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法华部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已离不复来 更不修分行
已离分行故 是名阿那含
善知来去相 不依一切法
不得少处所 而可来此间
诸佛导世师 所说凡夫禅
更不往彼间 是名阿那含
诸法无来相 去相不可得
逮无来去相 是名阿那含
其人更不复 趣向三恶道
已逮诸佛法 是名阿那含
永断一切欲 不贪于抟食
已逮菩提道 是名阿那含
所说诸见处 凡有六十二
更不住见处 故名阿那含
诸法无性相 已离于性相
如实了知故 更不来此间
说涅槃寂静 能烧诸烦恼
能远离诸相 故不来此间
已断诸难处 能远离尘垢
到安隐涅槃 是名阿那含
已降伏恶魔 及其诸眷属
不为彼所动 是名阿那含
已拔无明箭 亦害诸爱结
已觉知喜爱 是名阿那含
能烧诸烦恼 亦离诸有想
决定胜妙果 是名阿那含
已拔忧恼箭 除去诸憍慢
善知五阴相 是名阿那含
已逮诸照明 不思议佛乘
远离欲污泥 是名阿那含
已得大智藏 先佛之所藏
诸藏中最胜 是名阿那含
已安住无上 诸佛之大乘
永断诸疑心 是名阿那含
有缘诸众生 皆令住菩提
为彼住菩提 而不来此间
能知诸空界 众生界难思
已离如是想 是名阿那含
能知众生界 及以法界空
不得诸众生 是名阿那含
其心更不求 取著诸有相
已到无相处 是名阿那含
阿难以是事 是名阿那含
以无所住法 而住佛法中
是故阿难。如来等正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阿那含。
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阿罗汉。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离诸分行应行佛行。拔济一切众生行破诸烦恼。应为烦恼所苦众生解烦恼缚。而不得众生亦不得烦恼缚。应作是事名阿罗汉。舍有所得住无所得知一切空。此空亦空通达无相。以离诸相离一切想。知众生想是过患法。能舍无智达无心法。晓了空法应逮菩提。应生不可思议佛菩提。以是事故名阿罗汉。应宣说法如三世佛已说今说当说。其所说法皆悉寂静。无有戏论清净无秽。通达是事故名阿罗汉。应令众生住于菩提。知一切法及与菩提是无所有而不可取。应修佛慈不著众生慈。以如是慈遍缘众生。而不得众生。已逮众生不可得慈故。名阿罗汉。应说诸法利益众生。而不起法非法想。于诸法中。应常在先。是名阿罗汉。应为众生说根力觉道。而于此法不染不著故名阿罗汉。应令众生知清净菩提。令彼众生起如是菩提故名阿罗汉。应于世间众生利养而不贪著。应为众生说不贪著利养法。说此法故名阿罗汉。应往诸佛世界。应见诸佛如佛见佛。见如是佛世界已。应当发心求如是世界。所谓不可思议世界。不可量世界。无等等世界。无边世界。无戏论世界。不可说世界。空世界。无相世界。无作世界。不退转世界。离女人世界。离淫欲世界。无烦恼世界。佛无碍辩世界。菩萨世界。无障碍世界。无染世界。降魔世界。无怨敌世界。无毕竟涅槃世界。此诸世界。于一切世界中上。应求如是世界。故名阿罗汉。未生诸法。应生起故名阿罗汉。于欲不染于可嗔法不生嗔。故名阿罗汉。于无上灭集智。速通达故名阿罗汉。以阿罗汉故名为菩提。以菩提故名阿罗汉。菩提不动。以众生界不动故。应令百千万亿众生住菩提道。住菩提道故名阿罗汉。一切众生及与菩提。从无分别生。应以是平等法教诸众生。此平等法。于一切法中无与等者。此平等菩提从无分别生。应知如是法。知是法已。为众生说无有增减。成就无增减法故名阿罗汉。应说如是离音声法故名阿罗汉。应解如是多众生著。所谓众生不可得著。众生断常著。众生身见著。不能过著。见诸法不生不灭无为无作著。不坏色著。不坏受想识行著。离凡夫法著。建立诸佛法著。须陀洹果想著。斯陀含果想著。阿那含果想著。阿罗汉果想著。辟支佛果想著。如来等正觉想著。菩提心想著。为菩提故行施著。为菩提故护戒著。