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于诸佛正法  而无所退转
  能持如是法  是名为坚法
  未曾有毁犯  不思议法界
  能逮如是法  是名为坚法
  久发心受持  诸佛所说法
  心无有怯弱  是名为坚法
  于一切法性  正趣而勤求
  不生染著心  是名为坚法
  不著亦不住  亦能教示他
  能持如是法  是名为坚法
  调柔易共住  宣说寂静法
  不动彼法性  是名为持法
  了知诸法体  而无有性相
  于此法决定  是名为持法
  亦未曾毁损  常住真妙身
  当知此身者  即以法为体
  此身无终始  诸法之所成
  于此无增减  是名为持法
  佛为诸菩萨  宣说诸法相
  能得如是法  是名为持法
  此界性自空  于法无染著
  能持如是法  是名为持法
  观察一切法  性空不可见
  以不见法故  亦复无所持
  以无所持故  能显示法界
  无性相音声  其体无所有
  远离诸思想  心亦不可得
  以不得心故  名不可思议
  已远离心想  宣示寂静法
  无音声境界  名不可思议
  能持如是法  亦复无所信
  不依无所信  不依无所有
  佛为诸菩萨  宣说如是法
  不合亦不散  亦无种种相
  若说于此行  得住于性地
  已住于性地  即名性地人
  住性地菩萨  毕竟无所依
  能持如是法  是名为持法
  以是故阿难  菩萨摩诃萨
  于法无所得  即名为持法
  若有诸众生  佛道生远想
  以方便力故  令到究竟处
  如是法及余  为诸菩萨说
  以微妙方便  显示佛知见
  持法大明人  唯佛能证知
  及修行此法  无畏诸菩萨
  不可思议智  说持法差别
  法非法清净  安住是法中

  如是阿难。如来正等觉。以方便力故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坚法。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八人。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已过八邪修八解脱不著八正。过凡夫法而无所作。逮平等道过凡夫法。勤求菩提不得菩提。离诸邪见而修正见。逮平等道离自身相。虽未得佛身。而求菩提离众生想。而修佛想逮平等想。离众生摷窟法求无摷窟法。于诸法中而无所住。所以者何。不见有法而可住者。过世间法开通圣法已逮灭界。亦不得世间及出世间法。远离有无是法非法。善能观察断常二边。观去来现在心相。乃至菩提心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已逮众生心相平等法故。是以毒不能害火不能烧刀不伤身。所以者何。已能远离诸境界故。虽未得佛行。已于诸趣无有决定。所以者何。菩提离诸趣故。菩提趣者安静无为。菩提性空无有处所。是以刀不伤身名不可害。其乘速疾名不可害。所以者何。速达此乘无有挂碍。以是事故刀不伤身。亦有遍缘众生慈菩提行慈。一切众生界不可得。无所行慈一切法空慈。趣寂静界慈。离嗔恚慈。行智明慈。能照菩提。众生界不可得慈。遍缘众生故刀不能伤。知欲色无色界皆悉平等。亦知法界平等如菩提无种种相。不可知不可著无戏论无垢秽。安隐寂静离诸音声。菩萨摩诃萨能了知是界。于诸趣中所有言说音声皆能了知。所以者何。以于无来去法界中得无住法忍故。善知一切众生言音。而为解说寂灭之法。不作是念。我于是时为此众生说法。已远离我想诸音声故。知诸法寂静故。于诸法中不取其相。不可得故。不著言说故。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八人。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已过于八难  正住八解脱
  不著八正见  是名为八人
  已过凡夫法  而不住正道
  处中离二边  是名为八人
  已过凡夫法  而离求菩提
  不得菩提相  是名为八人
  远离诸邪见  能修行正见
  逮得平等道  是名为八人
  远离自身相  而不住菩提
  虽未得佛身  是名为八人
  除去众生想  能修行佛想
  已逮平等相  是名为八人
  离众生摷窟  求无摷窟法
  不住于诸法  是名为八人
  已过世间法  而开通圣法
  成就于灭界  是名为八人
  诸佛所说法  及余世间法
  不得此法相  是名为八人
  见有是一边  见无第二边
  能舍如是见  是名为八人
  观察中道法  及与断常边
  知是平等想  是名为八人
  不得过去心  及与未来心
  现在心不住  是名为八人
  所说最初心  能生菩提者
  此心不可得  云何得菩提
  若能逮得此  不得菩提心
  故毒火不能  伤害坏其身
  其趣虽不定  遍修如是行
  逮无去来法  故名不可害
  菩提无趣相  以音声故说
  善解音声相  故名不可害
  去相不可得  来相亦复尔
  音声说去来  故名速疾乘
  是故名安隐  亦名为空无
  亦名速疾乘  亦名不可害
  如是速疾乘  菩萨应通达
  无能挂碍者  是故名不害
  设以利刃刀  不能伤其身
  不见于身相  故刀不能害
  遍缘众生慈  及以菩提慈
  行菩提慈故  不为刀所害
  无行无众生  不得众生界
  寂静无生慈  遍缘众生慈
  远离嗔恚慈  及行智明慈
  能照菩提慈  遍缘诸众生
  解刀是空法  善修于身相
  未得菩提道  不为刀所害
  已逮寂静界  远离诸恶趣
  恶业不能障  不为刀所害
  远离于无明  已证知明法
  逮得菩提照  是名为八人
  能知欲色界  无色界是空
  皆悉是平等  是名为八人
  界与菩提等  无有种种相
  无智无分别  清净无戏论
  已逮此平等  菩萨无所依
  所说诸音声  能遍至诸趣
  来去诸音声  皆归于法界
  于无住法中  得此最上忍
  善解众生音  为说寂灭法
  不生如是心  我为彼说法
  已过音声法  不取种种相
  知诸法寂灭  是名为八人
  已过诸音声  通达音声界
  不著音声者  故名为八人
  阿难以是事  是名为八人
  虽作如是说  其实不可得

