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
北京栴檀庵募造栴檀像佛疏
栴檀像佛者乃释迦佛像用栴檀造成故称栴檀像佛非异释迦别佛之号也盖因如来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数月未还时人间久不获瞻仰优填王阔思亦切召三十二匠用栴檀香修佛之像以慰悬慕匠用精工多次不成目犍连尊者以神力摄三十二匠升忉利天谛观佛光相往返三次像乃始就观之仰之俨然释迦佛在目如来住世灭后所造金银珍宝等像甚多惟此居首此像亦可谓佛之分身亦可谓佛之长子也及佛还复人间时合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等遥空迎佛此像先往空中迎佛佛为摩顶记曰吾灭后汝当代吾行化诸国佛灭后此像始自西域行化渐至龟兹东至凉州次至长安次至江左次至淮南次至江南北至汴京至宋高宗绍兴元年辛亥金国太宗迎至燕京建水陆道场安奉悯忠寺次迎奉积庆阁中次迎还燕宫内殿大元丁丑岁三月会内殿火尚书石抹公迎于圣安寺至我朝嘉靖十七年因寺回禄表闻于内奉迎于鹫峰寺至今一百六年自优填王造像始成之岁至今二千六百余载得瞻仰礼敬发菩提心登无上觉者恒河沙之恒河沙未足较其数之多少佛最后色身住世不过七十余年其像垂化以来二千六百余载将来行化未知底止如来说法四十余年其年有限所说三藏十二部其言诠亦有尽此像法身不说之说其义无量不论根之大小观之仰之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其饶益普被恒遍亦不可以思议得也有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此像乃佛自性法身也如能观察如来法身报化二身亦不外此如见一佛法身即见诸佛法身有云十方三世佛同证一法身可证既能礼敬诸佛法身诸佛报身化身亦得矣此像既是诸佛法身亦是一切众生法身是瞻仰礼敬此像即礼敬瞻仰人人自性法身也若视此像为目前之境心外之相不惟昧却自性法身亦昧却诸佛法身亦不见十方世界面目亦不见三世劫海面目是则瞻仰此像者幸勿当面错过则不孤此栴檀像佛行化之深慈也有禅人虑此像能从西域行化至我国亦或从我国转化余国设有此岂不我国顿失瞻仰欲请欲迎恐不及再至故预依此像别造一像务求二像无二像少栴檀像对佛之像不二于佛再像对此像之像不二于此像是再像亦像佛之像也庶当来见闻随喜瞻仰礼敬即亲见释迦老子真面目其功德饶益不敢预为宣明如有心作佛成佛者不可不勇于前而速其成也再像一成即自性法身光明遍满亦可谓海印发光若谓此像是假相是外相又不知何为真也身是真耶心是真耶菩提涅槃是真耶如身心菩提涅槃不可言真则一切处俱非真也若一切处无真可指则无不真也若然者像耶形耶假耶真耶总不可名言岂容以真假内外分别戏论哉又则所造之佛无拣金石土木皆自性之法身能造之人乃金石土木之手眼妙慧又则造佛成佛礼佛敬佛实则佛造佛成佛敬佛礼也有外此像佛别修别证以为自佛真佛者佛则佛矣恐未极全佛也若不以心境自他二其佛即为十方诸佛欢喜赞叹。
募三衣疏
居尘幻质全凭四事资生出世威仪须藉三衣具足佛佛授受祖祖传持以有相之衣表无相之法以离俗之众远居俗之身形迹既不混同心光自然超越此如来制出世法服之本致也此衣持之者高出人天服之者迥别魔外龙众一缕尊崇能免金翅鸟王之难猎人片时假藉不为金毛狮子之伤黄梅密付付无所付就中未有纤毫曹溪中止止无所止即今何曾欠缺七斤方成十虚顿没一丝不挂万象齐彰性相融通自它俱利出家者云鹤自适超方者衣食随缘一丝一缕须植福于檀那一线一针不求安于私己欲受诸佛净戒先乞三品法衣大发普遍慈悲称为踊跃喜舍转有生之宝藏广无上之福田施者受者功德无殊劝之造之解脱不二总之清净本然相续诸佛慧命大概周遍法界圆成本有法身。
宝集林募拣骨普度引
有云菩提所缘缘苦众生若无众生则无菩提可得是菩萨以众生为性命审矣然众生之苦通乎三界四禅以上唯行苦三禅以下至六欲天通坏苦人道坏苦苦苦兼之三途中多苦苦地狱中为苦苦之极处非非想天为行苦之最清处又则行苦通乎三界坏苦通下二界苦苦通人道并四恶趣总之三界有情皆苦众生也缘此苦众生兴起大悲悲智圆明登无上觉是则诸佛菩萨以众生为最胜福田能生诸佛菩萨慧命也盖人道受生本是苦苦众生痴迷认苦为乐一期所求称意顿忘有身之累及刀兵疾疫饥馑到来方知为苦此亦苦苦中之坏苦也连年以来刀兵疾疫饥馑聚于一时众生十分已去其半髑髅与瓦砾交杂枯骨并草苴狼籍貂锦之身腐为蚁壤金玉之躯戏于犬口行客难于措足达人何忍舒观如斯惨境最动悲伤缘此苦因大