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三戒经

  迦叶白言:“不也,世尊!”
  “迦叶!是语相应不?”
  “不也,世尊!”
  “迦叶!若有众生著我想、众生想、命想、人想,乃至涅槃想,称我为师,倍不相应。
  “迦叶!若有人来,作如是言:‘金翅鸟王从乌而生。’迦叶!汝意云何?如是之言为可信不?”
  “不也,世尊!”
  “迦叶!如是言语为是相应?为不相应?”
  迦叶白言:“是不相应。”
  “迦叶!若有著我,乃至有著于涅槃者,名我为师,倍不相应。迦叶!若使有人作如是言:‘有荧火虫负须弥去。’迦叶!汝意云何?如是之语为可信不?”
  “不也,世尊!”
  “迦叶!是相应不?”
  “不也,世尊!”
  “迦叶!诸恶人等,著于我见、众生见,至涅槃见,名我为师,倍不相应。
  “迦叶!犹如大王有给使人,更有余人,人不识者。假依此使虚传王令至大富家:‘王作是令,王语某甲,作如是事。’时诸大臣及诸富人,见是异人乘自在处,答是人言:‘我当作是。’时诸富人往至王所,为活命故。如是,迦叶!如来福力具足自在,如王安乐无有怨敌,王居大地饮食具足,如来僧众亦复如是无有怨敌,住佛国界法食丰足。有一异人无有请者,来入众中,自说我见至涅槃见,作如是言:‘如来说是,如来说是,此应作,此不应作。诸如来所有信心者,不违佛教。’闻是说已,自割衣食及妻子,分上妙好者而给与之。信恭敬与信敬而与至未识时,如是之人如彼异人,是食供已,乐喜众闹,论说王事、贼事,论说饮食、论说淫女,论说医事,作如是言:‘月蚀、日蚀,诸王来去,论说王家。’复作是言:‘是处得食,是处不得。’作如是等种种论说,以是尽日夜还住处,二宿、三宿乃至六宿,随所宿处,论说诸事,种种嫉慢,种种戏笑,言语杂合,唌唾流出,乱想睡眠,随所想处,卧则梦见,梦见自身往至彼处承迎恭敬,既睡寤已互相说梦:‘大德!我夜梦汝往于是处得如是物。’彼作是言:‘此梦吉祥,宜应速往。’是便往诣城邑人间,眼目视瞻,摇动眉目,心多所期,逼恼生热,心不专一,威仪轻躁,诸根不谛,心乱调动。至他家已,毁犯禁戒,与一女人共独说法,因缘戏笑,渐现欲相。以其利养,得利养已,爱乐贪染耽重,或著常居止住,若违本意啼泣而去。趣于二处浓厚之处及赞叹处,若不浓厚,骂是施主;复相聚集,互相问言:‘谁施于众?众何所得?为得几许?汝食几许?’迦叶!有如是等不相应行,乃至于死。
  “迦叶!是等复有不相应行,谓谤正法。迦叶!当知,应当于是恶比丘所生于悲心。何以故?是等当获大苦报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凡夫王给使,  为欲活命故,
  游历于诸家,  王作如是令。
  彼闻敕令已,  莫嗔谪罚我。
  愚凡以此势,  常用自活命。
  何况佛最胜,  于百千亿劫,
  布施于手足,  多造众苦行。
  此非我法王,  令住是谪罚,
  亦无有问者,  为当作不作。
  在家施比丘,  上妙美饮食,
  衣服中妙者,  一切恭敬与。
  自己不服食,  又不与子息,
  聚集上妙色,  以施持戒者。
  不相应行者,  食已速舍去,
  共集于一处,  相问乐食不?
  说王及贼事,  又说关逻事,
  亦说饮食事,  云何佛聚集?
  或说日月蚀,  问王去来事,
  彼当得于胜,  亦说当尽灭。
  是不相应语,  数数恒演说,
  此是羊应缺(诸藏皆少一句)。  速往于彼家,  是多富有处,
  是家极悭吝,  不得上美食。
  生如是觉想,  百种思虑已,
  恶行不知者,  犹驴负重担。
  于是夜梦中,  见本所忆事,
  寤已相向说,  种种而解释。
  无忧大喜笑,  汝当得安乐,
  速往成此事,  勿迟后致悔。
  往诣村城邑,  如是不正行,
  邪视动眉目,  犹若如猕猴。
  是入城邑已,  为女人说法,
  弃舍于佛经,  及与解脱戒。
  既至是处已,  云何设粗恶?
  毁骂是施主,  及所知识者。
  复共相聚集,  更互共相问:
  ‘汝得何等食?  所得食妙不?’
