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佛说阿阇世王受决经(三纸半欠) (南效北良)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佛在耆阇崛山。王然多灯供佛,贫母亦然一灯,先得受决。王又取华供佛,采华人先以华供。又得受决。王乃于九十日中。同夫人太子等。自作宝华供具。华成。闻佛已入涅槃,王甚悲泣。耆婆谕以佛无生灭,至诚能至,王因持华到山,依然见佛,散华供养,佛为授决,便不复见。
采华违王上佛授决经(二纸欠) 同上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即前经中采华人受决一事。
佛说差摩婆帝授记经(三纸) (南贤北景)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佛住耆阇崛山,与弥勒入城乞食。至频婆娑罗王宫,其夫人差摩婆帝以名衣为座,而请佛坐。佛与夫人互问树庄严义,而授道记。
佛说贤首经(二纸半) 维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佛在摩竭提国,清净法座处。大会说经,洴沙国王夫人颰陀师利(此云贤首),愿闻十方佛菩萨刹土名,佛为说之(缺上方名)。次问离女身法,佛答以十事(增一至十)。
佛说坚固女经(五纸余) 维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在祇园。说女人应离诸过而发大心。坚固优婆夷。即于佛前发大菩提。舍利弗与之问答。佛授道记。
佛说心明经(二纸半) 维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在灵山行分卫,梵志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并其夫亦出家证果。
佛说金耀童子经(七纸欠) 力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舍卫国婆罗门生一童子,有诸吉祥。佛往视之,后来见佛。佛授道记,并说夙缘。
佛说逝童子经(二纸半) 洁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逝年十六,佛诣其门,逝劝母行施。母悭,佛现威神,逝劝母与其自分饮食及衣,持用供佛,求无上道。佛与授记。
佛说长者子制经(三纸余) 洁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说菩萨逝经(三纸余) (南男北洁)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二经并与前同。
佛说龙施女经(二纸欠) (南效北知)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佛游奈园。须福长者女名龙施,浴时,遥见佛相,发菩提心。魔变作父相,劝令修小乘,心坚不动,魔教令从楼投身而下,彼即如命投下,变成男子。得受道记。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三纸半) 同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而皆龙施自说。初说昔为毒蛇,供事道人,因道人去,悲哀登树,投身命过,生兜率天。从天来下,作须福女。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三纸欠) (南贤北信)
出安公凉土录
佛在祇园,入城分卫。化法志妻,及一切下使,皆转男。得授道记。
佛说乳光佛经(五纸半) 洁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示有风疾,命阿难乞乳于梵志家。梵志讥嫌,维摩说法而开悟之。帝释化作童子 乳,牛母牛子,欢喜布施。阿难以此白佛,佛说牛往因。授以道记。
佛说犊子经(一纸半) 洁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即前经乞乳事。而无维摩说法。
佛说树提伽经(二纸半) (南贤北羊)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树提伽长者,往昔供病道人,今享天福,王不能夺。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十纸欠) (南兴北深)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佛乞食广严城,现大神变。宝授童子年始三岁,以金莲供佛。遂与目连舍利弗互相问答,深明大乘法义,又与妙吉祥菩萨问答,有八苾刍吐血命终,堕阿鼻狱。佛记彼后从地狱出,当得授记。宝授次以一器饮食,遍供佛僧而无有尽。佛为授记。
演道俗业经(九纸) (南忘北信)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佛为给孤长者说在家有三财,出家有三业,即三乘法也。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二卷) (南贤北行)
出安公凉土录
修行品第一,佛住舍卫国欢喜殿中,毗舍佉母,与千五百清信女,来问优婆夷净行。佛先说其往昔常乐闻法因缘,次答示十九净行,又答十行法,五十八法,三大行,四取佛地行,四安住观,三十二不净观,七缚着,三善行,八大人念。
修学品第二,答示五十修学,六种光明修学,三十二相有二十行,并示八十种好。
瑞应品第三,答示菩萨生时,十六种奇特瑞相,又有三十二瑞相,一时俱现。
菩萨道树经(十二纸) (或云私呵昧经亦名道树三昧亦名私呵三昧经) (南忘北彼)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佛在竹园,长者子私呵昧,与五百弟子,遥见佛相。因问云何起菩萨意,有几意喜,有几功德休息,行何等法,何以致无生忍,用几事得一切智,用几法住,用几法灭度,灭后有几功德,云何为谛?佛一一答以六法。私呵昧发大愿。佛为授记。
菩萨生地经(二纸半) 同上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云何疾得佛?佛答以二种四事,即解珠宝璎珞供佛,化成宝盖。出五百化人,亦兴供养,长者子得受记。
阅藏知津卷第九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九
佛说缘起圣道经(四纸欠) (南效北良)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说佛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道理,而成正觉。
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三纸半) 同上 (亦名闻城十二因缘) (南效北良)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旧城喻经(四纸余) (南兴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二经并与前同。谓逆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而达旧城。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下合卷) (南敢北赖)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以十一种殊胜事故,于缘起初,说无明以为缘性。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
佛说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上下合卷) 同上
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与上经同。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五纸) (南履北临)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是名见法见佛。舍利子以问慈氏菩萨,慈氏细为解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乃性相二宗要典。
佛说了本生死经(四纸) (南效北良)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与上经同。而是舍利弗为比丘说。
佛说稻秆经(六纸欠) 同上