  如是阿难。如来等正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八人。
  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阿难当知。不可思议佛道名须陀洹。菩萨摩诃萨住无所住近于佛道。不受诸法无所依倚亦无所缘。不住诸法毕竟无生。菩萨摩诃萨为得是道故。坚固精进坚固思惟无有懈怠。终不违逆心无所依。诸佛所乘无上最胜出要之道。不著此道亦不住中。以如是道推求诸法。虽复推求而无所得。而于彼道不动不住。于道想生死想佛想能生平等。于结障法平等诸法。平等诸佛平等。远离身见能生佛见开悟诸见。修对治想已过我想。阿难。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不著佛道逮无染道。不疑佛菩提。不选择戒。乃至不见佛戒。以不见故。不选择戒不分别戒。永断三结不住三界。已逮佛道离众生想。无所依止离依止法。专求佛道得安隐寂静道不惜身命。以欢喜心能舍一切物。颜貌和悦无有颦蹙。为菩提故而行布施。无有少物而不能舍。为济苦众生故。令到涅槃故。为修有相法故。得无相法故。离众生想入众无畏。说寂静法净菩提道。无所怖畏。乃至无有死畏。所以者何。以逮得寂静法。远离尘垢安住佛道。善修恶趣诸平等想无戏论道。阿难。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思议佛道  名为须陀洹
  若有住此道  必流入菩提
  此道如虚空  不依一切法
  无缘无所住  所有不可得
  菩萨坚精进  能逮如是法
  诸佛导世者  无上出要道
  不染著此道  亦复不住中
  以此道推求  不见一切法
  此道无动摇  亦复无住中
  不懈怠如佛  不逆无所畏
  所说生死相  佛想亦复然
  能于此平等  知是须陀洹
  诸结及与障  能覆佛道者
  皆悉能远离  是名须陀洹
  能断于身见  而生于佛见
  开悟诸邪见  善修对治想
  善修自身想  知我想过患
  是名须陀洹  不著于佛道
  设生此犹豫  我不得菩提
  即得无染著  而求于佛道
  亦不选择戒  不愿佛尸罗
  已断于戒想  不分别尸罗
  永断于三结  不住于三界
  已逮得佛道  善修众生想
  以无所缘道  而求于菩提
  已逮寂静道  佛无垢菩提
  好乐行布施  和颜无颦蹙
  不惜于身命  为无戏论道
  为苦恼众生  一切皆能舍
  令过须陀洹  妙胜果之上
  远离诸有想  善通达无相
  以是故无有  恶名诸怖畏
  所说法非法  二俱能远离
  于中不染著  无有恶名畏
  若入大众时  其心无所畏
  宣说寂灭法  已净菩提道
  若起众生想  能生其真实
  以是故无垢  远离一切畏
  已离一切怖  乃至无所畏
  已得寂静道  安隐无有上
  知恶趣平等  而不生怖畏
  此道现在前  无有吾我想
  菩萨如是法  名为须陀洹
  为乐小法者  而作如是说
  以微妙方便  宣说于佛法
  于道放逸者  令入如是法
  诸佛之导师  舍方便而说
  为诸久行人  求最胜道者
  以是故阿难  我说须陀洹
  黠慧诸众生  能解了是事
  以是故阿难  我说须陀洹
  不黠慧众生  谬分别是事
  凡小无智心  不解微密语
  愚心起诤讼  不解微妙义
  满足多百法  乃名须陀洹
  以须陀洹名  显示诸佛法