取嗔恚想行忍著。取懈怠想行精进著。取乱心想生禅定著。取恶慧想修智慧著。于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兄弟姊妹所爱诸亲著。欲见爱念诸亲著。乐谈说著。烦恼法出要法作二见著。贪利养著。见在家出家著。见卑胜法著。离凡夫法著。缘佛法著。见下上法著。具足诸相方便著。生佛世界想著。应除众生如是著故名阿罗汉。亦不分别是众生是涅槃法。是众生非涅槃法。是众生能生法。是众生不能生法。是众生行菩提。是众生不能行菩提。是众生持戒。是众生毁戒。是众生多福。是众生少福。不起如是二见名阿罗汉。亦不分别是众生是福田。是众生非福田。是众生精进。是众生不精进。是众生凡小。是众生智明。此是女人。此是男子。此是非男非女。此是法。此是非法。不起如是二见名阿罗汉。亦不分别是众生于菩提退转。是众生于菩提不退转。是众生于菩提得自在。是众生于菩提不得自在。是众生近菩提。是众生远菩提。发如此心。我当得菩提入无余涅槃。略说能除众生一切著故名阿罗汉。阿难。阿罗汉如是除众生著已。亦为众生说众生实性。说如是法故。菩萨摩诃萨名阿罗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已能舍一切 所有诸分行
能舍分行故 是名阿罗汉
能断诸烦恼 及苦众生结
皆令得解脱 是名阿罗汉
远离有所得 住无所得法
知一切法空 是名阿罗汉
已能知解空 亦通达无相
远离一切相 是名阿罗汉
应行最胜行 诸佛之所行
度脱诸众生 生死大险难
已离一切相 知众生想过
能舍诸想故 是名阿罗汉
舍诸无知想 通达无心法
已知空法故 是名阿罗汉
应逮得诸佛 不思议菩提
应勤行精进 是名阿罗汉
应宣说诸法 清净无戏论
令众生住道 是名阿罗汉
应以遍缘慈 令众生安乐
而不得众生 是名阿罗汉
应宣说诸法 于众最第一
无法非法想 是名阿罗汉
应为诸众生 说根力觉道
不染著此法 是名阿罗汉
应令他众生 觉了清净法
亦能生菩提 是名阿罗汉
应不生贪著 世所有利养
不贪利养故 是名阿罗汉
应往诣诸佛 严净妙世界
诸佛所住处 为众生说法
应当发是心 求此严净界
应求是界故 是名阿罗汉
于欲无所染 嗔处不生嗔
知菩提平等 是名阿罗汉
已于灭集智 通达寂灭相
以菩提道故 是名阿罗汉
于诸众生界 不移动众生
令多亿众生 皆住菩提道
众生及菩提 从无分别生
能知此平等 是名阿罗汉
一切法等中 此法等最上
此等及菩提 从无分别生
知已为他说 而无有增减
亦从此法生 故名阿罗汉
应为此众生 说无音声法
解脱多众生 而无有动者
众生不可得 及断常二边
为除诸邪见 令得脱众苦
著诸法生灭 无为无作相
诸苦恼众生 以相而分别
不毁坏于色 于受亦复然
想行及与识 令离此诸著
于此凡夫法 而见有移动
住佛法不住 皆令得解脱
住于诸果想 缘觉想亦然
为众生说法 令离佛想著
著于菩提心 著施亦复然
著于戒忍者 为说无著法
取于懈怠想 分别行精进
定心与乱想 恶慧及妙慧
不分别此法 知无种种相
应当如是说 是名阿罗汉
坚著于我想 声闻多分别
为除分别故 应为彼说法
父母及妻子 无慧故贪著
此道非菩提 是生死所行
此是我兄弟 姊妹爱念心
除彼贪爱著 是名阿罗汉
故作巧谈说 发他喜勇心
生意欲得见 先旧诸所亲
若得相见时 展转生爱著
无智颠倒故 属魔不自在
远离诸利养 知利养过患
应为诸众生 说诸利养过
此是烦恼法 此是出要法
不著此二见 是名阿罗汉
贪著于利养 而不能自解
能除彼著故 是名阿罗汉
此是在家法 此是出家法
凡小起分别 应为解彼著
于一切法中 而见有卑胜
著是器非器 应解如是著
远离凡夫法 而缘于佛法
应为彼说法 离得不得著
大小非坚法 如是甚众多
当应为解著 众生如是相
能生诸相好 其事亦众多
唯有调柔者 能除彼想著
诸佛妙世界 兴起修净心
著彼世界想 应当为除却
涅槃非涅槃 能生不能生
此行菩提道 此不求菩提
恶戒及善戒 有福及无福
愚智诸众生 而作种种相
如是诸众生 多有种种想
为除此想故 应为彼说法
