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第三答善行饶益有情戒义分三。一总标。二广解。三总结 广解分十一 一依于诸有情彼彼事业作其助伴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七。一依思量等。二依往来。三依无倒加行。四依守护。五依和合。六依义会。七依修福明助作 二依救苦作助伴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标。二释分十。一依疾役。二依盲者。三依聋者。四依迷方。五依支分不具。六依愚騃七依五盖。八依八寻思。九依他蔑等。十依疲乏明救苦相 三依如理宣说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标。二释分四。一依恶行。二依悭行。三依求财。四依憎嫉有情明理宣说相分三。一依□□行。二依见道。三依修道明饶益行 四依报恩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四。一依令坐。二依酬答。三依作伴。四依除苦。五依如理说。六依方便说。七依救畏。八依解忧。九依资具。十依与依止。十一依随转。十二依显德。十三依调伏。十四依现通明报恩相 五依救护怖畏有情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四如论 六依除愁忧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依父母等明除忧苦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四如论。三依财宝明除忧苦分二。一标。二释分八如论。三结 七依施资具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九如论 八依摄受离亲教及轨梵师有情已顺他有情心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总标。二广解分二 一略释摄受随顺分二。一依无染意乐明同住摄受相。二依加行明随顺他心分二。一依施资具明加行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从他求资具明随顺他相。二依自资具明随顺他相。二依教授教诫明加行随顺他相分三。一依教授明加行。二依教诫明加行。三指广文 第二广释摄受随顺二法分二。一总标分二。一标摄受同住相。二标随顺相。二别释分二。一广明同住摄受义分二。一依忧苦明摄受义。二依喜乐明摄受义。初文分六。一依不利自他身语二业忧苦而不现行明摄受义分二 一标。二释。二依利自他身语二业忧苦要当现行明摄受义。三依不利余无量有情而不现行忧苦明摄受义。四依见利余无量有情要当现行身语二业忧苦明摄受义。五依见不利自他非学处等而不现行身语二业忧苦明摄受义。六依见利自他亦是学处等要当现行身语二业忧苦明摄受义。第二例余喜乐二法明摄受义。第二广明随顺他义分六。一依不谏诲明随顺义。二依不酬报明随顺义。三依终不故意恼他明随顺义分二。一明不作相。二明开文。四依不嗤诮等四法明随顺义分四如论。五依非不亲近等明随顺义分三如论。六依现前不毁他所爱等六法明随顺义分六如论 第九依摄受入正法人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 第十依摄受调伏内法邪行有情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总标。二列释分三。一依诃责明调伏行分三。一明下品诃责法分三。一明犯相。二明思念。三明治法。二明中品诃责法分三。一明犯相。二明思念。三明治法。三明上品诃责法分三。一明犯相。二明思念。三明治法。二依治罚明调伏行。三依驱摈明调伏行分二。一明下中品治罚法分三。一明犯相。二明思念。三明治法。二明上品治罚法分四。一明犯相。二明治法。三明意趣。四明胜利 第十一依摄受于圣教有憎嫉有情明善行饶益有情戒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依作恐怖明利有情行分二。一依恶行有性明作恐怖法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明示现相二立教。三显胜利。二依求过有情明作恐怖法分四。一立无信相。二显调伏方便。三明生信。四明胜利。二依作引摄法明利有情行分二。一立因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十八变。二依诸定。三神通立因。二显果利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
  第三答分三中第三明善行饶益有情戒总结。
  第二门分三中第三明善护善修善行三戒胜利分二。一标。二释。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三明受三种戒方法分六 一明发无上菩提心 二明简师德及请师法分二。一简德。二明请法 三明供养法分三。一立供处。二明思念。三明供养法 四明与戒法 五明随念受戒广大胜利分三。一标 二释。三结 六明能授人作业法分三。一明问授人法分二。一问种姓分二。一问。二答。二问本愿分二。一问。二答。二明师作业分三。一问。二答。三明遍数分二如论。三明请作证明分三。一明生起。二明作法。三明遍数。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四明授戒胜利分四 一明法尔十方相现胜利分二。一标因。二释果 二明诸圣忆念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明加持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四总结。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五明授戒已供养方法分二。一明供养。二明辞师法。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六明大小二乘二戒功德差别之义分三 一明功德差别因分四。一依无上立因。二依德藏立因。三依意乐立因。四依对治立因 第二明挍量功德胜劣 第三明胜之因。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七明护戒要义分二 一依数思正理明护戒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结劝 二依教明护戒义分三。一依经藏明护戒相。二依本母明护戒相。三结劝。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八明受戒师德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依无净信明师德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六度明师德分六。一依施度相违明师德分三。一下。二中。三上。二依戒度相违明师德分三如论。三依忍度相违明师德分三如论。四依进度相违明师德分三如论。五依定度相违明师德分二。一标。二释。六依慧度相违明师德分五如论。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九明简听戒人分四。一明正义分二。一明已受相。二明不应开处。二征。三答所以。四显谤戒过失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十明观察受戒人法分三。一明初时观法。二明中间择法。三明后时与法。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十一广明学处相分二。一明四他胜处法。二明四十四有染非染恶作法。
  初文分十。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四 一依自赞毁他明初他胜法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依悭财法明第二他胜法分三。一依悭财立他胜法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悭法立他胜法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三依忿缠明第三他胜法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损他显果。二依不受他谏显果。三结 四依建立像似正法明第四他胜法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四明总结 第五明犯戒过失分三。一明现法不能增长菩提资粮失。二明于现法中不得清净意乐失。三结 第六明毁戒因分三。一依下中二缠明不舍学处。二依上缠明舍学处。三明上品缠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第七明不同声闻犯一他胜便舍其戒不通更受义分二。一明不舍义分二。一明正义。二立喻 二明许重受义分二。一明正义。二立喻 第八明正舍戒因分二。一总标。二列释分二如论 第九明在所生处不舍戒义分二。一显果。二立因分二如论 第十明虽复转生其戒本在非新得义。
