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续藏
- 古逸部
-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七依不受悔谢立学处相分四。一立犯人。二显他侵相。三明犯相分二。一依嫌恨心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不能忍明犯相。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调伏明无犯。二依不如法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八依合恨立学处分三。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十九依以爱染心摄受徒众立学处相分三。一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依贪著睡乐等立学处相分三。一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依疾病明无犯。二依无力明无犯。三依行路明无犯。四依修对治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一依谈说世事立学处相分三。一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三。一依护他意明无犯。二依希奇明无犯。三依他问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二依不求教授立学处相分三。一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无染犯。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疾病明无犯。二依无力明无犯 三依知颠倒明无犯。四依自多闻明无犯。五依先已得教授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三依不除五盖立学处相分四。一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四例明余四盖。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四依贪静虑味立学处相分三。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五依舍声闻乘相应教法立学处相分五。一总标。二解释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征。四答所以。五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六依舍菩萨藏立学处相分二。一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人。二显果。三结。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七依习学外论立学处相分三。一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上聪明无犯。二依速受明无犯。三依不忘明无犯。四依思达明无犯。五依二分学佛语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八依味著外论立学处相分三。一标犯人。二显过相。三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二十九依谤菩萨藏立学处相分五。一标犯人。二显过相。三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犯因生处分二。一依自立犯因。二依他立犯因。五明无犯相分四。一总标。二解释。三明无犯相。四立无犯因。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依以染爱心及恚心自赞毁他立学处相分三。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依摧伏明无犯。二依住持圣教明无犯。三依调伏彼明无犯。四依增净信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一依不往听法立学处相分三。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一依不觉明无犯。二依疾病明无犯。三依无力明无犯。四依倒说明无犯。五依持护他意明无犯。六依先数闻等明无犯。七依自多闻明无犯。八依住心明无犯。九依胜定明无犯。十依自钝根明无犯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二依轻毁说法人立学处分二。一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三依所应作事不作助伴立学处相分三。一总标犯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三结。二明非染犯。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二。一依疾病明无犯。二依无力明无犯。三依知彼自能明无犯。四依自有依怙明无犯。五依非义非法明无犯。六依调伏明无犯。七依先许他明无犯。八依转请他明无犯。九依勤修善品明无犯。十依性钝明无犯。十一依护多人意明无犯。十二依护僧制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四依不供病人立学处相分三。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三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一依自病明无犯。二依无力明无犯。三依请他有力明无犯。四依有怙明无犯。五依自能供事明无犯。六依长病明无犯。七依胜善品明无犯。八依无间修明无犯。九依自根钝明无犯。十依先许他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五依不救苦有情立学处相。犯无犯相同前。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六依不摄化广行非如理有情立学处相分四。一立犯人。二显过相。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一。一依自无知明无犯。二依无气力明无犯。三依转请他明无犯。四依知彼有智力明无犯。五依余人摄受明无犯。六依调伏明无犯。七依知起嫌恨明无犯 八依发恶言明无犯。九依倒受明无犯。十依无爱敬明无犯。十一依性弊[怡-台+龍]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七依不报恩立学处相分四。一立犯人。二显过相。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 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三。一依勤加功用明无犯。二依调伏方便明无犯。三依彼不受明不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八依不解愁恼立学处相分四。一立犯人。二显悲处。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指文。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三十九依怀嫌恨等心不给施饮食等立学处相分四。一立犯人。二显求人。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现无物明无犯。二依不如法及不宜物明无犯。三依方便调伏明无犯。四依持护王意明无犯。五依僧制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四十依不如法与教授教诫求衣服等物摄受匮乏徒众立学处相分三。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不教授等显果。二依不求衣等显果。三结。二明非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九。一依方便调伏明无犯。二依僧制明无犯。三依疾病明无犯。四依无力明无犯。五依请他明无犯。六依知彼有福明无犯。七依知他有力明无犯。八依先作无倒教授明无犯。九依外道不堪调伏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四十一依不随他心转立学处相分三。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七。一依非宜明无犯。二依疾病明无犯。三依无气力明无犯。四依僧制明无犯。五依非多人爱明无犯。六依方便调伏外道明无犯。七依伏彼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四十二依不赞他实德等立学处相分三。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二。一明有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非染犯。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一。一依知少欲明无犯。二依疾病明无犯。三依无力明无犯。四依伏彼明无犯。五依僧制明无犯。六依遮过明无犯。七依非实德明无犯。八依非实明无犯。九依非妙说明无犯。十依伏诸外道明无犯。十一依待他说竟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四十三依不诃责等立学处相分四。一立犯人。二显有过。三明犯相分二。一明染犯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结。二明非染犯四明无犯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六。一依不可与语明无犯。二依多嫌恨明无犯。三依待时明无犯。四依生诤竞明无犯。五依破僧明无犯。六依疾生惭愧明无犯。