此是良福田 此非良福田
分别愚智法 其事亦众多
取著于女想 亦复分别男
是圣是非圣 分别起二见
众生无慧心 起于此二见
著此二见者 应当为除断
退转不退转 有记及无记
此近于菩提 此不近菩提
已逮于菩提 毕竟般涅槃
行如是诸相 分别于涅槃
唯有调柔者 除众生是想
是名阿罗汉 亦名除想者
此是菩萨法 说名阿罗汉
若见此本缘 知是阿罗汉
如是阿难。如来等正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阿罗汉。
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声闻。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以佛法声不可思议法声寂静菩提法声无戏论法声无垢清净法声。令无量无边不可计众生闻故名为声闻。复以涅槃是无比法安乐法声。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法声。令多众生速能勤求名为声闻。说此身空非坚固法。坚固不可得。凡夫愚小贪著此身。为解说声。又说眼入所见虚妄。应生佛眼不可思议法眼。以此眼故令多众生无愚惑声。又说诸法无生相声名为声闻。又说音声其喻如响。不应于声而生染著。无有闻者亦无说者。于香不生嗅想。无有嗅香者。如人梦中嗅众多香。实无有香亦无嗅者。以颠倒故起嗅香想。此香犹如梦法。而不可信亦无牢固。说是法声名为声闻。复说舌入犹如肉段。不能知味。如此肉段。犹如聚沫实无所有。如是味想不可思议。味界无心。离诸心法不应生心。知心是不住相。说如是法声令众生闻。名为声闻。又于此法了了现见。如其所见能宣说声。又说是身空无性相。以无相故不生亦无所生。为多众生说是菩提法声名为声闻。复说意入空无所有亦无自性。其犹如幻不生不灭。说是法声名为声闻。又说不可思议法施此法能得菩提。菩提不可思议。法施亦不可思议。能生不可思议菩提法。所以者何。如其种子果实亦然。此中无果。以音声故说果。复说财施下劣法施最胜。除却悭心。无所分别不生施想。犹如幻师于所幻事无所分别。如是以无所分别心。而行布施能生菩提。说是法声名为声闻。此声离一切说息诸烦恼。过诸言说离诸染著。以是音声为诸众生宣说佛法。所以者何。此音声一切音中最上。以是音声宣说佛法。此声不可破坏亦无所依。从无二无别生。如其所生说无二无别佛法。是故阿难。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法声令众生闻。名为声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以不可思议 最上佛法声
令多众生闻 菩萨名声闻
能为多众生 说菩提寂灭
清净无戏论 是名为声闻
宣说涅槃乐 其乐无有比
亦说寂灭相 是名为声闻
说念处正勤 根力及觉道
速生此法故 是名为声闻
宣说此身空 牢固不可得
为诸凡小者 显说是身相
又语于眼入 所见皆虚妄
无智诸众生 于此生染惑
应生于佛眼 难思平等眼
于无生法中 亦不生惑著
如声犹如响 解耳亦复然
此中无闻者 亦复无说者
以无闻说故 不应生染著
宣示诸众生 是名为声闻
如人于梦中 嗅种种诸香
但依颠倒起 而实无所有
应如是知鼻 不能嗅彼香
为颠倒众生 菩萨宣说是
说舌是空无 肉段不知味
若肉能知味 手触时应知
宣说如是想 味想多过患
当知此味界 是不可思议
菩萨无所依 能现见了了
宣说现见法 是名为声闻
宣说如是身 空无有性相
空无性相故 不生无所生
菩提亦如是 不生无所生
为多众生说 故名为声闻
说意入性相 其实无所有
说无所有法 故名为声闻
宣说布施法 法施难思议
此施能出生 无上佛菩提
财施是下劣 法施为最胜
能除悭贪心 得至菩提果
离诸宣说声 息诸烦恼声
离诸染著声 无垢清净声
最上微妙声 其声性寂静
以此寂静声 说难思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