  比说如是事,  经于百千岁,
  如是所思觉,  以是为自活。
  是起于诤讼,  聚酒及香花,
  当以此为药,  则便少病痛。
  佛当奈是何,  纵令有百佛,
  是舍所修行,  习近在家法。
  我见及常见,  起见已爱著,
  彼当修是行,  以致至恶道。
  斯当受呰苦,  诸谤正法者,
  凡夫少觉知,  修集在家行。
  诸是释师子,  实行诸声闻,
  不以活命故,  而毁犯禁戒。
  智者不贪食,  起于动摇想,
  于食修不净,  定坐报施恩。
  断诸欲漏结,  修集于诸想,
  彼修行方便,  从佛法出家。
  知于无诤法,  诸所说空法,
  数数而修集,  中不得贤实。
  勇健智慧人,  知于空道者,
  魔及众怖畏,  是报信施恩。
  此终无有爱,  亦不毁败空,
  是勇健佛子,  二足中福田。
  正法不久住,  多有恶人故,
  柔软比丘少,  不放逸利者。
  智者作是虑:  ‘不久速至死,
  我夜当云何?  昼亦如是尽。
  世更无救护,  唯除二足尊,
  诸学及无学,  皆悉当灭度。’
  此不知如是,  随宜所说法,
  欺不恭敬佛,  及无上正法。
  正法欲毁灭,  应当勤精进,
  未久当得闻,  乃至于少许。”


    大方广三戒经卷中



    大方广三戒经卷下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尔时大德迦叶白佛言:“奇哉!世尊!闻是等经,乃能不生爱惜之心。”
  佛告迦叶:“众生成就四法,闻是等经不生爱惜心。何等四?多诸放逸,不信业报,不信大地狱,不信我当死。迦叶!是名四法不生爱惜心。迦叶!众生复有四法,不生爱惜心:自怙强壮,自怙有力,染著五欲耽荒嗜酒,不起善心。是名四法不生爱惜心。
  “迦叶!比丘成就四法,谤佛菩提。何等四?本造众恶,毁乱正法,现造恶业,谤比丘尼。彼有和上阿阇梨,多人所敬,然谤菩提;是亦随学谤于菩提;少于闻见,以嫉妒故谤佛菩提。迦叶!是名四法谤佛菩提。
  “迦叶!又有一法,沙门婆罗门之所应作。何等一法?于一切法心无所住。是为一法沙门、婆罗门之所应作。迦叶!犹如有人堕高山顶,其心迷闷,无所觉知,不识地处,不识树处,悉作空想,出入气息断绝不续。如是,迦叶!彼执一切法,执著眼想,执著眼相,作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如是执著耳、鼻、舌、身、意想,执著耳、鼻、舌、身、意相,作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执著色、受、想、行、识想,执著色、受、想、行、识相,作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执著净持戒,执著持戒相,求于菩提。执著多闻,执著多闻相,求于菩提。执著惭愧,执著去来,作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若有执著,则为所害。云何为害?为贪所害,嗔痴所害,执著眼想是执著眼相,为眼所害,爱不受色,如是执著耳、鼻、舌、身、意,以执著故为意所害,谓可意法、不可意法。若为所害,则为所欺。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及与人天诸所害者,皆由著故,为其所害。是中云何名为想著?谓想著我想,著我所想,著地大、水火、风大想,著骨想、坏想、青想、虫想、血涂想、脆想、解脱想,而是解脱当有何想而犹执著?谓执于此,当得解脱,执著过去无量生处,执著我当忆念是处,执著未来及著现在,起如是想:‘我是过去,我是现在。’随在在处皆起想著,乃至涅槃亦起想著。作是念言:‘我当得涅槃。’起是想著。迦叶!略说乃至随所意想,皆名为著,乃至空想皆名想著。如是皆悉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非沙门行,非婆罗门行,沙门婆罗门法,如来所说。
  “迦叶!犹如虚空及与大地,不作是念:‘我是虚空,我是大地。’如是,迦叶!沙门、婆罗门不作是念:‘我是沙门,我是婆罗门。’所作之法,以何缘故名沙门我是婆罗门?迦叶!若无意念,是名沙门、婆罗门所作之法。以何缘故名沙门、婆罗门所作之法?沙门、婆罗门不作是念:‘我当作是,我不作是。’沙门、婆罗门终不作于如是之念。
  “迦叶!犹如有人于夜闇中,以其两手扪摸虚空,摇动口鼻,作如是言:‘我弄世间,我弄世间。’迦叶!于意云何?为弄于谁?”