兴愍念大观尽是自家本体密照那非多劫亲缘此则正是菩萨性命中之性命最胜痛惜兹有禅人幻愚乘菩萨愿广菩提心观此不忍观之苦境悲此不胜悲之业因普告十方诸大檀越欣增长菩提心者同垂接引共运慈航虽未普遍诸方暂及耳目所到上至安庆下至镇江沿江两岸阔之里许不分新旧胔骼髑髅均拾细拣运归一处以火茶毗使本骨神识无执爱之迷他物幽灵绝依附之想所依既失自觅生方共为启建水陆普济大道场四十九昼夜一切白骨皆化为大寂灭场诸有幽魂同登入普光明殿又则活骨易于通达死骨难于开发此一方便乃拔苦之末后方便此一妙行实度生之最胜妙行活骨佛视死骨佛为自己性命死骨佛恃活骨佛实自己神通死骨活骨共一法身有漏无漏同登正觉四通八达还归清净故乡南往北来仍蹈风光旧路度生至此十二类生无有遗余是谓究竟无上菩提是谓清净法界是谓庄严净土自他无碍大解脱语不虚驰信当踊跃。
机缘
僧问久闻和尚常教人读楞严经是否师云是进云如何是大佛顶师即低头示之进云与么则圣凡平等因果一如去也师云汝未知大佛顶在进云师意如何师云无汝见处进云既无见处低头何为师云若有见处低头何为。
僧问如何是大佛顶师即举一足示之进云和尚莫欺学人好师云岂敢欺汝僧复理前问师又以足示之进云不会师云向后逢人切忌错举。
僧问和尚一生教人究首楞严如何是首楞严师云杀人见血斩草除根进云与么则一切究竟去也师云切忌随语生解复以偈示曰大道元无相言说本是空。为君颠倒想。聊作耳边风。
僧问。如何是楞严意旨。师云。天不盖。地不载。进云。便是究竟坚固否。师云。汝力大过天地。僧拟进语。师云。盖覆了也。
僧问。何为佛子住持。师云。近山莫费柴。近河莫费水。
僧问。如何是佛子住持。师云。邻舍高打墙。亲戚远来香。进云。只如向上还有事也无。师云。多栽松柏少栽花。半种青篁半种茶。进云。请师别道。师云。博求不如约守。
僧问。何为常住真心。师云。鼠粪尖。羊粪圆。进云。何为妄想。师云。桃花红。李花白。
僧问。甚么人能用常住真心。师云。黧驽白牯。进云。甚么人能用妄想。师云。诸佛菩萨。进云。为甚么诸佛菩萨却不如黧驽白牯。师云。争怪得他。
僧问。如何是七处征心的旨。师云。鞭牛归栏。进云。归后如何。师云。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进云。既然如此。用归作么。师云。汝与么好撞墙头。进云。如何见得。师云。不唯墙头。一画也过不得。进云。恁么则某甲无问。和尚无答也。师云。又是一头。
僧问。如何是返闻闻自性。师云。用返作么。进云。毕竟如何是返闻闻自性。师击桌云。闻么。进云。闻。师云。是返是顺。僧茫然。师云。病僧罪过。
僧问。如何是返闻闻自性。师云。手执金刚杵。击碎珊瑚枝。进云。意旨如何。师云。谁将秦时镜。照破野狐精。
僧问。返闻闻自性。意旨如何。师云。螳螂推粪。蝼蚁寻腥。进云。不会。师云。说个不会的道理来。僧拟答。师摇手。僧有省。
僧问。楞严经中五种阴魔。如想阴魔云。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如是秽言。因什么也有人信受。师云。地秽多生草。水清返无鱼。僧无语。师把住云。汝作么生。速道。速道。僧云。和尚真善知识。能于非道通达佛道。师拓开云。子般若根深。乃能悟入。善自护持。
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云。赤肉团。如何是圆满报身。师云。六根具足。如何是千百亿化身。师云。四仪无碍。进云。究竟如何。师云。衣食具足。逆顺随缘。进云。恁么则佛法即在目前。师云。汝试指点着。进云。不会。师云。莫妄语好。
郡伯六来王公一日坐间言及吉州道学。诸公一座有谓天性无乎不在。有谓既天性无乎不在。如人生背痈。溃烂不堪。此时天性又在甚么处。一座无语。众问师。师云。背疮还觉痛么。王公云。自然觉痛。师云。天性何在。公默肯。少选王公又问。不觉痛时如何。师云。是谁不觉痛。诸公大悦。
玄印上座自金粟来。阅师语录。坐间云。观和尚长篇短篇。只具活人剑。无有杀人刀。师微笑而已。又问。和尚引圆觉经云。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不引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师亦微笑而已。一日舒运使同上座茶话。诘论不已。上座向师云。我二人相打。和尚何不一解围。师亦微笑而已。过后侍者问云。每见玄印上座问和尚。因甚么只是笑而不答。师云。子曾读过世书么。者云。也曾读过。师云。中庸曰。不怒而民威于铁钺子。作么生会。者云。和尚元来杀人不用刀。师笑云。低声。