附东晋录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六纸半) (南流北与)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二经亦并与前同。
佛说法身经(三纸半) (南与北深)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说化身及法身二种功德,法身中具明增一法数。
佛说十号经(二纸) (南命北尽)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阿难一一致问。佛为一一解说。
称赞大乘功德经(四纸余) (南效北良)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佛住法界藏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应须远离?佛言,无如乐二乘人,乃至宁堕地狱,不应起二乘作意。次明谤大乘罪,及释大乘名义。
妙法决定业障经(三纸) 同上
唐于阗国沙门释智严译
与上经同。
佛说大乘四法经(一纸欠) 同上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初译
佛在祇园,为苾刍说,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一纸欠) 同上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上经义同而文小异。
大乘四法经(七纸半) 维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佛在祇园,文殊师利菩萨以宝盖供佛,明菩萨供养无有厌足,及说种种四法。又说三十五住菩提法。应离十慢。
佛说大乘百福相经(六纸余) (南男北良)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文殊师利请问如来福德之量。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初禅福,二禅福,摩醯首罗福,辟支福,后身菩萨福,如来毛孔福,八十随好福,八十随相文福,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又明有二种法,生如来身,一者胜愿力,二者方便力。
佛说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三纸半) (南效北良)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上经同。而字稍增减。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五纸) (南思北斯)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亦同前经,但初禅作魔王,后身作初发心。
大乘造像功德经(上下合卷) (南羔北知)
唐于阗国沙门提云般若译
佛往忉利天上,优填王初造佛像,佛从天下,王问功德,佛深赞之。弥勒因问灭业障事。佛一一细答。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三纸余) (南才北知)
附东晋录
佛在拘罗瞿国。为优填王说。
佛说作佛形像经(二纸) (南效北知)
附后汉录
与上经同。
佛说造塔功德经(有释圆测序) (共二纸) 维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佛在忉利天,为观世音菩萨说。内分别一四句偈义,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
佛说右绕佛塔功德经(二纸余) (南贤北景)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佛在祇园,舍利弗请问,佛以偈答。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三纸半) (南力北忠)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阿难问,云何种清净善根,云何作曼拏罗,乃至作如来像,云何功德?佛为广说曼拏罗,乃至作像功德极大。
无上依经(二卷) (南效北良)
萧梁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佛住竹林,与比丘菩萨优婆塞优婆夷诸大众俱。阿难问造佛功德,佛广为校量显胜。
如来界品第二,明如来界性不可思议,烦恼所隐,名众生界,修菩提道,说名菩萨,出离烦恼过一切苦,洗除垢秽究竟清净,说名为佛。于三位中,一切处等,悉无挂碍,本来寂静。依如实知,依如量修,正觉众法。悉平等如,住无余涅槃,不舍众生利益事。
菩提品第三,明如来最极清净转依,常乐我净功德,超过声闻缘觉大地菩萨三种意生身,是名菩提不可思议。
如来功德品第四,明如来一百八十不共之法,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十八法(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悲,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种如来独得)。
如来事品第五,明如来有十八事最妙最上,因百八十法而成。
赞叹品第六,阿难偈赞如来功德。
付嘱品第七,明以十法受持此经,一书写,二供养,乃至十修行。
佛说未曾有经(三纸欠) (南男北良)
后汉失译人名
佛说甚希有经(四纸半) 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二经皆即上造佛功德品。及付嘱品。
佛说诸法勇王经(一卷) 洁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
佛在竹林,有新出家比丘问毕报施恩事。佛以入僧数,修僧业,得僧善利,三法答之。次问发大乘心而出家者,具三法否?佛言,不在三法。比丘三致疑问。佛三止之。次放白毫相光照大千界,集诸大众。舍利弗复致三请,佛为说阿耨达池喻,广显发心功德。谓无人能报恩者,唯除漏尽,及发大心耳。次较持经功德,及为发心者说性空法。魔军落地,佛亦敕其持经。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 贞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诸法最上王经(一卷) (南维北行)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
二经并与上同。
佛说施灯功德经(一卷) 难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在舍卫给孤独园。告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若七众以灯供养,其福不可思议。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于临终时,得三种明,又复得见四种光明,便生三十三天。于五种事而得清净,还生人中。出家持戒,又得四种可乐之法,得四种清净。又若住于大乘施灯明者,世世得八种可乐胜法,得八种无量胜法。又以灯施说法者,得于八种无量资粮。又见他施如来灯,生随喜心者,得八种增上之法。次叹五种法最为难得:一得人身,二信乐法,三得出家,四具净戒,五得漏尽。次说偈较施灯福德,唯发大菩提心者为最。
浴像功德经(三纸余) (南才北知)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佛在鹫峰山顶。清净慧菩萨请问佛涅槃后,宜作何供养?佛言,供舍利如芥子,得十五功德。浴佛形像,应用香水。作坛沐浴,功德无量。
佛说灌佛经(一纸半) (一名灌洗佛形像经) 同上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佛说灌洗佛经(三纸余) (一名摩诃刹头) 同上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佛说浴像功德经(二纸半) 同上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三经并与前同。而圣坚所译,云四月八日。宜如佛初生时,以香水浴像。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四纸半) (南忘北短)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