  迦叶白佛言:“世尊!是人自弄。何以故?是黑闇中,无人见故,无可弄故。”
  佛言:“如是,迦叶!若有比丘,至阿练儿处,或至树下,若至露处、空处,作是想念:‘眼是无常,耳、鼻、舌、身、意悉是无常。’作是思惟:‘思惟色是无常,声、香、味、触、法悉是无常。’作是想念:‘我趣涅槃。’则为自诳,非沙门行。何以故?先著于眼,后修无常,后行无常。作是恶执,先执著耳、鼻、舌、身、意,后修无常,后行无常。而是三处俱不可得,执著三处随所想著,当于何处而得一心?
  “迦叶!诸佛菩提极为甚深,难得难到,生死难过。迦叶!云何名一心?推求法时,不见一法,不得眼实,不得耳、鼻、舌、身、意实。虽言一切诸法不实,亦复不得。何以故?本性如是。本性若尔,终不生心言。一切法不实、叵得,不得是心。若过去世、未来、现在,无念、无行,是名无行。云何名无行?无新无故,故名无行。是中无过去心解脱,无未来心解脱,无现在心解脱。若不得心,是名一心,是名说一心。
  “迦叶!未来当有自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等当作破坏言说:‘彼有阴想,如来所说五阴如梦。’是等尔时说阴是实:‘此梦是有,有梦言说,梦若无者,我等何由于是生想?有此说故,我等于中,而生梦想。定有此阴,是故说言阴犹如梦;若无有阴,则不应说阴犹如梦。’是诸痴人复于此梦而生实想,闻是等经,而生诽谤。有比丘尼往施主家唱如是言:‘某是罗汉,某是罗汉。’是比丘等,依止浅智比丘尼住,妨废善事,造不善业。是中优婆塞、优婆夷,闻于少戒,乃至少偈,闻已便去。
  “迦叶!当尔之时,诸比丘等有二十腊至三十腊,住阿练儿处,有优婆塞初信一日,所解佛经等无差别。迦叶!当尔时世互唱空名‘此空此净,此空此净。’时有比丘,闻是法已共相聚集,闻已不畏作如是言:‘此经不与出家相应,非在家相应,共舍弃之,非导师说。何以故?此非我同,又不汝同。’若有闻说甚深大法,在家出家悉当诽谤。何以故?迦叶!今者梵行极为纯净,信者尚少,况复尔时,如是智者渐已灭度,好者转少好者转少。
  “迦叶!当于是时,千比丘中求一比丘正入正解,犹尚难得,设有一人轻笑不学,乃至三千比丘众,欲索一人正入正解,亦当难得。迦叶!当尔之时,在家出家互相诽谤。迦叶!未来若有诸比丘等勤行精进,为断一切诸不善法,成就善法,初夜后夜离于睡眠,是诸恶人当夺其命,轻贱呵毁,舍而弃之。迦叶!当尔之时,佛法毁坏,比丘毁坏,是中智者信甚深者、无染著者,应好恭敬,应好爱念,共相聚集,住空闲处。”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此所说法,  为明第一义,
  说阴无坚实,  观之犹如梦。
  尔时诸比丘,  更互共斗诤,
  彼此无有异,  是得于有相。
  比丘作是说,  彼报言:‘如是!
  如此之法眼,  当无有差别。’
  比丘语在家:  ‘汝甚为希有,
  能解此菩提,  汝逮得初果。’
  彼自谓见法,  来亲是比丘,
  持最上供养,  数数而奉施。
  如此比丘说:  ‘真实无有异,
  与我所知同,  见法而语我。’
  施主及比丘,  不住于正法,
  破坏佛菩提,  是出时未久。
  勿亲彼近我,  我是说道者,
  汝当速疾得,  如我之速得。
  此是第一句,  更互说寂静,
  和合为一侣,  毁坏于我法。
  犹如大恶贼,  杀害诸聚落,
  令聚落空荒,  及与诸城邑。
  比丘当如是,  无智闇钝者,
  无慧毁禁戒,  依著我命人。
  我所说应离,  而反依于眼,
  自说是罗汉,  实是增上慢。
  自和合聚集,  我是最上僧,
  有名无有智,  一人尚难得。
  若复有比丘,  有恶往如实,
  尚说其恶名,  云非佛声闻,
  毁谤于菩提,  法王之所有。
  诸天极忧苦,  数数而啼泣,
  闷绝坠于地。  有信诸天等,
  云此释师子,  胜法今毁坏。
  奇哉佛世尊!  奇哉离染法!
  奇哉福田僧!  佛之所爱子,
  我更不复闻,  法王之所说,
  当有大痴闇,  能仁法毁坏。
  发起大音声,  地天及中间,
  唱令告诸天:  ‘法炬今欲灭,
  莫后诸天龙,  而致大悔恨。
  仁自闻佛法,  今当更不闻,
  是佛无数劫,  若自及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