  第二广解四十四有染标非染恶作法分二 一总标犯非犯等三相分三。一标犯非犯 二标染非染。三标烦恼 二别释分四十四 一依三宝明违越过分五 一标犯学人 二明供养处分三。一依佛宝明供养处分二如论。二依法宝明供养处分二。一依理行果法明处。二依教法明处分二。一标。二释。三依僧宝明供养处分二。一标。二释 第三明供养体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依身业明供养体。二依语业明供养体。三依意业明供养体 第四明违犯相分二。一总。二别分二。一明有染犯。二明无染犯 第五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心狂明无犯。二依证净意乐明无犯分二。一明正义。二立喻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依利养等明违犯过分三。一标犯学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依耆长等明违犯过分六。一标犯学人。二示敬处分三如论。三明犯因分三如论。四显犯果分二。一不推座。二不酬对。五明犯相分二。一明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分四如论。六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一依重病明无犯。二依心狂乱明无犯。三依他生觉想明无犯。四依为他宣说明无犯。五依为余谈论明无犯。六依属耳听明无犯。七依持护说法人意明无犯。八依调伏明无犯。九依护僧制明无犯。十依持护多人意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四依不受他饮食衣服等明违犯过分五。一标犯学人。二明请处分二如论。三明施体。四明犯相分二。一明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分四如论。五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四。一依疾病明无犯。二依无力明无犯。三依狂乱明无犯。四依悬远明无犯。五依怖畏明无犯。六依调彼明无犯。七依余先请明无犯。八依护善品明无犯。九依引未曾有义明无犯。十依法义无退明无犯。十一依论义明无犯。十二依诈请明无犯。十三依护多人意明无犯。十四依护僧制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五依不受他末尼等明违犯法分五。一标犯学人。二明施人。三明施物。四犯相分二。一明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分四如论。五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八。一依狂乱明无犯。二依心生染著明无犯。三依追悔明无犯。四依知施迷乱明无犯。五依知施主贫明无犯。六依僧及塔物明无犯。七依知是盗物明无犯。八依多生过患明无犯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六依不施他法明违犯法分四。一标犯学人。二明求人。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分四如论。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八。一依求过明无犯。二依重病明无犯。三依狂乱明无犯。四依调彼明无犯。五依不通利明无犯。六依无恭敬等明无犯分三如论。七依知彼根纯明无犯分四如论。八依非法流布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七依弃舍犯戒有情不作饶益明违犯法分四。一标犯学人。二列可悲人。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分三。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依狂乱明无犯。二依调伏明无犯。三依护多人意明无犯。四依护僧制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八依不与声闻等同学少事等明违犯法分四。一标犯学人。二明等同学相分三。一明等学正义。二征。三答所以。第三明非等同学义分四。一明非等学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明妙义分五。一依受衣服明妙义。二依求钵明妙义。三依织作衣明妙义。四依为他与求众多衣服等明妙义。五总结。第四明正学处相分二。一标犯学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分四如论。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九依诸性罪少分不现行无有违犯明学处法分二。一总标分二。一标犯学人。二明正学处相。二别释分二 一依身业明学处相分三。一依杀业明学处分三。一立悲处分五如论。二明思念分二。一明先思。二明后作相。三明胜利。二依盗业明学处分三。一依黜位明学处分三。一立见非。二明思念。三明胜利。二依夺取明学处分三。一立见非。二明思念。三明还法分三如论。三依众生等明学处分三。一立见非。二明思念。三明胜利。三依非梵行明学处分二。一依在家菩萨明学处相分三。一立悲处。二明思念。三明胜利。二依出家菩萨明学处相 第二依语业明学处相分四。一依妄语明学相分三。一立悲处。二明思念。三明胜明。二依离间语明学处相分三。一立悲处。二明思念。三明胜利。三依粗恶语明学相分三。一立悲处。二明思念。三明胜利。四依绮语明学处相分三。一立悲处。二明思念。三明胜利。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依邪命法明违犯学处分三。一标犯学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一依心不寂静立学处分三。一标犯学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无染犯。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生起对治明无犯。二依解他嫌恨明无犯。三依除遣他愁明无犯。四依持护他意明无犯。五依表内清净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二依厌背涅槃随顺烦恼立违犯学处分五。一总标。二别释邪论分三。一明应厌背涅槃。二明不应怖二烦恼。三明所以。三立犯相。四征。五答所以分三。一校量二圣行业。二明所以 三结。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三依不护讥嫌戒立学处分四。一总标。二别释分四如论。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二明非染犯。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外道明无犯。二依憎嫉明无犯。三依出家三事明无犯。四依他忿明无犯。五依心倒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四依不行辛楚加行摄利有情立学处相分三。一标犯学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五依四沙门法立学处相分二。一立犯学人。二明犯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六依不如理谢过立学处相分四。一标犯学人。二显侵恼分二如论。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六。一依调伏明无犯。二依外道明无犯。三依教行非法明无犯。四依增愤明无犯。五依他无嫌恨明无犯。六依他羞耻明无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