  如是阿难。如来等正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

    广博严净经卷第二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三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斯陀含。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随学佛智解了菩提不从缘生。为无缘智故而求佛智。以众因缘求无处所禅。而求佛智得烧烦恼法。烧诸烦恼得佛平等法。求未得法如诸佛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虽度众生而不动众生。求不动众生界。有诸众生慧心微薄。愁忧苦恼不解法界。欲令此众住于智故而求佛智。于根力觉道解脱三昧。先自觉悟觉悟众生。而求佛智所可用智能至道场。为得此智。而求佛智佛眼。是不可思议无障碍眼。恒以此眼利益世间。为求是智眼故。求智中胜智所可用智。知一切法如如亦不可得。此智所可用智。令一切众生住是智中。所谓不住一切法智。以是事故而来此间。来已见众生界。是不可思议界。求是界已不得此界。众生从何而生。不知众生生处。从众生界有差别名。观察法界众生界时。不见是差别相。见众生界尽入法界。见法界是平等道佛法道是众生不可得道众生平等智道。为求是无比智故。此智清净离尘垢。不得此智不可以此智求。知此智是无所知智。菩萨摩诃萨。以此智故而有差别。未得此智。为求此智而来此间。阿难。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名斯陀含。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随学诸佛智  其智无有上
  以求佛智故  是名斯陀含
  所说众因缘  能生于菩提
  为如是缘故  是故来此间
  所说无处禅  能烧诸烦恼
  以是故来此  为生此禅故
  先所未得法  一切智所行
  我亦欲求故  而来于此间
  不动诸众生  法界亦如是
  为不移动故  是故来此间
  苦恼无黠慧  愁忧诸众生
  欲令如是众  住佛无量智
  诸根力觉道  解脱及与禅
  自觉觉他故  而求于佛智
  能趣向道场  先佛所行法
  为求此法故  是故来此间
  为求如是智  不思议佛眼
  求如是眼故  而来于此间
  诸佛导世师  所行巧方便
  为求如是智  诸智中最胜
  诸所可用智  能知诸法如
  此智不可得  云何求诸法
  愿令多众生  安住无上智
  亦欲令他知  故来于此间
  来已见众生  其界不思议
  是以斯陀含  来此求众生
  以求众生界  众生不可得
  是故虽来求  亦复不可知
  不知诸众生  及以众生界
  若能知此界  知众生差别
  观察一切法  观已无所见
  安住于定心  而求诸佛法
  若有此净智  无垢性清净
  亦不得此智  而知于所知
  以如是众生  能逮得此智
  名无依菩萨  是故来此间
  阿难以是事  名为斯陀含
  无黠慧众生  谬分别是事
  阿难以是事  名为斯陀含
  勤精进众生  乃能知是事
  慧者解微密  于深法决定
  能解如是义  速能生菩提

  如是阿难。如来等正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斯陀含。
  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阿那含。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已过分行得佛所行。远离一切诸所行法。知无来去法。于诸法中无所依无所住。是故不来此间。所以者何。亦不见法来去相故。已过凡夫离凡夫想。亦离佛想过无所住法。无有因缘能使来者。所以者何。已逮寂静界故。诸佛导世者。说凡夫禅不往生。彼离诸难处永断爱欲。不贪抟食永离食想。逮得菩提示诸邪见无所贪著。知六十二见性同涅槃离诸盖想。离诸法中所有过患清净无垢。制伏憍慢拔无明箭。已害爱结无复喜爱。烧诸烦恼离一切想。拔忧恼箭离慢大慢。善知诸音逮得照明。乘不可思议佛乘。得菩萨摩诃萨性。离欲污泥得先佛所藏。最胜智藏无增无减。得一切众生乘中最上佛乘。离有无想断一切疑。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等法。不来此间名阿那含。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有缘众生令住菩提。云何而住。所谓众生即是菩提。菩提即是众生。能觉众生想。所以者何。已了知性空故。知众生界是不可思议界故。是故能觉此想。能知众生界即是虚空界。虚空界空故远离众生界。虚空界离虚空性无所止住。虚空界虚空性空。以如是法令诸众生回向菩提。所以者何。知众生是虚空界。众生界皆入虚空界。所以者何。众生性诸法性各各相入。所以者何。以不可得故。以不可得故不来此间。是故数名阿那含。一切诸法中无有数相。诸佛已过数相。阿难。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名阿那含。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