僧问。诸方善知识棒喝交驰。和尚为什么不用。师云。我不是善知识。进云。和尚又作么生。师展两手。僧拟议。师云。糠里无油。棒之何益。
僧问。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师云。曾问几人来。进云。即今问和尚。师云。我实不知。唯病为事。僧罔措。
僧问。金粟惯用棒。博山非之。都是善知识。为什么举措不一。师云。汝莫谤他好。进云。岂敢谤。师云。金粟博山聻。僧无语。
给谏空空张居士访师坐次。问云。如何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师指香炉云。此是福窑里的。
僧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毗卢不如。进云。何以不如。师云。若如怎敢为师。进云。究竟如何。师云。汝试亲近看。
僧问。观音菩萨即今在什么处。师云。佯咳嗽作么。进云。不会。师云。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
僧问。观音大士即今在什么处。师云。汝名什么。进云。道足。师唤云。道足。僧应诺。师云。在什么处。僧有省。
僧问。观音菩萨即今在什么处。师云。菩萨且置。上座即今在什么处。进云。现今亲觐和尚。师云。病僧不受亲觐。进云。某甲何曾亲觐。师云。你那里学得者虚头来。进云。和尚入海也洗不清。师云。为甚如此。进云。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师云。到也有些气息。
僧问。观音大士即今在什么处。师云。你瞒我不得。进云。和尚还见某甲否。师曰。你瞒我不得。进云。某甲却不会和尚意。师云。我瞒你不得。进云。积年老贼。师云。我瞒你不得。
僧问。久闻和尚常教入参观音大士即今在什么处。是否。师云。上座从那边来。进云。金粟。师云。金粟和尚万福。进云。仗庇。师云。病僧无缘。未尝一面。进云。和尚为什么不答某甲话。师云。上座适来问甚么。进云。大士在什么处。师云。强将帐下岂有弱兵。
僧问。和尚是谁家儿孙。师云。临济。进云。临济儿孙多是棒喝交驰。速如雷电。硬似刚铁。和尚为什么绵软如泥。师云。好儿不住爷屋。
僧问。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师云。子亲到五台。进云。到后如何。师云。取之无穷。用之不竭。进云。如何是珠。师云。子亲见颛愚。进云。见后如何。师云。供养也好。毁骂也好。进云。谢和尚慈悲。从后再不敢向人前讨衣食。师云。你得何境界。进云。清风明月。万古常闲。师云。也须亲证始得。僧便作礼。师云。露也。
侍郎朱玉居士来参。问云。闻说西方黄金为地。若然。此间土到西方。必贵过于金。师云。长者曾到西方否。进云。不曾到。师云。也要到过一番。方好说贵贱。居士默然。移时又问。闻师劝人念佛。何不劝人寻真我。师云。佛非真我耶。进云。既是真我。无处不是。何必专往西方。师云。既然无处不是。何不一往西方。进云。不是不往。在此亦是。师云。在彼又非耶。进云。虽彼此俱是。我只愿在此。师云。好个真我。久坐成劳。
僧问。如何是宗。师云。摩腾初来。进云。如何是教。师云。达磨后去。进云。来去意旨如何。师云。病僧今日失利。进云。和尚为什么自作退屈。师云。对驴弹琴。
浮沤上座一日辞师云。音镐事和尚三年。有旧行脚赐一件。以为后日信具。师云。病僧只有一顶破桦皮帽子。不嫌收取去。镐云。就请桦皮帽看。师即举一足示之。镐便礼谢。师复印以偈曰。禅人觅我旧行脚。只有一顶桦皮帽。举足众前亲付汝。若阴若雨莫忘却。
僧问。求净土与修圆通是同是别。师指香炉云。是圆通。是净土。进云。和尚也会作野狐精伎俩。师云。明眼衲子。进云。和尚莫活埋人好。师云。伶俐不可使尽。进云。和尚也要自重始得。师云。病僧罪过。
僧来参。作礼拜势。师将回礼。僧便高声一喝。师即就位而坐。僧又喝。师掩耳视之。僧拂袖而去。师向侍者云。几乎吓倒病僧。
法玺禅人来参。才作礼。师便问。病僧曾在洪都为汝开关事。即今还记得么。进云。怎敢忘却。师云。汝试举看。进云。西山红雨静。南浦白云多。师云。犹有窠臼在。进云。昨离修水。今到云居。师云。还见个什么。进云。亲见和尚。师云。要见病僧真面目始得。玺便震声一喝。师笑云。又是诸方虾蟆气息。