二别释分四十四中第四十四依不现神力摄化有情立学处相分四。一立犯人。二明犯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犯相分二。一标。二释。四别明他胜等诸学处无犯之通缘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三。一依狂乱明无犯义。二依重苦受明无犯义。三依未受净戒明无犯义。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十二明恭敬学处相分四。一明三种律仪正教出生之处分三。一总标。二别释。三明总集义。二明劝修。三明于学生恭敬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还净法。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十三明发露悔灭法分三。一明他胜等四十四诸学处是何罪摄相。二明发露处所。三明除罪法分四。一明上缠犯他胜法还净法。二明中缠犯他胜法还净法分五。一标犯过。二立人数。三列罪名。四明作法。五引喻。三明下缠犯他胜法及犯余恶作还净法分三。一标犯过。二立人数。三明作法。四明若无人自担出罪法分三。一明无悔处相。二明作法。三结。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十四明无师得受戒义分四。一总标开文。二立生起。三明受法分五。一总标。二别释。三明已具等相。四明已学等。五明得戒遍数。四例明余证明等法。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十五明通忏义分三。一总标通忏义。二引经立难。三答难明经意趣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依贪爱有情明无犯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憎嫉有情明有犯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十六明犯轻重义分二。一总标。二指广文。
第三广解分十七中第十七明持戒功德胜利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别释分三 一明加行圆满胜利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依行无缺犯明加行圆满。二依三业清净明加行圆满。三依不数毁犯明加行圆满。四依露过明加行圆满。三结 第二明意乐圆满分三。一问。二答分九。一依为法出家明意乐圆满。二依求大菩提明意乐圆满。三依求涅槃因果明意乐圆满。四依不住懈怠等明意乐圆满。五依不杂众恶明意乐圆满。六依不杂后有明意乐圆满。七依无炽然病明意乐圆满。八依不杂异熟明意乐圆满。九依不杂四相明意乐圆满。三结 第三明宿因圆满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自利。二依他利显果。三结 第四明总结分二。一结勤修果。二结不修果 第四总结一切戒略广二义分二。一结已说义。二明生起未说差别七相。
戒品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三明难行戒相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三 一依弃舍大财大族受持净戒明难行戒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三结 第二依虽遭命难坚持净戒明难行戒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三依遍于一切行住作意三法恒住正命受持净戒明难行戒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戒品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四明一切门戒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别释分四 一依此生加行明正受戒分二。一标。二释 二依无始种子明本性戒分二。一标。二释 三依正修无始种子明串习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厌恶显果。二依乐善显果 四依戒生起处明方便相应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戒品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五明善士戒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五如论。
戒品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六明一切种戒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 一明六种一切戒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六。一依要义明回向戒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尽所有性明广博戒分二。一标。二释。三依如所有性明无罪护喜处戒分二。一标。二释。四依常加行明恒常戒分二。一标。二释。五依敬加行明坚固戒分二。一标。二释。六依沙门庄严明尸罗庄严具相应戒分三。一标。二释。三指文 第二明七种一切戒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七。一依止息自性律仪戒明止息戒分二。一标。二释。二依转作自性二戒明转作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三依防护自性明防护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四依摄善法戒明大士相异熟果戒。五依摄律仪戒明增上心异熟果戒。六依摄律仪戒明可爱趣异熟果戒。七依饶益有情戒明利有情异熟果戒。
戒品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七明遂求戒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三。一思自求不遂分二。一立所治分八如论。二立能治。二例思他求不遂。三明思念行八种戒胜利分二。一立因分三。一依念不应作事立因。二依念他不欲立因。三依念非自宜立因。二显果。第四总结。
戒品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八明此世他世乐戒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 一依四法明二世乐戒分二。一明正义分四。一依遮诸有情苦因明二世乐戒。二依开许乐因明二世乐戒。三依已入乐因而正摄受明二世乐戒。四依调伏入邪因有情明二世乐戒。二明总结 第二依施等五法明二世乐戒分二。一明正义分五。一依施相应戒明二世乐戒。二依忍相应戒明二世乐戒。三依精进相应戒明二世乐戒。四依静虑相应戒明二世乐戒。五依般若相应戒明二世乐戒。二明总结 第四明二世乐义 戒五明总结。
戒品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九明清净戒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十 一依远离意乐过明初善受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求沙门因果明初善受。二依非命明初善受 二依远离意乐过明不太泛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薄生悔愧明不太泛戒。二依远离非处生悔明不太泛戒 三依远离加行过明离懈怠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不耽著眠乐等明不懈怠戒。二依勤修善品明不懈怠戒 四依远离加行过明远离放逸所摄戒分二。一标。二释 五依远离求愿过明正愿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远离利养等明正愿戒。二依不愿生天等明正愿戒 六依远离他不生信过明轨则具足戒分二。一标。二释 七依远离他不生信过明净命所摄戒分二。一标。二释 八依远离不利自过明远离二边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 九依远离不得所欲义过明永出离戒分二。一标。二释 十依远离所欲不得义过明于先所受无损失戒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无缺减明无损失。二依无破坏明无损失 第四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