明差别。三总结。
  分八中第七明色蕴六相差别义分三。一总标。二别名分六如论。三别释分六。一明色蕴自相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能造自相。二明所造自相。二明色蕴共相相分二。一标。二释。三明色蕴能依所依相属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所依。二明能依。四明色蕴受用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如论。五明色蕴业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略释分四如论。二指广文。六明色蕴微细相分二。一标。二释。
  分八中第八明色蕴微细差别相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别释分三。一明色蕴损减微细性分二。一标。二释。二明色蕴种类微细性分二。一标。二释。三明色蕴心自在转微细性分三。一标。二释。三引经证成。四明总结。
  第四长行广解分十中第二明思惟色蕴几种极微建义分五如下所明。
  第一思惟色蕴几种极微成相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指前广文。四征问。五列名分五如论。六别释分五。一明分别建立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差别建立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依五根立差别相。二依五所缘境立差别相。三依四大种立差别相。四依法处摄色立差别相。三明独建立相分二。一标。二释。四明助伴建立相分六。一总标。二立正义。三征。四答所以。五结。六答难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依随顺转答无对碍。二依种类之业答无对碍分四。一立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征。三答所以分二。一立正义。二显过。四结。三依有碍无碍答无对碍分三。一标释。二立喻。三法合。五明无分建立相分二。一标。二释。
  分五中第二明色蕴极微是何眼所缘义分二。一总问分二。一标。二释。二广答分三。一立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分二。一标。二释。
  分五中第三明色蕴极微无生灭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答无生。二答无灭。三立喻。
  分五中第四明不如理思惟色蕴极微过失分四。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有自性立过。二依有生灭立过。三依合散立过。四依极微量立过。五依能生异老立过。三总结。四明劝修。
  分五中第五明建极微胜利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能破一合想见明胜利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能断身见明胜利。三依能断憍慢明胜利。四依能断烦恼缠明胜利。五依除遣诸相明胜利。三总结劝。
  第四长行广解分十中第三明思惟色物生相等差别义分十一如下所明。
  大门分十一中第一明色物五种生相差别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五如论。四别释分五。一明依止生相分五。一总问。二略答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三结。三明有无义分二。一立正义分二。一明有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无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总结。四答难分二。一立。二破分二。一问。二答分二如论。五明总结。第二明种子生相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立喻。四法合。五总结。第三明势引生相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四。一依器世界明势引生相分二。一标。二释。二依五根明势引生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诸欲界诸天及北洲人资具明势引生相。四依三洲人明势引生相。三明总结。第四明摄受生相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立喻。三总结。第五明损减生相。
  大门分十一中第二立喻显诸聚色生相分三。一立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分二如论。
  大门分十一中第三明大种何故与造色诸行作因因由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三如论。三广解分三。一总标。三列名分三如论。三别释分三。一依大种士夫作用明与造色作因义分三。一标。二别释分四如论。三总结。二依业作用立因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依胜定作用立因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大门分十一中第四依五缘明大种转成异果义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列释分五如论。
  大门分十一中第五明何因中有色聚续得生义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答因。二答缘。
  大门分十一中第六明因何得有中有义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四。一依不转至余方立中有义分二。一标。二释。二依惑乱立中有义分二。一标。二释。三依不灭立中有义分二。一标。二释。四依非行往性立中有义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总结。
  大门分十一中第七明色蕴生时谁为先首义分二。一总问分二。一问据处所因。二问余色转因。二广答分二。一答余色转因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答据处所因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大门分十一中第八明四大种作业次第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明地大作业。二明水大作业。三明火大作业。四明风大作业。三总结。
  大门分十一中第九明声造色不恒相续义分二。一依断灭明不恒义。二依质处及外明不恒义分三。一标。二释。三以喻显。
  大门分十一中第十明风大种恒不恒义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二如论。三别释分二异门。初门依转行等三法明恒不恒义分三。一明恒相。二明不恒相。三明恒摄受相。第二异门依机阙等二法明恒不恒义分二。一明恒相。二明不恒相。
  大门分十一中第十一明空界恒不恒义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广释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二如论。三别释分二。一明恒不恒等义分三。一明恒相。二明不恒相。三明依处。二明净不净义分二。一明净相。二明不净相。
  第四长行广解分十中第四明思惟长短等形色等差别之义分三如下所明。
  分三中第一思惟形色之义分四。一问。二略答。三征。四答所以分三。一依积集立所以分二。一标。二释。二依相待立所以分二。一标。二释。三依觉坏立所以。
  分三中第二思惟定果显色之义分五。一标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立喻广分别分二如论。五法合分二。一立正义。二答难。
  分三中第三思惟色蕴有见等差别之义分三。一总问分三如论。二广等分三。一答初问分二。一标。二释。二答第二问。三答第三问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总结。
  第四长行广解分十中第五明思惟色蕴诸流差别义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三如论。四别释初等流相。五总结 第四别释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四如论。三别释初二等流相分九。
  一明二等流相分二。一明异熟流义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二如论。三别释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如论。二明长养流义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二如论。三别释分二。一明处宽逼长养流义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二明相增盛长养流义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
  分九中第二分别有色无色长养义分二。一明有色法长养。二明无色法长养。
  分九中第三分别欲色二界长养义分二。一明欲界长养。二明色界长养。
  分九中第四分别有色根长养义分二。一标。二释。
  分九中第五答难分二。一问。二答。
  分九中第六分别心及心法等长养义分二。一明心及心法长养。二明法处所摄色长养。
  分九中第七分别欲色二界造色具不具义分二。一明欲界具义。二明色界不具义。
  分九中第八分别欲色二界根具不具义分二。一明欲界根具不具义。二明色界诸根具足义。
  分九中第九分别声界及声有异熟无异熟义分二。一明声界有异熟义。二明声无异熟义大门分五中第五明总结。
  第四长行广解分十中第六明思惟色蕴所摄地等四界作业差别等相分三如下所明。
  分三中第一明思惟色蕴所摄地等四界作业差别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依各别五业明作业差别义分四。一明地界作业相分五如论。二明水界作业相分五如论。三明火界作业相分五如论。四明风界作业相分五如论。第二依通作五业明作业相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五如论。三别释分五。一明生起作业相。二明依止作业相。三明建立作业相。四明住持作业相。五明增长作业相。
  大门分三中第二分别眼耳二根所行之境立善不善因由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三如论。四解释。五明意趣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大门分三中第三思惟依止色聚而有运动与彼色聚一异义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征。四答所以分三。一略释。二广解分二。一问。二答分四。一答生过。二答不生失。三答灭过。四答不灭失。三总结。第五明总结。
  第四长行广解分十中第七明思惟一切色蕴皆是刹那灭义分五如下所明。
  第一立刹那正义分四。一总标正义。二征。三答所以三如论。四总结。
  大门分五中第二破邪计品分三 一破计火等为灭因见分二。一破计火等是灭坏因分四。一立彼计。二征。三答所以。四结。二破执坏灭是坏灭因见分三。一立彼计。二征。三答所以分二如论 第二破计灭相为灭因见分四。一破自性灭坏为因见分二。一立。二破。二破别有灭坏因见分二。一立。二破。三破计火等为灭助伴方能灭见分二。一立。二破。四破别有功能见分二。一立。二破 第三破谓二种于一处所有灭功能见分二。一立。二破。
  大门分五中第三明总结。
  大门分五中第四明略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结。
  大门分五中第五依心果成立刹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四长行广解分十中第八明思惟大种与造色一异差别义分七。一总问。二略答。三征。四答所以。五广解异相分五。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分三。一依与色根能取大种等立所以。二依可运转不可运转立所以分二。一标。二释。三依变异不变异立所以分二。一标。二释五总结。六破异执分二。一破执异相为一见分二。一立。二破。二破执有一大种见分二。一立。二破。七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